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描写提升散文的可读性

2021-06-17 09:44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渔民秸秆

范本呈现

碎银般的粼粼波光

杨志宏

车下县道最江公路,过三河油茶岭,前面就是湖南省第二大内湖黄盖湖了。群群白琵鹭飞翔在辽阔的天空上。我们绕湖而行。一只黑鹳忽地掠过车的正前方,扎进无际的金黄芦荡。

“怕是有几千只鸟咧,真是好多年没见着了!”一进湖垸,满天的鸟儿就让小鲁感叹不已。

“鲁经理,今天你看鸟是开了眼界,可要找渔民采买野生桂花鱼、大鳊鱼、青鱼,恐怕是要竹篮打水呀!”我手握方向盘,侧脸对他一笑。

小鲁听了,似乎不信:“放心吧,临湘这方圆百十里地,还没有我采买不来的好食材!”

正说着,渔民新德叔家到了。新德叔闻声出门。一年多没见面,这位曾经风里来雨里去的渔民,精气神更好了!

几句寒暄后,我向新德叔介绍了小鲁和他的来意。新德叔一听,一脸的歉意:“鲁经理,真对不住了。这长江、黄盖湖里的野生鱼,如今可不能捕了。”

趁小鲁与新德叔交谈的间隙,我朝后面的菜园走去。转到屋后,只见白菜和萝卜地里,搭起了一个个一人高的松木架子,上面挂着一串串鸭脖,估摸着该有上千根。用盐、花椒、八角、桂皮、红辣椒和料酒腌过的鸭脖,散发着诱人的香味。

正看着,新德叔和小鲁也转了过来。新德叔对我说:“你的朋友好像不信我的话。政策你们应该懂的,大江大湖禁捕退捕了,上哪儿找野生鱼呀?”

我拍拍小鲁的肩膀说:“这就叫眼见为实。你们菜谱上‘江湖鱼鲜这一条,应该修改一下!”

小鲁听了,对新德叔说:“大叔,您看我们来都来了,要不带我们去湖里看看吧。”

“我正这么打算呢,让你们去看看现在的黄盖湖,好知道我没有骗你们。现在的黄盖湖啊,真的是今非昔比。走!”新德叔朗声笑道。

“菜地里挂了那么多鸭脖,都是您的吗?”我问新德叔。他听了,乐了:“这事待会再跟你们说。咱们先下湖去!”

和着哗哗的桨声,舢板荡向湖心。白色鸟和灰色雁,在我们的头顶盘旋。

“看,四面八方的鸟儿都回来了。搁前两年,想都不敢想。”新德叔眯缝着眼,划着桨。湖水下,不时还能瞅见褐色脊背的鱼群,忽地一下,涌向幽蓝的深处。

小鲁望着远去的鱼群,自言自语:“好肥壮的鱼啊,那大个头的草鱼能有十几斤重!”新德叔笑着说:“好眼力!这湖里的鱼,现在是越来越多,看着就让人欢喜。要是运气好,还能看见中华鲟和胭脂鱼。”

船近湖东岸,一坡油绿的松林映入眼帘。松影后面,隐约可见白色的厂房屋顶。“到了,来,请你们看看,我们渔民的转产车间!”

上岸,辣香味儿飘了过来。桂花树后面的大门上,挂着亮灿灿的食品公司牌匾。进来,只见3个车间左右排列,平地上晾晒着一排排鸭脖,工人们正将一箱箱成品装上货车。

新德叔笑着对我们说:“咱黄盖湖水广汊多,养鸭是乡亲们的拿手活,而且家家都会做辣香鸭脖。现在不捕鱼了,渔民都上了岸。大家一合计,守着黄盖湖这么大的聚宝盆,还怕没有新路子?县里也积极扶助咱们,于是成立了食品公司,咱干得比过去更好!”

正说着,车间里走出来一位中年人。新德叔忙迎上去:“汪技术员,这技术质量上的事,还有产品营销,我们是半路出家,都有劳您了!”中年人抹去额上的细汗,说:“您就放心吧。今天又接了80多单,货都预订到年底了。”

新德叔转过身对我们说:“来,请品嘗一下咱们的食品,多提宝贵意见。”跟随新德叔,我们走进展示厅,各种风味鸭制品琳琅满目。一位姑娘端来小碟,碟上摆着切好的鸭脖。

小鲁尝了一小块,边嚼边说:“不错,透着湖鸭的独特香味!新德叔,今天没白来,我们酒楼先预订80箱,销完再买。我也在咱们餐饮行业协会给你们好好宣传一下。”新德叔握住小鲁的手说:“没问题,送货上门,质量三包!”

出厂门,上松岗,顺着新德叔手指的方向望去,不远处的湖面,果然白雪般的一片,数千只湖鸭游动觅食,间或有几十只鸭子振翅低飞。“村里每家每户养的都有,少的百来只,多的上千只。咱们还成立了养鸭专业合作社,送鸭苗,包收购。这些鸭子产蛋也多。咱们下一步不仅销售鲜鸭蛋,还要增设松花蛋、咸蛋车间,鸭绒也要利用起来。这湖鸭身上能做的文章,多着呢!”新德叔瞅着远处的鸭群,美滋滋地笑着。小鲁也露出满足的笑,加重语气说:“好啊,我一定再来!”

