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漆艺产业之反思

2021-07-03 16:39蔡友灵福州市脱胎漆器行业协会
天工 2021年6期
关键词:漆画漆艺漆器

蔡友灵 福州市脱胎漆器行业协会

一、中国漆器,本质上是一种艺术品

将漆料涂画在各种材质上,起到保护作用,满足审美需要,并在其创作过程中通过美术技法、工艺技法去承载人文元素,最终制成的日常器具或审美物件均称为“漆器”。

漆器所用漆料,主流意见认为是用大漆,也就是生漆,它是一种从漆树上割取下来的天然漆汁,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功能,可配制出不同色漆,色泽光亮,色层丰富。大漆也是一种天然的黏合剂,于是就有了在漆器表面演变出贴箔、描金等多种工艺手段。日本漆艺就深受中国炝金、描金等漆艺工艺的影响。

中国漆器被世界公认为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

《虫说》

《生存·畅想》

从艺术表现力上看,实际上中国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朱漆木碗,到战国时期的漆绘陶器,中国的漆器在本质上就已经是一幅幅的“漆画”,只不过这些“漆画”是附着在立体空间的表面而不是在二维平面上。用历史眼光和民族眼光来看待,中国的漆器就是中国的漆画,中国的漆画就是中国的漆器。所以,“中国漆器本质上是一种‘艺术品’”。

二、福建现代漆画的犹豫期

福州是漆器艺术、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尤其是近代以来,随着脱胎漆器鼻祖沈绍安的出现,福州近现代漆艺工艺和漆艺艺术得以长足发展。

“清乾隆中叶,漆匠沈绍安用泥土塑坯胎,用夏布和生漆裱褙,阴干后,以水溶解泥巴,而仅留下漆布胎型;经过多道的上灰、髹漆打磨,再施以大漆色料,而成漆器。人曰:脱胎漆器。”(摘自陈立峰、林祥勇《如胶似漆话漆史》)

沈绍安的出现,推动了福州漆艺装饰技法的大融合。

从传统的黑推光、色推光、薄料漆、彩漆晕金、锦纹、朱漆描金、嵌银上彩、台花、嵌螺钿,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宝石闪光、沉花、堆漆浮雕、雕漆、仿彩窑变、变涂、仿青铜,以及将髹漆技艺同玉雕、石雕、牙雕、木雕、角雕结合起来—福州现代漆艺由此奠基。

中国现代漆画创作的内涵定位,是源于越南的磨漆画对中国造成的观念影响。越南深受法国绘画影响,所以有人说,越南的磨漆画就是“东方式的‘油画’”。当年一些艺术家如中央美院的乔十光等人对福建的漆画创作和艺术发展起到了引擎作用。随后,也就有了福建第一代的漆画家,闪亮在中国现代漆画的第一线:郑益坤磨显技法之漆画作品《狂欢之夜》入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展;王和举的漆画作品《鼓浪屿》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可以说,中国现代漆画从某种意义上进行界定,可以被等同于福建现代漆画。

但是,一方面,福州的漆艺工艺源远流长,包容着中华文明史中的技艺艺术之大成、精神内涵;另一方面,受限于西方油画(直接原因乃来自越南的磨漆画的条条框框的观念约束),造成福建现代漆画也就是中国现代漆画在要艺术还是要工艺上,进入了偏重不一、各自试验的犹豫徘徊期。

这里面,要么将油画、版画创作形态直接移植于漆画上,要么一味强调工艺与材质的功能性,福建现代漆画进入一个相对漫长的等待曙光的阶段。

三、任重道远

漆艺,要不要关注生活?漆艺,要不要诉求艺术?艺术与生活,本质上可不可以统一?“漆画”是“画”吗?

