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病理检验中采用常规石蜡切片与快速石蜡切片技术的效果分析

2021-06-29 15:55何平
智慧健康 2021年14期
关键词:石蜡切片标本

何平

(东莞市东城医院,广东 东莞 523000)

0 引言

肿瘤形成的过程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的作用下,基因发生突变,局部组织的某一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正常生长的控制导致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虽然肿瘤是一种基因病,但并不遗传,主要是指人体内正常的细胞,在致癌因素的作用下,从而导致基因发生了改变,失去了对正常生长的控制,导致细胞的异常增生[1]。但在异常增殖的过程中,促癌因子的作用是不可逆的,因此只能通过杀灭肿瘤细胞控制疾病进一步发展[2]。外科手术是临床多种疾病的治疗方式,尤其是肿瘤疾病,可通过手术切除肿瘤病变组织,有效降低患者短期死亡率,疗效显著[3]。但大部分肿瘤手术患者术后仍需较长时间的持续治疗,因此,明确患者具体病情是制定后续治疗方案的关键基础。石蜡切片技术要经过脱水、固定、石蜡包埋等一系列冗繁的过程来制成玻璃切片,而后由病理医师来判读其性质[4]。属较经济、稳定的制片方法,可长久保存,临床上多选用H-E染色,即使用苏木素进行细胞核染色,伊红对细胞浆及细胞外其他沉积物进行染色。优点在于病理医生可直接通过显微镜下观察做出判断,找到可疑病变。而临床常用的常规石蜡切片技术虽准确率较高,但制作复杂,都取材和制片要求较高,等待结果时间较长,延误患者手术时间[5]。而快速石蜡切片技术,操作简单,且等待时间较短,因此被临床广泛应用[6]。基于此,本文就在临床病理检验中采用常规石蜡切片与快速石蜡切片技术的效果展开研究,具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选我院2019 年6 月至2020 年8 月内收治的36 例肿瘤手术治疗患者纳入本研究,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快速组,每组18 例。常规组男10 例,女8 例,平均(43.76±4.43)岁;快速组男11 例,女7 例,平均(43.85±4.28)岁。所选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所有研究对象均自愿参与本研究,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1.2 方法

1.2.1常规组

对常规组患者组织标本实施常规石蜡切片技术,即将切除标本泡在福尔马林溶液中(4min),取出后使用吸水纸,吸干溶液,再将标本分为4 份浓度分别为95%、85%、70% 及30% 酒精中脱水,等待2~4 小时后取出置于透明剂中,两个小时后取出并置于二甲苯和石蜡混合液中,静置两小时后取出,置于纯石蜡液中,待石蜡液表层凝固后,放置于冷水中,取出切片(3µm)进行染色后封片。

1.2.2快速组

对快速组患者者组织标本实施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即先使用超声波处理仪进行水浴处理(75℃),后置于福尔马林溶液中(4min),取出后使用吸水纸,吸干溶液置入丙酮中脱水(8min),取出后置入纯石蜡液中溶化,在组织标本下沉且没有气泡产生时取出,置于白蜡块中压平,置于冰箱冷藏2min 后取出切片(3µm)进行染色后封片。

1.3 观察指标

所有研究对象均在术中切除肿瘤组织标本送至病理检验,对比两组切片技术的制片耗费时间、出具结果时间。且以术后病理检验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组切片技术的检验准确性(金标准为:浸润型导管癌5 例、小叶癌6 例、小细胞癌3 例、粘液癌4 例)。

1.4 统计学分析

研究所得数据均录入至Excel 2010 中予以校对,采用SPSS 20.0 软件进行处理。()表示计量资料,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计量资料用t检验,而计数资料用卡方(χ2)检验。P评定检验结果,P>0.05 提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 提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制片耗费时间及出具结果时间分析

快速组患者制片耗费时间及出具结果时间显著低于常规组(T=179.780、P=0.000、T=21.629、P=0.000),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制片耗费时间、出具结果时间及检验准确性对比()

表1 两组患者制片耗费时间、出具结果时间及检验准确性对比()

2.2 两组患者检验准确性分析

快速组检验准确性虽高于常规组,但差异无统计意义(χ2=0.036、P=0.849),详情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检验准确性对比[n(%)]

3 讨论

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更新,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临床的手术技术的显著提高,对多种疾病均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应用广泛[7]。而大部分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病情复杂,尤其是肿瘤疾病患者,为更加完善患者的治疗方案,且改善患者预后,需对患者病情进行明确诊断,方可制定患者的手术及预后干预方案。而肿瘤的诊断,首先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显示有占位性病变,根据影像学检查中有没有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进一步检查。其次进行血液学肿瘤标志物检查,发现潜在恶性肿瘤的可能性。如果发现有占位性病变,影像学表现恶性肿瘤可能性比较大,肿瘤标志物也高于正常,则建议进行穿刺活检,明确病理诊断,也因此,病理诊断是诊断恶性肿瘤的金标准。而病理检验主要是通过将患者的组织切片制作为显微标本,通过对标本进行显微观察,以此判定病变的性质,明确患者病情,为患者制定具体手术方案[8]。

