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牛邮票赏析

2021-07-10 10:09
武夷科学 2021年1期
关键词:牛车水牛邮票

李 芳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2)

牛属于哺乳纲、真兽亚纲、偶蹄目、反刍亚目、牛科、牛亚科。 人类与牛相依相伴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距今约3 万年的远古洪荒。 拉斯科洞穴位于法国西南部多尔多涅省,蒙尼克镇的韦泽尔峡谷,这条40 km 长的峡谷陡峭幽深,有147 处史前遗址(距今约3 万~1 万年)汇集了旧石器时代的文化瑰宝。 在拉斯科洞穴岩画上就有野牛桀骜不驯的形象(图1)。

中国宁夏贺兰山东麓的古代岩画记录了远古人类(距今约1 万年~3 千年前)放牧、狩猎、祭祀、战争等生活场景,以及羊、牛、马、驼、虎、豹等多种动物图案,堪称史前人类的艺术长廊,其中就有一只健硕的公牛(图2)。

我国养牛的历史始于几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距今1 万年前)。 据考证,大约在龙山文化中期(距今6 千年前),我国先民就已经开始饲养家牛。 根据甲骨卜辞的记载表明:殷商时期,牛已开始供人类食用并用于拉车,牛也是祭祀中的主要祭品。 大约在东周时期,牛开始用于农耕。 至汉代,用牛耕田得到普遍推广,对农业生产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图1 拉斯科洞穴岩画野牛(法国)Figure 1 Bison in Lascaux cave (France)

图2 贺兰山岩画公牛(中国)Figure 2 Bull of Helan Mountain rock painting (China)

千百年来,人类依赖牛耕地种田,靠牛拉车载物,养牛改善膳食营养,牛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牛稳健刚毅、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忠诚淳朴的精神也逐渐深入人心,形成了蕴藉深厚,蔚为大观的世界牛文化。 邮票作为国家名片,同样展现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悠远博大的牛文化。

1 牛的家族

牛大体可以分为家牛与野牛两大类。 作为家畜的牛是黄牛(图3~图6)、水牛(图7~图9)、瘤牛(图10)、牦牛(图11)以及其种间杂种(图12)的统称。

图3 黄牛(澳大利亚)Figure 3 Cattle(Australia)

图4 秦川黄牛(中国)Figure 4 Qinchuan cattle(China)

图5 安格斯黄牛(美国)Figure 5 Angus cattle(USA)

图6 安格斯黄牛(乌拉圭)Figure 6 Angus cattle(Uruguay)

图7 水牛(肯尼亚)Figure 7 Buffalo(Kenya)

图8 滨湖水牛(中国)Figure 8 Lakeside buffalo(China)

图9 水牛(卢旺达)Figure 9 Buffalo (Rwanda)

图10 瘤牛(巴拿马)Figure 10 Zebu(Panama)

图11 牦牛(中国)Figure 11 Yak (China)

图12 杂交牛(中国)Figure 12 Crossbred cattle (China)

1.1 家牛类

黄牛的饲养在家畜中或牛类中均居首位,几乎遍布全世界。 秦川黄牛(图4)是中国五大优良黄牛品种之一,因产于陕西省关中地区的“八百里秦川”而得名。 安格斯牛(图5、图6)一般身体黑色,没有犄角,是肉用牛的首选品种之一,尤其在美国广受追捧。 黄牛身体密被黄毛,故而得名。 成语“多如牛毛”应该指的是黄牛。

水牛(图7~图9)一般皮厚、汗腺极不发达,热时需要浸水散热,所以得名水牛。 水牛体格粗壮,被毛稀疏,多为灰黑色;角粗大而扁,向后方弯曲;牛蹄质地坚实,耐浸泡,能在泥浆中自如行走。 滨湖水牛(图8)原产于湖南省洞庭湖的湘西、湘中等地,躯体高大,肌肉丰满。

瘤牛(图10)的肩背上有隆起之肌肉组织似瘤,故有此称谓,它头面狭长,额平,皮肤致密,分泌有臭气,但耐热,性极温驯。

牦牛(图11)是以中国青藏高原为中心及其毗邻高山、亚高山高寒地区的特有珍稀牛种之一。 牦牛能适应高寒气候,耐饥负重,爬山越岭,横跨冰川,素有“高原之车”和“冰河之舟”的美誉。 牦牛的祖先是野牦牛(图13、图14),生活在第四纪冰川时期,但随着气候的转暖,只残留在青藏高原,现为我国二级保护动物。

杂交牛是通过种间杂交而又能够正常繁育后代的牛品系。 中国黑白花奶牛(中国荷斯坦奶牛)(图12)是19 世纪末由中国的黄牛与当时引进的荷斯坦牛(图15)杂交,经过不断选育逐渐形成的牛品种。 草原红牛(图12)是以引进的兼用短角公牛为父本,我国草原地区饲养的蒙古母牛为母本,历经杂交改良育成的兼用型新品种。 西门塔尔牛(图12)被畜牧界称为全能牛。 它原产于瑞士阿尔卑斯山区,20 世纪60 年代被引进中国。 西门塔尔牛在引进我国后,对我国的黄牛品种改良起到关键作用,杂交一代的生产性能一般都能提高30%以上,广受赞誉。

