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言文写作教学的几点思考

2021-07-11 05:43邓鑫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价值策略

邓鑫

内容摘要:文章通过分析文言文在今天的重要教学价值,从其教学现状、学生的学习现状、教学矛盾出发,阐明进行文言文写作的必要性与相关教学策略。

关键词:文言文写作 价值 策略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围绕白话文与文言文的论争,形成了两大阵营。胡适是五四白话文运动最早的倡导者,他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出了改革我国的文字,即用白话文作为语言的工具。黄侃、章士钊等则认为白话文浅薄,赞美文言文的高明,反对白话文取代文言文。在今天,白话文作为主要使用语言,无论是在教学或是生活中都相比于文言文有绝对的优势。但是,今日不是昨日,今日不是那个封建伦理吃人的社会,今日是向中华文明、中华文化寻根的一日。这并不是说我们要回到过去的时代,要遵循过去的一切思想,而是应该明白过去的一些思想举措有着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今天我们更应该以辩证的眼光去看待。过去大多数的文学经典都是以文言的形式记载下来的,当我们静下心来阅读其文字,则不得不赞叹古人们的文采与思想。但是现今文言文成了学生们最不喜欢学习的文体,他们读不懂,更没有办法从中吸取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中华文化与思想。近年来,教育者们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在最新版语文教材中大幅度提升古诗文、文言文的比重;在课程标准中强调要注重依托文字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审美与创造能力。在学生学习、运用现代白话文的同时,文言文的学习与运用也应该是被重视的。考察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写作,文言文写作应该被接受、发扬,与现代文写作并重,才能真正使得学生汲取古代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为自己所用,并塑造其精神。

一.文言文教学的几个方面

在语文教学中,流传着学生“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之说,所以许多语文老师对待二者态度是避之不及,认为文言文确实难讲。但仔细探究这些文言文,我们可以发现,古人的那些人生理想、故乡国土、节操信仰、坚守自我的种种情怀无不令人动容,我们在阅读这些文言文的时候,思想也穿越了时空。可是在传统语文课堂上,老师对于文言文的讲解多是“翻译——特殊句式——思想情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看到了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也就是这篇文言文用现在的大白话是什么意思,而没有看到文言文的言语之美、思维之灵跃。

既然文言文有着这样重要的教学价值,为什么文言文在书本中的地位不断得到提升,但是在教学中问题却依然存在?张志公先生这样说到过文言文教学问题:“今天的文言文教学上存在着一个矛盾。从接收文化遗产,吸收古人的有生命的语言,学习前人的写作经验等种种方面考虑,一个受过普通教育的青年人似乎应该读一些文言文。要达到这个目的,念得太少是不行的。中学生要学的東西很多,很重要,把时间精力大批地耗费在念古文上是不合适的。一是孩子们啃不动,二是搞多了排挤白话文的学习,而学好白话文,这在今天是主要的,排挤不得。‘进退维谷,这就是矛盾所在。”文言文教学,除了存在老师自身的问题之外,张志公先生说到的确实也是一个现实问题,在理论与实践中文言文教学存在的矛盾之处,进行文言文写作教学又是难上加难,如果要进行文言文写作教学,首先一定要将文言文教学落实好。对于课堂时间,老师能够做的也许就是把篇幅有限的文言文进行有效教学,让学生喜欢上文言文,真正感受到文言文写作的魅力之后,再进行文言文写作教学。

如何才能做到对文言文进行有效教学?王荣生教授在他的《文言文教学教什么》一书中说道:“文言文的章法考就处炼字炼句处往往就是作者言志载道的关节点精髓处,‘文道统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传承“道”和“志”,这就是文言文的文化这个方面。那我们要传承这些文化,第一步我们得理解这些文化的内容。古人为了表达自己的“情”“志”“道”也会用他们认为的最恰当的表达方式形成文字。这就是文言文文章的一面了,遣词造句,章法研究的方面。所以文言文学习,还是得回到文本解读中来,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传达情、志、道。

二.文言文写作教学的必要性

我们为什么进行文言文写作教学?首先,就其出发点来说,第一,为帮助与促进文言文的阅读理解;第二,为丰富中国当代写作教学的课程,使得学生汲取文言文所体现的凝练、简洁、深刻、丰富、生动等写作元素,丰富教学资源。在今天,我们对学生进行文言文写作教学的指导,并不是抛弃白话文写作,而是让学生对于自己的写作形式多一个选择,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开设文言文写作课程。根据近年来高考阅卷情况来看,文言文写作并没有被抛弃,它依然存在于我们身边,如《赤兔之死》、《乐语文赋》等满分文言文作文。虽然这样能力的学生是少数,但是文言文高考作文屡评满分,难道不是我们对文言文写作所体现的凝练、简洁、深刻、丰富、生动等写作元素的赞许吗?所以,进行文言文写作教学是可行的。

