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阅读 提高阅读质量

2021-06-15 21:56费萍
教育界·中旬 2021年2期
关键词:统编版三年级创设

费萍

【摘要】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是一线教师不懈的追求。在阅读教学中,情境的创设能让学生有更真实的体验,能有效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期待。学生能自主获取一些知识感悟,在实践阅读的过程中,教师给予适切的指导,使学生的阅读感悟更真实,情感上受到教育的同时,更能得到思想的升华。

【关键词】创设;情境阅读;质量;统编版;三年级

由于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要更加重视引导学生去研读文本,产生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获得丰富的阅读体验。阅读也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课程的发展,语文阅读的教学形式也变得多元化起来,其中情境阅读获得了很多教师的青睐。所谓情境阅读,就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一切有利条件为学生创设符合文本意境的一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相应的情境,把情感更好地投入到阅读中去,加深阅读的印象,提升閱读的质量。情境阅读一扫以往课堂上教师唱“独角戏”的现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起阅读期待,提高阅读热情,感悟阅读魅力,深化阅读理解,因而也深受学生的欢迎。本文以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教科书为例,谈谈教师应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创设丰富多彩的阅读情境,提高阅读的质量。

一、设置游戏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浅近,注意力较容易分散,学习很多都是凭兴趣出发,但是游戏活动的开展能够让他们的思维在听听说说、动动玩玩中变得活跃起来。这就提醒我们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能呆板地向学生灌输语言知识,而应该适当地开展有趣的游戏活动,寓知识于游戏中,让学生在快乐、和谐的环境中激发出阅读的兴趣,从而产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愿望。

《花钟》主要描写了不同的花儿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的现象。小学生往往都是在白天看见过花儿开放,至于哪个时间段开放什么花儿就不太清楚了。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就设计了一个游戏:带领学生开展了制作花钟的游戏。先出示一个没有数字的钟面,告诉学生们:“今天的语文课堂上我们要玩制作花钟的游戏,你们愿不愿意跟老师一起玩?”在学生异口同声地答应后,教师布置学生快速地阅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把课文中描写的时间和对应开放的花儿用不同符号标注出来。学生读完以后,教师出示各种花卉的图片让学生认一认,如果学生对花儿的特征一时分辨不清的话,就在花儿的图片上面贴上写有花名的便利贴,然后让学生根据各种花儿开放的时间贴到钟面相应的位置并标注上时间。然后,师生一起指着钟面说出什么时间会有什么花儿开。出示练习题,让学生按着“什么时间什么花儿开”的句式连起来说一说,再让学生把自己说的话和课文里描写的句子比较一下,看一看有什么不同,学生就会惊奇地发现:课文中用不同的语言介绍不同的花儿开放,更加充满了生活的情趣,读起来更加吸引人。

从创设这个游戏情境的效果来看,这样的设计不仅给语文阅读披上了一抹趣味化的色彩,激发了学生浓浓的自主解读文本的兴趣,而且在寓教于乐中增加了学生阅读实践的机会,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设置音乐情境,引发阅读期待

开展阅读教学活动,需要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才是最好的教学手段。三年级的学生爱唱爱跳,已经学会了不少儿童歌曲,在学习课文时,教师可以创设音乐情境,触发学生已有的学习体验来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

《蜜蜂》这篇课文介绍了法布尔为了验证蜜蜂具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而做的实验。有些学生在生活中可能看到过蜜蜂,但是对蜜蜂最多的了解则是来自所学的儿童歌曲《一只小蜜蜂》。于是教师在上课伊始,就播放了伴奏乐《一只小蜜蜂》,引得所有的学生都不由自主地随着音乐哼唱起来:“我就是一只勤劳小蜜蜂,不怕那大雨也不怕风,等春去秋来,我已经成功,其中的快乐你懂不懂?……”音乐停了以后,教师问学生:“你们了解蜜蜂的特点吗?” 学生们有的说蜜蜂很勤劳,天天出去采蜜;有的说蜜蜂可以给花儿授粉,帮助植物结出果实;有的说小蜜蜂的飞行速度要比电瓶车还快;有的说小蜜蜂会蜇人……熟悉的音乐声唤醒了学生的记忆,于是教师趁热打铁:“有位法国的昆虫学家叫法布尔,他对蜜蜂进行了长期的观察,你们想不想跟着他一起去了解蜜蜂的更多特点呢?”学生顿时都大声回答:“想!”教师也愉快地应答学生:“快去读一读《蜜蜂》这篇课文吧。”于是学生都兴致勃勃地翻开课本,高声地朗读起来。

创设音乐情境,借助熟悉的旋律将学生的已知经验和所学新知进行了有效衔接,这样设计以后,把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淀给展现出来,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唤起了他们强烈的阅读期待。