图13 野牦牛(纪念青藏铁路通车)(中国)Figure 13 Wild yak (commemorating the opening of the Qinghai-Tibet railway) (China)

图14 野牦牛(中国)Figure 14 Wild yak(China)

图15 荷斯坦牛(新西兰)Figure 15 Holstein cattle(New Zealand)

1.2 野牛类

非洲野水牛是非洲稀有动物(图16~图20),广泛分布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部分地区。雄性个体大于雌性,犄角也更大更长(图17)。 水牛可以分为江河型与沼泽型两大类,法国邮票上的水牛是典型的沼泽型(图20)。 野生水牛是群居动物,最强壮的公牛会成为族群的领袖。 野水牛从不远离水源,日间它们会避开烈日高温,躲在阴凉处或浸泡在水池、泥泞中降温,夜晚结伴而行,行动迅速,雷厉风行。

亚洲水牛也是一种大型动物(图21、图22)。 野生雄性水牛重达1 200 kg,被毛稀疏,多为灰黑色;皮厚、汗腺极不发达;它们常在池塘中浸泡、打滚,借以散热。 倭水牛(图23)是水牛家族中最矮小、脾气最暴躁的成员,作为一种微型水牛,虽不能成为耕牛,但其肉味鲜美无比,毛皮上乘,成为富有经济开发前景的苏拉威西特产。

图16 非洲野水牛(布隆迪)Figure 16 African buffalo (Burundi)

图17 水牛(喀麦隆)Figure 17 Buffalo (Cameroon)

图18 非洲野水牛(刚果)Figure 18 African buffalo (Congo)

图19 非洲野水牛(利比里亚)Figure 19 African buffalo (Liberia)

图20 非洲野水牛(法国)Figure 20 African buffalo (France)

图21 亚洲水牛(斯里兰卡)Figure 21 Asian buffalo (Sri Lanka)

图22 亚洲水牛(菲律宾)Figure 22 Asian buffalo (Philippines)

图23 倭水牛(印度尼西亚)Figure 23 Anoa buffalo (Indonesia)

印度野牛(图24~图26)是世界上现存的体型最大的野牛,主要分布于亚洲南部与东南部,因四肢膝盖以下的毛白色,故又名“白袜子”。 它们栖息于热带、亚热带原始阔叶林中,早晚活动。 嗅觉和听觉极为灵敏,桀骜不驯、性情刚烈。 在我国,仅分布于云南,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北美野牛(图27)膀大腰圆,性情彪悍,据纪录最大的物种重约1 140 kg,头部和前半部巨大。 雌雄野牛均有短而弯的角,可作为战斗和防御之用。 2016 年5 月9 日,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了一项法案,将美洲野牛钦定为美国国兽,列入国家生态保护物种名录(图28)。 乍得邮票(图29)上的野牛与长颈鹿、狮子同框,成为狂野热带非洲草原的象征。

俄罗斯邮票上欧洲野牛(图30)在荒野中纵横驰骋,成为西高加索山保护区的代言物种。在苏联邮票上,两只公牛(图31)正在为争夺繁衍权利而厮杀角斗。

麝牛分布于美国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挪威等极端荒凉之地及北极苔原地区。 美国大自然邮票展现了北极苔原夏季的景象:苔原上遍布苔藓和地衣,还生长着低矮稀疏的植物。 在湖泊和沼泽地带,有小鸟筑巢;旅鼠奔忙;荒原上驯鹿成群漫游;狐、狼、鸥鸠等食肉动物在搜寻食物;麝牛群(图32)则成群结队小心翼翼向水边进发。 麝牛(图33)厚实的绒毛能抵御北极的严寒,而外面的一层长毛适于防御雨雪和大风。 当极地漫长的严冬来临,许多动物都远走高飞。 但麝牛依然坚守,它们用四蹄刨开积雪,挖出草叶和苔藓类为食。 麝牛耐饥渴,善于合作御敌。 当狼和熊等敌害出现时,群体立即形成防御阵形,成年雄性站在最前沿,把幼牛围在中间。 麝牛因其珍贵的毛皮被大量猎杀而濒临灭绝,但经过保护,种群数量有所恢复。

图24 印度野牛(马来西亚)Figure 24 Indian bison (Malaysia)

图25 印度野牛(印度)Figure 25 Indian bison (India)

图26 印度野牛(印度尼西亚)Figure 26 Indian bison (Indonesia)

图27 北美野牛(美国)Figure 27 Bison (USA)

图28 北美野牛(野生动物保护)(美国)Figure 28 Bison (Wildlife conservation) (USA)

图29 野牛(乍得)Figure 29 Bison (Chad)

图30 欧洲野牛(俄罗斯)Figure 30 European bison (Russia)

图31 欧洲野牛(苏联)Figure 31 European bison (USSR)

图32 麝牛(美国)Figure 32 Muskox (USA)

图33 麝牛(加拿大)Figure 33 Muskox (Canada)

2 牛与人类的物质关联

2.1 耕牛

在农耕社会,耕牛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牛乃耕农之本,百姓所仰,为用最大,国家之为强弱也。”因此,古人将牛宿定为北方七宿之一,位于北天区,与天田星宿为邻。 这样的安排应合了牛在凡间耕田的事实。 中国敦煌壁画(图34)是北周(557—581 年)时期农耕的情景再现。 汉画像石是汉代人雕刻在墓室、祠堂四壁的装饰石刻画像。 汉画像石以其丰富的题材内容,生动活泼的艺术形象真实地展示了农业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就有农人携带孩子耕田的生动场景(图35)。