再次,也是根据普遍的写作情况与过去写作情况的现实对比决定的。文言文写作与现代文写作的比较:以《夏天》为题写一篇作文,现在大多数学生怎么写呢?杭州一位六年级的小学生这样写道:“夏天来了,农民伯伯忙了,他们要忙着地里的西瓜;夏天来了,建筑工人忙了,他们要忙着建设杭州;夏天来了,小朋友忙了,忙着看看各地的风景。夏天,西湖申遗成功;夏天,杭州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可是,同样的题目,八十几年前的民国小学生又是怎么写的呢?当时广东的一位高小学生是这样写的:“一雨经三月,困人无限情。不图初入夏,乍喜得新晴。残滴千红落,浮烟众绿生。民国时期小学生作文半文言半白话,语句简练,情趣高雅,我们在他的字里行间能够感受到语言的典雅,能够感受到一种情感的流露。

文言文写作教学能够倒逼语文教师提高语文素养。语文教师不是教材的传声筒,不是教参的搬运工,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有自己的独创性,才能使得自己的课堂有魅力,语文教学才不是一汪死水。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过度依赖教参,少了许多自己独立思考的时间,更不用说自己进行教学创造。如果想进行创造性教学,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大部分文化典籍,即“国粹”,是用文言文写成的,这些内容是丰富语文知识的源头,教师如果想要把文言文写作教学上好,自己首先就需要去众多的文言文中汲取养分,其中丰富的文学素养与人文素养也会提高教师的语文素养,丰富教师的教学灵感。

文言文写作有利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教育部中小学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教授把读经典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他指出古时语文教学是以读书为主,教书先生很少讲。早在孩童时期学生就从《千字文》《增广贤文》《大学》《中庸》《左传》等进行背诵,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这样一种浸润式环境中,学生的文字、写作、语言、文化都有了一定的积淀。反观现在,语文教材是课堂教学和课文带动整个教学,课文进行一篇一篇的精讲,在语文课堂上老师的讲、教材的学习、机械的考试占了大部分时间。

三.进行文言文写作教学的策略

引导学生文言文语言积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一俗语说明了进行积累的重要性,文言文作为一种字字精炼的语言,对其进行积累,将有利于学生文言文的进一步掌握。事实证明,进行语言积累是必要的。例如在窦桂梅老师的诗歌语言积累之下,一个仅仅六年级的学生面对考试的失误,做出了自己独创的《独笑傲》:泪眼已过,朦胧,成绩难留心中。风光还是旧时间,恰似,一场梦。往事不堪回首,回首必见伤痛。荣辱成败瞬念空,仍笑,明朝春风。再去看窦桂梅老师所在学校—清华附小对学生的语文培养方案,学校把背诵诗歌,进行诗歌积累作为是每天每个学生都要进行的。文言文的语言积累也是同样的道理,教师应该每天让学生积累少量的文言语言,在潜移默化中增加學生对文言文的掌握量。

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语法知识。简单的文言应用文、文言记叙文命题写作以使用文言文做出正确的意思表达为核心,结合教材中的应用文、记叙文篇目的学习,开展文言应用文和文言记叙文的写作训练,让学生用文言文写作信件、记录事件等。这一阶段重点在实词、虚词及句式的使用,不对修辞做要求,训练学生迅速提升文言语法。这一阶段的写作训练虽以文言文进行,但应注意命题应紧贴学生生活,是“确有其事”的记叙文,和“确有所用”的应用文,这才不会造成无话可说的困境。通过命题的文言写作,可以迅速了解学生对文言语法的掌握程度,同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指导学生开设生活札记专栏,尝试出文集。引导学生随时记下一些短小见闻、偶感断想,积累多,文如泉涌。教师可以在班里开设了“生活札记”专栏。让学生用文言文来表达,把古文的意境嫁接到生活中,实现其生命的转换和绽放。另外提供展示平台,例如利用互联网,设置微信平台,对写得好的文章进行刊登,这样一种落地形式的文言文写作,可以让文言文写作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4.

[2]王荣生.文言文教学教什么[M].上海:华东师范出版社,2014.

[3]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暨蒙学书目和书影[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

[4]温儒敏.语文讲习录[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2019.

[5]窦桂梅.窦桂梅与主题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作者单位:四川轻化工大学人文学院)

猜你喜欢
价值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践行初心使命的价值取向
我说你做讲策略
价值3.6亿元的隐私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Passage Four
小黑羊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