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师参与1 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伴蛛网膜下腔出血妊娠患者抗凝治疗实践*

2021-06-28 06:58舒德忠
中国药业 2021年12期
关键词:蛛网膜华法林下腔

施 超,陈 霞,舒德忠

(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重庆 408099)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为少见的特殊脑血管疾病,可发生于颅脑内浅静脉、深静脉或静脉窦,以深静脉及静脉窦多见。该病无特定的发病年龄,病因、危险因素及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如不及时治疗,预后差,伴颅内出血时危险性增加,预后更差。在此,探讨了临床药师参与1 例CVST 伴蛛网膜下腔出血妊娠患者的药学监护实践,以及该病的抗凝治疗策略。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28 岁,身高 160 cm,体质量 55 kg。因“间断阴道出血 12 d,呕吐 10 d,抽搐 8 h”于 2019 年 4 月 9 日急诊入院。12 d 前无诱因出现间断阴道出血,量少,呈鲜红色,无腹痛等不适;10 d 前开始出现呕吐不适,食欲下降;6 d 前出现阵发性头昏、头痛,未予重视,随后症状加重;3 d 前就诊于当地医院,腹部彩超提示宫内早孕,口服复合维生素B 及输注维生素C 注射液,症状改善;8 h前无诱因突发抽搐,伴意识模糊及全身冒冷汗,无大小便失禁,立即完善头颅CT,考虑小脑出血,遂由120 接诊转入我院。2 年前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既往自然分娩1 子,本次为第2 次妊娠,末次月经出现于2019 年2 月3 日,发现妊娠以来,自行服用复合维生素片(每次1 片,每日1 次)。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否认免疫性相关疾病及血栓相关性遗传疾病史。入院体格检查示,体温36.6 ℃ ,脉搏 90 次 / 分,呼吸频率 24 次 / 分,血压122 /76 mmHg(1 mmHg = 0.133 kPa)。意识模糊,精神状态一般,语言交流困难;头颅未见异常,眼睑无水肿、下垂,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5 mm),对光反射灵敏。颈对称,有抵抗感。其余查体无异常。辅助检查,急诊头颅CT 血管造影示,左侧横窦、乙状窦及左侧颈内静脉上段未见确切造影剂充填,考虑血栓形成;右侧椎动脉较对侧纤细,基底动脉开窗畸形,右侧大脑前动脉较对侧纤细;左侧小脑半球脑出血,量约1 mL,小脑幕密度增高,考虑蛛网膜下腔出血可能;左侧颞枕叶交界皮质区斑片状密度减低影,考虑梗死灶。急诊床旁超声(心脏、腹部、妇科、双下肢静脉血管)提示宫内早孕(测值约相当于妊娠9+3周);余无异常。急查凝血指标示,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28.00 s、D -二聚体14.76 mg/L、抗凝血酶Ⅲ 65.7% 。血常规示,血红蛋白(Hb)121 g/L,血小板计数(PLT)147 ×109/L。肾功能、电解质、血沉、同型半胱氨酸、自身抗体谱等无异常。入院诊断:妊娠并颅内静脉血栓形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性癫痫,Ⅰ型呼吸衰竭,缺血缺氧性脑病,孕8 周,妊娠早期出血。

2 药物治疗经过

入院后予吸氧,预防癫痫、对症补液治疗。结合病史及辅助检查,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妇产科、抗凝临床药师共同讨论后,并与患者家属沟通,决定先行抗凝治疗,后行流产术。临床药师建议先予肝素钠(2 mL ∶12 500 IU)抗凝治疗,每 4 ~ 6 h 测定 1 次凝血功能,将APTT 维持在正常值的2 倍左右,同时观察阴道流血及头痛情况。4 月12 日,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行负压人工流产术,术前临床药师建议不停用肝素,手术顺利,术后予以缩宫素对症止血。4 月18 日,患者无头痛、恶心、阴道出血等不适,病情稳定,临床药师建议过渡为华法林(初始给药每次2.5 mg,每日1 次)抗凝治疗,肝素与华法林重叠使用,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24 h后停用。随后监测血常规、凝血功能,4 月23 日测得INR 为 2.13,4 月 24 日为 2.09,予以停用肝素,未出现过敏反应、血小板减少及其他出血情况。4 月30 日,复查头颅CT 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较前基本吸收;侧颞枕叶交界皮质区斑片状密度减低影,考虑梗死灶,密度较前降低。5 月 1 日复查 INR 为 1.96,继续口服华法林抗凝,出院后定期于抗凝门诊随访,INR 在 1.92 ~2.49波动,于2019 年9 月中旬复查头颅CT 血管造影后停用华法林。患者使用肝素期间凝血功能监测结果见表1。4 月 16 日至 4 月 24 日的 PT 达标,APTT 为 61.2 ~ 68.3,符合要求,不再赘述。

3 讨论

3.1 CVST 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原因分析

CVST 的病因和危险因素复杂多样,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1]。感染性常继发于头面部或其他部位化脓性感染或非特异性炎症,该患者发病前无任何感染征象及炎性反应,予以排除。非感染性则多与高凝状态、血液瘀滞、血管壁损伤有关,如各种遗传性或继发性的血栓形成倾向(V 因子 Leiden 突变、蛋白 C、蛋白 S、抗凝血酶Ⅲ缺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妊娠、产后、口服避孕药、血液系统疾病、肿瘤和外伤,但仍有部分原因不明。该患者既往无基础疾病,否认血栓相关疾病史,孕8 周伴阴道流血,未服用特殊药物,入院查抗凝血酶Ⅲ轻微降低,同型半胱氨酸、自身抗体谱无异常;综合考虑,患者发生颅内静脉血栓与妊娠相关性最大,但不排除与凝血因子的相关性。