公元11 世纪,印第安人便在安第斯高原地区建立了疆域辽阔的“印加帝国”,创造了恢弘灿烂的农耕文明。 秘鲁首都利马历史文化博物馆邮票上就有土著印第安人与耕牛的塑像(图36),仿佛在诉求久远的农耕历史。 北欧博物馆是瑞典最大的文化历史博物馆,博物馆纪念邮票采用的也是牛耕的画面(图37)。 保加利亚(图38)、新西兰(图39)、纳米比亚(图40)、马里(图41)邮票同样体现的是人类农耕的经典场景。 厄瓜多尔农耕邮票(图42)的主题是厄瓜多尔共和国成立100 周年纪念(1830—1930 年),背景是厄瓜多尔最高峰白雪皑皑的钦博拉索山,非常富有象征意味。

图34 敦煌壁画农耕(中国)Figure 34 Farming of Dunhuang frescoes (China)

图35 汉画像石(中国)Figure 35 Han Dynasty stone statues (China)

图36 农业纪念碑(秘鲁)Figure 36 Monument of farmers (Peru)

图37 北欧博物馆(瑞典)Figure 37 Nordiska museet (Sweden)

图38 耕牛(保加利亚)Figure 38 Farming cattle (Bulgaria)

图39 耕牛(新西兰)Figure 39 Farming cattle (New Zealand)

图40 耕牛(纳米比亚)Figure 40 Farming cattle (Namibia)

图41 耕牛(马里)Figure 41 Farming cattle (Mali)

图42 耕牛(厄瓜多尔)Figure 42 Farming cattle (Ecuador)

乌拉圭邮票(图43)是美洲区域劳工大会纪念;玻利维亚邮票以地图和牛头为图案(图44),体现农业改革的坚定信念;马耳他(图45)与民主德国(图46)邮票上既有农业机械,又有耕牛,意味着农业机械化兴起与农耕时代的隐退。

图43 美洲区域劳工大会(乌拉圭)Figure 43 America regional labor conference (Uruguay)

图44 农业改革(玻利维亚)Figure 44 Agricultural reform (Bolivia)

图45 牛耕与机械化农业(马耳他)Figure 5 Cattle farming and mechanized agriculture (Malta)

图46 牛耕与机械化农业(民主德国)Figure 6 Cattle farming and mechanized agriculture (DDR)

2.2 牛车

魏晋南北朝时,士人崇尚服牛,乘牛车成为名人逸士的时尚(图47),此举可见于《南史·梁宗室传下·萧哗传》:“(萧哗)美才仗气,言多激扬,常乘折角牛,毂木履,被服必于儒者,名盛海内。”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常常驾着牛车出门,直到无路可走了,才不得不痛哭着回来,这就是“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孔子与弟子乘坐牛车周游列国(图48),历时14 年,经历了无数艰难困苦,在68 岁时才结束了在外流浪的生活。 孔子周游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传播自己的治国理念,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也是借此调查社会、了解民情,从各种不同境遇中增长见识。 在周游列国过程中,孔子以社会为课堂,随地取材、因势利导,提高学生的认识和实践本领。 或许正因为如此,弟子从游者数十人,背井离乡追随不舍,在牛车上,在社会课堂中铸就了最浓厚的师生之情。

巴尔博亚是中美洲巴拿马运河区内港市。 位于巴拿马运河南口、运河码头与安孔山之间。这枚牛车邮票或许就是巴尔博亚(图49)开阜建城300 年历史的见证。

图47 敦煌壁画牛车(中国)Figure 47 Ox cart of Dunhuang frescoes (China)

图48 孔子诞生2 540 周年(中国)Figure 48 2 540th anniversary of the birth of Confucius (China)

图49 巴尔博亚中心(巴拿马)Figure 49 Balboa Center(Panama)

哥斯达黎加是中美洲第一个因商业价值而种植咖啡和香蕉的国家。 咖啡是哥斯达黎加重要的经济来源,咖啡出口额占据该国出口总额的25%。 而哥斯达黎加的咖啡和香蕉邮票上都有牛,其中一枚(图50)表现一家人驾着牛车采收咖啡,另一枚(图51)是农人依靠牛驮着香蕉涉水过河的情景。 智利的牛车邮票也是一家老小坐着牛车到田间劳作(图52),印度尼西亚邮票牛车在乡道上星夜兼程(图53)。

图50 咖啡种植(哥斯达黎加)Figure 50 Coffee growing(Costa Rica)

图51 香蕉出口(哥斯达黎加)Figure 51 Banana export(Costa Rica)

图52 牛车(智利)Figure 52 Ox cart(Chile)

图53 牛车(印度尼西亚)Figure 53 Ox cart(Indonesia)

2.3 养牛业

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牛车、耕牛已经逐渐淡出历史舞台,而肉牛与奶牛的市场需求日益提升。 哥伦比亚邮票呈现的是科尔多瓦省饲养的西努斯罗马黄牛(图54)。 莫桑比克邮票体现的是莫桑比克公司的牛舍(图55),尼加拉瓜(图56)与奥地利(图57)邮票彰显了养牛业在国民经济中重要地位。 马里邮票(图58)展示了自然放牧养牛的情景。

