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国汽车行业运行情况及今年发展预测

2021-06-23 03:10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中国钢铁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汽车产量降幅汽车行业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我国汽车行业运行呈现先抑后扬、稳中有进的态势,一季度市场基本停滞,二季度逐步复苏,三季度逆势爬坡,四季度全面恢复。2020年全年我国汽车制造业增加值保持增长,汽车产销量超2500万辆,同比降幅收窄至2%。受基础设施建设和老旧车淘汰政策拉动,商用车表现突出,单月产销量屡创新高,全年产销量首度超度500万辆。整体来看,尽管汽车产量小幅下降,但由于商用车产量增长明显,因此2020年汽车行业钢材需求量同比增加。

2021年,国家“六稳”“六保”相关措施持续发力,国内经济加快恢复,国家及地方促消费政策将继续促进汽车行业复苏,但同时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海外疫情等不稳定因素也将对我国汽车市场产生一定影响。预计2021年汽车行业将实现恢复性正增长,汽车产销量约2630万辆,同比增长约4%,其中乘用车增长约7%,商用车下降约10%,新能源汽车增长约40%。

“十四五”期间我国汽车市场将保持基本稳定,2025年产销量有望达到3000万辆,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将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新方向和新机遇。

一、2020年我国汽车行业运行及用钢情况

(一)汽车行业运行情况

1. 汽车产量累计降幅逐步收窄,单月产量呈波动上扬态势

2020年,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增幅高于制造业平均增幅3.2个百分点,高于工业平均增幅3.8个百分点。2020年我国汽车产量为2522.5万辆,同比下降2.0%,降幅较上年同期收窄5.5个百分点,较1-11月收窄1.0个百分点,累计降幅呈逐月收窄趋势(见图1)。

图1 2015-2020年我国汽车产量及增长情况 万辆,%

从汽车单月产量数据可见,2020年以来我国汽车产量呈波动上扬态势。2月汽车产量仅完成28.5万辆,同比降幅达79.8%。从4月开始产量结束21连降,呈波动上扬态势。12月汽车产量为284.0万辆,环比下降0.3%,同比增长5.7%(见图2)。

图2 2015-2020年汽车月度产量及增速情况 万辆,%

2. 乘用车产量降幅收窄,货车拉动商用车产量大幅增长

从汽车产量结构方面来看,2020年,乘用车产量为1999.4万辆,同比下降6.5%,降幅较上年收窄2.7个百分点;12月当月,乘用车产量为233.1万辆,环比持平,同比增长6.5%。2020年二季度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积极出台促进汽车消费的系列政策,包括增加小客车指标、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等,叠加各地相继推出多种形式的促销活动,乘用车消费需求得到了一定释放,带动乘用车市场回暖。从细分车型来看,1-12月,SUV和交叉型乘用车好于总体水平,SUV同比增长0.1%,交叉型乘用车降幅收窄至1.7%;MPV和轿车产量降幅较大,同比分别下降26.8%和10.0%。

2020年,商用车产量为523.1万辆,同比大幅增长20.0%,产量创历史新高;12月当月,商用车产量为50.9万辆,环比下降1.8%,同比增长2.3%。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老旧车淘汰及“限超”等政策措施带动下,商用车产量连续大幅增长。分车型情况看,1-12月,货车产量同比大幅增长22.9%,客车产量同比下降4.2%(见表1)。

3.汽车销量降幅逐渐收窄,库存有所增加

2020年,汽车销量完成2531.1万辆,同比下降1.9%,降幅较1-11月收窄1.0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收窄6.3个百分点。从月度销量数据看,2月份汽车销量降至近年来最低点,之后连续回升,12月当月汽车销量为283.1万辆,同比增长6.4%(见图3)。

图3 2018-2020年中国汽车月度销量 万辆

表1 2020年汽车分车型产量表 万辆,%

2020年,汽车库存水平在2月份达到历史高点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12月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为1.80,同比大幅上升35.3%,环比上升4.7%,库存水平位于警戒线以上。部分地区疫情反复,在政策红利回收、节前热销延后的影响下,迫于部分厂商为提前完成年终任务的压力,经销商被动补充库存,库存压力增大(见图4)。

