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之以渔 静待花开
——以《变化的撇》教学为例

2021-07-05 06:44王守祥
江苏教育 2021年47期
关键词:笔法笔画意图

王守祥

【设计理念】

中国文化有着几千年的积淀,厚重的历史文化是学生的重要学习资源。学生所面对的是无限广阔的文化空间,从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到家国情怀的萌发和升腾,是书法教学课堂需要播下的种子。尊重每一个学生,倾听他们的声音,鼓励他们动脑;课堂以儿童的天性为基础,回归童真,启发学生学习,授之以渔;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加强学生的书写练习和实践交流;让更多学生看见自己,了解自己,并发挥自己的特长,静待花开,让每一个学生主动开心地融入课堂。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行书中短撇、长撇、带钩撇、方头撇书写要领,进一步了解古人对撇的理解。

2.能较熟练地在行书例字中掌握长撇和带钩撇的写法,基本做到笔势的灵动、自然。

3.通过观察、比较和总结分析,体会中国书法的优美,培养学生对中国书法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能够较熟练地掌握长撇和带钩撇的写法。

【教学难点】掌握例字中长撇和带钩撇的写法,做到笔势灵动、起伏自然。

【课前准备】多媒体动画课件、文房四宝。

【教学过程】

一、设意象,创情境

师(多媒体展示《柳树图》):同学们,自然界的美景常常让人心旷神怡,古代的许多文人墨客尤其钟爱欣赏自然中的美景。瞧,多美丽的柳树啊!古诗《村居》这样一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这一根根,一丝丝柳条,在春风的吹拂下也都呈现了自然弯曲的优美弧线,这条条的弧线又能使你想象出哪个笔画?撇。(见图1、2)

(图1)

(图2)

师:楷书中的撇画相较于横和竖的最大不同是什么?(弯曲、由重到轻)

设计意图:书法是极具审美性而趣味性不足的学科,本节课笔者采用了“拂堤杨柳醉春烟”的情景设计,带给学生美的感受,并使他们在大脑中产生撇的形象,也就是被风吹过的柳条。古代的文人笔下,柳条也很多见,如折柳送别等。柳己不仅只是柳本身,而是寄托在诗人心中的情感。第一个问题的提出,为本课奠定了生本的基础,答案是由学生在图中自己找到的。

二、观笔画,析笔法

师:王羲之最喜欢从大自然中学习书法,让我们一起看一下王羲之行书中几种不同的撇。

出示短撇、长撇、带有横钩和斜撇的双钩挂勾图及双钩笔法图。(见图3)

(图3)

问题1:请对这四撇的区别进行比较,哪里有不同。为什么收笔的方法会有所不同?(小组讨论,分组发言)

答案:a.不同的形态,有长的短的,有粗的细的。b.写法各不相同,短撇、方头笔逆锋、长撇笔露锋、带钩笔和方头笔回锋;由于还要连接上下两个笔画,所以开始和收笔都有出锋,还要回锋。

问题2(拼图游戏):请看四个汉字,请同学们找找四个撇各应该放在哪个汉字中?为什么?(见图4—7)

(图4)

(图5)

(图6)

(图7)

答案:a.长的撇如人的手足,可自然伸缩也可不收缩,在古代汉字中主要起平衡的作用,其横撇长短、斜竖垂直直接对整个汉字平衡结构产生一定影响,如“初”字的整体结构为左长右短,因此右边的撇一定要注意写短,“今”的撇是要覆盖住下面部分的,所以我们要注意撇要写长。

师:请每一组各派一位代表,写四幅不同的撇画,并对其进行评价。

设计意图:我们经常说“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书法的学习也是如此。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撇的四种变化,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何会有这样的变化。所以教师要把清晰的笔法图画出来,再请学生自行发现。这些发现将成为学生在行书创作中必须具备的知识。

三、解字形,悟写法

师:同学们写得真好,下面请根据以前学到的知识来临摹四个词,边临摹边思考,哪些字写起来比较困难?临摹之后,我们再来讨论。

(出示例字:今、风、初、在)

学生根据字帖自己临摹练习。

设计意图:学生具备自主读帖能力是学习书法的关键,培养临帖的思维能力,比直接教授知识更有效。

师:请仔细观察四个字的笔法与结构,与自己刚刚写的字进行比较,说说你觉得自己有什么不足的地方,需要注意什么。

设计意图:教师直接说的永远不如学生自己动脑筋得来的好,所以这一环节教师没有给提示,而是让每个学生互相指点,畅所欲言。

师:感谢同学的提醒。下面,请伸出你的手,在空中跳汉字舞!(老师让学生用手指比画一幅,然后在纸上摹写一幅。)

设计意图:练习的层次化,由易而难地进行,学生更容易接受。从笔画到汉字,老师的演示在让学生了解笔画形态的同时,还让学生掌握了汉字的笔势和神韵,初步突出了本课重点。

师:接下来还有一个难题,请同学们帮助解答。(出示“咸”“今”)(见图8、图9)请找找这几个字中撇的变化,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变化。(学生发言计分)。

(图8)

师:谁能上来示范?(小老师示范,学生临写一个。)

设计的意图:学的知识能运用就是活知识,因此这一环节要考查学生对撇的运用,突出本课难点。

四、试笔墨,强技法

师:请大家牢记刚才的重点,开始练习!

教师结合姿势、纪律和书写评分。

设计意图:临摹练习是书法学习的重要阶段,教师要认真指导,尽量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临习状况,包括双姿和本节课的书写要点等方面。

五、展成果,学评价

师:请每组派一名代表到讲台前展示练习成果,其余同学结合书写进行评价。

提问:请你来评价,说一说你喜欢谁写的?为什么?好在哪?要改进的地方在哪?

设计意图:尽量使学生在评价中感受到激励的氛围,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和学生的情感交流,使学生习字更加有信心。

六、拓规律,展书画

师:虽然撇的书写形式不同,但无论其形态发生怎样的变化,在撇的书写过程中都必须要严格遵守两条基本规律,一是笔法的承接上笔、启示下笔,二是在形态上要起到平衡汉字的作用。接下来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幅齐白石的《兰亭花草图》(见图10),请大家欣赏,并谈谈你的感受。

师:在王羲之的《兰亭序》中,人字出现了三种不同的写法(见图11),同学们也来运用不同的撇,创作不同的“人”字吧。

(图10)

(图11)

师小结:书画同源,书画艺术皆来源于生活。书法与绘画在表现形式上,尤其是在笔墨的运用上都有着相同的规律性,希望同学们多从书画中感悟美,多从生活中发现美。

猜你喜欢
笔法笔画意图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基于高速公路的驾驶员换道意图识别
陆游诗写意图(国画)
品读
笔画相同 长短各异
——识记“己”“已”“巳”
有趣的一笔画
几多笔法写思情
找不同
张旭《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
《左传》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