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境教学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开展

2021-07-08 22:28丁建军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规则法治道德

丁建军

情境教学是指根据课堂教学需求设计特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情境体验来进行知识探究,并获得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情境教学模式在各个學科的教学中逐步予以应用,并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教学效果。《道德与法治》作为初中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其对于学生的价值观念、道德素质影响深远,因此要保证该学科的教学效果。但该学科的知识内容相对抽象,很多时候学生无法更好地理解,这就要求教师通过情境教学的有效设计,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体验机会,让学生从生活角度出发去探究和应用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知识,由此来实现有效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一、分析教学需求,构建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法作为以真实情境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将其应用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能够为课堂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助力,因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知识本身就是基于现实生活而存在的,任何脱离了生活的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都会变成毫无价值的无源之水。考虑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的特殊性,教师构建教学情境时,要做好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能力以及课堂环境等诸多因素的统筹分析,争取做到利用有限的能力激发出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无穷力量。

例如,教学《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时,我就运用信息技术在班级中构建起了一个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教学情境。此环节的视频素材一共有三个,一是火车站买票插队被拒绝,二是行人翻越围栏被撞倒,三是考试作弊被取消资格。每播放完一个视频,我都会与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回忆在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这种情况,自己当时是如何做的,周边人是如何做的以及事件的最终结果。其中事件一是学生经常会遇到的,事件二和三可以通过新闻知晓。之后,我提出了“你觉得插队对不对”的问题,并以此让学生进行交流,学生都认为不对,但当我问“那你为什么没有制止他”时,有的学生说家长不让他说,有的学生说怕挨揍等,这些回答都在我的预想之中。接着我告诉学生,一个国家的进步与发展是离不开规则的,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所以我们一定要按照社会规则生活,由此来实现对本课教学内容的有效导入,为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工作开展做好铺垫。

二、开展情境教学,提升学习体验

情境教学模式之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受学生所喜欢,是因为它能够带给学生新颖、丰富的学习体验。所以,我们想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实现对情境教学的有效应用,就必须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以他们的认知水平为基础展开教学工作。仍以《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一课为例,为了带给学生更好的感知体验,我就在班级中模拟了导入阶段的事件一,并由我扮演违反规则的“插队者”。在模拟情境中,我会想方设法通过语言、行为上的过激表现来激怒学生,让他们能够在情感状态的驱使下,站出来阻止和批评我。当有一个学生批评我时,我还会与其争锋相对,由此来进一步实现对其他学生的情感调动,由此来还原最真实的生活。完成情境体验后,我会再一次与学生进行讨论,让他们说一说在面对咄咄逼人的违反规则者时自己的心理状态。由此来考查他们的基础认知观念和行为素养。在此基础上,我会为他们播放导入阶段生活事件的结果,买票插队的人被售票员拒绝,只能重新排队才能买票;翻越围栏被撞的人被判全责,自己承担医药费和机动车的损失,而考试作弊的人则失去了考试的资格。由此来实现对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培养,让他们能够成为懂规则、守规则的人。

三、组织生活实践,强化知识应用

组织生活实践是情境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予以应用的重要方法。在完成课堂教学后,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进入生活中去感受和体验的机会。例如,在完成《服务社会》一课的学习后,我就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到社会中去做一些公益实践,如到公园中去进行环保宣传,去养老院看望老人,在十字路口做交通志愿者等。考虑到初中生的行为能力,每一项社会实践体验,我都会与相关部门进行沟通,让学生在我和专业人士的引导和保护下进行社会生活体验,由此来保证他们的安全。在完成《创新改变生活》一课的学习后,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生活小发明的设计,由此做到在提升学生课堂学习体验的同时,也能够做好对他们的创新精神培养,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素质教育目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从当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角度来看,情境教学法的有效应用不仅可以营造优质的课堂教学环境,还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这给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带来了重要助力。情境教学法作为以真实情境模拟为基础的创新教育模式,将其应用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当中,可以让知识以最佳方式予以呈现,这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增强课堂教学质量。考虑到情境教学的特殊性,为了保证该方法能够发挥出教学辅助作用,教师一定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情境体验,让学生真正获得道德观念、思想素质和行为水平的提升,从而实现对他们综合素质的培养,也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水平的进步提供助力。

【本文是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三期课题“初中道德与法治情境德育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19JK13-L379)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规则法治道德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跟踪导练(五)(2)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道德
让规则不规则
不如吃茶去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