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句序排列题解析策略及演练

2021-06-23 13:20李传鹏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蜡梅青海湖柠檬

李传鹏

备考指津

1.找排列规律。

语段内部句子的排列次序是指将几个句子的顺序根据语义的需要进行的正确组合,这种组合具有不可随意更改的必然性。句序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进行组合。其中逻辑顺序又包含两种:(1)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规律,如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到一般,由浅到深,由感性到理性等;(2)客观事物内部固有的逻辑关系顺序,如由原因到结果,由轻到重,由主到次,由总到分等。

2.抓语言标志。

要抓住关键字词、总领句、总结句、相同句式等语言标志。有些句子上句句尾与下句句首有相同词语相互承接,或上下句之间有关联词语、指示代词、序数词以及“又、再、也”等,这些也是语言标志。

3.理写作思路。

(1)寻线索:记叙文段一般有明确的线索。线索可从时间变化、地点转换、事件发展、人物变换、情感变化等方面去寻找。(2)明结构:考虑文段是否为总分总式、并列式、层进式。

4.明排列方法。

先确定首句和尾句,然后再接列中间句。也可以从局部入手,然后再向整体扩展。

1.(2020年江西卷)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那些杀身成仁的志士将生命视作敝履,他们并非对于生已感到厌倦,相反,他们倒是乐生的人。

②这是“生”的美丽之最高的体现。

③他们是为了保持“生”的美丽,维持多数人的生存,而毅然献出自己的生命的。

④这样深的爱!甚至那躯壳化为泥土,这爱也还笼罩世间,跟着太阳和明星永久闪耀。

⑤“生”的确实是美丽的,乐“生”是人的本分。

A.①③④②⑤ B.①③②④⑤

C.⑤①③④② D.⑤②①③④

【解析】根据选项可知,首句应为①句或⑤句。①句列举了“那些杀身成仁的志士”是“乐生的人”的例子,而⑤句提出“‘生的确实是美丽的,乐‘生是人的本分”的观点,故首句为⑤句,排除A、B两项。③句中的“他们”就是指①句中的“杀身成仁的志士”,故③句紧跟①句。②句中“这是……的体现”指的就是④句中“甚至那躯壳化为泥土,这爱也还笼罩世间……永远闪耀”,故②句紧跟④句,排除D项。

2.(2020年重庆卷)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一项是(  )

①入夜,华灯齐放,礼花飞舞,广场上空一片辉煌。

②每当国庆节到来,天安门广场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③鲜花、彩灯、礼花,映衬着人们的歌舞,天安门广场沸腾起来了。

④无数盆鲜花组成一个个大花坛,把广场装点得五彩缤纷。

A.①④②③ B.②④①③

C.①③④② D.②①④③

【解析】根据选项可知,首句应为①句或②句。①句是对天安门广场夜晚景色的描述,而②句是由国庆节到來引出对天安门广场上的景色的描写,故首句应为②句,排除A、C两项。再根据②句末尾的“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可知,其后应紧跟描写鲜花的④句,排除D项。再将①③句按B项顺序代入检验,符合表达逻辑。

3.(2020年云南卷)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但是,现在我们知道实际情形并不是这样。

②通过对格陵兰岛冰核的测量,我们有了一份10多万年以来地球气候变化的详细记录。结果并不乐观。

③相反,它的气候总是在温暖和严寒之间剧烈地摇摆不停,快速变化。

④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认为地球是渐渐地进入和脱离冰川期的,其周期在数十万年以上。

⑤记录表明地球在最近一段历史时期根本不是人们以前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个风调雨顺的安身之处。

A.②⑤③①④ B.②④①⑤③

C.④①②⑤③ D.④①⑤②③

【解析】根据选项可知,首句应为②句或④句。②句中“通过……的详细记录。结果并不乐观”是对前面一个具体现象(情况)的调查,不适合作首句,故首句应为陈述人们通常观点的④句,排除A、B两项。①句“但是,现在我们知道实际情形并不是这样”中的“这样”指的就是④句,且①句是对④句的转折,故①句应紧跟④句。⑤句中“记录表明……”指的就是②句中“一份10多万年以来……详细记录”,故⑤句应紧跟②句,排除D项。

4.(2020年江苏盐城卷)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因为柠檬的酸性比葡萄更明显,所以网友们现在选择了“吃柠檬”来表示妒忌。

