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护生实习前护理风险认知情况调查分析

2021-06-24 07:13梁小淞李东洋梁少银卢丽雕
全科护理 2021年17期
关键词:风险意识护士法律

梁小淞,李东洋,梁少银,卢丽雕

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工作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直接参与或间接导致病人伤残后果的可能性,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个环节中。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维权意识的增强和法制建设的日益完善,医疗护理行业所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1]。护理风险不仅仅是护理管理者关注的重点,也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热点。

由于护理实习生刚进入医院,在环境适应、心理适应等方面较弱,缺乏对职业暴露因素的认知,应对能力不足,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的概率更大。采取有效的政策及措施将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概率人为地控制、减缓,是众多专家学者探讨研究的方向之一。在吸取国外优秀教育理念、完善教育方式后,我国护理风险教育得到一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我国各医学院校护理专业学生(护生)实际的护理风险认知度情况是否达到目标水平、是否存在潜在问题等成为了本研究关注重点之一。本研究以某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即将实习的本科护生为调查对象,分析本科护生对护理风险的认知现状,从而提出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减少临床护理风险的发生。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某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四年制本科护生140人于实习前进行问卷调查,其中男生14人,女生126人;年龄20~24岁。

1.2 调查工具 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部分来源于陈海燕等[2]自编问卷对实习前本科护生进行调查,包括护理风险意识、护理风险认知、对护理风险课程需求3个部分,护理风险认知由医护法律知识、护理规章制度、职业防护知识、护理风险管理知识组成,采用Likert 3级计分法,知道、部分知道、不知道分别计2分、1分、0分。

1.3 调查方法 2019年6月17日—2019年6月24日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入选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前向护生解释调查的目的、内容,征得同意后,对2019年7月即将进入临床实习的145名本科护生护理风险认知情况、对风险课程的需求情况进行调查,以匿名方式答卷。共发放问卷145份,回收有效问卷140份,回收有效率为96.55%。

1.4 统计学方法 选用EpiData 3.1软件双人录入数据,比较先后两次录入结果,校验一致性。选取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对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和量表测评结果选取百分比进行统计学描述。

2 结果

2.1 护理风险意识 根据问卷整体答题情况可见,本科护生实习前护理风险意识相对于陈海燕等[2]关于本科护生实习前认知情况调查中的结果来说,护生护理风险意识有了一定的提升,但仍需重视。

2.2 护理风险认知

2.2.1 医护相关法律知识 从表1可知,在病人隐私权、知情同意权、护生实习期间能否独立操作等问题的回答率可体现本科护生具有良好的法律知识认知水平,拥有良好的法律素养。其他问题的答题情况上,表示“不知道”的人数占比多低于10%,这从一定程度上表明护理院校护理风险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部分知道”的人数占比仍较大,处于60%~70%,这提示实习前本科护生对法律相关知识的理解仍处于比较浅显的水平,仍未系统、全面地认识与自身相关的法律知识。

表1 实习前本科护生对医护相关法律知识的认知情况(n=140) 单位:人(%)

2.2.2 护理规章制度 从表2可知,实习前本科护生护理规章制度方面的答题在特殊护理操作告知制度、病历书写正确及修正方法以及护生发现医嘱违反法律法规及诊疗技术规定时的做法这几个问题上显示出一定的薄弱。

表2 实习前本科护生对护理规章制度的认知情况(n=140) 单位:人(%)

2.2.3 职业防护知识 从表3可知,护生对职业防护知识表示“知道”的人数占比较大,从正确洗手方法、正确戴手套方法、洗手与戴手套的正确时间3个问题的回答情况可看出,“部分知道”的人数占比有所下降,表示“不知道”的人数占比不超过6%,这表明实习前本科护生对这些方面的知识掌握程度较好,但在常见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及传染性病原体这两个方面仍存在可提升空间。

表3 实习前本科护生对职业防护知识的认知情况(n=140) 单位:人(%)

2.2.4 护理管理知识 从表4可知,实习前本科护生在护理管理知识方面答题表示“部分知道”的人数占比较大,均处于50%~65%,同时,在护理风险的呈报流程及处理方法上表示“不知道”的人数占比为20%~30%,这表明实习前本科护生对这一方面的知识掌握程度较低,在这一模块上仍存在可提升的空间。

表4 实习前本科护生对护理管理知识的认知情况(n=140) 单位:人(%)

2.3 对护理风险课程的需求 根据表5、表6可知,84.29%的实习前本科护生表示对护理风险课程有需求,87.14%的实习前本科护生认为有必要开展护理风险教育相关课程,大多数实习前本科护生希望以翻转课堂、情景表演、趣味知识竞赛等方式获得护理风险知识。

表5 实习前本科护生对护理风险课程的需求(n=140) 单位:人(%)

表6 实习前本科护生希望采用的护理风险教育形式(n=140)

3 讨论

3.1 完善在校教育相关课程 调查结果显示,实习前护生对护理风险部分知识掌握较好,如职业防护部分知识等。部分知识掌握欠缺,如医护相关法律知识、护理风险管理、特殊护理操作告知制度、病历书写正确及修正方法、护生发现医嘱违反法律法规及诊疗技术规定时的做法、常见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及传染性病原体等。

实习前护生关于护理风险概念的认识多来自于课堂,目前护理院校所开设的护理风险教育课程较少,仅是附属于某专业课程下的子课程,未引起护生的关注及重视,这与刘欢等[3]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建议教育部门提高对护理风险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完善护理风险教育相关教材,建议开设医护相关法律知识、护理风险管理、护理操作规范指导等内容。在教学方式上采用微课教学能够提高护士风险评估能力,促进护士人文关怀行为[4],教育部门可召集一定师资力量配合各护理教育院校开展微课教育。