显微制样技术是组织学、胚胎学、生理学、细胞学等领域观察细胞和组织生理病理变化的主要方法。大多数生物材料不适合在自然状态下进行显微观察,其内部结构无法被明确观察到。此外,由于折射率的差异很小,即使光可以通过,也很难识别细胞中的结构。但经过固定、脱水、透明、包埋等程序后,可将材料切成薄片,然后用不同的染色方法显示不同细胞和组织的形态及某些化学成分的变化。显微镜下能清晰地看到不同部位的成分状态,切片也易于保存,这也是目前临床应用于多种疾病的常见检测方法[9]。

当前生物显微制片有许多不同的方法,苏姚分为非切片和非切片。切片法包括石蜡切片法、火棉胶切片法、冰冻切片法等。虽然显微切片技术是生物学中一项非常基础的操作技术,但由于生物材料的个体差异和化学试剂的多样性,操作技术相当细致复杂,方法也很多。每一步的失误都会导致整体的失败,因此需要耐心细致,不断总结经验,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其中石蜡切片是组织学常规制片技术中最为广泛应用的方法[10]。石蜡切片不仅用于观察正常细胞组织的形态结构,也是病理学和法医学等学科用以研究、观察及判断细胞组织的形态变化的主要方法,而且也已相当广泛地用于其他许多学科领域的研究中[11]。

当前临床检验中,石蜡切片在外科病人的病理检查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快速准确判断病情的优势,可有效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往病理诊断主要采用温热石蜡切片和冰冻切片。但常规的加热石蜡切片存在制备步骤繁琐、易收缩、组织硬化等缺点;与加热石蜡切片相比,冷冻石蜡切片具有更好的诊断效果,但也存在细胞易膨胀、成本高、技术要求高等缺点[12]。近年来,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在术中病理检查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它可以克服常规石蜡切片技术耗时长、成本高的问题,尽快确定病理性质,指导制定治疗方案。这与郝秀荣[13]与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在病理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研究结果一致。

在高志刚[14]对常规石蜡切片、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在病理检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中也表明,常规石蜡切片和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在病理检验中检验准确率无统计学意义,但快速石蜡切片技术的的标本制作时间显著低于常规石蜡切片技术。而本研究结果也表明,实施快速石蜡切片技术的快速组患者制片耗费时间及出具结果时间显著低于常规石蜡切片技术的常规组(T=179.780、P=0.000、T=21.629、P=0.000),且快速组检验准确性虽高于常规组。究其原因可能为快速石蜡切片作为一种利用超声组织处理器获取诊断结果的新技术,利用微波辐射快速切片中的脱水透明、固定、浸蜡的过程,使其制备时间缩短,避免标本形态的改变[15]。另外,在病理检查中采用快速石蜡切片技术,利用超声波快速处理仪对石蜡切片进行固定、浸蜡和脱水处理,并应用微波辐射技术,可促进石蜡切片的长期保存,不会导致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由此可见,与常规石蜡切片技术比较,在病理检验中应用快速石蜡切片技术的效果更佳,不仅耗时短且准确率很高,值得临床积极推广应用。

但在应用快速石蜡切片技术进行病理检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采集标本的体积大小应恰当,且因选择典型的病变部位;②标本的乘装容器因具有良好的密封性,避免空气中的粉尘、病菌等污染标本,影响检验结果;③标本脱水时间应根据标本组织情况进行适当调整,避免脱水时间影响检测准确率;④水浴温度应控制在75℃,避免高温对标本造成损伤;⑤提高检测人员的操作技能要求,可根据标本变化明确检测结果,且避免不当操作影响标本的病理检测正确率;⑥检测人员应与主治医生进行有效沟通,了解标本患者的具体病史及当前病况,结合标本表现得出准确检测结果。

综上所述,快速石蜡切片技术较之常规石蜡切片技术,病理检验时间短,且检验准确性较高,可快速为患者的临床诊断和后续治疗方案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石蜡切片标本
石蜡相变材料热性能提升研究进展
不明原因肝损害的32例肝组织活检标本的29种微量元素测定
体积占比不同的组合式石蜡相变传热数值模拟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新局势下5G网络切片技术的强化思考
5G网络切片技术增强研究
制作雕花玻璃
网络切片标准分析与发展现状
浅析5G网络切片安全
植物标本的采集与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