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微量元素对肉牛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及肌肉矿物质含量的影响

2021-06-24 00:33黎晓磊徐其红
中国饲料 2021年10期
关键词:反刍动物胴体矿物质

黎晓磊,徐其红

(青海农牧科技职业学院,青海湟源 812199)

众所周知,直接向动物饲喂微生物有利于畜牧业生产,因为从这些微生物中获得的益处包括改善反刍动物瘤胃酸中毒,调节肠道微生物平衡,提高采食量、增重和饲料效率,如直接饲喂酵母培养物增加了泌乳期荷斯坦奶牛的采食量(刁其玉,2014)。在动物饲料中使用微生物也可以改善矿物质平衡,如Yoon和Stern(1995)发现,酵母培养物补充可以改善生长期反刍动物体内矿物质钾、铜和铁的沉积。此外,Kwak等(2012)研究发现,饲喂酵母培养物的羔羊锌和铁的平衡更好,其中芽孢杆菌和酵母菌混合培养物可以有效提高肉牛矿物生物利用率。微量元素缺乏会降低反刍动物生产力,因为日粮中锌和铜等微量元素是酶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促进牛的生长(NRC,2000)。在牛饲料中添加锌可改善生长和胴体特性(邹春望,2016)。由于反刍动物饲料中钼、硫和铁等拮抗物质含量高,降低了铜的生物利用率,因此,铜的缺乏经常发生。因此,添加微量矿物质、混合微生物或这些微生物的组合可以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有积极影响。如果培养物中添加某些缺乏的微量元素,可以预期这两种产品的联合效应。我们假设日粮中添加微生物和微量元素共培物对肉牛生产和胴体性状具有积极影响。因此,本文旨研究以水稻秸秆为主要粗饲料,在浓缩料中添加发酵微量元素对后期肉牛生长性能、胴体特性及肌肉矿物质含量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原料与动物分组 试验选择平均体重为(506.81±4.29)kg的肉牛16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对照组肉牛每天饲喂9 kg浓缩料(铜、锌和硒含量分别为5、20和0.15mg/kg)+1.2 kg水稻秸秆,处理组肉牛每天饲喂对照组等量的饲料+0.5 kg发酵微量元素(铜、锌和硒含量分别为10、20和0.1mg/kg)。试验为期270 d。试验用发酵微量元素的微生物由芽孢杆菌、肠杆菌组成,矿物质由硫酸铜、氧化锌和亚硒酸钠组成,在35℃条件下发酵72 h。原料由上海源耀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试验基础浓缩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

表1 基础浓缩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

1.2 生长性能 在试验开始和结束时对每头牛进行称重,每天上午8点和下午2点对肉牛各饲喂1次,肉牛的粗饲料和浓缩料均为定量,其中对照组浓缩料为每头9 kg/d,处理组浓缩料为每头9 kg/d+0.5 kg/d发酵微量元素,对照组和处理组水稻秸秆饲喂量为每头1.2 kg/d,每天称量剩余的饲料量。试验结束后根据初重、末重和饲喂时间(270 d)计算平均日增重。

1.3 胴体性状与肌肉矿物质含量 试验结束后,每组随机选择4头体重一致的肉牛进行屠宰,称量屠体重,计算屠宰率。胴体冷藏48 h后称重,计算冷胴体重。测定背膘厚度、眼肌面积,并根据万发春等(2004)的方法评价背最长肌大理石纹、肉色、脂肪颜色和质地。取50 g背最长肌,烘干粉碎过40 mm分析筛后,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肌肉中铜、铁、锌、锰、钴和硒含量。

1.4 数据分析 数据采用SAS软件单因素方差分析模型,采用Tukey法进行多重比较,P<0.05表示差异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酵微量元素对肉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表2可知,对照组与处理组对肉牛末重、浓缩料及水稻秸秆采食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处理组肉牛的平均日增重较对照组显著提高18.33%(P<0.05)。

