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策略

2021-07-01 09:51刘雪侠
当代家庭教育 2021年10期
关键词:德育教师教学

刘雪侠

摘  要: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对德育的重视程度逐步提升,将其当做与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相当的一种素质。因而,我国要不断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脚步。由于学校承担着提升初中生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利用地理教学为学生提供德育成为了完成任务的有效方法。因此,文章通过从初中地理教育中渗透德育的价值出发,分析初中地理教学中常见的问题,提出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渗透德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1)10-0167-02

Effective strategies of moral education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

LIU Xuexia  (Jiexiu junior high school in Xuzhou City,Jiangsu Province,china)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advancement of China's modernization process,higher requirements have been put forward for the quality of talents,and the emphasis on moral education has been gradually enhanced,which is regarded as a quality equivalent to students' ability in other aspects. Therefore,China should continu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quality education. As the school undertakes the important task of improving the moral educ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the use of geography teaching to provide moral education for students has become an effective way to complete the task. Therefore,based on the value of moral education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geography educatio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mmon problems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and puts forward the effective strategies of moral education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Geography teaching;Infiltration of moral education;Strategy

由于素質教育的不断推广,在教学当中渗透德育开始变得非常重要。为初中生提供德育教育,变成当前教育界要面临的关键问题。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怎样良好的结合学科特征,按照新课程标准的德育标准,将德育教育贯彻落实呢?这就变成我们每一名初中地理教师都需要努力进行研究与做好的一个任务。

1.初中地理教育中渗透德育的价值

初中地理教育中德育渗透,有利于发扬核心价值观念,传播正能量,推动学生身心健康良好成长。学生的价值取向与社会价值观念有着非常紧密得关系。初中地理学科涉及到非常多地理知识,在学习这些地理知识的过程中灵活的进行德育渗透,有利于学生对各类环境政策进行深入理解,增强对家乡、祖国的关注,增强学生对家乡、祖国的热爱。初中地理教育当中德育渗透能够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起全球意识,尊重不同国家与民族的文化、习惯与传统,提高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以及爱国主义情怀,意识到国际合作的意义,进而展示出环境保护的价值。初中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带领学生主动积极学习各种地理知识,从而意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真正意义,让学生能够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培养学生良好的环保意识与行为习惯。

2.初中地理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

初中地理所讲解的内容较为抽象,大部分学生无法完全理解其中的文化知识,还有些学生在进行学习之前对初中地理知识比较陌生,所以不能了解地理文化中所蕴含的深入含义,在学习中表现的很盲目,再加上传统教学方法的单一,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培养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带来较大的影响,不能增强初中地理教学效果。

(2)课外实践教育不足

地理知识大多数源自实际生活,且为生活服务,所以在教学中的地理知识,有必要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深入实践展开学习,达到知识服务于实践的目标。可由于当前的教学模式并不重视实践教学活动,可由于地理课比较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当今依靠教师口头的讲解,不能让学生完全吃透地理知识,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热情,削弱学生地理学习的自信心。

3.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策略

(1)加强教师对德育的认识

教师对地理知识了解比较多,可对初中生的德育关注度并不高。因而,初中地理教师要加强对德育教育的认识和研究。教师要对有关的对于教学资料进行阅读,了解初中德育教学的重点。与此同时,教师要与德育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建立起与地理教学相适应的渗透模型。初中地理教师要主动积极与其他教师进行合作。初中地理教师还需要充分掌握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从学生的心理认知与发展状态出发,为学生渗透德育。不然的话,教学就非常容易产生德育渗透过难或者简单的问题,导致学生理解不到位或者不愿意积极思考。

(2)言传身教中进行德育渗透

初中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还是为学生提供德育的关键阶段,作为地理教师,为学生们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学会给学生树立好榜样,从生活中的小事抓起,为学生提供德育。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以及日常生活当中接触学生时,保持端正的工作态度,保持良好的工作热情,关注自身的言谈举止,与学生平等相处,时刻保持自律,保持真诚的心对待学生,從而良好的给学生带来影响,塑造出学生的美好人格。教师要在课余之外经常参加公益活动,给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实现德育渗透。

(3)创设教学情境中渗透德育

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创设出有效的教学情境,激起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当中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爱好,创设出良好的游戏情境,在初中地理课堂当中灵活利用多种游戏,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带领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比如在讲解“中国的地形”这部分内容时,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地形图片,带着学生一同做游戏。当教师指出某一个地形图时,学生根据地形特点说出地形名称。通过创设游戏情境,更好的激起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学习欲望,更加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另外,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们增强集体意识,教师就需要以学生作为主体,组织学生们进行合作学习,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兴趣作为学生学习地理的动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吸引学生注意力,充分对学生认知特点进行考虑。例如给学生讲解“美国”这部分知识点时,让学生合作学习,探索“美国的地理特征”这一问题,进而增强学生们的集体意识。