再看这一望无垠的大湖,晌午的阳光下,泛着碎银般的粼粼波光。碧绿的湖面,不见船影,静谧辽远,而那飞舞的万千鸟儿,正迎着湖风,引颈展翅,飞向烟波浩渺的远方。

(选自《人民日报》2020年12月21日)

技法提炼

1.有波澜的对话描写

密集对话的展开,能使文章波澜起伏、避免平铺直叙。文章有20多处对话描写,或引入话题,或设置悬念,或拓展情境,或抒写真情,无不语由心出,贴近生活,令读者在“倾听”中会心一笑,心生感悟。读着“这就叫眼见为实。你们菜谱上‘江湖鱼鲜这一条,应该修改一下”这一句,你会既“听”出“我”爽直风趣的个性,又感受到“我”的绿色发展理念。对话中,小鲁的态度发生了转变,由信心满满到抱有希望,再到有所动摇,最后放弃原计划,赞美湖鸭产品。不难看出,“我”“新德叔”“汪技术员”等人是打造绿色经济的践行者、受益者,以事实转变了“小鲁”,而转变过程的起伏波澜,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可读性。

2.有温度的景物描写

文中的景物描写特色鲜明,指向文旨。一是湖景味浓郁。开头描写飞翔在辽阔天空的白琵鹭,“扎进无际的金黄芦荡”的黑鹳,展示了一幅绿色湖景的动态画面,让人感受到生态文明的魅力。二是穿插恰到好处。品尝“香味独特”的鸭制品后,文章适时穿插湖景描写——“湖鸭游动觅食”“振翅低飞”,形象展示了支撑绿色湖产经济的强大活力。三是情景交融,意蕴悠远。结尾处,“碎银般的粼粼波光”既是点题之笔,又是黄盖湖转产上岸后丰收渔民获得感的美丽折射;“碧绿湖面”“静谧辽远”,正是渔民对幸福新生活的诗意展望;“万千鸟儿”“正迎着湖风,引颈展翅,飞向烟波浩渺的远方”,则象征着湖区百姓坚持“双山”绿色发展理念、奋力奔向新目标的矫健身影。

佳作展示

听柴禾燃烧

陆魏恒

我喜欢静下心来倾听土灶里的燃烧乐章。

家里庭院后面有一间旧厨房,斑驳的木门上嵌着两只暗黄色的铜门环,太长时间无人打扫,角落里蒙了厚厚的一层蛛网和灰尘,但炊烟一直没有断。

抓一把稻草攥在手中,用膝盖抵着对折,从满是灰尘的火柴盒里拈起一根火柴,划过,一瞬间火苗蹿起,引燃稻草,刹那间火舌吐露。

稻草的燃烧不快不慢,连声音都很细微,只是不时发出轻微的声响,感觉不是在燃烧,更像是在融化。

两个季节的积累,经不住火焰的侵蚀,不一会儿就焦了,断了,只剩下星星点点的红光,只剩下窸窸窣窣燃烧的声音。此时,我仿佛听到了农民的汗水悄悄滴落田埂,仿佛看到了鲜嫩的秧苗……

大豆的茎干很耐烧。聚一束推入火焰中,最先听到的是豆荚炸裂的声音,很清脆,很愉悦。“毕剥”之声好像过年的鞭炮,又恰似年轻人的壮语,充满着生命力。

烧了一会儿,豆荚失去了活力。茎干上冒出拇指大小的火苗,许许多多的火苗连成一片,声音却极小,仿佛凝聚了一生的喜怒哀乐,都只留给自己回味。

从嫩芽到挂满果实的一株庄稼,所得之爱,雨露朝阳;所受之苦,旱涝虫灾。就像人一样,要想成长,必经磨难。我忽然想到年逾四十的父亲,他就像这豆秸,不会把苦恼表露,总是笑对生活。

烧大锅饭时,要用棉花秸秆或树根。棉花秸秆硬实,送走了雪白花朵的花萼如刺,会把手扎得生疼,但它一投入灶膛,团团火焰即刻爆开,让人联想到它盛放时的诗意柔美——那是为棉农献出的洁净云海。这红红火火的气概,是一种赴汤蹈火的壮美。树根最朴实,最忠诚,燃烧的火就像调味品,虽本身不旺,但融入火中,便立即升腾,在整个灶里发出风一般的“呼呼”的声音,给人以不竭的力量。

稻草用尽最后细小的声音,成就自己的果实;大豆秸秆压低燃烧的声音,让豆荚出尽风头;棉花秸秆在为农人描画富足生活的多色调;树根不论什么时候,总是做最朴素尽责的工作……

这像极了父亲——读懂燃烧的柴禾的心声,我知道了生命的不易,明白了父亲的坚忍伟岸。

将来,换作我,也会甘愿在燃烧中一路高歌,谱写生命的华章。

【江苏如东高级中学】

◆点评

如果说范文的构思特色在于以曲折兴波的对话引人入胜,那么这篇作文则是从柴禾的燃烧状态切入,以小见大,由物及人,由实到虛,提取、传输着农耕文化的新营养——像稻草、豆荚、秸秆、树根燃烧那样,甘于奉献、忠诚朴实、引领生命……结尾“我”的誓言,点燃了“一路高歌”的星星之火。

【曹津源/供稿】

猜你喜欢
渔民秸秆
呐喊中的精神力量——东台弶港渔民号子
泸州市江阳区418名退捕渔民“转业”
解读“一号文件”:推进秸秆综合利用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秘鲁渔民的生态平衡智慧
《秸秆漫游记》诞生记
秸秆综合利用模式探索
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的探讨
宣扬渔民一家 鼓励渔民互救 广东省渔业互保协会竭力打造“渔民之家”
新型环保吸声材料——菌丝体胶合秸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