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河南省某农村“智慧养老”的现状调查

2021-06-23 00:37沈子涵
科技视界 2021年14期
关键词:智慧养老医养养老

沈子涵 张 艳

(山东协和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9)

乡村振兴战略下养老需求发生变化,传统模式已无法满足现有的养老问题,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的发展中,“智慧养老” 这一新型养老方式被提出,并为人们所关注。 “智慧养老”即充分利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实现全方位综合性的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 与传统养老相比,“智慧养老”打破空间和时间限制,实现个人、家庭、社区、机构与健康养老资源的有效对接和优化配置, 解决了养老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已然成为养老发展的新亮点。

20 世纪,我国人口数量巨大,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 在人们生活品质提升中,大健康、大教育、大养老成为关系国计民生战略性产业。 养老也逐渐信息化,“智慧养老”势在必行[1]。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调研研究对象为河南省某农村, 于2020 年1月16 日—2020 年2 月2 日, 将经知情同意参加者作为正式研究对象。 以农民为主,对入选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人物访谈、实地考察等。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 以60 岁为界限设置两种不同的调查问卷,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展开调研。

1.2.2 人物访谈

以村口为中心,对方圆500 米以内的调查问卷参与者展开访谈,直接与被访者接触,针对调查问卷的各个问题,深入了解被访者的想法和观点。

1.2.3 实地考察

通过正当途径搜集信息,在阐明情况且参与者知情同意的前提下,可登门拜访进行现场查看,了解当地的养老情况。

2 结果

根据调研结果显示,在赡养父母方面,72.73%的人认为存在的主要困扰是工作繁忙, 对父母的陪伴和关心较少,父母精神层面的要求无法满足。 而“4-2-1”的家庭结构模式让老人无人照顾、 年轻人压力重大的矛盾凸显。 通过分析,提炼出3 个主题:“智慧养老”的创新点、“智慧养老”面临的问题、对“智慧养老”的评价。

2.1 “智慧养老”的创新点

2.1.1 个性化定制

结合大数据时代特征,运用可行的互联网信息技术,打造“系统+服务+老人+终端”的智慧养老服务模式,根据个人健康状况,私人定制界面,涵盖机构养老、居家养老、日间照料等多种形式。

2.1.2 一体化模式

利用先进的科学信息技术,将医护服务融入养老需求中,将养老服务加入医护服务的范围内,完善和创新社会保障体系,既迎合社会发展大方向,又积极响应国家号召。

2.1.3 医养结合

将现代医疗服务技术与养老保障模式相结合,保障“有病及时治疗、无病按时养护”的有序进行,实现养老模式的创新。

2.1.4 居家养老新模式

运用计算机网络等现代科技技术,通过各类传感器,将传统家庭、社区、机构养老等养老方式紧密结合,达到更加完善的养老体制,满足老人的物质、精神等多方面需求, 打造出更加健康且安全的养老环境、更加有效且完善的养老体系。

2.2 “智慧养老”面临的问题

2.2.1 智慧养老体系结构不完善

智慧养老体系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的管理会造成养老服务参差不齐、资源利用率低下等问题,远远达不到预期效果。 而目前,我国的智慧养老项目运行不够专业化,两极分化严重,难以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且我国制定的与养老服务标准有关的法律文件并不多,在实践中的指导作用不强[2]。

2.2.2 实行“智慧养老”具有经济限制性

“智慧养老”实行“系统+服务+老人+终端”的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全方位提供综合性的养老服务,以“互联网+”为主,打造“医养康护”四位一体的应用体系,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参与“智慧养老”对经济条件要求相对较高,对于农村空巢老人可能无法实行。

2.2.3 一部分老人更在意的是子女自身的陪伴

当代年轻人工作繁忙,对家中老人的陪伴越来越少,老年人易有“空巢综合征”,对外界的耐受性及适应能力下降,容易发生情绪的变化,一部分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的老人不太理解和支持“智慧养老”的发展,他们保持着传统的思想观念,渴望子女自身的陪伴。

2.3 对“智慧养老”的评价

2.3.1 推动实现“医养结合”,提高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

子女最放心不下的是父母的身体健康,“医养分离”在一定程度造成了老年人“看病难”“报销难”“养护难”等一系列矛盾和问题。 “智慧养老”推动实现“医养结合”,通过引入现代医疗技术提供更加专业、便捷的养老服务,有效提高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

2.3.2 符合大势所趋,缓解社会养老产业困境

通过信息化技术突破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中的困难,改变传统的养老模式,缓和养老产业供给矛盾,有效地解决养老问题[3]。

2.3.3 对参与者有一定限制性,无法全面顾及所有的“空巢老人”

“智慧养老” 的实行消耗大量的人力、 物力和财力,在经济方面,参与“智慧养老”对其要求相对较高,可满足城市化老人的养老需求,对于农村老人可能无法实行。 在理解方面,一部分农村老人文化程度相对较低,他们保持着固有的思想观念,希望以传统的方式养老,不看好“智慧养老”的发展。

3 讨论

3.1 “智慧养老”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状况

“智慧养老”在养老问题上更多地强调智慧、更加关注老人的精神生活层面、也更加注重多个主体(老人、家庭、社区、养老机构等)的协作,以上种种都需要高层次人才,而在养老中,“医养结合”是一重大创新,这不仅要求我们的医护人员具有基本的医学知识与素养,更要求我们的医护人员在运用计算机等现代科技技术方面也有些造诣,护理人员将为危重患者提供高质量、高技术的护理。

3.2 护理人员就业方向

随着我国向老龄化社会转变,保健医师、家庭护士等都将成为热门,且“智慧养老”逐渐融入生活,护理人员的需求量远远多于供应量。 在未来的发展中,护理工作人员将成为卫生保健的重要力量、健康教育的主要力量。

4 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下“智慧养老”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不断完善和提高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满足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对于老龄化的到来,我们护理专业人员加强理论和实践的学习完善, 将智慧养老工作更细致化、具体化,不断创新,推动养老产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智慧养老医养养老
医养当兴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医养结合 我们这么做
智慧养老的信息服务终端设计研究的必要性
开启“智慧养老”新模式
养老之要在于“安”
医养结合真的难操作?
医养结合 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