②但是在网络时代,“柠檬”代替了“葡萄”成为“酸”的代名词。

③“吃柠檬”的人就成了“柠檬人”,形容那些躲在键盘后表达很多酸言酸语的人。

④原来有一句熟语“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用来形容妒忌的心态。

⑤我们希望大家做一个理智而文明的“柠檬人”,因为小酸怡情,大酸伤身。

A.①③⑤④② B.③①⑤④②

C.④②③①⑤ D.④②①③⑤

【解析】①句、②句、③句和⑤句都提到了“柠檬(柠檬人)”,只有④句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可知④句的熟语用来引出下文,故首句应为④句,排除A、B两项。而②句中“‘柠檬代替了‘葡萄成为‘酸的代名词”,是对④句的转折,故②句紧跟④句。此外,①句中“因为柠檬的酸性比葡萄更明显”是对②句的解释说明,引出“吃柠檬”这一说法,故①句紧跟②句,排除C项。再将③⑤句按D项顺序代入检验,符合表达逻辑。

1.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每到端午佳节,家家户户都要插艾草。

①民间认为,艾草有招福纳祥的美意,有驱毒辟邪的作用。

②平日里,两者虽是各就各位,各司其职。

③这是根深蒂固的优秀文化与民俗,是千百年的约定传承。

④每到端午,它们便强强联手,为人们的健康与信仰保驾护航。

⑤通常,艾草要与菖蒲配对,菖蒲亦有芳香与药用的功效。

A.①⑤④②③ B.①③⑤②④

C.⑤①③②④ D.⑤②④①③

2.将下面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填写在横线处,排列最合适的一项是(  )

说真话,讲真理,写真实的品德,在这位历史学家身上所体现出的风骨,也是我们为人和为文时最需要秉持的宝贵精神。

①文学家,说到底也是历史学家。

②所以,文学家在创作一部作品的时候,章怀太子那句“凡史官记事善恶必书”的箴言,是要谨记在心的。

③同样,有良知的文学家,也不应在严峻的现实面前,闭上眼睛,躲进象牙之塔,玩弄风花雪月,而是应该不懈追求真知,始终关注现实。

④因为今天的现实,即是明天的历史,所有那些传之于世而不朽的小说名著、戏剧经典、诗歌杰作,无不具有历史价值,道理就在这里。

⑤有良知的历史学家,从古至今,都是坚持真理,不畏强权,不看着谁的脸色来写作的。

A.④②⑤③① B.④②①⑤③

C.⑤③④①② D.⑤①③④②

3.下列句子排序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比如它的名字,是“蜡梅”还是“腊梅”呢?很多人不知道它正确的写法是“蜡梅”,成都植物园的牌子也写错了。

②成都人喜欢蜡梅,是自然的。

③我们可以用黄庭坚的诗注作证,“京洛间有花,香气似梅,亦五出(五瓣)而不能晶明,类女功捻蜡所成,京洛人因谓蜡梅。”

④明朝的《花疏》中写,蜡梅是寒花,绝品,人以腊月开,故以腊名,非也,为色正似黄蜡耳。

⑤但唯其自然,有时候我们对所爱的东西并不深究。

A.②①③④③ B.②⑤①③④

C.④①③②③ D.④③②⑤①

4.調整下列语序,组成语言连贯的一段话,将所选句子的序号依次填写横线上。

①而实力,才是撑起信心的最重要支柱。

②相信自己行,才能大胆尝试,接受挑战。

③尝试的事情并不都能做成,这时应把注意力集中在增强实力上。

④为此,我们要在回忆过去成功的经历中体验信心。

⑤不仅如此,更要多做,力争把事情做成,从中受到更多的鼓舞。

答:

5.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民间认为龙司雨,掌管人间的降雨。

②不同的地方舞龙习俗不同,有舞布龙的、有舞龙灯的、有舞草龙的,还有把人连接起来腾舞的。

③年节舞龙或舞狮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俗传统活动。

④舞龙便成为民间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活动。

⑤舞者手执木杆上下飞动,翻转腾跃,犹如真龙现身人间。

A.③①④②⑤ B.③②⑤④①

C.①④②⑤③ D.②①④③⑤

6.下面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在马路的尽头,被洗刷得一片水绿的草地所拥抱,青海湖安静地向地平线延伸着。

②它就像是一行诗——在名为青海湖的诗篇腹地,又有这样一串诗行镌刻于此。

③沿着被雨水清洗干净的柏油马路行走,清透的空气里,马路上黄色的标志线和路边蓝色的指示牌,也显得更加鲜亮明艳。

④而在青海湖和我们刚刚走出的会场之间,是青海湖国际诗歌广场,五十余米长的诗歌墙在广场上写意地延展着,《青海湖诗歌宣言》与二十余位古今中外著名诗人肖像镌刻其上。

⑤闹过一场小脾气后的青海湖,显得青春、灵动又带着点俏皮。

A.⑤③①②④ B.③①⑤④②

C.⑤①④②③ D.③②①④⑤

猜你喜欢
蜡梅青海湖柠檬
柠檬
巧制柠檬片
小柠檬
风中的舞者——蜡梅
《蜡梅报春》
那美丽的青海湖
轻轻松松聊汉语 青海湖
蜡梅
御风而行的朝圣之旅——青海湖骑行记
柠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