表1 患者使用肝素期间凝血功能监测及药物调整情况Tab.1 The monitoring of coagulation function and adjustment of drugs during the use of heparin

CVST 患者中有 35% ~ 39% 伴颅内出血[2],但继发蛛网膜下腔出血较罕见[3],且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已有结论为:CVST 导致局部的炎性反应,增加血管壁通透性,血液渗入蛛网膜下腔;CVST 引起脑皮质静脉和桥静脉扩张、静脉压增高,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CVST 并脑静脉性梗死后出血,血液渗入蛛网膜下腔。国内外研究发现,妊娠和产褥期、多个静脉窦受累是CVST并脑出血的危险因素[4-5]。该患者明确有妊娠和多个静脉窦受累(颅内CT 血管造影证实)2 个危险因素。

3.2 抗凝治疗

CVST 的治疗除查找病因和治疗原发性疾病外,还应积极抗凝,以有效防止血栓进一步扩展,促进血栓溶解。抗凝治疗是CVST 患者急性期的首选治疗方案,同时也是基础治疗方案,患者总体预后良好[6]。目前国内指南[1]、欧洲神经病学联盟和美国心脏协会指南[7-8]均推荐:CVST 一旦确诊且无其他抗凝禁忌证,均应尽早进行抗凝治疗,伴CVST 的少量颅内出血不是肝素抗凝治疗的绝对禁忌证。指南中强调,伴CVST 的少量颅内出血患者急性期可选择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且低分子肝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略优于普通肝素。对于抗凝治疗前已存在的颅内出血,应严密监测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动态影像监测血肿大小,若血肿有扩大,避免抗凝治疗[9]。急性期后抗凝药物选择华法林(INR 维持在 2.0 ~ 3.0),而非新型口服抗凝药(研究证据少,有待进一步研究),疗程因血栓风险及复发风险大小而定,至少3 个月,原因不明确或复发性抗凝时间稍长。

该患者入院时病情急,充分评估无抗凝绝对禁忌证,立即决定抗凝治疗,考虑到后期需行人工流产术及术后出血风险,临床药师建议使用普通肝素(指南[1]中要求使用普通肝素抗凝治疗时需将APTT 延长至少1 倍),以防发生大出血。患者基础APTT 为28 s,肝素抗凝过程中,一直维持在60 s 左右,抗凝强度适宜。患者病情平稳后(约10 d)启动华法林抗凝,INR 稳定后即停用肝素,后期INR 一直维持在目标范围,抗凝治疗总计6 个月,患者恢复可,无残留后遗症,未复发,整个过程持续监测血常规及出血情况,无不良反应发生。

3.3 人工流产围术期的抗凝管理

国内外指南[10-11]均指出:接受抗凝药物治疗的患者,围术期是否停用抗凝药,需根据手术类型综合评估患者出血风险决定。接受低出血风险手术的患者,可继续予以抗凝治疗;其他手术患者术前应暂停使用抗凝药物;对于正在服用华法林的患者,需根据血栓栓塞的发生风险决定停药后是否行桥接抗凝治疗。3 个月内的血栓栓塞患者如停止抗凝,围术期血栓栓塞复发风险较高。

出血风险主要受手术或有创操作类型及患者的自身因素影响。国外指南[12]指出,不论是药物流产还是手术流产,其出血量均很少,可根据危险因素情况划分产后出血风险等级。剖宫产史少于2 次和无胎盘前置或胎盘植入史、无出血性疾病、无产科出血史为低危出血风险;剖宫产史不少于2 次、有剖宫产和胎盘前置史、出血性疾病、有产科出血史但无须输血、高龄产妇、孕周大于20 周、子宫肌瘤、肥胖为中危出血风险;诊断胎盘植入、有产科出血史且需输血为高危出血风险(临床医师可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将部分中危风险提升为高危风险)。操作时间长且涉及重要部位、血流丰富器官或大血管的手术或有创操作应视为高出血风险,而一些口腔科操作、皮肤活检或白内障手术应视为低出血风险。且接受抗凝治疗的妇女行人工流产术,出血量非常小[13-14],目前尚无证据表明84 d 以内的早期人工流产术需停用抗凝药物[14]。刘晓妍[15]的研究发现,在超声引导下行无痛人流术,手术时间和出血时间明显缩短,出血量明显减少。

综上所述,该患者颅内静脉血栓明确且风险高,需抗凝治疗;既往自然分娩1 子,无剖宫产史,无胎盘前置或胎盘植入史,无其他出血性疾病,未发生过出血,且在超声引导下行人工负压流产术,整体出血风险低,术前无须停用肝素抗凝,但应加强术中、术后阴道流血情况的观察及处理。术后,对症给予缩宫素止血,未见阴道大量流血,1 周左右流血停止。表明临床药师的干预起到了积极作用,改善了患者的临床转归。

猜你喜欢
蛛网膜华法林下腔
综合护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临床干预分析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1例右心房至第二肝门的下腔静脉损伤患者的急救措施探索
剧烈头痛?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为什么容易再出血?
与华法林联用7大错误案例分析
麻醉前加温输液对蛛网膜下腔麻醉患者中心体温及寒战的影响
质子泵抑制剂对华法林抗凝效果影响的研究进展
华法林抗凝:警惕不当的中西药配伍
脑出血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