3.2 增强护生对护理风险课程的重视程度

3.2.1 增加护生学习认真度 护生自身态度是影响其护理风险意识树立的因素之一,在同等条件下护生对课程知识的吸收、掌握程度因人而异,受学习习惯、学习自我导向[5]等多因素影响,出现了掌握知识程度不均衡的现象。实习前本科护生积极干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胡艳宁等[6]的研究显示,对本科护生进行积极干预能够起到提高职业风险意识及应对能力的作用。护理院校可增加护生临床见习机会,增加实习前护生接触临床的机会,将护理风险知识渗透到实践当中,给予护生更为直观、深刻的认识。陈可涵等[7]研究显示,转化式学习能够促进学生实现内在观念的改变,达到深层次的学习,在国外已有相当多的深入研究,如能具体结合实际,总结出适合本校学生使用的学习方法理念,不失为改善学生护理风险意识的好方法,值得借鉴。

3.2.2 增强护生法律意识及实践能力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实习前护生对于护理风险相关法律知识的认知度较低。各护理院校可利用实习初期护生求知欲旺盛的特点,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结合院校实际情况开展法律知识渗透式的教育[8],学习目前已有的相关法律知识,明确可为与不可为、发生护理风险事件如何处理、如何保护自身安全利益等。在法律全面发展的今天,实习前护生应当做好法律知识储备,预防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护生的临床操作技能也是影响护理安全的重要因素,张倩[9]的研究表明,临床技能不熟练是导致临床不良事件、职业暴露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护生在学习其他护理专业课程时应当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练习,熟悉掌握护理操作技能,深知扎实的护理操作能力是预防护理风险的重要法宝[10]。

3.3 增强带教护士教学能力

3.3.1 医院方面 临床中存在带教护士带教水平差异较大的问题,难以确保每位实习护生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与学习。实习医院应明确带教护士所需条件,完善带教老师评选、评估体系,对符合条件的护士进行理论、技能及个人品德的考察,定期进行考核及带教质量监控,同时听取实习护生对带教老师及带教内容、带教方式方面的意见及建议,合理地修正本院带教制度。医院可使用结构化护理风险评估与记录系统使本院护士护理行为得到有效规范,有效地监督护士(包括带教护士)的护理操作行为[11]。此外,积极开展带教护士进修活动,提升带教护士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法律知识等多方面的认识[12],能够减少带教护士日常教育中的遗漏。

3.3.2 带教护士个人方面 目前实习护士进入临床后多由一位或几位具有一定临床经验的护士进行为期数周至数月的带教,接触临床过程中,带教老师是极其重要的引导者、指路人,带教老师的习惯、护理服务理念及人文关怀度等都会直接地对实习护生起到一定影响。在王亚娟等[13]的研究中提到,带教护士有效带教行为水平的提高与实习护生护理风险认知度提升具有正相关作用。一个高水平、高素质、软实力强的教育者[14],是一个学生学习之路的守望灯塔,领导其正确的方向。这提示带教护士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应避免随意的带教态度,应端正自身职业态度及带教态度,具有一定的责任感及职业道德,切勿只关注护生的操作能力及知识掌握水平,在护理风险教育上,带教老师更是以身作则的榜样,护生更希望带教老师具有良好的教学素养、建立融洽而互益的师生关系[15]。这需要带教护士不断提升个人综合能力,积极参与进修活动,完善自身对于护理风险尚欠缺部分内容,才能更好地实施带教,督促实习护生在临床上如何有效规避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

3.4 做好护生岗前培训工作 新护士岗前培训前护理风险认知状况较差,而经岗前培训后护理风险认知程度明显提高[16]。目前岗前培训分为两种:一种是由学校承接的岗前培训,另一种是由实习医院承接的岗前培训。由于学校提供岗前培训的内容较少、与临床链接不够同步,故而培训的重任更多落在了实习医院上,因此实习医院在接收护生前应当做好岗前培训内容的安排工作,积极学习先进的岗前培训理念,结合本院实际制定出适合的岗前培训制度。据杨丽全等[17]的研究显示,经过创新高仿真情景模拟模式的干预应用效果明显,可直观地展现护理差错发生的过程,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护理风险意识,值得借鉴学习。梁膑元等[18]将错误操作步骤回放应用于临床护生岗前培训带教中,错误步骤回放能够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实习医院可参考使用。在岗前培训内容中可增加国内外医疗护理风险差错事件的归纳总结部分,增强护生对护理风险的直观认识,结合考核考察护生接受培训后的掌握程度。

3.5 完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我国在护理风险教育上缺少统一的实施标准及体系,这使得目前普遍存在培训内容不统一、培训承接机构层次不一、质量不高等问题[19]。因此,相关部门应当设计有效的调研量表,对教育院校及机构进行调研,深入了解存在的问题,针对调研结果统一行业标准[20]。完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建立良好的信息反馈机制,使得护理风险教育规范化、全面化,在明确实习护生的责任义务的同时,从制度上给予实习护生良好的保护。

4 小结

实习前本科护生对护理风险认识不足,护理风险意识有待增强,预防、处理护理风险事件能力也需要提升,降低护生护理风险。本研究针对调查结果显示的护生护理风险认知情况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将会对提高护理风险教育质量起到一定作用。

猜你喜欢
风险意识护士法律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法律讲堂之——管住自己的馋嘴巴
网络媒体关注对上市公司盈利预测的影响研究
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在美国当护士的酸甜苦辣
浅析注册制对市场效率的促进作用
让人死亡的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