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期间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研究

2021-06-15 21:56彭建娟
教育界·中旬 2021年2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疫情幼儿

彭建娟

【摘要】新冠疫情的到来,给人们的心理造成一定冲击,尤其是幼儿们,他们年龄较小,各方面发展都未成熟,极易受到疫情的影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调节幼儿情绪,减少疫情对幼儿的心理影响,在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在疫情防控下的幼儿园教育中,教师需要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并采取有效策略以调动幼儿积极情绪,继而促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疫情;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新冠疫情的不期而至,对人们的生活与心理都产生极大影响。幼儿属于广大群体中最需保护的一个群体,虽然其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所存在的感染风险较低,但其心理与生理的发育不成熟使其心理易受到影响,并且由于其年龄发展特点,尚未具备自主调节情绪的能力[1]。因此,幼儿需要家长与教师的引导,才能走出消极情绪。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幼儿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幼儿的情绪调节、身心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此,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需要结合幼儿的发展需求,积极探索有效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幼儿的积极作用,使得幼儿的良好情绪被调动,继而能避免被不良情绪影响,如此便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通过区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区域活动属于幼儿园的主要教学活动之一,其对于幼儿的个性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区域活动中的环境创设、活动内容以及活动材料都是可用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媒介。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可借助区域活动,对幼儿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借助活动内容或活动材料等,将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引入教学中,使幼儿通过参与活动,在过程中润物细无声般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继而使其能逐渐塑造良好的情绪态度以及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如此便能进一步提高幼儿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2]。比如,关于阅读区的区域活动,教师可结合班上幼儿的性格特点与爱好,在选择多种形式阅读素材以丰富幼儿阅读书目时,可将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表达积极生活态度与情绪的绘本引入阅读角内,如此幼儿通过阅读自己感兴趣的绘本,不仅使其阅读需求得到满足,还使其个性品质与情感态度趋于良好方向发展。在幼儿阅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到每一位幼儿,并适当引导其理解阅读文本背后的情感态度。在幼儿认真阅读完图书之后,教师可让幼儿简单介绍所读的故事以及谈谈读后感,在幼儿分享完阅读感受之后,教师可借助幼儿的话语,抓住其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元素,引导幼儿建立良好的行为品质与情感态度,使得幼儿能通过阅读与分享感受,进一步被熏陶。在整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提前了解与掌握每个幼儿的心理健康情况,如此才能更好地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幼儿教师通过区域活动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使幼儿通过阅读区域活动,阅读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书籍,并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其能逐渐理解与学习良好心理品质,继而促使其良好情绪与品质行为得到培养,且在潜移默化中最终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以及获得良好品质精神。

二、借助游戏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游戏属于幼儿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在幼儿教育中深受幼儿们的喜爱。游戏之所以能作为幼儿教育的基本教学活动,是因为其不仅能开发幼儿智力与体力,还能加强对幼儿协作能力的培养,对于幼儿的能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可借助游戏活动,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创设相关情境,让幼儿进行分工合作,引导幼儿与他人交流,以此借助游戏激发幼儿探索的乐趣,让幼儿通过游戏逐渐掌握知识,逐渐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如此使得幼儿在习得知识与能力的同时,也能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促使其身心健康发展,继而使得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得到显著提升。比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结合幼儿喜欢的卡通人物,开展一个喜羊羊快乐运动会的主题活动。首先,幼儿教师可先创设情境:今天天气非常明媚,羊村要开展运动会了,我们要不要一起参加?然后教师带领幼儿到设置有障碍物的场地,并为学生带上有羊角的头饰,并播放与喜羊羊有关的音乐,以此激发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兴趣,使其能投入活动中。而后教师可通过示范指导幼儿初步尝试绕障碍物前行,并组织幼儿分成四个大的队伍,并两两为一小组,两人夹着一个小球,在小球不掉落的情况下顺利通过障碍物,并到达终点,则为胜利,最终获胜组可获得一定奖励。教师在幼儿进行游戏的过程中,需引导幼儿与他人交流和协作,使得幼儿能在游戏活动中,不仅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还能有利于提高其交际能力与协作能力。在整个游戏的过程中,幼儿教师以游戏活动以及创设情境来激发幼儿的兴趣,使幼儿能通过游戏活动,加强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继而使其交际与合作能力得到培养,促使其心理健康发展,使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得到有效开展。

