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时代遵循

2021-07-08 05:05郭静伟耿宪兵
克拉玛依学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新时代

郭静伟 耿宪兵

摘 要: 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准确审视和把握了新疆工作面临的复杂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是新时期治理新疆的最优解。厘清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历史脉络与逻辑进路,考量其蕴含的历时性与共时性因素,探析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稳定、民族、宗教、文化、发展等论断的原则性遵循,进而及时将治疆方略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应用于中国其他边疆地区与民族地区治理效能转化,对于推进这些地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新时代;治疆方略;边疆治理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77/j.cnki.cn65-1285/c.2021.01.05

欢迎按以下方式引用:郭静伟,耿宪兵.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时代遵循[J].克拉玛依学刊,2021(1)32-38.

2019年8月16日,陈全国、雪克来提·扎克尔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提出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1]。2020年9月,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中国共产党治理新疆70多年的经验上,深刻而全面地阐释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时代内涵。目前,关于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相关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治疆方略的要义阐释、演变启示、立场价值、践行转化等方面。鉴于此,笔者以时代遵循视角考察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逻辑理路,力图更好地把握治疆方略蕴含的深层逻辑,为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边疆治理效能转化提供借鉴参考。

一、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内涵解析

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准确审视和把握了新疆工作面临的复杂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是治理新疆的科学指南。全面解析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丰富意涵,必须梳理清楚其自身的历史轨迹和逻辑进路,深刻考量其蕴含的历时性与共时性因素。

(一)承前启后:关于党的治疆方略的历史逻辑

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历史逻辑是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新疆各族干部群众投入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疆的实践进程。通过梳理总书记关于新疆的系列论述,明确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历时性,更能清晰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历史逻辑进路。

2009年6月17日至21日,习近平第一次到新疆,围绕促进新疆改革发展稳定和加强党的建设进行调研。2010年2月10日,习近平作了《大力加强兵团基层建设》的批示,强调要大力加强基层连队建设。同年5月17日至19日,习近平作为国家副主席参加第一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2012年3月9日,习近平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疆代表团审议发表讲话,强调“做好新疆工作对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要意义”[2],并从三方面进行了部署:抓好科学发展、切实改善民生、始终做好民族团结。2013年6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批示《认真研究关系新疆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再次强调新疆的发展和稳定对于全国的重要性。同年12月19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专题听取新疆工作汇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明确了新形势下做好新疆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重要任务。

2014年4月27日至30日,习近平总书记第二次赴新疆视察,首次提出要“以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为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统筹推进各方面工作”[3];同年5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他强调“要深刻认识新疆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尖锐性,充分认识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实现长治久安的重要性和紧迫性”[4];5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習近平总书记初步阐释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同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新疆尉犁县兴平乡达西村回信,指出各族群众要“像沙漠里的胡杨一样根连着根、心连着心”,并且强调“兴疆稳疆,重在基层。”[5]

2017年1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库尔班大叔的后人回信,勉励他们要继续学习库尔班·吐鲁木的爱党爱国的情怀,并且将民族团结喻作“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6]。同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疆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要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并将新疆美好愿景定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2020年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回信,勉励青年学生“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西部建设者”[7]。同年9月25日至26日,习近平出席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阐释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此外,中共中央先后召开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均发表了重要讲话,补充和完善了党的治疆方略,形成了科学完备的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

(二)承表继里:两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逻辑进路

历史发展与理论深化具有共时性。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是党的新疆工作的理论总结,是在思维层面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各项工作的把握。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理论发展的脉络主要体现在两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对新疆工作总目标、工作方针、美好愿景的进一步坚持、丰富和深化。

1.新疆工作总目标

新疆工作总目标是新疆各项工作的总要求和总引领,是破解新疆各项难题的着力点。新疆地处西北边陲,因为历史、地理与宗教等国内外因素影响,新疆是与“三股势力”“两面人”激烈斗争的前沿,时刻存有分裂与反分裂的特殊矛盾。治理新疆必须要善于抓住特殊矛盾并集中全力解决。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疆调研时强调: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关系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个总目标谋划和部署新疆工作。新疆工作总目标从“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转为“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这一战略性调整,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新疆尖锐的反分裂斗争形势的科学判断,坚持和运用唯物辩证法,牢牢抓住了新疆的特殊矛盾。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新疆各族干部群众的最大公约数,也是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精神依托。自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新疆各族干部群众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以点带面,展开和推进其他各项工作,“新疆工作取得了重大成效”[8]。因此,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重申“坚持把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为新疆工作总目标”,仍是党中央治理新疆的重要遵循。

