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现代学徒制创新实践思考
——以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1-07-03 16:39杨筱静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
天工 2021年6期
关键词:宝玉石人才需求校企

杨筱静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

自2012年起,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与华昌珠宝有限公司、莆田市寿山石雕行业协会、莆田市泰扬工艺品有限公司进行校企合作办学。2015年,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获批为福建省首批现代学徒制建设项目试点学校。

一、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现代学徒制的做法与成效

(一)完善育人机制,校、行、企齐抓共育

推进“现代学徒制”教育机制创新,成立由学校、行业、企业三方人员共同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加强对现代学徒制工作的研究、协调、指导、检查与考核。坚持以培养高素质玉石雕刻类和首饰金工类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以项目带动教学为切入点,把企业引到学校、岗位任务引入教学项目、车间延伸到教室、大师引进课堂,突出实践教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校、行、企共同做好招生就业工作;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探讨开发理论课与岗位技能课等课程体系;共同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共同开展项目化课程教学设计;共同打造双师队伍组织教学;共同制订学生评价与考核标准;共同指导毕业设计;共同开展教学研究与项目研发及技术服务等,促进企业、行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二)订单定向招生,突出学生学徒双身份

精准对接莆田市传统优势特色产业——金银珠宝玉石产业,助推产业集聚、跨界融合和人才培养。以培养懂创意与设计、能加工与鉴定、会管理与营销、可持续发展的珠宝玉石首饰产业高素质复合型创新性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根据莆田珠宝行业和校企合作企业人才需求情况,针对性地确定招生规模和招生宣传方案,校企双向宣传推广,提高招生质量。学生入学后,与学院、行业协会、企业签订协议,明确学生也是学徒的“双重”身份,做到招生等同招工、入校等同进厂,学生入学后也是企业的学徒。学生前两年半在学院除了学习文化知识、职业技能外,教学上还要大力渗透合作企业的文化与岗位责任。将合作企业岗前培训提前到了校园里,学生最后半年直接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最后双向选择就业,实现招生就业“一条龙”,得到了行业、企业、社会各界充分肯定。

(三)突出实践创新,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工艺美术学院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现代学徒制以“项目驱动+师带徒+以赛促学”的工学结合为起点,根据企业人才需求的变化不断优化专业课程,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的人才技能需求接轨,使学生能快速地适应企业的岗位要求。

1.合力打造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企业人才需求与岗位能力要求和标准,企业与学校、师傅与教师共同制订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制订相关专业教学大纲、课程教学目标、岗位技术标准、专业技能考核标准、企业外聘师傅选拔条件、质量监控指标等。

2.共同开发综合课程体系

围绕企业人才需求,参考企业岗位的设置,认真分析企业相关岗位或岗位群工作任务,明确学生所需的理论知识、综合素质与实践技能,并注重学生职业适应能力的培养和可持续性发展,构建以专业理论、专业基本技能、专业岗位能力和岗位拓展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中,注重学生职业技术技能、实践能力的培养,实现毕业证书与多项职业技能证书相融合、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相对接[1],构建“4个模块”(公共通识模块+专业基础模块+职业岗位技能模块+创新创业模块)的课程体系。

3.精心研制创新教学模式

以产品为导向,以企业真实案例为内容,教学过程服从工艺流程,结合企业“流水线”工序,将宝玉石鉴定项目、首饰制作项目、玉石雕刻项目直接引入课堂教学,模仿企业的工作环境与项目完成及开展的需要和特点来进行课程设计,以项目带动教学,精心组织整个课程的教学活动。对每个学生而言,课程学习的结束意味着项目任务的完成(图1)。

图1 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课程设计流程图

4.保证实践教学需要

在校内建设雕刻、3D打印、宝玉石加工、首饰镶嵌等实训室,确保学生在校期间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实训室学习,学生上课即实践、学习即创作、学习即生产,做到工学交融,理论联系实际。同时,还根据校企合作及企业人才培养需要,在企业及车间建立实习实训基地,提高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及工作适应能力。

二、深化校企合作,推进现代学徒制创新教学实践的思考

(一)创新定向培养的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深化校企合作是企业培训人才、储备人才,实现人才兴企战略的重要手段。实行现代学徒制“定向培养”模式,有效地利用了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加强了学校与企业的联系。根据企业人才需求的变化不断优化专业课程体系与课程改革,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的人才技能需求接轨;使学生能快速地适应企业的岗位要求,实现学校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对专业人才需求的“零距离”衔接。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目标,增强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针对性,从而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

(二)创新“大师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

大力推进专兼结合、校企互聘互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继续聘任国家级、省级工艺大师为客座教授,建设多个大师工作室,使学生在大师工作室就能直接参与珠宝首饰加工制作全过程。在三个距离(理论与实践的距离,学校到社会的距离,书本到现实的距离)上下功夫。在大师的参与下,校、行、企共建教学资源库,推动互联网模式下的信息化教学改革,继续探索和完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打造实践性精品课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三)以赛促学,创新教学成果展示

学校要积极发动、组织、指导学生参加与专业相关的国赛、技能大赛、设计赛、创新创业大赛,促进学生创新创作技能的提高;组织学生适时关注最新的赛事动态,及时掌握赛事规则变化,分析大赛方向,调整参赛方案,把参赛作品创作指导工作抓实、做细,努力提升参赛项目质量。以提升以赛促学内涵为目标,着力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创新意识等,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技术技能水平等。

要不断深入思考学生毕业作品及获奖作品、优秀作品等教育成果的展示。将学生毕业作品从论文答辩变为作品展示,从一纸创意文字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创新产品,将学生课堂所学和企业社会所需进一步融合。教育成果展览由学院内部展示转变为向社会公众公开展示;毕业作品也由柜台展示转变为以走T台秀形式展现,提升教学成果及艺术作品展示的影响力。

三、结语

宝玉石鉴定与加工专业现代学徒制创新教学离不开学校与行业、企业的密切配合、深度融合,要构建因地制宜、分步实践、及时调整规划、进一步明确权责的整体性思维模式,明确校企共建现代学徒制的相关内容和工作重点,持续优化融合“专业、企业、就业、创业”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继续完善校企深度融合运行机制,保障校企深入合作的可持续性发展。

猜你喜欢
宝玉石人才需求校企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2022年冬奥会冰雪体育人才需求与培养路径研究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基于宝玉石专业信息化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常见宝玉石鉴定方法及步骤
数读
和田玉非专业教育教学探讨
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一个平台 四项合作 多方共赢——“政府搭台、校企唱戏”之校企深度合作的模式探索
中国海归人才需求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