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视域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创新路径

2021-06-23 00:37牛德元
科技视界 2021年14期
关键词:视域高校学生工作者

牛德元

(西京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3)

0 引言

新时代的到来,为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全新发展机遇的同时, 也对传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模式、理念与体制提出新的要求,带来新的挑战。 因此,应如何有效应对这一新的挑战,保障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在新时代视域下,得以创新、高效发展,则是各大高校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

1 新时代视域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意义

1.1 学生管理工作的进步体现

常态学生管理思维及模式下,高校所制定及采取的学生管理工作方式也较为简单、制式,这也就决定了常态学生管理工作的刻板化及输出性特点。 学生作为管理对象及主体, 无法获取相应的参与感及主体感,导致其管理成效提升有限的现象。 新时代视域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涉及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可拓展革新常态学管理或沟通的面对面形式,提升学生管理的工作渠道及工作维度,借助互联网技术及平台展现出强大的管理优势、运用优势等,使得学生管理工作的活跃性、兴趣性及便捷性都显著增加。

1.2 增设学生管理工作的互动性沟通渠道

新时代视域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增设了学生管理工作的互动性沟通渠道,管理人员和学生可借助新媒体技术实现便捷性、实时性及多元主体性的交流互动。 因其不受所处空间、沟通时间的限制,而且可选择性地设置沟通主体及其数量, 进而可得到顺畅有效、全面或针对的沟通效果,显著提升学生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主体感及参与感,提升学生对学生管理工作的依赖性及依从性。 而管理人员则可根据其获取的学生需求信息制订针对性或全面性的学生管理工作计划,发挥学生管理工作的高阶管理效用。

2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 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点:第一点是学生管理工作尚未摆脱传统模式、观念的束缚,使其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经常会存在一些限制, 致使学生管理工作经常会存在着不可克服的弊端,严重影响其工作效率。而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普遍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在日常工作中,因受传统管理理念所影响, 使其普遍认为管理者才是学生管理工作的核心,是起着决定性的主导作用,学生则是起到辅导作用,是被管理者。所以自身所具备的管理理念通常是“管好学生”“关注学生”即可,严重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忽视学生在管理工作中的感受,很少是以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为重点开展管理工作。 第二点是个别高校缺乏与时俱进, 符合新时代发展趋势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仍旧沿用以往传统、单一的学生管理制度体系,致使学生管理工作呈滞后现象[1]。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 主要是大部分高校在发展中忽略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过于注重办学模式、 发展战略的设计,认为学生管理工作对推进自身发展作用不大,所以也就很少会集中精力去创新、 改革学生管理工作规章制度,导致其呈现滞后现象,与新时代发展趋势极为不符。第三点是受互联网平台的负面作用影响,导致大部分高校学生逐渐沉迷于网络,在课堂中和生活中,逐渐出现低头族现象,尤其是互联网中良莠不齐的信息,更是冲击了大学生思想观念与价值观念, 致使当代高校大学生逐渐出现精神虚空、 行为失范以及误入歧途等问题,进一步增加了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压力,使其工作开展更是面临层层挑战。

3 新时代视域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有效创新路径

3.1 积极推进学生管理工作观念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十九大会议中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重视推进我国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因此,新时代视域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开展,其核心在于坚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培养人、激励人、尊重人、关心人和发展人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发展的根本目的,确立以学生为本的全新管理理念[2]。 首先,新时代视域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理念创新,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与信任,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自由、权利,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去探索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学习模式和途径,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而非被动地、机械地接受教师的管理和教育。 在此过程中,学生管理工作者并非是要完全放手,对学生不理不管,而是需要在尊重信任学生的基础上体现严格要求,充分发挥自身引导者作用,以良师益友的角色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准则教育,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的同时,帮助学生解决现实困难,维护学生合法权益,引导学生健康发展。 其次,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应给予学生足够的关心, 既要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也要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经常与学生谈心和交流,通过交谈帮助学生解除一些思想负担。 在此过程中,相关学生管理工作者可通过经常组织开展一些多样化的文体活动,提高对贫困生的支持扶持力度,加强奖学金评定、选拔学生干部、发展党员的各方面的工作透明度,努力做到公正、公平、公开。

3.2 积极推进学生管理工作体制创新

首先,依法治校,积极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合法,且完善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制度。 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要求,依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以及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我国相关教育部门全新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结合本校实际办学情况与学生发展需要,制定科学且全面的学生管理工作规章制度,以此规范学生学习行为、日常行为的同时,规范学生管理工作者的工作行为, 使得学生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3]。 其次,积极建立科学、合理且高效率的学生管理工作体制, 按照科学管理的原则、 程序和办法, 合理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平台建立一个信息系统,将学生管理教育工作中的人、财、物、信息等多方因素纳入其中,实现对各个层次、各个环节的有效整合与组织, 保证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能够分工协作、互相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的,最大化减少学生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工作压力。

3.3 积极推进学生管理工作手段创新

首先, 积极推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民主化进程,重点突出学生在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将学生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注重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与社会交往能力,保证其在今后毕业就业时,能够储备丰富的社会经验、高水平的处事能力,以便于提高自身就业竞争力。 在此过程中,可采用两种有效途径实现对学生的高效管理,第一种途径是法制化管理手段,也就是通过设置严格、合理的学生管理工作制度与行为规范标准,对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等必要行为进行约束,加强对制度管理与学生成材内在联系的大力宣传,利用社交软件与微视频平台等,积极推广宣传学生管理工作优势与价值,提高学生对该工作的认识与了解,激发其认同、认可心理,进而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第二种途径是民主化的学生管理工作手段,也就是要注重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心理潜能,提高学生自我约束行为的意识, 善于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约束, 这种管理工作手段是需要设置相关激励机制,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4 结语

总而言之,新时代视域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是推进高等教育持续发展、高水平发展以及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各大高校及学生管理工作者不可忽视的重要工作,是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给予其足够的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创新和改革,不断适应新时代发展环境,与时俱进更新和完善的。 因此,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观念、体制、手段等多方面的创新,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必须给予重视并积极实践的重要任务。

猜你喜欢
视域高校学生工作者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关爱工作者之歌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