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2021-07-08 00:56范育红
教育·读写生活 2021年3期
关键词:竹编制品技艺

范育红

竹编技艺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竹编技艺所蕴藏的艺术价值。竹编技艺既然被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意味着其应当被传承。那么传承的对象是谁呢?很显然学生是一个重要的群体。尤其是在竹编技艺盛行的区域,将传统的竹编技艺引入学校、引入课堂,使其成为校本课程的一部分,这就是传承非遗精神的具体表现。对于学生来说,学习传统竹编技艺有两种方式:一是对传统竹编工艺品的视觉感知,也就是让学生对传统竹编制品(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图片或者视频)进行观察与鉴赏;二是对传统竹编技艺的体验,这实际上也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竹编制作,去感受传统竹编技艺的魅力。根据笔者搜集的一些相关案例和文献,可以发现相当一部分传统竹编技艺进学校、进课堂的方式都是这样的。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则不能忽视,那就是在让学生观察鉴赏或者动手制作的时候,必须让非遗精神渗透其中。这是因为让学生传承传统竹编技艺,并不只是让学生了解竹编制品的形状,也不只是让学生掌握竹编的技能,这些实际上都是表层内容,真正的内涵应当在于让学生在观察与体验的过程中传承非遗精神,至少要了解竹编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承载的文化元素。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它是以传承人为载体流动着的文化。传统竹编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既存在于竹编制品中,也存在于以传统竹编技艺为载体的非遗传承人身上。必须要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有效地实现传统竹编技艺进课堂。

一、非遗精神与传统竹编技艺的传承

有人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有三重境界:一是文本(在信息社会背景下,也包括电子文本)上的传承。这种传承意味着非物质文化遗产记载于人类浩瀚的典籍中。这是一种重要且基本的传承方式,意味着后人可以通过这些纸质文本或电子文本来获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二是技艺上的传承。这种传承实际上指向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竹编技艺其实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但这时的竹编技艺更多地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工具性,其文化性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来。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竹编的工具性在退化,而人文性却在得到彰显。在这种背景下,竹编技艺的传承体现出少而精的特点。三是精神上的传承。所谓精神上的传承,是指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代表的传统文化能够在新的环境中得到传递。这是一个去粗取精的过程,也是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

对于传统竹编技艺来说,面向小学生所进行的传承教育,更多地应当立足于精神传承。虽然说精神传承是非遗传承的最高境界,但是面向小学生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所要实现的并不是让学生学习传统技艺知识,或者让学生掌握传统竹编技能,而应当是让学生通过对传统竹编技艺的接触与理解,了解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是如何产生竹编技艺的,不同的竹编技艺又是如何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的;传统竹编技艺的工具性消退与人文性的彰显,又表明人们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信息社会的背景下,传统竹编技艺所代表的文化又应当如何传承与创新等。这些才是非遗精神传承的本质,也是用竹编技艺传承非遗精神的关键所在。

二、用非遗精神引领传统竹编技艺传承

面向小学生,如何实现传统竹编技艺的精神传承呢?笔者认为这有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的理解:从宏观方面来看,非物质文化技艺的传承主要从传承人的培养、呼吁民众的参与以及形成产业化和产品创新方面进行。从微观方面来看,传统竹编技艺的传承显然不需要考虑传承人的培养、产业化等因素,让小学生接触传统竹编工艺,更多的具有群体参与的性质。当参与的群体是小学生时,有助于在一个人最好的年龄阶段播下传承非遗精神的种子。作为校本课程的竹编技艺教学不可忽视其自身特点,必须按照整体性、融合性、开放性、活态性、创新性以及分步实施的原则,采取基础教育与技能习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例如,在校本研究中笔者曾经设计与实施一系列的传统竹编技艺传承教学过程。这个教学过程是在家校合作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引导学生感知传统竹编技艺。这主要通过展示竹编技艺实物、图片、视频,让学生认识到竹编技艺是如何演变的。竹编制品有不少来自学生的家里。学生在搜集竹编制品的过程中,就能学习到相关的知识。这些知识往往都是通过家长与学生之间的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的,是一种真正的来源于生活的文化。而在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学校还邀请了一些家长和竹编非遗传承人到学校进行讲解,讲解的内容既包括竹编制品曾经发挥过的作用,也包括一些初步的制作技能(这是为下一个步骤的实施打基础)。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也穿插了其他一些教学方式,比如通过图片或者视频给学生呈现新型的竹编制品,让学生去猜它们的功能。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竹编技艺的兴趣,实际上也是在进行文化的传承。

第二步,让学生在体验中接受传统竹编技艺中的非遗精神。这个体验过程主要有两个着力点:一是学生自己的制作;二是学生对竹编功能以及文化的理解。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必须将这两点结合起来。比如在最基本的竹篓制作的过程中,既要让学生对竹篓的形状进行构思,也要让学生在教师或者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学会如何去编制(材料由学校先行准备好,制作的过程中考虑到安全因素,可以让学生戴上手套)。在学生自己完成竹编制作后,教师一定要积极评价,以促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实现文化的渗透。

事实表明,通过这两个步骤的实施,学生对竹编制作可以保持比较持久的兴趣,也能形成自己的認知。比如几乎所有参与的学生认为竹编技艺应当永远地传承下去,有的学生认为竹编的制作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还有的学生认为可以把竹编制品当作工艺品陈列在自己的家里……这些认识都可以视作是非遗文化的渗透,是非遗精神的充分体现。

三、非遗精神与传统竹编技艺的形神结合

凝聚在传统乡土生活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作为一种流动的社会记忆,对学生的精神成长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著名社会学家保罗·康纳顿从社会记忆理论的角度切入,准确地分析论证了社会记忆如何借用身体实践的参与和不断的仪式化的操演,来为凝聚着情感和乡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传承提供不竭的动力之源。基于这样的理论,我们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非遗精神是指向精神的,传统竹编技艺更多地指向技能,两者之间的衔接靠的就是学生对竹编技艺的感知以及具体的过程性体验。作为校本课程的传统竹编技艺的传承,必须是精神与技能相结合的过程。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感知与体验来激发学生对传统竹编技艺的兴趣,同时要通过语言教学与评价的方式实现非遗文化与精神的传承与渗透。

这实际上也是一个形神结合的过程,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决定了他们更多的是对竹编制品之形的关注,而课程实施的指向则决定了在传统竹编技艺传承的过程中,非遗精神应当以文化的形式渗透其中。只有当学生认识到这是一种文化的时候,传统竹编技艺所代表的非遗精神,也才能真正起到“以文化人”的效果。应当说在小学阶段,以传统竹编技艺来弘扬非遗精神,是一个有效且正确的选择,而这其中的教育思路也可以迁移到其他非遗传承教育过程中。

参考文献:

[1]刘茜,杨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原则与方式———以崇州道明竹编为例[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8(1).

[2]李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小学教育传承研究———基于“弥渡花灯进校园工程”的调查[J],大理大学学报,2020(3).

猜你喜欢
竹编制品技艺
游伟 《竹韵金沙》
善意谎言,真心守护
竹编存钱罐
非遗“竹匠”醉心竹编50余载
传授技艺
传统技艺:匠心传承 技精艺湛
木头制品
黄杨木雕的传统技艺谈
有益健康的花粉制品等
怎样提高健身球的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