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养牛邮票(图59)的背景是玉米。 19 世纪以前,内布拉斯加州是蛮荒之地,风高物燥,尘土飞扬,居民苦不堪言。 1872 年,美国著名农学家朱利叶斯·斯特林·莫尔顿提议在内布拉斯加州设定植树节,号召全民植树造林,由此开启了轰轰烈烈的造林运动。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如今的布拉斯加州已经是沃野千里,成为美国重要的玉米与养牛畜牧业的主产区。 畜牧业发展需要良好的环境条件,而畜牧业的发展也会引发环境问题,20 世纪80 年代,哥斯达黎加(图60)因为发展畜牧业成为世界上毁林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这些牧场生产的大部分牛肉都出口到美国和其他的发达国家用以制成廉价的汉堡包。

图54 养牛(哥伦比亚)Figure 54 Cattle raising (Colombia)

图55 养牛(莫桑比克)Figure 55 Cattle raising (Mozambique)

图56 养牛(尼加拉瓜)Figure 56 Cattle raising (Nicaraguan)

图57 奥地利农业博览会(奥地利)Figure 57 Austrian agricultural exposition (Austria)

图58 养牛(马里)Figure 58 Cattle raising (Mali)

图59 内布拉斯加州建州(美国)Figure 59 Nerbaska statehood (USA)

图60 养牛(哥斯达黎加)Figure 60 Cattle raising (Costa Rica)

澳大利亚邮票(图61)画面上的主题是第六届国际草原大会草原纪念。 地球一半以上的陆地被草原覆盖,草原不仅是放牧的草场,也蕴涵着地球生物多样性(野生动物栖息地)、景观和空间再创造、生态旅游等多元价值。 所以草原的生态保护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命题(图62)。 梵蒂冈邮票(图63)以非洲儿童放牛的图景警告人们: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草原荒漠化必将吞噬人类田园牧歌的希望。

澳大利亚是一个奶牛业发达的国家(图64),这里的奶牛以放牧为主,所有牛场没有牛舍,牛场种植有许多成排树木,天气热时奶牛在树下乘凉(图65),奶牛在牧场上过着悠闲自在的日子(图66)。 由于澳洲奶牛在自然环境中生长,饲养成本低,具备显著的国际竞争力。

图61 第六届国际草原大会(澳大利亚)Figure 61 The 6th world grassland congress (Australia)

图62 草原保护(美国)Figure 62 Range conservation(USA)

图63 世界防止荒漠化大会(梵蒂冈)Figure 63 World congress to combat desertification (Vatican)

图64 生产食品(奶牛)(澳大利亚)Figure 64 Produce food(dairy cattle) (Australia)

图65 国际奶牛大会(澳大利亚)Figure 65 International dairy congress (Australia)

图66 奶牛(澳大利亚)Figure 66 Dairy cattle(Australia)

荷兰位于欧洲西北部,是一个风景秀丽、经济富裕的国家。 早在中世纪前,荷兰的奶牛业异军突起成为荷兰的支柱产业(图67)。 牛在草原上撒欢的景象是荷兰人理想的乌托邦式的境界,荷兰的牛羊也成为了肥沃、忠诚、财富和温顺的象征。 荷兰邮票上的奶牛洒脱奔放,似乎随着音乐的韵律在起舞(图68)。 人们常常用“对牛弹琴”比喻对不解风情之人白费口舌。 其实,20 世纪60 年代就有研究发现:在奶牛场播放优美舒缓的音乐,会使牛奶产量大增,可见奶牛也有精神需求。

新西兰也是奶牛业发达的国家,出产的高质量乳制品享誉世界。 新西兰的奶牛很可能是世界上最快乐和最健康的奶牛(图69)。 在广袤的牧场上,奶牛可以随意吃草,自由散步或者懒洋洋躺在地上。 新西兰南岛100 周年纪念邮票(图70)富有诗情画意,丰收女神骑在牛背上。 在新西兰南岛一个牧场连着一个牧场,往往好些牧场空空荡荡。 这是让牧场休养生息,让畜牧业可持续性发展。 巴拿马(图71)、英国泽西岛(图72)上的奶牛邮票都是以青青牧场、宁静安详的环境作为背景,可见优质的牧场是奶牛产出优质鲜奶的关键。

图67 牛(荷兰)Figure 67 Cattle (Netherlands)

图68 奶牛(荷兰)Figure 68 Dairy cattle (Netherlands)

图69 奶牛与牛犊(新西兰)Figure 69 Dairy cattle and calf (New Zealand)

图70 新西兰南岛100 周年纪念(新西兰)Figure 70 Centenary of South Island,New Zealand (New Zealand)

图71 奶牛(巴拿马)Figure 71 Dairy cattle(Panama)

图72 奶牛(英属泽西岛)Figure 72 Dairy cattle(Jersey)

2.4 牛与健康

英国科学家爱德华·琴纳(图73)以研究及推广牛痘疫苗,预防天花蔓延而闻名,被称为免疫学之父。 天花是一种传播范围广,死亡率高的传染病。 有一次,琴纳偶然听人说起,牧场里的挤奶女工很少得天花,因为她们大多得过“牛痘”。 经过实地调查,他发现牛出天花后,身上会长出牛痘,而感染了牛痘的挤奶工人,就再也不会出天花了。 琴纳灵机一动,决定尝试在人体中接种“牛痘”。 1796 年5 月17 日,琴纳从一个名叫萨拉·内尔梅斯的挤奶女工手上的牛痘疮中取出脓液,接种到一个名叫詹姆斯·费普斯的8 岁男孩手臂上(图74),小男孩随即发烧、起水泡,一周后小男孩恢复了健康并且对天花产生了免疫力(洛伊斯·N.玛格纳,2017)。 由此,琴纳开创了免疫学的新纪元!