(4)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

教师通过挖掘地理知识德育因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在德育渗透中重点培养出学生热爱生活、生命、国家与自然的情感。因此初中地理教师教学要以教材中丰富的地理知识为基础,要及时深入挖掘素材,找到地理知识与德育教育的结合点,将实际的教学内容或者活动作为支持,灵活融入德育内容与新课程教育理念,在无形当中加强学生的德育,为展开素质教育打好基础。比如教师在讲解湘教版初中地理有关《中国的疆域和人口》这节课时,教师能够为学生们介绍我国国情、领土面积、所处地理优势,综合教学重点“辽阔的疆域”,带领学生深刻了解并且思索我国不同地域在文化、经济、民俗等方面的不同,通过俗语“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来为学生渗透德育,让学生真正了解到我国疆域辽阔,才能具备丰富多样的地域景色,才有了秀美的山川,才有了别具一格的地域文化,让学生意识到我国区域地理知识的重要价值,体会到辽阔的疆域给我国自然、人文产生的影响,意识到学习地理知识的真正作用。

(5)采用生活化方法渗透德育

初中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在教师讲解有关湘教版“中国的自然环境”这方面的知识点时,较为详细的讲述了我国的地形地貌、气候河流的相关地理知识点,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为了能够让采用生活化的方法渗透德育,需要教师在备课环节将知识点与实际生活进行联系,加强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运用水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的给学生介绍生活当中的地理知识,帮助学生提高在生活中发现与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让学生深刻理解地理知识,加强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学生地理学习自信心,加强学生环保意识。比如教师能够通过列举出实际生活当中汽车限行的例子,让学生们认识到通过降低汽车通行量,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量,改善环境。那么教师要让学生们思考在生活当中还能够通过哪些方法来更好的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学生们提出“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系列的方法。这样一来,初中地理教师通过从生活化的案例切入,让学生从更高的维度对地理环境问题进行思考,提出有效的对策,加强自我约束,提高社会责任心,进而提高初中地理德育教学水平。

(6)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

通过课外活动带着学生保持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这是在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目的。地理知识是科学的、系统的、现实存在的,因此地理课外活动能够获取良好的德育渗透效果。教师通过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融入到自然中,体会到自然的魅力,在高山流水中感受到祖国的秀丽。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真实体验,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出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例如,为学生们介绍“地形图”的相关内容时,让学生们实地调查本地的山川河流,掌握地方地形山貌、文物古迹,这样理论结合实践,学生不但能够良好的巩固课本所学知识点,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亲自看到祖国大好河山与祖国的变化。另外,教师组织学生们参与到与地理有关的主题班会,展开旅游或者参观,观看与地理有关的视频资料,更好的为学生渗透德育。另外还能因地制宜地进行地理知识的竞赛。

并且还能够组织学生们进行研学旅行。由于初中地理实践教育环节较为薄弱,已经变成限制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瓶颈。研学旅行内容较为丰富、种类多样、机构健全,综合德育、环境德育以及榜样德育的特点,开始慢慢变成一种重要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理学科因其特殊的学科视野已经变成研学旅行的主要阵地。地理研学旅行有利于学生从实践当中吸取养分,地理研学旅行开始慢慢变成综合实践育人项目。研学旅行与学校德育密切相关,还是对传统德育的一种创新。从本质上来说,研学旅行属于一种改善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措施,为培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德育与综合课外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发挥出不可小视的作用。

总而言之,随着国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教育事业获得进一步发展。新课标提倡初中地理教学要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这就需要初中地理教师在为学生传授地理知识的基础上,增强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树立起学生的正确三观观念。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对德育的认识、做好言传身教、创设教学情境、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采用生活化方法、组织课外实践活动,真正实现德育渗透目标。

参考文献

[1]丁云,周宗圣.浅析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策略[J].名师在线,2020(11):35-36.

[2]李毓松.谈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中小学素质教育创新研究大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85-86.

[3]闫斌.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教书育人,2019(26):78.

[4]马艳丽.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实践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41):158-159.

[5]李远航,郭志永,姬璐璐.初中地理教学中德育渗透路径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8,5(27):358-359.

[6]王红.如何在初中地理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06):25.

[7]兰先波.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C]..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8(2).: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8:772-773.

猜你喜欢
德育教师教学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秋天在哪里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美育教师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