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青少年德育的路径解索

2021-06-29 08:55徐海港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21年31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青少年德育

徐海港

摘要: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优良传统文化,在现代青少年的德育教育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社会发展导致物欲横流,经济飞速发展也相应地带来了道德的缺失。近年来,由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推广教育不足导致的青少年德育问题屡见不鲜,追根溯源还是在这急功近利的社会节奏下,校园教育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减少。在这种教育环境下,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就顯得尤为重要。结合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开展德育教育成了目前青少年教育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传统文化;青少年;德育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发展使我国很多传统文化理念都被认作不合时宜、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从而被许多现代“先进”理念所代替。当代青少年生长在改革开放后的新中国,社会对于各种思维理念和事物都更加地包容、开放,快节奏的社会使我国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都逐渐地地被当代青少年所抛弃、遗忘。由于当代青少年普遍缺乏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使得他们认识不到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财富,也意识不到德育教育对自己的重要性。

一、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结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开展青少年德育活动

弘扬文化的实质就是弘扬文化所具备的价值观。人本主义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的文化,荀子说“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中华传统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文化,是人创造的文化,是为人服务的文化。因此,当代教育的根本任务也由此而来——立德树人[1]。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教育部明确了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以立德树人铸就教育之魂[2]。先成人,后成才是多年来家长、教师都会对学生说的一句话。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途径有很多,校园文化建设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板块。校园文化是当今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的德育教育中可以起到非常良好的教育效果,在学校教育中推广中华传统文化是提高青少年德育教育效果的重要教育手段。

例如,学校可以举办贴合当今青少年兴趣的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素的课外活动,比如古装情景剧、传统戏剧表演等形式,参与表演的不仅限于学生,有特长的教师同样鼓励参加。在我国传统人物交往过程中,礼仪非常全面,在传统戏剧中,也充满了浓厚的道德教育内容,能够对学生起到非常生动的德育教育效果[3]。例如,在古装情境剧中,二人见面交流时,首先需要作长揖,在情境转换时,要抬手示意,并说“请”,称呼对方需要有尊称,像“阁下”,称呼自己时用谦卑的词语,“晚生”“鄙人”等。通过情境化的传统文化熏陶,青少年首先可以成为一个有礼貌的、谦逊的人,能够懂得谦让,不再是原来的“小皇帝”,个人主义思想会相对减少,会成为一个诚实的、敢于承担的、有责任的新时代青少年,真正做到以诚立德,以诚立人。

二、在校园中营造浓厚的德育教育氛围

除了定期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课外活动,在日常的校园生活中,学校也要注重营造浓厚的德育教育氛围,提升学校各位教师的道德素质水平,使青少年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逐步成长为新时代道德水准较高的优秀青少年。在校园中营造浓厚的德育教育氛围时,学校可以将文化长廊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教育载体,通过历史名人、道德传统等多种道德相关的文化历史故事,对青少年进行信息传递,使青少年无时无刻不在接受德育教育,将德育教育融入到青少年在学校学习生活中的各个角落。

结语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历史瑰宝,拥有着非常完善的道德教育理论体系,同时还提出了许多有关道德教育的方法、理论等。青少年的德育教育是影响个体成长、民族素质高低的关键教育内容,司马光曾说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自古以来,国之乱臣,家之败子,才有余而德不足也。”从这几句话中,足以见得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在青少年教育中,应当结合传统文化开展青少年德育教育,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陈俊.小学德育管理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实践策略探究[J].环球慈善,2021(4):0222-0222.

[2]张文彬,石盘磊.中华民族文化自信视域下的青少年德育工作研究[J].成才之路,2021(8):20-21.

[3]张一红.青少年感恩教育缺失问题及对策研究[J].黑河学刊,2021(3):84-86.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青少年德育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中国德育》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