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语文诗歌意象教学的策略探究

2021-07-08 22:28许翠萍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诗歌初中策略

许翠萍

【摘   要】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诗海歌乡,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精彩绝伦的诗篇,人们对诗歌的重视显而易见。例如,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诗歌总是教学重点,在中考和高考制度中诗歌题的分数越来越高。笔者接下来将针对诗歌意象教学提出几点策略。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诗歌;意象教学;策略

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和珍宝,同时也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诗歌中的意象更是饱含丰富的情感和含义。因此,笔者认为在诗歌教学中将意象研究放在教学首位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别是如今诗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中考、高考中的诗歌意象赏析题也越来越多。

一、抓住诗歌意象,把握诗歌情感

何为意象?意象就是在诗歌当中具有一定形象且蕴含作者丰富情感和深刻含义的内容。例如,杜甫的许多诗中都是关于家国情怀的意象,而李贺的诗中大多是关于牛鬼蛇神的意象。那么语文教学如何引导学生在诗歌鉴赏时抓住诗歌的意象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抓住诗中形容词、动词和数量词的使用来解读意象。一般来说,大多数诗人都是通过形容词来修饰景物的,这个形容词往往赋予景物某种特定的情感,从而景物就变成了意象。除了形容词,诗人也喜欢用动词来描写情景,在动词的描绘下,诗歌中的意象会更有生命力,从而凸显诗歌的生动感,让诗歌的意象都呈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最后,就是要引导学生抓住数量词,数量词与诗歌的发展十分类似,都是鼎盛于唐朝。一般来说,诗歌中数量词的使用会加深某种情感,在诗歌中常常运用到“千”和“万”,并不是真的存在那么多的意象,而是表达诗人浓烈的情感。

例如,杜甫《春望》中的“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在此句中,白头就是意象,是白发的意思,“短”是形容词,指稀疏的短发。在这里,诗人是因为担心家国命运、想念家乡而搔头,因为忧愁所以稀疏的短发逐渐花白,连簪子都簪不上了。“搔”是动词,表面上是搔头,实际上是想解愁,国家命运惨淡、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诗人心中抱负无所施展,如此的国愁、家愁、民愁都压在心中。诗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的“三”和“万”是数量词,战争并不是只持续了三个月,家书也不是真的值钱,而是表达作者的情感。

二、掌握学习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诗歌是初中语文的教学重点,更是每一年中考、高考的考试重点。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感受诗歌的情感美、情怀美、意象美和语言美。针对目前学生对诗歌的学习欲望和学习效率较低的情况,教师应该以教材为基础,积极探讨适合学生学习诗歌的方法,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为学生开展教学活动。在诗歌课上,教师可以用影视作品、朗读作品和音乐作品等引出诗歌,在音频和影视的感染下,学生会更容易理解诗中的情感。但是多媒体教学只是辅助作用,最实用的教学方法还是意象教学法。先通过意象讲解让学生掌握诗歌的基本含义,再进一步让学生把握总体的感情,最后解读诗歌的真正内涵,揭示诗歌主题。

例如,笔者以《水调歌头》为例,教师可以先用一首歌来开启教学,让整堂课的教学有特定的情感和氛围。在《水调歌头》中的诗歌意象有明月、宫阙、琼楼玉宇、朱阁、婵娟等,笔者建议教师让学生自行找出诗歌意象,再结合诗歌的情感和主旨进行解释。以诗歌意象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把握诗歌的情感和主旨。

三、培养学生审美,提高思想水平

语文教师想要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就要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目前,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充满了大量的流行歌和电影,这些流行的影视音乐作品好坏参半,水平参差不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审美水平。因此,语文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大多数学生还是喜欢学习的,只是由于能力有限、方法不佳而不能进入学习正轨,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引导,让学生对学习和自己的人生有一个新的思考,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和审美水平。笔者认为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诗歌和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来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以《钱塘湖春行》教学为例,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诗歌的意象早莺、暖树、新燕和春泥的理解来确定整首诗歌的情感基调。这首诗描写的是一派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特别是诗中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更是凸显了早春时节的生命力和活力。在《钱塘湖春行》的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强调诗歌的情感,在课堂中营造出因为春天来了所以活泼、喜悅的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的熏陶下逐步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进而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在日后的诗歌学习中能更上一层楼。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诗歌意象在中学语文的学习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初中语文教师也要重视这一现状,积极探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从诗歌意象出发理解整首诗的情感。在我国,语文不仅是一门学科,还是人们日常交往的语言工具,更是文人墨客们的一种情怀,是祖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参考文献】

[1]周金花.初中语文诗歌意象教学策略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19(36):99.

猜你喜欢
诗歌初中策略
我和诗歌的关系(创作手记)
七月诗歌
诗歌的奇怪队形(一)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Passage Four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