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榜样力量

2021-06-23 13:20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莫高窟壁画敦煌

1916年,27岁的李大钊写下:“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这封写给中国新青年的“信”,唤醒了无数青年。青春是永恒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李大钊用文字、思想、行动,甚至生命,引领了无数年轻人。

在莫高窟雕刻时光的年轻人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一批批年轻人来到莫高窟,他们被敦煌艺术所吸引,扎根大漠。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莫高窟人将青春留在敦煌,让风沙染白两鬓,以实际行动诠释着“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

如今,新一代的莫高窟人正接过老一辈的接力棒,在这里挥洒青春,书写崭新的篇章。

敦煌美术研究者樊雪崧说:“希望为敦煌艺术研究出一份微薄之力,以回报历代无名工匠。”

8年前,硕士毕业的樊雪崧第一次来到敦煌研究院面试,看着那崖壁上700多个石窟,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如今的莫高窟,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还远远算不上丰富。孤独,是莫高窟年轻人的日常。冬天,莫高窟的游客少了,天一暗,万籁俱寂。但莫高窟的年輕人有自己的消遣方式。爬沙山、走孤道,从研究院到敦煌市区,他们可以徒步穿越沙漠,从早上6点走到下午1点。

樊雪崧喜欢观摩壁画,每一次都有新感受,都给他无比的震撼。壁画的精妙,在樊雪崧看来,是一种精神。在敦煌,他也找到了自己的方向——研究美术。他着迷于历经岁月变迁的敦煌艺术诞生于戈壁荒漠深处的力量;他探求在文明的交流互鉴中,敦煌美术所记录下的珍贵史料。

VR制作师薄龙伟说:“用数字化手段,让敦煌艺术焕发新的活力。”

2012年,从南昌大学影视动画系毕业后,薄龙伟来到敦煌研究院工作。参加新人培训时,面对密集的石窟知识、浩大的艺术宝库,薄龙伟感觉到一种对莫高窟知之甚少的惶恐。改变发生在2014年。当时,敦煌研究院数字中心改名文物数字化研究所,薄龙伟负责石窟的VR全景制作。她就这样一头扎进了洞窟,做起敦煌石窟的数字化。从洞窟拍摄到添加语音讲解、图片展示、小视频等,她所在的小团队就这样一点点、一个个地完成了200多个石窟的VR制作。

薄龙伟喜欢壁画上的小动物。294窟壁画上有一只朱雀,因为年代久远,颜色褪去,没了光彩。在对洞窟进行数字化过程中,她将朱雀的线稿调出来,给朱雀填色复原。看到小小的朱雀在屏幕里活起来、动起来,她的喜悦无以言表。随着时间的流逝、环境的变化,石窟不可避免地受到损害,壁画也在慢慢消失。“用数字化手段,可以实现敦煌石窟文物的永久保存、永续利用,让敦煌艺术焕发新的活力。”薄龙伟说。

壁画修复师李晓洋说:“壁画也是有生命的,我们要善待它们。”

对修复壁画的兴趣,发生在真正接触这门手艺后。2015年冬天,李晓洋参与了莫高窟360窟的壁画抢修。360窟在莫高窟不算一个大窟,大概有40多平方米。李晓洋刚进入360窟的时候,壁画起甲非常严重。修复工作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当他看到壁画修复前后对比图,看到色泽鲜艳、构图精巧的壁画,他找到了从事这份工作的意义——通过修复把壁画原来的样子展现出来,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

壁画修复是一件非常耗时的工作,一个工程耗时几年,是很平常的事。可能在外人看来,壁画修复师面对墙壁,波澜不惊。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指尖涌动着波涛汹涌,稍有不慎,就可能对壁画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害。他们一直认为,壁画也是有生命的,需要善待它们。

解读

一群80后、90后,将奋斗的青春镌刻在敦煌文物保护事业上,书写着新时代青年的榜样故事。一代代莫高窟人在这里孜孜以求,奉献青春,践行着“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在敦煌石窟资料整理和保护修复、敦煌文化艺术研究弘扬、文化旅游开发和遗址管理等方面付出了大量心血。

莫高窟,对游客来说,是新鲜的奇观;对坚守在这里的文物保护利用群体而言,却是真实的生活。一代代敦煌人择一事、终一生,用无数个日日夜夜丈量千年时光,将一生的热情投射在洞窟的壁画和雕塑上,也把敦煌的文化气韵留存在自己的生命之中。

里孜戍边模范连:

“边防有我,请放心!”

