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习题

2021-06-15 22:25刘兰兰
教育界·中旬 2021年2期
关键词:课后习题教学资源课堂教学

刘兰兰

【摘要】课后习题为老师的课堂授课指出了方向,又包含着一定的授课技巧及思路,是充足的物资宝库。在教学设计中,如果仅仅是围绕着课文内容,对于课后习题不加以深入挖掘,那么其训练功能则会弱化。课后习题中的一些问题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为学生与作者和文本对话提供了抓手。教师可以把课后习题作为语用能力生长点,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方面的训练,还可借助课后习题,将课内学习进一步向课外延伸。

【关键词】课后习题;课堂教学;教学资源

一、行进:课后习题在教材编写中的考量

课后习题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教材编者充分考虑到文本的自身特质和学生的认知能力,设计出有针对性的课后习题。课后习题不仅能帮助教师迅速把握课堂训练的要点,也能为学生自主发展和思维提升提供重要的平台。课后练习题体现了教材编写者的编排思想,是训练学生能力和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研究课后练习就是与编者对话,它是一座丰富的资源宝库。因此,教师要仔细揣摩课后习题的编排意图,合理进行开发和利用,将课后练习与课堂教学进行整合,切实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求索:课后习题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核心问题的“淡妆”引领

叶圣陶先生说:“大凡读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紧的事。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能透彻。”课后习题常常会有一个统领全文的核心问题,这体现了教材编者的意图,教师应紧扣这个核心问题,将其作为课堂教学的一条主线,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主旨,体会其人文价值,感受祖国优美的语言文字。

很多课后习题常常关涉课文的行文格局,此类巧妙设计的练习即为总体掌握文章的关键提醒。课堂中只要抓住了这个练习题,课文的脉络就清晰了。利用这一资源,将课后习题化为核心问题,使学生心存疑问读书,有助于学生认真思考,提升阅读的效果。

如:《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课后有一道练习题:“说说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她故居的两颗樟树前留影纪念。”在第二课时教学中,笔者以这一练习为抓手,把它设计为本课的核心问题进行授课。授课历程里先指出问题:

师:上一节课有一词“瞻仰”并未处理,这一节课老师打算让大家借助读书来找寻答案。

生:瞻是目字旁,是与看有关。

生:仰就是向上看,瞻仰这个词是由两个同义字组成。

师:瞻仰是怎样地看?

生:(恭敬地看)用课文中的句子就是——怀著崇敬的心情看。

师引述:大家心怀敬佩的心情前去瞻仰宋庆龄故居,也乐意到这两棵樟树前进行留影,当作长期的纪念。

师:大家为何乐意到她故居的两颗樟树前留影纪念呢?这究竟是两棵怎样的樟树?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的四、五自然段,划出相关词句。

……

很多文章后的习题关涉课文构成层次,此类细致编排的练习,常常是总体感知文章的关键提醒。比如 《沙漠中的绿洲》课后习题第四题:“自何处能够发现阿联酋百姓侍弄花草相当用心?这些人为何如此喜欢花草树木?”在本课教学时出示课题以后将这个题目作为核心问题提出,引导学生学习文本。老师在授课的时候一旦掌握了这一练习进行提醒,文章的脉络就清晰了。应用这个材料,将文章后的练习变成主要问题,需要学生心存疑惑读书,有助于学生认真思考,明确读书的目的性,逐步掌握课文的核心内容。

课后练习可以让教师把握住课堂教学的关键,以核心问题为导向,合理组织教学板块,帮助学生迅速理清课文脉络,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

(二)语用能力生长点的“浓妆”打造

课后练习常常包括听、说、读、写等众多层面,基础内容训练、阅读思索训练、写作训练、口语交往训练和整体性研究等能帮助学生有效地把知识转化成能力。

1.课后习题中强化词、句练习

对词语以及句子的体验、积累是小学阶段诸年级阅读授课的一致目标。新课标提到:“联系上下文以及生活现实搞清文章里词语的意义,在阅读里累积词语。”“可以关联上下文,认识词语的意义,体验文章里关键词语在传达情感层面的效果。”“可以借着词典阅读,搞清词句在语言背景里的正确意义,分辨词句的情感色彩。结合上下文以及自身的累积,推断文章里相关词语的意义,感受其传达实效。”这样规定,意图是主张读书内化,重视语感养成。课后训练里的语句练习都是课本编著者根据新课标,依照学生年龄特征以及认识规律,联系文本特征,扣着授课重点而进行设计的。在阅读授课里,要联系课下训练里的词语搞清文本,体悟语言。

例如《琥珀》课后第三题:“推测是什么意思?联系琥珀形成的过程,说说下面的推测依据是什么?”《负荆请罪》课后第三题:“联系课文内容,查阅相关资料,说说‘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意思和它的来源。”《徐悲鸿励志学画》课后第四题:“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功夫不负有心人和‘有眼不识泰山的理解。”这样的练习既让学生理解了文中的重点词句,又将指导方法融入其中。在教学相关语段的过程中实时将这些问题抛给学生,实在妙哉!