图4 2019-2020年我国汽车经销商综合库存系数 %

12月末,汽车企业库存量为101.9万辆,较月初增加0.1万辆。其中乘用车62.9万辆,减少4.7万辆;商用车38.9万辆,增加4.8万辆。

4.乘用车累计销量降幅收窄,商用车大幅增长

2020年,汽车分车型销量与产量走势一致,乘用车累计销量下降,降幅有所收窄,商用车实现较大幅度增长。1-12月,乘用车销量为2017.8万辆,同比下降6.0%,降幅较上年同期收窄3.6个百分点;商用车销量为513.3万辆,同比增长18.7%,较上年实现由负转正。12月当月,乘用车销量为237.5万辆,环比3.3%,同比增长7.2%,四类车型中轿车和SUV销量同比增长,MPV和交叉型同比下降;商用车销量为45.6万辆,环比下降3.6%,同比增长2.4%,细分车型销量来看,客车微降,货车继续保持增长,重型、轻型货车增长贡献明显(见图5)。

5.汽车出口同比下降,降幅有所收窄

图5 2019-2020年我国货车分车型销量 万辆

2020年,汽车企业出口汽车99.5万辆,同比下降2.9%,降幅较1-11月收窄4.4个百分点。分车型看,乘用车出口76.0万辆,同比增长4.8%;商用车出口23.5万辆,同比下降21.4%。12月,汽车企业出口汽车14.5万辆,环比增长9.5%,同比增长2.5%,连续四个月创月度出口量新高(见图6)。

图6 2018-2020年我国汽车月度出口情况 万辆

6.市场集中度小幅下降

2020年,汽车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集团销量合计为2264.4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9.5%,低于上年同期0.4个百分点,销量同比下降2.3%,降幅高于行业平均降幅0.4个百分点(见表2、图7)。

图7 2020年我国汽车销量前10名企业销售情况 万辆

7.中国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下降

当前,汽车市场处于结构调整期,合资品牌产品不断下探,挤压中国品牌市场份额,中国品牌发展空间受到一定影响。此外新冠疫情加剧了主要由中国品牌组成的中低端汽车市场压力。中低端市场的潜在消费人群对经济波动更为敏感,消费需求受到疫情抑制,致使中国品牌销量下滑幅度高于整个行业水平。2020年,中国品牌乘用车销售774.9万辆,同比下降8.1%,市场份额为38.4%,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见图8)。

表2 2020年我国汽车行业市场集中度情况

图8 2019-2020年中外各系别乘用车市场份额对比 %

8.新能源汽车产销恢复增长

2020年二季度以来,地方政府对新能源汽车采取消费补贴、增加指标等促消费政策,车企也进行有力的促销活动,使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实现稳中有升,产销恢复增长。2020年,新能源汽车生产完成136.6万辆,同比增长7.5%;销售完成136.7万辆,同比增长10.9%,实现由负转正。其中纯电动汽车生产完成110.5万辆,同比增长5.4%,销售完成111.5万辆,同比增长11.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0万辆和25.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8.5%和8.4%;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均完成0.1万辆,同比分别下降57.5%和56.8%。

12月当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5万辆和24.8万辆,同比分别大幅增长55.7%和49.5%,单月产销刷新同期历史记录。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0.3万辆和21.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55.2%和47.5%;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2万辆和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69.2%和71.6%;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4辆和229辆,同比分别下降81.3%和83.7%。新能源汽车产销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见图9)。

图9 2018-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月度销售量情况 万辆

9.国家及地方出台系列政策促进汽车消费

为应对疫情冲击,促进汽车行业稳定运行,从2020年2月起,国家及地方陆续推出系列促消费政策,包括资金补贴,放宽限购、增加配额,鼓励“汽车下乡”,畅通废旧汽车回收渠道等,促消费政策对汽车市场复苏起到一定推动作用。4月28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等11个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调整国六排放标准实施有关要求,完善新能源汽车购置相关财税支持政策,加快淘汰报废老旧柴油货车,畅通二手车流通交易,用好汽车消费金融。11月18日国务院常务会提出鼓励各地调整优化限购措施,增加号牌指标投放;开展新一轮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对农村居民购买3.5吨及以下货车、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对居民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汽车并购买新车,给予补贴;加强停车场、充电桩等设施建设。

(二)2020年汽车行业用钢情况

1.汽车用钢基本情况及趋势

汽车行业是我国重点用钢行业之一,我国每年用于汽车行业的钢材占钢材总消费量的8%左右。薄板、中板、带钢、型钢、优质棒材、钢管、特殊合金钢等品种均被应用于汽车制造,汽车用钢中板材约占汽车用钢材总量的70%左右。

