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教学中加强“说”的训练的实践与思考

2021-06-15 21:56朱李辰
教育界·中旬 2021年2期
关键词:数学语言训练小学数学

朱李辰

【摘要】在小学数学低年级的教学中,学生因为年龄比较小,所以对数学语言的掌握还不够扎实,课堂上往往会出现很多学生会做题但是不会正确表达的现象。针对这样的教学情况,各位教师必须要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实际数学语言训练情况来采用更加具有针对性的训练模式,帮助学生在最关键的时期发展数学语言能力,能够接受更加系统化的训练,从而更加准确地进行数学表达。

【關键词】小学数学;数学语言;说;训练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说”的训练主要是让学生能通过表达来把思维更加准确地呈现出来。语言表达内容能够充分地反映出学生对这些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一般来讲,我们让学生表达主要是因为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会解这道题,但是却无法准确地用语言进行描述。所以针对日常的练习开展的“说”的训练才会有更加真切的效果。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我选择了以下重要途径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说”的训练。

一、结合图片加强“说”的训练

在当前小学数学的教材中,特别是低年级的数学课本大部分的知识都会通过彩图的方式进行呈现,一方面会让学生更加愉快地投入课堂,另一方面这种以图片呈现知识的形式更符合学生们的认知特点。这些色彩斑斓的图片更加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也能让他们的注意力更好地集中在课堂上,真正的学习中养成爱思考、爱观察的好习惯,对其个人能力的发展也是十分必要的。

(一)结合数字图片进行练习

低年级的数学教学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正确的数字书写方式,在课堂上也有关于数字主题的教学图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图片进行观察,让他们试着说出图片中呈现了什么内容。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图片中的人和物体的个数进行统计。针对不同的个数应该使用怎样的数字来表现出来呢?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积极思考,也是对其“说”的能力进行培养的一种主要方式。比如针对6这个数字的学习,教材当中展示的主题图片里所有物体的个数都是6个,这就更加深化了主题图片的意义,让学生们通过反复的观察,通过表达训练,能够把图片当中呈现的内容说出来,理解数字6的基本概念。在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之后,我还会让他们利用这个数字来进行其他形式的表达。有些同学说:我有6支铅笔。有些同学说:妈妈昨天带我去超市买了6个苹果……这样的教学会让学生对6这个数字有更加清晰的认识,而且也为接下来的进一步教学奠定了非常扎实的基础。

(二)结合加减法的意义进行练习

在低年级加减法意义的教学中,我们也可以结合图片来开展“说”的练习。我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现了我在学校门口拍下的一张照片:照片正是学生们的家长开着小汽车来送他们上学的场景。在这张照片当中一共有4辆小汽车,我把这4辆小汽车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的方式呈现出来,并且在这4辆小汽车的外面画了一个大的圆圈。这个圆圈就代表4辆小汽车是一个整体。在学生已经对数字有了基本的认识之后开展教学,可以让同学们很轻松地理解这个概念。紧接着我又在这个情景下给同学们进行讲述:某某同学的妈妈今天也是开着车来送他上学的,在我拍完这张图片之后,某某同学妈妈的小汽车刚好停下。紧接着我就在黑板上这个大圆圈的外面又画了一辆小汽车,然后在所有汽车的外面又画了一个大的圆圈。这样边说边画,让学生看到我绘制过程的同时,也让其感受合并过程的存在,更加清晰地看到合并过程的结果。我问学生们:现在黑板上一共有几辆小汽车呢?学生能很轻松地告诉我有5辆。接下来的教学就是引导学生观察黑板上我画出来的这些简笔画,口述把4辆小汽车和1辆小汽车合并在一起的过程并用加法计算的方式表现出来。

在减法意义的教学当中,我把黑板上原有的4辆小汽车保留了下来,给同学们展示的教学情境是,某某同学的爸爸看到孩子下车之后,安全地走进校门后就把车开走了。然后我把其中3辆小汽车画了一个圆圈圈起来,然后在剩下的小汽车上画了一个“×”,表示去掉这辆小汽车,然后让学生用减法的计算方法表现出黑板上这个减法的意义。