东非共同体(坦桑尼亚、乌干达、肯尼亚)邮票(图75)的主题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预防牛瘟运动。 牛瘟病毒是一种极具感染性的病毒,会引起牛的瘟疫,导致牛高烧,口部溃烂,腹泻,淋巴坏死,有很高的致死率。

智利奶牛邮票(图76)的主题是口蹄疫。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所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主要侵害偶蹄兽,偶见于人和其他动物。 其临诊特征为口腔粘膜、蹄部和乳房皮肤发生水疱。 可见,集约化、规模化饲养家畜必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止家畜发生牛瘟与口蹄疫等传染病。

图73 爱德华·琴纳(英国)Figure 73 Edward Jenner (UK)

图74 接种牛痘(英国)Figure 74 Vaccination(UK)

图75 牛瘟运动(东非共同体)Figure 75 Rinderpest campaign(East African Community)

图76 农业和畜牧业服务(智利)Figure 76 Agricultural and livestock services (Chile)

3 牛与人类的文化关联

3.1 生肖

牛处地支第二位,此时正是鸡叫三遍之时,即为丑时(凌晨1 至3 点),故而称之“丑牛”。新中国真正意义上牛生肖邮票,则是1985 年1 月5 日才发行的“乙丑年”生肖邮票(图77)。这枚邮票的主图是一只气宇轩昂的公牛。 从造型上看,公牛昂首长鸣,眼睛圆睁,炯炯有神;从色彩上看,牛身采用青、蓝、士红、绿、灰黄熔于一炉的色调,主体是青色,让人联想到老子所骑的青牛。

1997 年是农历丁丑年,牛生肖邮票(图78)的图案分别为金牛奋蹄与牛耕年丰。 “金牛奋蹄”以民间剪纸为素材,展现牛质朴和实干精神;“牛耕年丰”的画面汇聚了吉祥、幸福、富裕的纹样,意喻富足祥和。

2009 年(己丑年)生肖牛票(图79)采用装饰画手法,体现红红火火的公牛,凸显牛的神韵。火牛神情怒目相对,象征面对恶魔(金融风暴)不畏惧,不妥协,也寓意“牛年兴旺”,一路飘红。

2021 年(辛丑年)生肖邮票(图80)动静相协、相得益彰。 第一枚是开拓进取的奔牛,体现刚健有为、敢于拼搏的牛精神;第二枚是充满温情的舐犊情深画面,彰显“家国”情怀。

图77 1985 年牛生肖(中国)Figure 77 Chinese zodiac in 1985 (China)

图78 1997 年牛生肖(中国)Figure 78 Chinese zodiac in 1997 (China)

图79 2009 年牛生肖(中国)Figure 79 Chinese zodiac in 2009 (China)

图80 2021 年牛生肖(中国)Figure 80 Chinese zodiac in 2021 (China)

加拿大(图81)与美国(图82)的牛年生肖邮票极富东方写意的艺术神韵,加拿大邮票以简明的线条,画出牛的正面形象,配合“福”的书法,体现福牛驾到,紫气东来的寓意。 美国的牛生肖邮票以中国剪纸图案,展现牛灵动的形象。

西方占星学认为一个人出生日期对应各星座(图83),蕴含一个人的先天性格及天赋。 黄道十二星座与中国十二生肖巧合的地方是,牛都是位列第二,而且对牛的理解也大体一致。 金牛座性格特点是:务实靠谱,善于理财,思维缜密,脚踏实地。

图81 1997 年牛生肖(加拿大)Figure 81 Chinese zodiac in 1997 (Canada)

图82 2009 年牛生肖(美国)Figure 82 Chinese zodiac in 2009 (USA)

图83 十二星座(以色列)Figure 83 Zodiac (Israel)

3.2 牛郎织女

牛郎和织女的传说源于楚国,到了汉代,伴随着天文学的发展,其传说更为广泛、具体、生动、形象,成为诗歌、绘画的重要素材(图84)。 2010 中国发行了《民间传说-牛郎织女》特种邮票(图85),这枚邮票发行于8 月16 日(七夕节),弘扬中国的情人节文化。

图84 董永与七仙女( 中国)Figure 84 Fairy couple (China)

图85 牛郎织女(中国)Figure 85 Cowherd and Weaver Girl (China)

3.3 拓荒牛

人类拓荒的历史与牛息息相关,美国的拓荒主题邮票大多以牛车为主图案,牛车邮票承载着欧洲白人在美国艰苦卓绝,血雨腥风的拓疆历史。

肯塔基定居邮票(图86)以牛车为主图案,远处是移民简易的栏杆式居所,居所的下层是牛的住所。 1787 年,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拓荒者丹尼尔·布恩(图87)第一次来到肯塔基东部。 之后,他带领的殖民者与印第安人发生了多次武力冲突,所以拓荒邮票上不仅有镰刀号角,还有火枪。 丹尼尔也因此爱上这片“黑暗血腥的土地”。