2.新疆工作方针

新疆工作面临着历史与现实、民族与宗教、国内与国际等复杂因素,是一项长期且宏大的系统工程,必须要有根本原则遵循。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的方针,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总书记又增加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依法治疆是治疆的根本遵循,团结稳疆是治疆的重要保证,文化润疆是治疆的必要手段,富民兴疆是治疆的根本旨归,长期建疆是治疆的必然路径。

其一,关于依法治疆。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疆是全面依法治国在治理新疆的重要体现。新疆工作涉及民族、宗教等工作,法治是治理新疆的根本遵循,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旗帜,才能保证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的落实,才能为解决民族、宗教问题提供现实保障。其二,关于团结稳疆。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生命线,是新疆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团结是治理新疆的重要保证,必须“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不断巩固各民族大团结”[8]。其三,关于文化润疆。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新疆是一个多民族杂居、多宗教并存、多文化汇聚的地区,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让文化润疆成为治理新疆的必要手段,就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激发各族群众爱国爱疆情感。其四,关于富民兴疆。生产力的变革对思想变革具有决定性意义,离开经济的发展与民生的改善,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必是空中楼阁,必须深刻认识发展是新疆长治久安的重要基础,要将富民兴疆作为治理新疆的根本旨归,将发展“落实到改善民生上、落实到惠及当地上、落实到增进团结上”[9],形成并增强各族群众对党和国家的向心力。其五,关于长期建疆。新疆工作具有复杂的历史性与现实性因素。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长期建疆是治理新疆的必然选择,标本兼治,“多管齐下,久久为功,扎实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9]。

3.新疆美好愿景

新疆美好愿景是对新疆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具象描述,也是对如何进行新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准回答。习近平总书记科学分析新疆“战略地位特殊、面临的问题特殊”[10],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首次规划了新疆美好愿景是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疆”。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总书记根据新时代主要矛盾变化,将新疆美好愿景表述为“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

新疆美好愿景有著深刻寓意。首先,必须深刻理解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之间有章可循的关系。新疆美好愿景各要素之间、各环节之间相互制约影响,强调团结和谐为前提、繁荣富裕作基础、文明进步为条件、安居乐业与生态良好是旨归,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其次,新疆美好愿景、工作总目标和工作方针之间是相辅相成的逻辑关系。新疆工作总目标是新疆美好愿景的首要前提,是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现代化建设的基础,而新疆工作方针则为治疆整体工程提供了根本原则,为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保障。最后,新疆美好愿景深刻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生动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人民共享的价值取向,深刻体现了人民共治的主体地位,是对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承继发展。

二、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时代遵循

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对推进新疆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不可变更的原则性遵循,这种原则性遵循是经过新疆工作实践检验的,也为中国其他民族地区与边疆地区的治理提供参考,是推进这些地区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遵循。

(一)社会稳定是做好新疆工作的首要之举

新疆工作必须始终把维护稳定作为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重于泰山的政治责任。首先,必须正确认识新疆工作有着深刻的国际影响因素,注意加强对西方敌对势力、东突分裂势力渗透破坏活动的防范打击,同时,广泛达成国际共识,“恐怖主义不分国界,也没有好坏之分,反恐不能搞双重标准”[11],强化国际反恐合作。其次,必须将维护稳定的根本置于国内,坚持依法治疆,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提供长久制度保障。再次,“加强国家安全教育,增强全党全国人民国家安全意识”[12],提升群防群治预警能力,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长治久安的强大合力。明确新疆稳定的重要意义,对于做好新时代新疆工作,对中国其他边疆地区稳定工作也具有指导价值。

