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在高校图书馆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2021-06-23 00:37邢春艳
科技视界 2021年14期
关键词:师生人工智能智慧

邢春艳

(内蒙古财经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0 引言

在高校图书馆建设的过程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不仅能够解决传统管理模式下图书馆存在的诸多弊端,而且有效地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提高了图书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并且能够通过数字技术和一系列人工智能技术对图书馆的服务进行延伸,从而使图书馆更好地发挥服务功能,满足高校师生对于知识的需求。

1 人工智能技术在高校图书馆建设中的应用价值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科学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越发成熟, 并催发了大批新兴产业和典型应用。 语音识别、手势控制、信息过滤等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改变了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模式。 在数字图书馆基础上,借助物联网、智能服务、智能识别、智能安保、 智能规划等人工智能技术使图书馆变得更加智慧。从当前高校图书馆发展情况来看,高校图书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图书借阅服务, 而是随着高校师生的需要延伸出了更多的功能。因此,高校图书馆在建设的过程中结合当下的时代背景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高校图书馆建设, 能够为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方向和思路, 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实际情况来看,在高校图书馆领域中,人工智能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有着独特的优势和价值。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更好地服务广大师生。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师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阵地,包含了海量的知识以及各类文献。 而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图书馆建设中的应用能够根据不同专业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知识推送,这样能够使图书馆由被动服务转换为主动服务,从而进一步满足了不同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

郑州市地处中原,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为广阔的黄淮平原,土地总面积7 446.2km2,平原、丘陵和山区面积基本各占1/3,分属淮河、黄河两大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633.3 mm,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不足全国的1/10。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供需矛盾愈加突出。

其次, 在高校图书馆建设的过程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够促进图书馆的智慧化和智能化发展。传统的高校图书馆管理模式下存在诸多问题, 例如服务不到位,信息和知识难以被及时获取等,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建立智慧化和智能化的高校图书馆,高校师生在图书馆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能够借助智慧化的平台,及时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 这样的方式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进一步延伸了图书馆的服务价值和功能。

最后,高校图书馆建设的过程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实现知识的共享。 高校师生在利用图书馆服务的过程中,借助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可以成为资源的利用者,还可以成为资源的提供者。 高校师生能够在图书馆搭建的服务平台上分享自己的知识,用这样的方式进一步整合了图书馆的知识资源。

2 人工智能技术在高校图书馆建设中的具体应用

2.1 人工智能应用于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分类

(3)TK-NCC01型钻具回次进尺长度可达2 m,在保证较高岩心采取率的同时提高了钻进取心效率,能有效的控制钻井成本,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高校图书馆的文献资料无论是纸质资料还是数字资源,都需要进行有效的保护,这样才能够发挥出文献应有的价值。 而在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资源保护

猜你喜欢
师生人工智能智慧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