三、挖掘教学内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主要从幼儿园的各种集体教学活动中获取系统性的知识,其中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知识。系统知识是幼儿思维与素质发展的基础,对于幼儿的成长尤为重要。因此,在幼儿教育中,教师应仔细研读教学内容,并挖掘教学内容中所包含的心理健康元素,以此引入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慢慢汲取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知识,使教学内容得到丰富的同时,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也得到有效增强。但长时间讲授理论知识,幼儿的注意力与兴趣定难以得到激发,因此幼儿教师在传授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注意结合幼儿的兴趣,采用游戏、故事等形式进行授课,以保证幼儿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吸取并内化理论知识。比如,在语言领域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可渗透一些心理健康教育,将积极情绪引入教学中。首先,教师可为幼儿准备一些具有良好情绪表达的绘本,如《我好快乐》等,并引导幼儿自主阅读绘本,之后让幼儿尝试总结绘本的大致内容,然后教师可对绘本故事进行补充,并渗透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如快乐情绪相关知识。其次,教师可给予幼儿一个句式:有时候我非常快乐,是因为……教师在简单示范过后,可让幼儿根据该句式进行造句,让幼儿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借此引导幼儿发现生活之美,发现快乐的含义,使其能慢慢培养发现快乐的能力,以及具有表达快乐情绪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教学内容,寻找可展开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并结合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对幼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让幼儿能通过教师的引导逐步习得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并将其内化为感悟及行动,从而在思想上以及行动上都能逐渐树立起良好的生活态度与积极情绪,继而实现快乐学习、快乐生活的目的,并为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最终使幼兒教育教学效果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效果进一步增强。

四、通过家校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幼儿园教育在幼儿心理与品德教育中占有主要地位,但家庭教育也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想有效提升幼儿整体素养,就需要家校联合,共同参与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加强幼儿情感与品德教育,促使幼儿具有积极向上、乐观的人生态度。幼儿园可组织家长开放日、家庭教育指導等活动,让家长更多地参与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此外,教师也需加强与家长的沟通,结合教学内容,多组织开展亲子活动,通过幼儿园与家长的合作共同致力于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比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开展“滚铁环”的亲子游戏,让家长与幼儿自动成组,开展接力赛。在幼儿不懂如何滚铁环的时候,家长就可以指导并为其示范,并通过两人合力奔向终点,在此过程中,家长能与幼儿共获成长的喜悦,也使得幼儿的积极情绪得到调动。在日常教学中,教师除多组织亲子活动之外,还可利用网络平台,增加家校合作的浓度。如,教师可在组建的微信班群中,组织幼儿围绕一定主题来拼搭积木。首先,教师可通过微信群询问家长关于幼儿拼搭积木的状态与喜好。而后,通过家长与教师共同商议,将积木拼搭主题确定下来,并要求幼儿以主题为中心自由进行积木拼搭。在幼儿拼搭过程中,家长需要在旁边观察与引导幼儿,并将幼儿拼搭过程以及最终拼搭成果以照片的形式上传至微信群。通过家长与幼儿的互动,以及家长的陪伴与指导,幼儿在活动中更具积极性,使得活动也更具体验性与主体性。总之,通过家校合作,幼儿与家长的互动得到增强,家长在活动中对幼儿进行鼓励与启发,使得幼儿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并通过活动,不断产生积极情绪,逐渐提高多方面的能力,继而在家长的行为影响下,不断促使自身向着良好道德品行方向发展,最终在体验快乐中健康茁壮地成长。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对于幼儿今后的学习与生活都具有巨大影响,家长与教师需要及时关注幼儿的情绪,重视其心理健康。在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需采取多种策略,对幼儿展开心理辅导,使幼儿经过正确引导后能积极面对生活,为未来的学习与生活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永霞.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途径及策略—以幼儿园教学活动为例[J].赤子,2019(12):76.

[2]潘瑾.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策略探讨[J].赢未来,2017(05):173-173.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疫情幼儿
战疫情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