表2 发酵微量元素对肉牛生长性能的影响

2.2 发酵微量元素对肉牛胴体性状的影响 由表3可知,对照组与处理组对肉牛的屠宰率、背膘厚度、眼肌面积、大理石纹和质地评分及肉色、脂肪颜色均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冷胴体重显著提高5.56%(P<0.05)。

表3 发酵微量元素对肉牛胴体性状的影响

2.3 发酵微量元素对肉牛背最长肌矿物质含量的影响 由表4可知,对照组与处理组对肌肉铜、锰和钴的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处理组肌肉铁、锌和硒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18.44%、17.30%和46.87%(P<0.05)。

表4 发酵微量元素对肉牛背最长肌矿物质含量的影响 mg/kg

3 讨论

由于采食量的影响因素比预期更复杂,参与其调控的机制较多。NRC(2000)报道,铜和锌的缺乏会导致采食量减少,进而影响生长和饲料效率,并损害免疫功能。Adams(2001)报道,免疫系统的受损也是由于缺乏某些矿物质,通常会减少饲料的采食量和生长。因此,在饲料中添加矿物质和微生物可能会从免疫系统受损和矿物质缺乏的状况中恢复,从而提高采食量和增重。此外,发酵微量元素本身也表现出较高的适口性,这可能与其在制备过程中添加糖蜜有关。因此,在本研究中适口性较好的发酵微量元素颗粒使肉牛更为频繁地采食浓缩混合物,从而在数值上增加浓缩料采食量。另外,Adams(2001)认为,适口性较好的发酵微量元素颗粒可能增加瘤胃微生物量,进一步促进饲料发酵和消化,从而可能作为一种正反馈系统提高采食量。

饲粮中添加发酵微量元素可显著提高肉牛平均日增重,其比对照组显著提高18.33%,同时该组的冷胴体重也显著提高5.56%。Mir和Mir(1994)报告称,饲喂活酵母对阉牛胴体特性(如胴体重量、屠宰率、背膘厚、眼肌面积和产量指数)无显著影响。此外,Kim等(2007)报道称,在韩宇肉牛中添加1%的微生物培养物对肉质特性没有影响,上述研究结果均与本研究结果一致。但Spears和Kegley(2002)发现,日粮中添加锌和其他微量元素对牛的生产性能和胴体重量有积极的影响。作者推测结果差异与浓缩料组成、营养水平及发酵微生物所含成分不同有关。

与对照组相比,经发酵微量元素饲喂的肉牛背最长肌铁、锌和硒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18.44%、17.30%和46.87%。在基础浓缩料中铜、锌和硒含量低于NRC(2000)中肉牛的需要水平,但铁满足需要水平。在缺乏上述元素的日粮中添加发酵微量元素以满足铜、锌和硒的需要水平后,可以提高铁、锌和硒的含量,说明这些元素在肌肉中沉积率提高。Yoon和Stern(1995)报告称,酵母培养物可以提高生长反刍动物体内矿物质(钾、铜和铁)的沉积率。此外,Cao等(2000)报道,在缺乏锌的反刍动物日粮中补充锌会导致动物肌肉中锌含量增加。当用添加膨润土益生菌饲喂犊牛22个月时,最长肌中锌、铜和铁的浓度较高(Kwak等,2012)。这些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是由于不同的日粮因素和喂养条件造成的。

4 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在育肥后期肉牛浓缩料中添加发酵微量元素可以提高日增重、冷胴体重,且不影响动物采食量和胴体性状,同时日粮添加发酵微量元素可提高背最长肌铁、锌和硒3种微量矿物质的含量。

猜你喜欢
反刍动物胴体矿物质
反刍动物营养需要及饲料营养价值评定与应用
猪胴体冷却降温特性及耗能分析
商品猪胴体性能对分割销售后效益的影响
反刍动物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病机理与防治
浅谈微生物制剂在幼龄反刍动物饲料中的应用
喝矿物质水还是纯净水?
妻的腹部
分析粗纤维对反刍动物的营养作用
揭露动物营养中微量矿物质的误区
新国标定稿 “矿物质水”要更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