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核心素养的培养植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

2021-06-25 17:14励娜
新课程·上旬 2021年13期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探究

励娜

摘 要:小学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与法治观念,以促进其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本学科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围绕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阐述,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生活;探究;教学

小学生生活阅历少,对道德与法治的认知还处在起始阶段。但是,利用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为今后的学习与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中开展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这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着力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从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铺平道路。

一、优化教学方法,强化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布鲁姆的教学观告诉我们,不断地调整教学方法,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调整,有利于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新课改实施以来,课堂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彰显学生的课堂地位。因此,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来强化学生的理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例如,在教学“我们爱整洁”时,可联系学生的实际来让学生体会什么是整洁。如让所有学生举起手来看看谁的手洗得最干净;同桌之间看看谁的头发更整洁;男女同学之间比一比谁的衣服扣得齐。这样,不仅让学生接受本节课的内容,而且让学生产生深刻的印象。接着,教师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从网络中搜集的有关整洁的图片。学生看到相关的图片后学着分辨其中的行为,如哪些是整洁的模样,哪些是不整洁的模样。经过这样的强化,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整洁意识,为培养学生的整洁习惯奠定基础,从而促进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由此可见,教师应该不断优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知识。

二、利用课堂活动,引导学生体验道德情感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地方。同时,可以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我们应开展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感悟,进而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样才能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有更深的理解。如开展趣味性的活动,能让学生体会学习过程中的乐趣,从而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开展探究学习。例如,在教学“不忘长辈养育恩”时,就可以通过观察、回忆、交流、探究等活动,让学生切实感受父母的辛苦,并愿意与他们一起承担一部分家务,从而减轻父母的负担。教学中,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并给出这样的话题:“我们的父母为什么这么辛苦?他们为了谁?我在家庭中应该如何去做?对于长辈的關心,我们如何感谢他们呢?”这样的话题能够促进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引发强烈的情感体验。这样的教学可以让学生了解父母的辛苦,不忘长辈的养育恩。

三、开展生活实践,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讨论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生活是知识的源泉,实践是知识的强化。小学生生活经历少,且认知能力不足,这就需要在联系生活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活动来加以强化。然而,传统的教师说教式的教学方式极易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所以,需要教师结合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特点,以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素材,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以激活学生的内心体验。这样,才能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感悟知识,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并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从而达到培养核心素养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安全记心上”时,就可以从生活中的交通事故、火灾、溺水等真实的事件说起,让小学生感受事故的危害,帮助学生提高安全意识,不断增强防范能力。为了巩固教学效果,还可以在班级中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如“我是小交警”“我是一名消防员”等。这样的角色扮演活动加强了师生间的交流,强化了学生的内心体验,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

四、培养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新课改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探究意识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集中体现,也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所以,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应该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通过各种形式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意识,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例如,在教学“让生活多一些绿色”这一单元时,就可以针对“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变废为宝有妙招”等教学内容创设探究情境,让学生尝试一个工人的角色,并用学具模拟工厂生产过程。经过这样的引导,促使学生思考为什么要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接着,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还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实践活动,用生活中的废弃品组装有用的小物件,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实践证明,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而有效强化学生的探究意识,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总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标,不断渗透核心素养教育。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廖辉鸿.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J].当代教研论丛,2019(5).

[2]姜钦霞.如何让小学教材《道德与法治》回归生活化[J].名师在线,2019(1).

[3]郭玉.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思考[J].学周刊,2019(1).

猜你喜欢
小学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走进文本案例,牵出生活百态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韦寨之窗”课程:道德与法治时政微课程设计与实施
联系生活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体验式”教学激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路径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