(二)民族团结是做好新疆工作的长远之策

新疆各族人民相互融合、共同进步,构筑起了中华民族共同繁荣的坚实堤坝,民族团结始终是新疆各族群众的生命线。做好民族团结工作,首先,对民族工作要有清醒的认识。民族工作是政治性、政策性都很强的工作。要坚持从政治上把握民族关系、看待民族问题。[13]其次,要正确认识我国民族团结的历史传统。多民族不断交流的历史进程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必须加强研究教育,引导各族人民深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4]再次,要正确认识民族工作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民族人口分布格局不断深化,呈现出大流动、大融居的新特点”[15],必须依据形势创新民族团结的载体和方式。在社会层面,构建互嵌式社会结构的政策举措,完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在个人层面,既要增强各族群众法律意识,也要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引导各族干部群众自觉维护国家最高利益和民族团结大局。[13]新疆民族问题治理的方式和经验,对于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具有借鉴价值。新时代必须高度重视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筑牢维护中国社会稳定的钢铁长城。

(三)宗教工作是做好新疆工作的重要保证

新疆是一个多宗教存在的地区。新形势下,做好新疆宗教工作,首先,必须要有正确的政治态度,要深刻认识“宗教工作本质上是群众工作”[16]。一方面要保障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要警惕带有政治意图的宗教诉求,旗帜鲜明打击非法宗教活动,抵御宗教极端思想渗透。其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宗教中国化方向。再次,必须坚持党领导宗教。宗教问题必须置于党的领导之下。最后,必须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更好地团结广大信教群众,确立正信、抵制极端,实现宗教健康发展。中国共产党关于宗教的治理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中国化的实践与发展,对于其他少数民族地区也具有借鉴意义。

(四)科学发展是做好新疆工作的现实路径

新疆南疆是我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反恐、反分裂的最前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边疆发展,确保边疆巩固、边境安全。”[12]发展是解决边疆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也是做好新疆工作的固本之举与长远之策。做好新疆发展工作,首先,要辩证地看待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发展和稳定相辅相成。经济发展是实现长治久安的坚实物质基础,社会稳定又进一步促进人民安居乐业。其次,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一方面,要通过发挥区位优势,打造内陆开放和沿边开放的高地,推动工业升级转型,发展新疆优势产业;另一方面,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统筹开展治沙治水和保护森林草原工作,努力建设生态良好的美丽新疆。最后,必须正确认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以及促进新疆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必须“积极稳妥落实各项改革发展任务,把兵团的特殊优势和发展活力充分释放出来”[10]。必须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发展论述中的各要素环节置于一个有机整体,统一把握应用,以此促进中国边疆地区的科学发展。

(五)文化工作是做好新疆工作的必要方式

文化问题对于新疆的长治久安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15]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提出了“文化润疆”的重要方针,为解决新疆文化问题指明了方向。做好新疆文化工作,首先,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疆各民族要在文化上相互尊重、学习、借鉴,要“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8],构建各族人民共同精神家园。其次,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塑造正确的价值观。通过做好新疆地区各级各类教育,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最大增量。再次,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引导新疆各族群众追求现代文明生活。一方面,通过加强基层场地建设,为群众提供喜闻乐见的文化生活,激发各族群众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另一方面,要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塑造昂扬向上的社会氛围。新疆文化治理实践,为中国其他边疆地区文化治理提供了原则性遵循,能够更好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启示

(一)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为新疆工作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办好新疆的事情,关键在于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導核心作用。新时期做好新疆工作,首先,必须深刻认识党在新疆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一条是党的领导是不是坚强有力。”[13]坚持党全面领导新疆工作,是治理新疆的逻辑原点与根本前提,是推进新疆治理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和决定因素,党要像“吸铁石”一样将各族群众团结起来推进新疆现代化建设。其次,必须强化党的理想信念教育与群众路线教育。我们党怀着为各族人民多办好事的初心与使命解放新疆、改革新疆、建设新疆,新时代更要践行好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就必须“坚持不懈强化理想信念教育,突出政治训练,常态化识别干部政治素质”[8]。再次,要重视干部尤其是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干部是践行党的政策的行为主体,必须加大干部的理论功底、政策把握、实践能力的培训力度。尤其要高度重视少数民族的培养与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是我们党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桥梁和纽带,要把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作为重要任务常抓不懈。新时代新疆治理,仍然必须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使各民族凝聚共识、发展繁荣。

