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农民画的艺术渊源与特征

2021-07-03 16:39杨立生青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天工 2021年6期
关键词:青州农民画民间艺术

杨立生 青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青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西汉初期到明朝初年,青州做了一千多年的一级行政区,一直是山东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形成了鲜明而独特的地域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熠熠发光,留有清晰的历史印记。青州民间艺术别具特色,十分繁荣,高峰迭起。其中以造型质朴生动、色彩鲜明亮丽、构图饱满、深具生活味的青州农民画最为突出。

一、青州民画的艺术渊源

青州农民画起源很早,具有显著的原始性、缘起散发性等艺术特征,经过历史的不断演进变化,其独特性愈发明显。概括起来,其发展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一)青州农民画的起源阶段

青州是龙山文化的典型区域,出土的龙山文化时期的陶器上出现了原始图案绘画艺术,其画面构图饱满,抽象与写实结合,装饰与表现并存,展现出当地史前人类强烈的艺术表现欲,是青州民俗审美形成的朦胧前奏。青州香山汉墓出土的陶俑、生活器皿上的图案设计生动独特,用色鲜艳明亮,具有独特的形式感和美学寓意,这些艺术构成形式经常出现于青州民间造型艺术中,是青州农民画装饰性构成元素的艺术源头。南北朝时期最精彩的佛教造像艺术在青州达到鼎盛,因其造像彩绘在造型、用色、装饰手法上表现出夸张灵动、富丽丰满、抽象表意的鲜明青州特点被称为青州样式。独特的“青州样”是青州农民画风格的最为直接的原始艺术基因。从原始社会东夷文化到南北朝青州佛教艺术“青州样”,青州民间艺术形成鲜明稳定的地域性特征,各种民间艺术基因的融合完成了青州农民画艺术的源起和发展。

(二)青州农民画的快速发展阶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当家做主,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青州农民画随之得到快速发展,以写实叙事性为主要形式达到高潮。这时期的青州农民画与当时其他美术创作一样,具有“红光亮”“高大全”的时代特征。

(三)青州农民画的转化融合发展阶段

进入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人们的劳动生产逐步现代化,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相应的人们精神需求艺术审美也随之而变,西方美术和传统绘画艺术在当时社会中发展迅速,民间艺术却十分冷落,作为民间艺术的青州农民画在这个时期基本没有发展,甚至一度几乎“销声匿迹”,青州农民画发展呈现低潮状态。

20世纪90年代后,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人们的艺术欣赏水平大幅度提高,青州农民画同样也发生了强烈的艺术变革,重新进入人们的精神生活,以新的面貌满足着人们的审美需求。更多中国味浓厚的年画、剪纸、泥玩具等民间艺术新鲜血液融入青州农民画的创作中。同时,新一代的年轻农民画创作者放眼世界,融合西方色彩造型、创作材料,使得青州农民画从表现技法、制作技巧上更加多样,在呈现出更多的工艺特性的同时,具有更高的学术性、表现性,能准确、完整地表现新时代青州农民的思想感情与价值观、审美观。青州农民画应时而变,进入转化融合恢复发展的新阶段。

(四)青州农民画发展进入新时代

青州农民画因其久远的历史、鲜明的艺术特色、高度的艺术价值而绵延不绝,传承至今。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国家对“三农”和文化建设高度重视。2014年以来,青州市委、市政府从促进“三农”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高度重视农民画发展,成立青州市农民画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青州农民画发展走上快车道。在使用材质、绘制技法、表现题材等方面都有了突破与创新,青州农民画艺术表现力大大增强,青州农民画达到了新的发展高潮。

《龙腾盛世》

二、青州农民画的艺术特征

青州农民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清晰的传承脉络,创作题材与人民生活、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具有鲜活的民间生活气息,是广大农民生活现状和对美好生活向往与憧憬的艺术表达。青州农民画因为来自具有自由精神的农民艺术家之手,其创作手法自由随意,着重工艺性、实用性又与抒情写意巧妙结合,从民间美术角度去表现时代、歌颂时代,紧扣时代脉搏,引领乡土文化新时尚。青州农民画家用天真烂漫的艺术表现手法,表现出青州农民画想象丰富、色彩鲜明、构图饱满、富有地方特色的艺术特征。

