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单项深度法为基点,享“玩转树叶”之奥秘

2021-07-08 22:02钱津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树叶反思创作

钱津

【摘   要】    单项深度法主张儿童对一种或一类艺术材料或媒介进行深度的持续性探索,从而获得幼儿的发展。本文以大班美工区活动为基点,运用树叶材料展开单项深度法的深入探索,通过“引入”“拓展” “创作”“反思”四步骤,激发幼儿探究树叶的兴趣,扩展有关树叶的丰富经验,开启树叶作品的创作,享受“玩转树叶”之奥秘。

【关键词】  单项深度法;树叶;创作;反思

单项深度法以儿童为中心,主张对一种或一类艺术材料进行持续性探索,从而获得幼儿各方面的发展。本文以大班美工区活动为基点,运用树叶去展开单项深度法的学习,旨在激发幼儿对树叶的探究兴趣,感受树叶的神奇奥秘,创作丰富多彩的树叶作品。

一、相遇树叶,开启幼儿的探究之路

树叶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自然物,它的形状、颜色、大小不一,内部构造有趣,具有很多其他材料无法比拟的特性。树叶的引入阶段,是幼儿与树叶逐渐熟悉的过程。

单项深度法指学习发生在真实的场景中,不局限于教室内。我们美工区树叶的引入,生发于午后的散步活动、户外观察活动等。孩子们自主捡、玩落叶,并把落叶带回班级美工区,成为区域材料。孩子们在美工区对树叶产生讨论,“这片树叶像蝴蝶的翅膀!真漂亮!”“这是银杏叶!”“这树叶可以当扇子?”……陈鹤琴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孩子们根据想象把树叶变成各种事物,享受玩树叶的乐趣,开启探究之路。

二、了解树叶,拓展幼儿的丰富经验

孩子们在美工区“玩转树叶”的拓展阶段,通过观察、讨论与交流,发现了树叶上的叶脉,并产生了画叶脉、叶脉拓印等活动,对树叶构造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在后续的活动中,孩子们还自发生成了制作树叶项链的活动,在制作过程中,对不同种类的树叶进行分类,有的根据树叶的特征分为常绿树与落叶树来分类制作,有的根据树叶的形状有规律地摆放、制作自己喜欢的树叶项链。

这个拓展过程是孩子们对树叶的知识逐步丰富的过程,更是下一步幼儿进行积极创作的基础阶段。

三、树叶创作,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相遇树叶后,儿童经过不断探索与尝试生发了新经验,为之后的创作过程提供了准备。以下就从单项深度法的实施四要素来阐述树叶创作过程中的实施策略。

1.环境——激发幼儿创作灵感

幼儿的创意往往来源于对自身周围环境的感受与体验,教师要关注幼儿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引发幼儿的创作欲望。在树叶的创作中,教师要营造温暖、轻松的心理环境,让幼儿自由表达所思所想,使幼儿在自主的氛围中积极动手、大胆创造。同时,教师要创设丰富的物质环境,例如布置树的环境,各种树的照片,让幼儿在欣赏中生发更多灵感源泉,激发幼儿的大胆创作。

2.教师——支持幼儿深入创作

“儿童是主动的学习者”,认为幼儿在成人的支持下按照自身兴趣进行探索,呈现效果最佳。那么在创作活动时,教师要在恰当的时候引导幼兒,支持幼儿的深入创作。

例如,美工区里,玲玲说:“我捡了好多树叶,五颜六色的,很漂亮吧。”“我也有啊!”说着欢欢将所有的树叶碎片一股脑儿放在了树梢上,堆成了一座小山似的。老师在旁边经过时说:“秋天了,好多树叶都飘下来了,真漂亮呀。”听了老师的话,欢欢想了想后将一些树叶粘贴在树根位置,一些飘在了半空中……

《指南》指出:每个幼儿的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教师应当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在贴画的过程中,幼儿第一直觉是树叶全部在树上,教师通过描述秋天会有落叶的自然现象来引导幼儿将作品进一步完善。

3.时间——给予幼儿探索基础

单项深度法最重要的基础原则是在视觉艺术活动中给予儿童足够的时间去探索、创造和反思。在美工区中,幼儿用树叶创作,有时候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这时候我们设置了“作品中转站”,给未完成的作品一个放置点,以备下一次幼儿继续进行树叶创作。这样是对幼儿作品的尊重,以鼓励幼儿用耐心、专心去创作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作品。

4.材料——引导幼儿挖掘价值

单项深度法主张儿童对一种或一类材料进行持续性的探索。单种材料可以有助于孩子游刃有余地去深入探索,同时多次探索后,材料最终会变成孩子表现的工具,创造出新的艺术。

随着孩子们对树叶的探索,从简单地用树叶装饰,到用树叶制作,最后孩子们发现树叶地形状跟我们生活中的有些物体相似,就把树叶当作工具来描画、添画等。孩子们对树叶的兴趣不减,继续解锁出树叶更多不同的玩法。

四、反思总结,提升幼儿的知识面

“单项深度法”鼓励幼儿于“艺术中思考”,指在树叶的感知、探索、创作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地帮助幼儿围绕作品进行思考,进一步巩固幼儿的知识和经验,向更高层次的艺术表达与创造迈进。

在“玩转树叶”过程中,幼儿通过观察、探究等,发现了树叶颜色、形状、大小等不同特性,再进行创作。教师则通过开放性的提问鼓励儿童回忆树叶这一材料的特性和各种玩树叶工具可能的用途,帮助他们回忆并巩固用树叶进行不同类型创作的技能和步骤,最终提升幼儿的认知。孩子们拥有了快乐、满足和成就感,这就是单项深度法的魅力!

【参考文献】

[1](美)爱泼斯坦,(美)特里米斯.我是儿童艺术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树叶反思创作
Jazz
树叶的不同称呼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一片树叶
创作失败
小树叶等
关于《翔》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