同样,宁静祥和的阿拉巴马州农耕邮票(图88)背后也是武力拓疆的血雨腥风。 阿拉巴马州原为印第安人居住地,其州名来自印第安语,意为“我开辟了这一块荒林地区”。 1540 年,德索托率领500 人的西班牙探险队穿越该州。 10 月18 日,西班牙人与印第安酋长图斯卡鲁沙率领的队伍发生激战,至少有几千名印第安人被屠杀(马比拉战役)。 1702 年法国在路易斯堡建立第一个殖民点。 1763 年据巴黎条约,英国取得该地区统治权。 1783 年归美国所有。

图86 肯塔基定居(美国)Figure 86 Kentucky settlement (USA)

图87 丹尼尔·布恩(美国)Figure 87 Daniel Boone(USA)

图88 阿拉巴马州定居(美国)Figure 88 Alabama settlement (USA)

瑞士先驱的牛车邮票(图89)记录了瑞士人移民美国的历史。 1638 年,第一批瑞典人从德拉瓦登陆北美,接着于德拉瓦河流域(今威尔明顿)修筑堡垒,并将之取名为克里斯蒂娜堡,成为当地最早的瑞典人聚落。

红河牛车邮票(图90)记录了明尼苏达州的移民历史。 明尼苏达是印第安语,含义是“乳蓝色的水”。 这里最初是奇佩瓦族和苏族印第安人的居住地。 1654—1660 年间,法国貂皮商人来此建立第一个白人居民点。 1803 年美国根据路易斯安纳购买协议, 取得该州西部地区的行政权。 1858 年5 月11 日明尼苏达州成为美国第32 州。 邮票上的“红河牛车”是一种用木头做的车。 车轮巨大,有的直径达3.3 m,大量的红河牛车在密西西比河边碾出一条移民大道。

犹他州定居邮票(图91)主图是牛车,牛车前方的人正在发出“this is a place”的慨叹。1776 年,天主教圣芳济修会修士Escalante 和Dominguez 是最早进入犹他的欧洲人。 1847 年,摩门教徒在Brigham Young 的带领下到达盐湖城并开启殖民统治。 1896 年1 月4 日犹他州成为美国第45 州。

俄勒冈州原为土著印第安人聚居区。 1778 年,英国船长杰·科克率船员到此收购海狸皮。1792 年,波士顿人罗·克雷发现哥伦比亚河并为其命名。 1830 年以后,成千上万的美国人从中西部迁移到西北部太平洋沿岸。 在他们走过的俄勒冈小道上,还依稀可见篷车压出的车辙。1848 年建立俄勒冈地区(图92)。 1859 年成为美国第33 州。

堪萨斯(Kansas)一词源于19 世纪之前印第安人部落堪萨(Kansa)。 印第安人的农耕技术落后,每逢天灾、蝗灾都会发生饥荒。 1824 年,堪萨部落与美国联邦政府签署条约,将大部分土地献给了联邦政府。 作为回报,联邦政府传授给堪萨部落先进的农牧技术。 从此,白人驾着牛车长驱直入堪萨斯州的地域(图93)。

墨西哥州购地法案邮票(图94)上有鳞次栉比的仙人掌与牛车。 1848 年,美国通过美墨战争从墨西哥取得了大片土地,但其中将墨西哥梅西亚河谷地区割让给美国以修建南太平洋铁路的要求遭到墨方拒绝。 1853 年7 月,美驻墨公使加兹登根据总统皮尔斯的指示,以武力入侵相威胁强行购买这片土地。 1853 年12 月30 日,美墨双方签订《加兹登条约》。 桑塔安纳政府以1 500 万美元的代价将科罗拉多河、希拉河和格兰德河之间的梅西亚谷地割让给美国。1854 年4 月25 日,美国国会通过该条约,并将赔付金额减至1 000 万美元。 至此,墨西哥丧失了12 万hm2的土地,这片土地成为美国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的一部分。 主要用于修建南太平洋铁路。

美国画家托马斯·哈特·本顿的作品描述了路易西安纳购地法案(图95),1821 年美国密苏里州创建,画面上的印第安面对的是殖民者的猎枪与牛车。 德国邮票(图96)以卡通造型体现美国西部牛仔与印第安人的“温情”画面,其背后的故事波诡云谲,难以尽述。

图89 瑞典先驱(美国)Figure 89 Swedish pioneer (USA)

图90 明尼苏达州定居(美国)Figure 90 Minnesota settlement (USA)

图91 犹他州定居(美国)Figure 91 Utah settlement (USA)

图92 俄勒冈州领土(美国)Figure 92 Territory of Oregon (USA)

图93 堪萨斯州领土(美国)Figure 93 Territory of Kansas (USA)

图94 墨西哥州购地法案(美国)Figure 94 Mexico State land purchase act (USA)

图95 托马斯·哈特·本顿画作(美国)Figure 95 Thomas Hart Benton painting (USA)

图96 印第安人与西部牛仔(德国)Figure 96 Indians and cowboys (Germany)