多年来,西藏军区“里孜戍边模范连”官兵直面恶劣自然环境考验,在生命禁区铁心向党,打造全面过硬的基层连队,培育了战天斗地的作风,树立起了革命军人的好样子。

高寒、缺氧、复杂,是他们每天巡逻执勤都在经历的日常。在不到1公里的山路上,碰到恶劣天气,他们常常要走上2个多小时。遇上下大雪,山坡会变得非常滑,有时往上走10米,要往下滑5米;碰到下雨天,路又变得满地泥泞,走着走着就会踩进陷坑。但面对这些困难,连队官兵从没有人叫苦叫累,他们怀着报国强军的志向,坚守在边防线上。

自拓荒建连以来,一代代官兵坚持从党的科学理论中汲取精神营养,滋养精神气质:每逢大雪封山,背运给养必然带回“精神食粮”;但凡冬囤物资,都要储备“理论营养”。从酥油灯到日光灯,大家的学习热情始终不改。连队官兵一次次圆满完成边境管控等急难险重任务,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2次、集体二等功1次、集体三等功5次。

解读

军队跟党走,强军先铸魂。身处边防一线,一批批官兵与高原雪山为伴,用青春和热血守护着国家安宁、人民幸福。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在复杂的形势下,坚定理想信念、磨砺战斗意志、锤炼战斗作风,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军队绝对忠诚的不变军魂。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小娟:

“再崎岖的路,也是过得去的!”

张小娟,甘肃省舟曲县扶贫开发办公室原副主任。2019年10月7日,在完成舟曲乡村脱贫攻坚抽样调查工作返程途中,因交通事故不幸殉职,年仅34岁。她在大学毕业后主动放弃在大城市生活的机会,积极投身家乡灾后重建和脱贫攻坚事业。她敢于担当、务实勤勉,无论在乡镇工作还是分工负责全县脱贫攻坚有关工作,都是推动工作落实的“排头兵”,成为当地扶贫事业“离不开的人”。

张小娟和很多扶贫干部一样,把自己的根扎在基层、服务于基层,头顶星空、脚踏实地,矢志带领大家摆脱贫困。她舍小家顾大家,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走,前不久被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她的崇高精神带动了更多“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的党员干部。

解读

生来平凡而人格生辉,朴素踏实而尽显崇高。张小娟曾写道:“再崎岖的路,也是过得去的!”在脱贫攻坚中,她用共产党员的本色,铺就了一条青春如火、初心如炬的大道。她的肩上担着青春中国、奋斗有我的责任。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唐〕孟郊

人生最大的悲痛莫过于辜负青春。——〔意大利〕薄伽丘

青春是生命中最美好的一段时间。

——〔德国〕黑格尔

青年时代是培养习惯、希望和信念的一段时光。

——〔英国〕拉斯金

青春时期的任何事情都是考验。

——〔英国〕史蒂文森

所谓青春,就是心理的年轻。

——〔日本〕松下幸之助

青年的思想愈被榜样的力量所激动,就愈会发出强烈的光辉。

——〔苏联〕法捷耶夫

青春是为一生奠定基础的时期。

——〔日本〕池田大作

猜你喜欢
莫高窟壁画敦煌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古代敦煌人吃什么
壁画上的数学
亮丽的敦煌
绝世敦煌
莫高窟,走过千年
莫高窟第245窟主尊定名考
莫高窟第445窟的造像组合与功能
帮壁画“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