汽车用钢发展方向是轻量化、高强化及多元化。我国环保要求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比重将不断提高。汽车的低能耗、高续航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对应着轻量化,从而要求汽车用钢向高强化发展。发达国家轿车主流车型高强钢的使用比例基本在60%以上。重点发展高强、超高强汽车用钢是必然趋势。汽车零部件用钢方面,高品质齿轮钢、弹簧钢、非调质钢、紧固件用钢、轴承钢、气阀钢是汽车零部件用钢中的关键部分,随着汽车工艺发展,对其高韧性、抗裂性、高强度、易切削、高精度、环境友好等方面提出新要求。汽车零部件用高品质特钢将朝着轻量化、高性能、长寿命、运行平稳、低噪音、多品种等方向发展。

随着汽车和钢铁行业的转型升级,钢铁生产企业应从产业链现代化、智能化、便捷化的角度,不断探索上下游产业在技术领域的关联性和互补性,从单纯的提供汽车用钢材变成为汽车企业提供全面的材料解决方案,用先进的市场理念、经营理念、服务理念,为汽车生产企业提供嵌入式服务,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与生命力。

汽车板生产企业集中度较高,但与上游原料行业和下游汽车生产企业相比,集中度仍然较低,导致汽车市场出现波动时,汽车板生产企业盈利水平明显下降。随着钢厂装备水平和产品质量的提升,汽车板生产企业逐年增多,产品同质化竞争日趋严峻的问题值得板材生产企业重视。

2.2020年汽车用钢消耗

根据汽车及零部件产量和结构测算,2020年汽车工业中钢材单耗较高的商用车生产比重上升,预计全年我国汽车行业用钢约5400万吨,同比增长约3%。

二、2021年我国汽车行业发展预测

(一)汽车行业发展趋势

2021年国家“六稳”“六保”相关措施将继续发力,宏观经济将持续稳定恢复,我国疫情防控保持良好效果,中央和地方政府将继续推出促进汽车消费相关政策,中央经济会议再次强调要加大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新基建”领域投资,汽车企业新产品推出和促销热情高涨,我国汽车市场将实现恢复性增长。同时,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贸易摩擦、海外疫情和车用芯片等关键产品“卡脖子”问题不容忽视,将给我国汽车行业发展造成一定影响。

分车型看,乘用车方面,低端经济型乘用车受疫情影响严重,消费群体收入及消费信心受到冲击较大,导致低端经济型乘用车销量大幅下降,预计在2-3年内将出现明显好转;中高端车型受消费升级带动,销量形势将持续向好,增速将逐步放缓。商用车方面,中、重型货车在国三货车提前淘汰,治超政策趋严,按轴收费及国家基建投资发力等因素带动下需求大幅增加,未来国三车淘汰补贴政策影响将减弱,中重卡高增长的态势将放缓或结束;轻型货车发展将迎来新机遇,国六排放标准的实施及城市出台对国四等车辆的限行政策,刺激了部分用户换车的需求,“基建”和“新基建”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及城乡一体化建设,将带动城乡物流业发展,促进轻卡需求的增大,预计轻卡未来1-2年仍将保持10%左右的增长;客车受近年高铁、民航和私家车分流影响,市场规模持续萎缩。随着国内疫情控制的持续向好,在新能源补贴延续、老旧车辆加速淘汰等系列政策刺激下,后续客车消费下降趋势有望放缓。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行业重点发展领域,2021年国家和地方将继续加大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政策支持,实施消费补贴、增设指标、新能源汽车下乡,以及支持民间资本投资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等政策。特别是2020年10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因此,新能源汽车在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二)2021年汽车用钢需求预测

2021年汽车行业的产销水平将实现恢复性增长,预计汽车总销量将达2630万辆,同比增长约4%。其中,乘用车销量2170万辆,同比增长7%左右;商用车销量460万辆,同比下降10%左右;新能源汽车销量180万辆,同比增长40%左右。汽车产量趋势与销量保持一致。结合汽车产量规模和结构变化,预计2021年汽车行业钢材消费量与2020年基本持平。

猜你喜欢
汽车产量降幅汽车行业
2021年7—12月我国合成橡胶、轮胎和汽车产量
时代不等人,汽车行业在完成“双碳”这件事上,责无旁贷
2019年6月汽车产销同比降幅有所收窄
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或超150万辆
2019年5月汽车产销同比降幅有所扩大
2019年1月汽车产销比上月均呈下降商用车降幅更为明显
2018年12月与上月相比汽车产量略降销量小幅增长
零售量额降幅环比收窄
汽车行业最热最IN资讯,这里看个够!
汽车行业 最热最IN资讯,这里看个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