在这个口述训练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结合具体的图片内容更加清晰地了解到加减法意义存在的不同,也能更好地掌握加减法的具体计算方法,为未来学生厘清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二、结合具体计算加强“说”的训练

(一)口述思考过程的表达训练

小学低年级的数学知识内容都是非常基础的,也是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当中肯定会用到的。为了避免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经常因为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产生不必要的丢分,我们也可以让学生用口头表述的方式将思考的过程表述出来。一旦学生出现错误,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并且这也是对学生“说”的能力进行训练的一种有效方式。

例如,在进行加减法运算的教学时,让学生计算5+3=____________,学生口头表述自己思考的目标就是5和3会合成几呢?因为5和3合成的是8,所以5+3=8。14-6=____________,学生们口头表述自己思考的目标就是6和几会合成14呢?6和8合成14,所以14-6=8。同样的,在学生未来学习到乘法和除法运算的知识时,也可以用口头表述的方法,把自己思考的过程表达出来:22×4=____________,学生口头表述自己思考的目标就是22=20+2,20×4=80,2×4=8,所以80+8=88,也就是说22×4=88。通过思考,然后运用口头表述的方式把思考的内容表现出来,对学生更加准确地理解计算的原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也可以让学生们更加熟练地掌握计算的形式,为其个人能力的提高奠定扎实的基础,让其在未来解决数学问题时,能够更好地运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加以解决,保证计算的准确率。

(二)口述分析思路的表达训练

思路的分析主要体现在运用低年级数学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题的过程中。每一道应用题都会有不同的解题思路,而且学生的思考方法也各有差异,每一个学生对同一个问题的思考方式也是不同的,所以学生的解题思路可能存在千差万别。要想更好地让学生锻炼自己“说”的能力,在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让其把分析的思路说出来也是一种有效的训练形式。有时题目当中的信息并不是完全充足的,很有可能会存在隐含信息,学生必须结合题目当中给出的已知条件,通过问题的显示综合思考是否有哪些条件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计算才能够得出。

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两个数相差多少”的相关知识时,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应用题:学校为了让运动会的场面更加热烈,在礼仪公司租来了12台礼炮,然而这12台礼炮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热烈效果,所以学校又和礼仪公司联系,想要再租用12台礼炮,但公司表示礼炮的数量不足。为了让数字更吉利,后来礼仪公司又给学校运来了几台礼炮,最后操场上一共有18台礼炮共同庆祝运动会的开幕,场面非常壮观。试问后来礼仪公司又给学校运来了几台礼炮?题目呈现之后让学生把自己的分析思路和解答这个问题的方法用口述的方式表达出来,学生的表达大致相同:从题目当中可以知道后来运到学校里来的礼炮比刚开始运来的礼炮要少,知道了最后学校放了多少台礼炮,也知道了最开始学校租用了多少台礼炮,直接用减法的计算方法就能求出后来礼仪公司又运来了几台礼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知道了解决两个数相差多少的相关应用题的解决方法,而且也能通过这种生活化的题目,更好地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除了课堂上的呈现,各位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把思考的过程以及分析的过程用口头表达的方法和同学们进行相互交流。因为课堂时间是非常宝贵的,而且很难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让教师进行分析,所以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模式让学生相互交流,这样既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也能让学生通过相互之间的帮助,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知识,真正做到把这些知识内容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让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提升。

综上所述,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对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进行训练是整个数学教学的奠基石。学生能够准确地运用数学语言进行表达,能让其在有针对性的训练当中更好地吸收数学的知识,让学生能够在课堂的沟通中实现个人综合素质与抽象思维的综合发展。而且在课堂上对学生“说”的能力进行训练可以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让同学们能够更好地把握数学知识的内涵,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加稳步地前进。

【参考文献】

[1] 邱凤英.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说写训练[J].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7:48.

[2] 马桂莲.谈谈小学低年级说话写话训练[J].教育革新,2013:60.

[3] 杨雪云.小学低年级数学语言训练[J].文学教育(中),2017.

猜你喜欢
数学语言训练小学数学
学好数学,从数学语言开始
让文言文教学迸发思维的火花
日媒:日自卫队将以“训练”为名“出兵”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