(二)必须看清新疆大势,从战略全局高度谋划新疆工作

新疆工作面临着历史、民族、宗教、发展等问题叠压交织的局面,这也决定了治理新疆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必须坚持统筹兼顾,站在时代前沿和战略全局的高度观察、思考和处理,站在长远的历史方位,调动总目标、工作方针和美好愿景等要素之间的良性促进,注重长远之策与固本之举之间协调发力。从全国的长治久安思考新疆总目标,坚决打击“三股势力”和暴力恐怖活动,抵制“双泛”错误思潮;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筑辨析民族团结,加强民族团结教育,树立“五观”、增强“五个认同”;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看待新疆发展,紧贴民生推动经济,发挥新疆的资源禀赋,深入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牢固构筑新疆与内地密切联系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从战略上审视和谋划新疆工作,与“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一脉相承,对于西藏、内蒙古等边疆地区治理具有同等效能。

(三)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党的基本治疆方略不动摇

新疆工作的长期性与复杂性倒逼我们必须在治理新疆中保持政策自信和战略定力。70多年来,在党的治疆方略的指导下,天山南北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表明了党中央的治疆方略是行之有效的。镌刻于天山南北的辉煌成就是新时代坚持党的基本治疆方略的自信与定力之源。新时代做好新疆工作,首先要保持对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定力,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新疆一切工作的总目标与根本保证;其次,要保持对新疆工作方针的定力,统筹处理好新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建设的协调统一;最后,要保持对新疆美好愿景的定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增进新疆工作积极因素之间的良性互动。凝聚各族群众的人心与力量去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四)必须适应形势变化,不断充实和完善党的治疆方略

对党的治疆方略保持战略定力,并非就要墨守成规、一成不变,而是要不断依据国内外形势变化,深化和完善党的治疆方略。历届党的领导人不断结合新疆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深化对治疆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调试治疆方略的着力点与方针,丰富和发展了党的治疆方略。新时期要夺取治疆工作的新胜利,首先,要准确把握新疆时代特征与矛盾,为新时期治疆工作找到背景依托。新疆当前的社会形势总体是进步向上的,但民族、宗教问题依旧存在,必须坚持从国际与国内、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整体思考,这是我们党治疆方略的出发点。其次,既要整合历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治疆方略,继承和发展70多年治疆经验,也要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后,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是指引新时期新疆工作胜利前进的纲领性文献,必须要在完整准确贯彻上下功夫,细致做好治疆方略的落实,将党中央的顶层设计转化为实际工作成效。

结  语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时期需要而形成的。[18]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准确审视了新疆的历史与现实,深刻把握了治疆规律,解决了治疆涉及的具体问题以及深层次矛盾,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不断提高的主要标志,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重要成果,是中国民族政策在新形势下不断发展的具体体现。”[19]新疆工作实践检验了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是正确有效的,是做好新疆工作的最优解,是推进新疆治理效能转化不可变更的原则性遵循。边疆兴则国家兴,边疆强则国家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各民族人民谋幸福,“热爱人民不是一句口号,要有深刻的理性认识和具体的实践行动。”[19]从国家大局统筹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诉求,推进边疆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经过历史实践检验证明,同样可以是中国其他民族地区与边疆地区的最优解,可以为推动这些地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指明方向、提供动力,也是推进边疆地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遵循。

参考文献:

[1]陈全国,雪克来提·扎克尔.推动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落地生根[N].人民日报,2019-08-16(9).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委员会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作文献选编 (1949-2014)[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4:319.

[3]李杨.紧紧依靠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新疆[N].新疆日报,2014-05-01(A1).

[4]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 研究进一步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工作[N].经济日报,2014-05-27(1).

[5]习近平给新疆尉犁县兴平乡达西村回信[N].光明日报,2014-09-17(1).

[6]习近平总书记给库尔班大叔的后人的回信[N].光明日报,2017-01-14(1).

[7]习近平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的回信[N].青海日报,2020-07-09(1).

[8]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 努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N].人民日报,2020-09-27(1).

[9]坚持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 团结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新疆[N].人民日报,2014-05-30(1).

[10]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N].新疆日报,2017-03-11(1).

[11]共同开创中阿关系的美好未来[N].光明日报,2016-01-22(3).

[1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光明日报,2017-10-28(1).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關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59-160、155、159.

[1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 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299.

[15]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09-28(2).

[16]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9:134.

[1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44.

[18]余梓东.党中央治疆、稳疆、建疆新方略析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5-11.

[19]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63.

猜你喜欢
新时代
新时代下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
新时代网络新闻采访特点研究
新时代小学教育管理的发展方向及思路创新
基于人才成长的乡镇成人教育研究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管理研究
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台出镜记者如何做好新闻报道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媒体时代下的编辑工作研究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