2.课后习题牵引表达方式

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不仅要理解文章的内容及中心思想,还要学习文章的表达方式,而课后习题往往能抓住其中的要点。

比如《三顾茅庐》课后第4题:“读以下的话语,谈一谈每一句话一前一后两方面的联系。(1)那个地方的山冈蜿蜒盘旋,如同一条等着机会起飞的卧龙。”三个比喻句,非常具体,有的喻指诸葛亮的文韬武略、智慧超人,有的喻指刘备以及诸葛亮的亲密联系。如此在发动大家探讨文章写作技法时就应该添加这一课后题,提问学生,课文为何要展开景色描绘呢?像这样的,或探讨,或提问,或启迪,就可以帮着大家搞清课后训练题。

再如《小英雄雨来》课后习题:“课文中多次写到还乡河的景色,找出来读一读,再说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在学到课文的最后一部分时,读完最后一段后,教师将书后的第五题“课文结尾不是写寺内的人,而是写寺外的风啸鹰叫和皓月当空。想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抛给学生,作为本节课一个语用问题的生长点。像如此应用课后训练进行演练,即为在真正地养成大家的核心素养。

3.课后习题贯穿读书的训练

课后练习第一题大多都是关于读书的。针对不同课文的特点,提出相应的读书要求。教学中,教师要把读书训练贯穿于课堂的始终,对于课后练习里所提的有关读书标准,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引学生训练,既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又让他们的语感得以锤炼。

【指导背诵《木兰从军》第三段教学片段】

师:多年征战中,木兰打了很多胜仗,立下了—(赫赫战功)一点儿都不比男子汉差。所以我们称她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女英雄。

让我们看看她当年征战的场景(播放视频)

师:多震撼啊!你想说什么?让我们把这段话再读一遍!读出木兰的英雄气概。

生:(读第三段)

师:读得真好,想不想把这个情景记在头脑中?你想怎么背?

生:多读几遍(熟读成诵)。

生:想画面背诵。

生:找主要词语。

师:除了这些方法,还可以(出示提示)根据提示背诵,自由背诵。

师:多生动的画面呀,我们一起背!(根据提示想画面,熟读成诵。)

这个教学环节就是抓住了课后习题“背诵课文”这个要求,把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语言,把背诵的要求努力落实在课堂上,使学生掌握了多种背诵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以学生为主体,课内课外总相宜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后习题的编写为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提供了重要平台。《乡下人家》课后习题:“你对课文描写的哪一处景致最感兴趣?和同学交流。”再如《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课后习题:“‘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纳米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健康,选择其中一句话,结合课文内容和查找资料说说你的理解。”这些问题的呈现都是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貌似仅仅指出训练要求,然而事实上还提醒了学习流程,提醒了学习措施。

教师还可以借助课后习题,将课内学习向课外延伸。课后习题有许多综合性的问题,内容同生活紧密关联,具有研究性学习的特征,是指引学生自课本学习朝着课外拓展的关键点。老师应从这一关键点考虑,使学生在生活里钻研语文,应用语文。例如,《牛郎织女》课后训练四:我们国家有很多非常打动人心的民间故事,选个你了解的说给他人听。拓展阅读范畴、开拓阅读视线是新课程给予学生的阅读规定。跟这相对应,编订者在部分课后训练里,依托目标,设计对应的拓展阅读训练,以一篇带多篇,把课文作为一个点进行发射。如此一来,为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奠定牢固的根基。

三、反思:课后习题,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

教师在阅读文章的时候,要仔细分析文章后面的每道训练,仔细思索每道训练的用途,思索此类训练同授课怎样密切结合,仔细琢磨此类训练同这节课重难点的联系,进一步抓住课后训练来设置授课步骤,如此,目标实现的时候也就克服了重难点,发挥了阅读教学的整体效应。所以,教师在研读教材时绝不能抛开课后习题,或认为它只是课文的副产品可有可无,而要把它与课文合成一个整体,悉心研读,准确把握编者的意图,让它真正发挥实效。然而在授课多样化的时期,教师应注意不能借助部分训练来打包课堂,而应依照老师自身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下习题加以应用,任一片面的行为均没有可取的地方。

因此,在研究教材、安排教法時,老师应将课后训练题同文本结合仔细分析,搞清编著者的设计目的,把课后练习题这一宝贵的资源加以充分挖掘,以此作为训练学生思维能力、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成效。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王元华.语文课程的本体与核心[J].教育学报, 2010(03).

[3]王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分析[J].教育学,2011(9).

猜你喜欢
课后习题教学资源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初中数学课后习题设计问题分析
以“课后习题”为抓手,有效突破语文“文本解读”的重点难点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