三、创设动态情境,激发阅读热情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见长,注意力容易被直观形象的情境所吸引,而现在的多媒体设备都比较先进,教师制作课件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根据阅读材料创设动态情境也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播放贴合教学内容的动态情境,最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例如,教学《三衢道中》这首古诗时,教师就运用影音软件设计了这样的课件: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出现了一条小溪,小溪里有一条小船正顺着溪水而下,有位诗人站在船头,欣赏着两岸的风景,溪水里倒映着红红的太阳,倒映着蓝天白云,也倒映着两岸的梅林,细细看,那梅子已经黄透了。这时,小船已经行到了溪水的尽头,于是诗人就下船,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的风景与刚才又不一样了,满眼都是苍翠的树木,阳光从树叶的缝隙里洒下来,光影在地上斑斑驳驳,不停晃动,分外美丽。此时从树上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引得诗人驻足探寻……随着动态场景的播放,学生也仿佛跟随着诗人游览了浙江的三衢山,欣赏到了那里的美景。此时再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把自己想象成诗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朗读的声音就格外清朗。

创设动态情境,通过画面的移动、色彩的变化和声音的高低等来刺激学生多种感官,激起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使他们的注意力变得集中而持久,思维变得更加活跃,同时也激发了学生阅读的热情,这样的阅读教学自然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创设生活情境,感悟阅读魅力

统编版教材中的选文都是编者精挑细选出来的好文章,深受学生的喜欢。有些课文就是作者对生活仔细观察以后的体会,在教学的时候教师们可以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来引领学生走进课本中去。

《火烧云》一文用欢快的笔调将火烧云的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在教学课文前,教师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留意过天边的晚霞吗?”“我留意过,每当我家吃晚饭的时候,夕阳就会从我家西边的窗户射进来,把整个屋子都照得红红的,我就往窗外看去,看见西边天空中的云朵被染得红通通的。”“我有时候看到太阳已经落山了,看不见影儿了,可是西边还是亮堂堂的,晚霞被染成了各种各样的颜色。”……学生们由于观察的时间比较短,对于晚霞的变化说不具体,于是教师就把自己在学校操场上拍摄的一个晴好天气时傍晚的天空景象以快播的方式播放给学生看,学生感叹,原来在熟悉的操场上看落日的天空会这么美呀!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西边晚霞的变化,可是大多数学生都只能零零碎碎地说出自己看到的景象。教师告诉学生:“有位作家叫萧红,她也和我们一样观察到了晚霞的美景,還用优美的语言把她看到的全都写了下来,大家快去读一读她在课文中的描写吧。”

创设生活情境,学生们在对个人生活经验的回忆中和对教师提供的图片的描述中真切地感受到了火烧云这一美丽的自然景象。这样的设计也让学生知道了生活中的美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就能时时处处感受到这份美。

五、创设背景情境,深化阅读理解

有些课文介绍的内容比较深厚,隐含的资料比较多,而课文因为版面的限制,不能将相关的材料都呈现出来。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打开学习途径,创设真实的背景情境,以此促进学生更深一步的阅读理解。

课文《赵州桥》主要介绍了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还总结了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那么赵州桥到底宝贵在什么方面呢?学生们在学完课文以后就产生了想要了解更多有关赵州桥故事的想法。于是教师就在课堂上打开网络,进入百度搜索赵州桥,快速浏览后找到了很多介绍赵州桥的资料:公元605年,赵州桥修建完工,经历过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都没有被破坏。据史料记载,在1963年的水灾中,洪水已经淹到了桥拱的龙嘴处,人站在桥上都能感觉到桥身在晃动,但赵州桥最终仍旧安然无恙,足见它有多么牢固。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跨度最大的单孔圆弧敞肩石拱桥,是富有重要意义的伟大发明创造。赵州桥的建成,标志着我国造桥技术达到了新的水平,其影响在全世界都是巨大的,深远的。学生了解了这些历史背景以后,心中油然而生出对古代劳动人民的崇敬之情。

创设真实的背景情境以后,学生就了解到了更多的知识,开阔了眼界,为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打下了扎实的根基,同时也为学生的阅读打开了一扇窗——可以寻找更多的阅读途径来展开与文本深层的对话。

教师以情境为载体,整合多个领域的教育元素创设阅读情境,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快速而有效地走进文本,获得多种阅读体验,从而快速提高阅读水平。因此,注重创设阅读情境,也已经成为我们教师重点探讨的教学话题。

【参考文献】

[1]张玲霞.有情有境,方能有滋有味—部编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科书情境朗读初探[J].小学语文,2016,(Z2):12-13.

[2]王爱华.情境教学,对语文素养前瞻性召唤[J].小学语文教师,2019,(09):36-37.

猜你喜欢
统编版三年级创设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统编版语文教材中插图的作用
共在理念视域下的小学低段悦纳课堂构建策略探讨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谈统编版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整合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识字启示
三年级足球脚内侧踢球教学设计
对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Fun time板块教学的思考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