以色列建国先锋邮票(图97)上也有耕牛与牛车。 数千年来,犹太人在欧洲备受欺凌甚至被大规模屠杀。 19 世纪中后期“政治犹太复国主义思想”就像嘹亮的号角呼吁犹太人回到自己的“应许之地”巴勒斯坦重建家园。 经过艰难的谈判和交易,20 世纪初,第一批犹太人来到了贫瘠的巴勒斯坦地区。 用变卖家产得来的钱,从当地人手中高价购买沼泽、沙漠和荒滩,开始建立起定居点。 1939 年,犹太人已经在巴勒斯坦花高价购买了1 578 km2的荒地,建立起烟草、水泥、石油等企业以及完善的教育体系(朱兆一等,2018)。 1948 年5 月14 日,以色列宣布建国,虽然以色列国的生存环境险恶,但是坚忍不拔的以色列人不仅奇迹般地生存了下来,还在荒芜贫瘠的土地上创造了农业奇迹,成为中东地区首屈一指的强国和世界发达国家。

3.4 舐犊情深

中国农业展览馆邮票(图98)与中国台湾邮票(图99)展示了“舐犊情深”的暖心画面。“舐犊情深”典出《后汉书·杨彪传》“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舐即舔,表达母牛对牛犊的慈爱之情。 宋画(图100)绘两牛于秋原,芦花杂树之间,母牛驻足回首,小牛任性止步不前,母子之情跃然于纸上。

图97 建国先锋(以色列)Figure 97 Pioneers (Israel)

图98 农业展览馆(中国)Figure 98 Agricultural exhibition hall (China)

图99 舐犊情深(中国台湾)Figure 99 Deep love between cattles (Taiwan, China)

图100 平畴呼犊图(中国台湾)Figure 100 Song Dynasty painting (Taiwan, China)

初生牛犊不怕虎,小牛犊洋溢着青春活力,惹人爱怜(图101)。 澳大利亚青年农民俱乐部邮票(图102)以牛犊象征乡村年轻人,希望社会给予年轻农民更多的支持与关爱。 马达加斯加邮票(图103)描绘了人与牛相互依恋的温馨画面。

图101 爱护牲畜(中国台湾)Figure 101 Protect livestock(Taiwan, China)

图102 青年农民俱乐部(澳大利亚)Figure 102 Young farmersclub (Australia)

图103 人与牛(马达加斯加)Figure 103 Man and cattle (Madagascar)

3.5 斗牛

西班牙是世界上著名的“斗牛王国”, 13 世纪时便有了斗牛节。 西班牙斗牛节起源于西班牙古代宗教活动(杀牛供神祭品),也来源于希腊话中宙斯之子大力神赫拉克勒斯的12 件功绩之一,捕捉驯服了克里特岛一头破坏性很大的疯牛。 西班牙的斗牛文化不仅是西班牙的国粹,也为西方音乐、戏剧、绘画提供了无数灵感。 西班牙斗牛系列邮票(图104)展现了斗牛惨烈奔放的场景。 看着这些邮票,我们仿佛感到公牛周身奔涌的热血,感到它亢奋时喷吐的热气,听到它振聋发聩的哀嚎与咆哮。

3.6 宗教意味

在佛教中,牛的地位是相当高的,尤其“牧牛”一说有十分重要的佛义(顾雪梁等,2006)。《佛遗教经》云:“譬如牧牛,执杖视之,不令纵逸,犯人苗稼。”佛教以“牧牛”喻作“调心”,即要保持心态的调和。 佛教以“牧牛”喻作“调心”,即保持心态的调和。 佛家认为发现真我、明心见性即是“骑牛至家”。

图104 斗牛(西班牙)Figure 104 Bull fight (Spain)

《庄子·秋水篇》云:“牛马四足,是谓天(自然),落马首、穿牛鼻,是谓人(人为的方法)”;“若指之桑,以贯其(牛)鼻,则四尺童子而周四海上,顺也”意思是:人心总是喜欢追逐外物,因此要注意防范,时时自我反省,就像牧童牵牢牛绳,绝不放松。 久而久之,牛便驯服柔顺,时时相随,鼻绳遂成多余之物,因为它已成“露地自牛”。 所以童子牧牛邮票(图105、图106)也就具备淳朴天真的佛家意味。

中国智慧先民在造“牛”字过程中抓住了牛最突出的特点(牛角),用简明的线条加以表达(图107)。 我国古人把牛耳(图108)作为一种神物的象征。 《左传·哀公十七年》:“诸侯盟,谁执牛耳?”古代诸侯为了协同御敌常常歃血为盟,割牛耳取血,盛牛耳于珠盘,由主盟者执盘,因称主盟者为“执牛耳”(后泛指居领导地位)。 瑞典邮票(图109)上的画面来自教堂的壁画,牛角是神的召唤。 英国邮票(图110)上的大祭司以牛角呈上蜜蜂酒,献给上苍。

图105 李可染画作(中国)Figure 105 Li Keran′s painting(China)

图106 牧童(中国台湾)Figure 106 Shepherd boy(Taiwan, China)

图107 牛生肖(中国台湾)Figure 107 Chinese zodiac(Taiwan, China)

图108 丝绸之路文物(中国)Figure 108 Silk road cultural relics (China)

