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汽车服务工程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思考

2021-07-08 01:01努尔卡那提·库来西
教育·读写生活 2021年3期
关键词:深度工程汽车

努尔卡那提·库来西

任何理论或者专业的教学,总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这是因为只有在深度学习的状态中,学生才能有效地构建知识体系,有效地掌握各种操作技能。对于高职汽车服务工程教学来说,引导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更加重要。这是因为对于本专业而言,学生学习到的知识既具有静态性又具有动态性。说其具有静态性,是因为关于汽车服务工程的基础性知识是相对不变的,学生通过简单的识记就可以形成自己的理解;说其具有动态性,是因为汽车服务工程知识的更新与相关技能的发展,总与汽车科技发展的最新潮流与受服务者的最新需要紧密相连。如果固步自封,学生所习得的知识以及所形成的认识就无法与发展潮流相衔接,显然在這种状态下培养出来的高职学生无法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对于高职汽车服务工程教学来说,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通过深度学习来使这种动态性得到体现。

高职汽车服务工程教学,要立足于对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内涵的理解,明确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发展方向,从而构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且能够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综合素质教学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而这一切,都需要以学生的深度学习过程作为支撑。既然是深度学习,首先要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构建相关知识体系并掌握技能。对此,笔者进行了详细的实践与思考。

一、汽车服务工程教学需要学生的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是一个新兴的学习概念,是相对于浅层学习而言的。人们对深度学习的研究最初源自机器学习,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深度学习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并且将其运用到教育领域中。一般认为,深度学习是学习者运用批判思维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需要运用方法和策略去解决问题,并实现知识的迁移。学习过程中思维表现出来的批判性以及知识的迁移性,是深度学习的两个最基本的特征。对深度学习的研究,既需要重视学习方式,也需要重视学生的心理。从教师教学的角度来看,指向深度学习的教学活动设计,一般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成果两个维度,并将其作为理论支撑,通过将教学中团队学习和任务导向作为基本行动,创建阶梯式学习活动,从而形成深度和宽度不断上升的双螺旋结构特点的教学活动,指导学习者达成深度学习目标。

汽车服务工程教学一头联系着庞大的市场需要,另一头联系着广大相关专业的高职学生。从现实情况来看,在汽车服务业的从业人员中,真正高水平、高技能的人才比例较低,基本上以初级工和中级工为主,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并没有系统学习过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相关知识。面对这种矛盾,如何培养汽车服务工程的高技能人才,是目前高职教育面临的一个比较迫切的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认识到问题存在的原因。如学生在高职学校接受系统教育的深度不够;在理论学习、实训体验、实习体验中,不能有效地构建汽车服务工程的理论知识体系;不能有效地将自己所习得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知识;不能在具体实践中用自己的经验去印证学过的理论知识……这些都是重要原因。这要求教师转变教学思路,而推动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就是其中的关键。如果教师在汽车服务工程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迅速地从浅层学习走向深度学习的状态,利用多种机会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就可以使上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而培养出来的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的人才也就能够更好地符合汽车服务领域发展的需要。

二、基于学生深度学习的汽车服务工程教学策略

必须指出的是,强调在汽车服务工程教学中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与本专业教学中已经形成的优秀传统并不相悖。实际上,早有研究者提出通过“精英培育、核心课程培养、产业应用”三结合的探、学、用、研一体的深度学习教学模式,将课堂小组学习、实验团队探索、工厂应用实践三个教学环节同时纳入课程体系。这样就可以实现以培育少数学生来带动多数学生,将探、学、用、研有机串联起来,做到在实验中探索,在理论中解答,最后在实践中升华,使学生真正学以致用,学为所用。

首先,针对理论知识的课程架构,教师可以做出一定的调整与优化。汽车服务工程教学的理论体系,具体包括汽车维修保养的技术、技能性知识,销售、营销、服务知识,信息咨询知识等。其中,又以专业技术知识为基础。在专业技术知识中,从基本的液压与气动技术、电工与电子技术,到机械设计知识,再到单片机等,这些知识环环相扣,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在促使学生理解掌握这些知识的时候,深度学习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解决“怎么做”这一问题上。

之所以将“怎么做”这一问题作为深度学习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因为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学生必然会经历一个从理论走向实践的转化过程,而这也就体现了上面强调的“学以致用”这一基本原则。大量的事实表明,只有经过实践的知识才能真正为学生所掌握。因此在理论知识的教学环节,都应当强调以应用去引导学生的知识构建,而无论是在实训环节还是在实习环节,教师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在该环节中,将获得的经验与习得的理论知识形成联系。这种建立联系的过程,体现出了深度学习的基本特征,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构建、理解与批判。

这里尤其需要强调一下“批判”,这是学生在实践中遇到问题时常会出现的做法。当所学理论知识不足以帮助学生解决某一个具体问题(最常见的就是汽车故障)时,他们会怀疑自己所学的知识是否完善,而这时教师就要告诉他们:没有实践支撑的理论知识是苍白的,只有用自己的操作经验去丰富理论知识,你所习得的知识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知识。对于高职学生来说,理解这样的逻辑并不困难,重点是教师要不断地对学生强化这一认识。

其次,要强调从提升整体素质的角度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汽车服务工程教学,既要重视工程,也要重视服务,而服务就表现为学生身上的一种综合素质。这种综合素质不可能由教师的教学而来,只可能由学生的体验、总结、概括而来。在教学中笔者注意到,当前一流的汽车公司在录用人员的时候非常重视综合素质,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变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协作能力等。这些能力形成的过程也是深度学习的过程,教师应当通过具体的案例与切身的体验,给学生提供深度学习的机会,提高其综合素养。

三、汽车服务工程教学中学生深度学习之思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发现,在高职汽车服务工程教学中,深度学习实际上是一座桥梁,起着将知识薄弱、技能欠缺的学生送到理论基础知识扎实、职业技能卓越、综合素养强大的彼岸的作用。这对当前的高职教学来说是理念上的挑战,也就意味着汽车服务工程教学不再是给相应的行业提供“粗胚”了,而是为其提供相对成熟甚至是优秀的技术型人才。

综上所述,这样的过程不是教师按照一定的模式去浇铸学生的过程,而应当是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让他们通过深度学习去自主发展、自我构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要注意课程的设置,这是因为课程设置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知识结构是否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也要注意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带着思考去体验,那么学生自然就可以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而有了深度学习作为保证,无论是理论知识的内化还是实践经验的获得,也就有了更大的空间,这样汽车服务工程教学才能更好地触摸时代发展的脉搏。

参考文献:

[1]戴建国,尹飞鸿.汽车服务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9(3).

[2]陈翔,邱雪君.指向深度学习的项目教学活动设计与实践[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圆).

猜你喜欢
深度工程汽车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一图看懂宁波金融“五强”提升工程
高速透平真空泵工程应用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汽车的“出卖”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
3D 打印汽车等
汽车就要飞起来了等5则
泛滥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