(一)想象丰富,表现手法多样

青州农民画以平面造型为主,画面造型大胆而夸张,变形与写实结合,不拘泥于客观对象的真实外表,具有朴实、稚拙的中国民间艺术抽象理念。

青州农民画“画天、画地、画自己”“画过去、画现在、画未来”,想象极其丰富,充分表达了农民的思想。画面常常移花接木,打破时空,打破样式,呈现出不受任何形式限制的广阔思维,对表现物象大胆取舍,留下最突出、最主要的,提炼想要的,省略简化无用的,把自然与非自然、理性与非理性、抽象与非抽象、现实与非现实的事物进行交织或综合,通过联想、想象,突破时空、环境、对象的限制,具有“讲情不讲理”的艺术思维模式,创造出极具个性化的甚至生活中并不存在的新形象,制造出新颖奇特的视觉、联想效果,画面瑰丽而奇特、丰富而鲜活。丰富的想象落实到创作中便是表现手法多样,画、拓、贴、印各种工艺集于一身,没有任何条条框框的限制,青州农民画工艺性强是其突出特点。

(二)色彩鲜明,民间韵味浓厚

青州农民画色彩明快热烈,大红大绿,对比强烈,随心赋彩,随意赋色,有着很强的心理主观性。固有色、环境色、象征色围绕主题随心使用,具有干净、明快、响亮、积极向上的用色特点。

青州农民画在用色上大多原色平涂,色彩单纯而夸张,其高纯度色相对比的色彩表现,突出装饰性与吉祥喜庆、红火热闹的气氛,具有不可阻挡的、原始的生命之美。青州农民画上色除用笔平涂之外,多采用局部物象纸板刻板海绵沾色拓印的技法,形成巧妙的纯色过渡效果。甚至有的作品采用大面积沾色拓印后期用笔调整收拾的创作方式,画面呈现出鲜艳明亮、高度对比却互融统一的独有色调。有的作品在纸板拓色印制的基础上,局部用图案印章沾彩色、金银色印上规律的装饰性图案,画面形式感极强,创造出民间工艺美术新样式,形成了独特的、青州民间艺术韵味浓厚的工艺特点。

(三)构图饱满,具有强烈的装饰性

青州农民画有着求满、求全的吉祥心理诉求,画面往往主体突出,边角画满与主题呼应的物象,画面基本不留空白,被各种形象充实与填满,像农民种地一样,边、角都种到,多采取散点透视、平面结构,讲求对称均衡,富有装饰性,具有很强的视觉张力和冲击力,使表达主题得到充分的扩展、延伸,构成平视与俯视并存的画面,形成青州农民画饱满而有张力、独特的满构图的画面形式。

青州农民画有着强烈的实用工艺美术属性,画家在各种器物载体上绘制,更会把一些极具形式美感的形制移到画面上来,葫芦形、扇形、瓷器形、树叶形,只要是人们认为是美的,一概不受限制,构图形式除了满以外更是图外有图、意外有意,奇特新颖而匠心独具,这些做法只有一个强烈的目的:为真和善而表达,为美而装饰。

(四)富有地方特色,艺术形式独特

青州农民画以农村、农业和农民“三农”为主要表现题材,注重农民思想精神的表达,直观地描绘现实农村生活,以青州地域文化为底蕴,以青州人民的生活为根基,以独特的艺术技法为形式,呈现出强烈的地方艺术特色。

青州农民画描绘青州独特的农村景物和风土人情、民风民俗,作者选择自己周围熟悉的事物,表现直白而朴实,山花野菜、瓜果梨桃,往往带着祖辈口口相传的故事和赋予的吉祥寓意出现在画面上。青州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质朴的民风民俗、美丽的风光、独特的物产都是青州农民画家们乐此不疲的表现题材,随着青州农民画的不断发展,其描绘的范围越来越广,青州农民画紧扣时代脉搏,充分吸收各种营养不断发展,创作形式与创作技法不断创新,呈现出多艺术种类融合创新的艺术形式特点,用特有的工艺形式展现出青州这方水土特有的美与情,使得青州农民画在创作思想上、工艺形式上、表现内容上、艺术形式上都具有强烈的地方特色。

猜你喜欢
青州农民画民间艺术
千年书院薪火相传,百年名校与时俱进山东省青州第一中学
南京六合:农民画绘出“国际范儿”
代县成立农民画促进会
民间艺术篇
金山农民画
访青州李清照归来堂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当农民画“恋”上漆艺
史籍正误二则
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