图109 教堂壁画(瑞典)Figure 109 Church murals(Sweden)

图110 大祭司向上苍敬献蜂蜜酒(英国)Figure 110 The priest offered mead to God (UK)

4 小结

牛意味着坚忍不拔的精神,在最寒冷、最严酷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有麝牛与牦牛。 牦牛(图111)是坚忍不拔的象征。 吴作人的水墨画“齐奋进”刻画了牦牛倔强不屈、无所畏惧的性格(图112)。

图111 西藏和平解放纪念(中国)Figure 111 Commemoration of the peacefulliberation of Tibet (China)

图112 吴作人画作(中国)Figure 112 Wu Zuoren′s painting (China)

牛寓意春天与吉祥,中国台湾牛生肖邮票(图113)色彩明媚,春意盎然。 在《周礼·月令》中有:“出土牛以送寒气。”表明在周代就有“鞭牛送寒气”的习俗,这种习俗到唐、宋两代更为流行。 唐代诗人元稹《生春》诗:“鞭牛县门外,争土盖春蚕。”先“鞭”而后“争”,是古代送冬寒、迎新春的两部曲。 中国澳门邮票(图114)展现了有“土牛”字样的牛形紫砂壶。 紫砂壶凝聚五行元素,泥塑的牛谓之“土牛”,古时农家常常在“立春”造土牛,为春耕祈福,因此“土牛”也称为“春牛”。

图113 春牛图(中国台湾)Figure 113 Spring cattle(Taiwan, China)

图114 紫砂壶土牛(中国澳门)Figure 114 Purple clay pot (Macao, China)

中国二十四节气邮票(图115)中“惊蛰”与“春分”画面都是春耕之牛,寓意“一年之计在于春。”1958 年8 月25 日,邮电部发行新中国第一套气象邮票,其中第一枚(图116)就是古代气象观测仪器“相风铜鸟”,背景分别是帆船与牧童骑牛,寓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牛意味着奉献精神,鲁迅邮票(图117)上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著名诗句。 牛吃进的是草,挤出的却是奶,孺子牛意象体现牛忍辱负重,默默奉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贵品质。2015 年11 月29 日,中国邮政发行“图说我们的价值观”特种邮票(图118),其中就有“中国梦牛精神”,生动传播了勤劳朴实,乐于奉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牛意味着勇于改革的创新精神,中国土地改革邮票是中国邮电部为了宣传农村土地改革,于1952 年1 月1 日发行的。 其中一枚(图119)描绘了农民分得土地后,在自己的土地上进行牛耕的情景。 “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抓住了这个问题就好比牵住了农村改革的牛鼻子。 土地改革是新中国成立后的重大举措。 中国的改革开放也肇始于农村,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邮票(图120)是中国邮政为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于2018 年12 月18 日发行的。 这枚邮票的主图是一只孔武有力的拓荒牛,背景是小岗村大包干雕塑与上海飞乐音响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票样。 2011 年6 月22 日,中国邮政发行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纪念邮票,其中一枚(图121)是改革大潮,主图也是拓荒牛。

图115 二十四节气(中国)Figure 115 Twenty-four solar terms(China)

图116 气象预报(中国)Figure 116 Weatherforecast (China)

图117 鲁迅(中国)Figure 117 Lu Xun(China)

图118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中国)Figure 118 Picture our values (China)

图119 土地改革(中国)Figure 119 Land reform (China)

图120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纪念(中国)Figure 120 40th anniversary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

图121 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中国)Figure 121 90th 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hina)

牛意味着权利与财富,古代对公牛的崇拜,常与神权联系在一起。 西周牛首夔龙纹鼎是古代饮器,上面有牛头与夔龙图案,牛头象征江山社稷,夔纹象征王权和神权,饰有牛首与夔形纹饰的青铜礼器(图122)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威与尊贵。

2010 年12 月12 日,中国邮政发行中国资本市场特种邮票,其中一枚(图123)的主图是金牛,背景是上海证券交易所。 1990 年12 月9 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1991 年7 月3 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营业。 沪、深股市的创办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正式开启。 资本市场也称“长期资金市场”,是期限在一年以上各种资金借贷与证券交易的场所。 多头市场(bull market)又称牛市,指价格长期呈上涨趋势的证券市场。 邮票上的金牛是力量、耐性与生育力的象征,寓意中国资本市场牛市稳健、财运亨通。

图122 西周牛首夔龙纹鼎(中国)Figure 122 Dragon shaped tripod of Western Zhou Dynasty (China)

图123 资本市场(中国)Figure 123 Capital market (China)

世界牛邮票不仅展现了牛的种类与分布,也折射出世界农耕文化的历史概貌。 阅读这些牛邮票,我们不仅可以体会牛对社会、经济、生态的重要价值,也能够感悟牛与人类千丝万缕的文化与精神关联。 总之,牛既有脚踏实地、厚德载物、默默奉献的精神,也有开拓进取、坚忍不拔的拼搏精神,堪称中国农耕文明与时代精神的最佳形象代言物种。

猜你喜欢
牛车水牛邮票
惹祸的牛车
赛水牛
《邮票上的西游》——邮票珍藏册
水牛喜欢水里钻
赶牛车
小水牛
邮票被谁拿走了
运大米
邮票上的“三月三”
找寻通往童年的那张“邮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