神经外科“医护共同体”治疗模式在预防肺部感染方面的重要性

2021-06-15 09:26张俊丽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1期
关键词:医护神经外科肺部

张俊丽

(原平市第一人民医院 骨科,山西 忻州 034100)

0 引言

神经外科患者常合并肺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在对其予以治疗的同时,还应给予科学、规范的护理干预。本研究选择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0例神经外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着重探讨了“医护共同体”治疗模式应用于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及其对肺部感染的预防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于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20例神经外科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60例。对照组:男25例、女35例;年龄29~62岁,平均(36.56±5.59)岁;病情:重症颅脑损伤、高血压性脑出血、蛛网膜下隙出血、颅内肿瘤破裂患者数分别为19例、18例、15例、8例。观察组:男27例、女33例;年龄27~61岁,平均(36.18±5.65)岁;病情:重症颅脑损伤、高血压性脑出血、蛛网膜下隙出血、颅内肿瘤破裂患者数分别为21例、17例、13例、9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对照组:本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即:神经外科常规治疗性护理,根据患者实际发病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以及具体的观察重点内容等,护理人员再按照医生嘱咐以及护理评估等对患者给予个性化的健康教育以及常规用药管理等方面的措施[1]。

(2)观察组:本组在对照组常规干预的基础上联合医护共同体模式,具体内容包括:①神经外科成立医护共同体感染控制管理小组,主要包括科室主任、护士长、院感医生、院感护士以及责任医师与责任护士各1名,这些成员共同地参与到神经外科肺部感染预防及管理工作之中;②组织小组成员学习医护共同体管理的基本知识,医护人员应该积极地配合相关工作开展;③制定预防肺部感染的对策,并积极地加以落实,每天应将易感环节、抗生素使用以及肺部感染病例等方面的情况进行监测,由小组成员督促神经外科医护工作人员应在完全消毒隔离的条件下开展无菌操作,以有效防止肺部感染的发生;④定期检查科室工作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并对此项工作予以考核;⑤邀请医院医技工作人员向小组成员详细讲述科室人员对各种类型标本留取的规范性方式方法,以确保各种标本数据变得更加准确;⑥做好术后患者的体位干预,患者意识清醒、血压稳定后,头部可抬高15°~30°,以使颅内压力降低,促进颅内静脉回流。深昏迷者,可取侧卧位或俯卧位,阻碍颅内压下降。功能锻炼通常在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稳定,不再进展的48 h进行,需耐心纠正患者不恰当的动作。

1.3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肺部感染发生率;②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向每名发放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满意及不满意4个评价等级,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满意)/总例数×100%。③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的所有数据均以“n(%)”的形式加以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

2 结果

2.1 两组肺部感染率对比。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肺部感染率对比[n(%)]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神经外科主要是对急性脑出血、颅内肿瘤等重症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大部分神经外科患者起病急,且病情危重,入院时一般需要使用气管插管,以挽救患者的生命,手术结束后也需要将气管套留置于患者机体之中[2]。上述治疗措施均会对患者的肺部以及气管产生一定的刺激性作用,手术结束后也很容易引起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医护共同模式属于一种科学以及高效的护理管理方式,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护理效率以及护理质量水平[3]。美国对此种护理模式的定义为:医生与护理人员之间保持的一种可靠的合作过程,医护双方均能够保持互相认可,且能够接受各自的权责与义务,从而保护各自的利益以及目标等[4]。医护共同体模式与常规的护理干预模式不同,其主要是由医护人员共同地参与到患者救治及护理过程当中,共同制定治疗与护理方案,在二者进行沟通过程中,双方各自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5]。

通过开展医护共同体护理模式,护理人员可在专业学习以及病例探讨过程中参与其中,显著提升自身的护理专业功底,将护理工作广度与深度显著拓展,使得护理人员对潜在并发症预防等方面的能力得以增强,并有效改善沟通情况,对提升护理整体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6]。护理人员在对患者病情完全掌握的条件下,通过对诊疗计划加以了解,与医生之间共同进行协商,制定相应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从而为患者及时得到救治争取宝贵时间。本研究观察组对于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患者的实际情况,将医护共同体模式引入其中,在术前对患者病情进行科学评估。再经个体化康复指导,功能锻炼指导以及日常照顾等,能够使其日常生活能力得以增强。本研究结果显示:医护共同体模式能够有效预防神经外科肺部感染的发生,且患者护理满意度较高。有研究将医护一体化管理应用于神经外科患者临床护理之中,结果发现:该护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另有研究发现: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能够有效降低神经外科DVT发生率。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33%,显著低于对照组(33.33%)(P<0.05)。此结果提示:“医护共同体”治疗模式能够有效降低神经外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有研究发现:医护一体化能够改善神经外科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且能够降低神经外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

综上所述,神经外科“医护共同体”治疗模式在预防肺部感染方面的作用十分显著,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应加以推广。

猜你喜欢
医护神经外科肺部
星形诺卡菌肺部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侧俯卧位摆放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护理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湿热烧伤膏对神经外科正压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影响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老年重症肺部感染临床诊治研究
中职《医护英语》与专业课的结合教学探索
闪光的背影——献给战斗在一线救死扶伤的医护工作者
破茧而生 近代中国女西医护的养成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