这些“追问”,一直被追问了50年左右。

直到漆画家,也是漆艺艺术家汪天亮、唐明修等一批活跃在今天的前辈们的出现,这些问题开始逐步得到解答。

汪天亮认为,万般工艺皆为手段,当它用之于“生产”时,所造之物就是工艺品,不论它是不是“平面”的;当它用之于“创作”时,所作之物就是艺术品,不论它是不是“立体”的。这里面,关键是看作者这个人在“工作当下”的创作状态是不是真实的、精神的、历史思考的、能反映时代的,这就决定了他是工匠性的还是艺术性的。事实上工艺品也可以做得“不工匠”,做得很艺术。

一些有识之士认为,古人造漆器时,很多比现在最西方、最当代的艺术家还要艺术家。所以,传统的漆艺工艺以及在传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漆艺工艺,都不能被抛弃;相反,它们还将是现在的人致力于现代漆艺艺术的立身之本,是其自有艺术语系的母语。

但是,现代漆艺产业在是偏重漆器抑或偏重漆画上,都被市场边缘化了。正因为市场的边缘化,造成工艺与艺术两种理念的相互误解,互相在对立的立场去思考出路,而不是去思考二者如何统一。

一群奋斗在漆艺产业边缘的人,尤其是年轻人,依然活得很苦。福州现代漆艺产业面临着如何存续及发展的问题。

四、反思

是反思漆艺工艺的推陈出新呢?还是反思漆画创作理念的当代化呢?以上这些反思,应该交给漆艺工作者自己去解决。事实上,他们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他们的问题不是出在自身,不是出在工艺的推陈出新,也不是出在漆画创作的与时俱进上,而是出在一切问题都没有解决好“市场的问题”,因此忘记了“此岸与彼岸”本来是可以融合的。在与时俱进的大环境下,去促进漆艺母语的伟大复兴。

但是,这不是能够一蹴而就的事情。我们实有必要从社会、政府、产业等方面去探求福州漆艺发展之路,找到切实可行的措施手段,整合“作坊力量”,接轨国际平台,整顿无序教育,引入市场机制,建构漆艺艺术价值链,这才是我们需要反思的策略考量起点。

漆画是一种小画种,漆器漆品面临着实用性的造价问题和被取代问题。漆艺艺术界各自为战,从策展到展销,从评鉴交流到渠道铺路,从学术地位到技法标杆,从竞合体系到品牌塑造,一切都显得不够有序。

再加上缺乏专项资金扶持,收藏家的单兵作战,艺术家或工艺师自身的无奈,使漆艺产业处在了等待契机的变局中。

五、漆艺产业建构的若干意见

1.建立“漆艺术(含漆器漆品与漆画)学术的教科体系与创新艺术语系相结合的机制。建议由政府文宣部门、教育部门辅助高校及理论学术机构规划之、建设之。

2.梳理福州漆艺术(含漆画)传承谱系,并使之成为福建地缘文化遗产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3.由政府部门倡议建构扶持资金链,广泛吸纳社会资金、企业资金、公益资金,做年度式、主题性、高峰论坛及国际间交流性的漆艺艺术推介活动。

4.建立漆艺工艺品“年度目录制”,使之形成常态化的目录制机制,融入现代营销体系的规范中。

5.建立漆画创作的“轮值采风团工作制”,形成常态化的艺术成长机制,使之成为培养全国一线艺术家的土壤。

6.建立各作坊工作室的档案数据库,建立自愿原则下的“‘个案制’合作模式”,促进产业链前端项的形成。

7.广泛倡议、组织社会上的创意力量,促进漆艺艺术知识产权的持续创新和转化,促进漆艺产业中间项即价值核心项的形成。

8.广泛接触第三方机构和力量,将漆艺产业融入多元化的营销形态和营销环境中,打破故步自封的“圈子经济”。

猜你喜欢
漆画漆艺漆器
李思思漆画作品
现代漆艺首饰的趣味与创新设计
战国漆器的设计研究
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生作品
舞 国文倩 漆画 30cm x 30cm 2019年
漆器的探秘与鉴赏
漆艺和现代家装的结合
郭栋、路艳红漆画作品
漆器收藏三问
不该屈尊的大美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