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审辩式思维发展

2021-06-29 06:12纪燕燕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31期
关键词: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

纪燕燕

摘要:审辩式思维是一种判断命题真假性的思维方式,在学生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学习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审辩式思维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进行分析,还能够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素养。从整体的角度进行分析,审辩式思维有着一定的逻辑性、批判性,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为学生后期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奠定基础。本文通过分析审辩式思维的概念,探究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审辩式思维

审辩式思维作为学生判断知识内容真假性的思维方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初中教学中,学生逐渐摆脱小学学习中跟随教师学习的单一思路,开始尝试独立思考,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培养审辩式思维,能够为学生未来道德与法治学习奠定基础的重要阶段。从整体的角度进行分析,道德与法治审辩式思维不仅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知识水平的前提和基础所在。所以,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教学引导,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促进学生学科素养提升。

1. 立足教材内容,制定审辩式思维培养的目标

从某种角度进行分析,思维是特定的,而任何学科都可以看作理智的。道德与法治中涉及到的许多内容都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审辩式思维。为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备课环节就应当尝试将其作为教学目标,并深入分析教材内容,以展开针对性培养活动。以《青春期的情绪》教学为例,教师在授课活动开始之前制定教学目标——通过情绪变化,分析不同情绪及其产生的原因,明白哪些情绪是积极的、哪些情绪是消极的,并分析教材案例中人物的情绪波动变化。该教学目标的设置,是基于学生审辩式思维发展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其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思考自己青春期情绪的变化,分析“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对自身的影響,以控制好自我情绪。通过合理的教学目标设置,可以为学生审辩式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提升指明方向,但是,在展开思维学习活动之前,教师一定要立足教材实际情况,合理进行审辩式思维学习目标制定。

2. 展开课堂提问,设计审辩式思维培养的问题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审辩式思维的培养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解决课程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日后的知识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审辩式思维的培养时需要根据学习任务设计审辩式思维发展的基本问题,以使得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综合能力的提升。通过分析当前课堂提问教学现状可以得知,课堂提问可以分成启发型问题、导向型问题、引导型问题等类型,而每一种类型的问题都具备各自独有的特点。所以,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时,需要设计出针对性的问题,以帮助学生完成有意义的学习任务,并使得学生在复杂的思考和推理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审辩式思维水平。以《情绪的管理》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两个问题:(1)这一个周以来你觉得自己情绪波动大嘛?说说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在出现时的感受和表现。(2)选择一件情绪波动较大的事件,与其他同学一起分享,并说出情绪变化的理由。通过两个基础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对情绪变化的理性思考与表达需求,并在沟通交流中感受到自身情绪的变化。在之后的课堂小组讨论环节,教师也可以设置基本的问题“怎么做好情绪管理?”围绕这一问题,教师再次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交流,分析刚才自己以及他人的经历,找到影响情绪变化的因素。同时,学生在理性的分析和观点判断中逐渐找到情绪变化对自身和他人造成的影响,并意识到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之间的区别。课堂提问的学习方式,以往说教式的学习模式,教师成为课堂学习的推动者,将问题抛给了学生,并不断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分析,最终使得学生得到属于自己的结论,学生的学科素养也随之得到提升。

3. 选择建构,实施利于审辩式思维培养的课堂评价

众所周知,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评价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更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所在。所以,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来实施相应的课堂评价,以提高学生审辩式思维水平。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大都是“正确”或者“错误”,这种单一的评价模式无法让学生获得提升。为此,教师应当合理的选择评价策略,精心设计评价练习,以发展学生审辩式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提问时给予学生多个答案,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进行问题解答,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内容。在评价环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之间进行相互问答、相互评价,并要求学生在评价时找到他人回答问题的优点和缺点,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我,完善自我。

4. 结语

现阶段,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审辩式思维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为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要意识到审辩式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同时,还要处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设计针对性的学习目标,设计好课堂问题,以推动学生展开学习活动。如此一来,学生就能够在不断思考中掌握各种知识点,其道德与法治综合素养也会随之提升。

参考文献

[1]黄志煊.让道德与法治课引领学生过更好的生活[J].中国德育,2021(09):75-77.

[2]林永朕.审辩式课堂中开展互助合作学习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34):12-13.

[3]沈小丽.初探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审辨式思维[J].知识文库,2021(06):129-130.

猜你喜欢
初中教学道德与法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关于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文化迁移的探讨
浅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