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中全先生给我的一封信

2021-07-11 06:14王先霈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文学界老田嫁衣

王先霈,著名文艺理论家,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田中全先生——他说我们彼此不要称呼“先生”,那我就叫他老田,我们应该算是老熟人了。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之前,每年都会有若干次在这个那个会议上见面。随着两人都迈过古稀、耄耋的门槛,精力渐衰,已经有二十多年未通音讯了。三月初,忽然接到他的来信,并寄赠一本他的著作《小说纵横谈》。他说,“因为印装寒伧,羞于送人”。老田一辈子在出版社,任长江文艺出版社总编多年,湖北省内外很多优秀作家的“嫁衣”是经他的手问世的,而他的这件“嫁衣”的印刷装帧却朴素得近乎简陋,叫人抚之不胜感叹唏嘘!老田的同班同学,同样1956年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的谢永旺,在《文艺报》几十年,后任主编,心血浇灌文学之花无数,而自己发表文字也相对较少。这样的朋友,在湖北,在全国,可以列举很多。我曾说过,现当代的文学史,应该有文学编辑的专门章节,才能更完整地说明文学生产的全貌。

我的同事晓苏听我说到老田的这封信,马上想起他的“嫁衣”《山里人山外人》是由田中全总编签发出版的,建议把老田的这封信交《文学教育》杂志发表,并且配上《小说纵横谈》的书影。我相信晓苏的建议代表了多位有类似经历的作家的心理、意向。凡是诚恳付出过的,作家和读者不会忘记。老田的“嫁衣”虽然形式朴素,却将长久地放射光彩。

【附】田中全先生的信

先霈同志:久违了。

我们均系外地为湖北全心效力者,因此也得到绝不排外地的湖北出版界、文学界的厚爱,被同作为湖北文学界的“先辈”收入《口述史:湖北当代文学》一书中。翻看你的口述,还提到不才的名字,有隔世之感,那都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你的电话也变了,前些时打过,说是空号,张永健的电话也是空号,于是只好按照百度搜索到的,给你寄去这本拙著。因为印装寒伧,出版后羞于送人……除了老同学外。在网上看到你著作等身,甚为欣羡。编辑一生,累不堪言,拙文均写于节假日及晚间。

我在《芳草》前后约发表了五篇评论,而在《湖北日报》《长江日报》发表更多,均在七篇以上,感谢这些同行的督促。当总编辑以后所写极少。我俩一起参加湖北文学界的活动,大约从1983年作协理论小组开始。记得在一次骆文同志主持的奉命批判周扬“异化”论时点名我发言,我以“一个大唯心主义者必须是大唯物主义者才能为之进行战斗”婉辞。骆文同志大度一笑,我想他也不会赞成此类批判的。然而这位长者已遇车祸意外身亡多年了。

蒙省作协抬举,在我未申请的情况下,于1983年推荐我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并于次年底,让我作为代表,在京西宾馆参加中国作协第四次会员大会。

关于编辑工作,值得提及的远不止《编辑有奇缘》中的两三件事(因囿于采访者所言,成文后限5000字左右)。可以说,和你一生均耗费在教学育人上一样,我一生均耗费在为湖北文学的繁荣助力上了。也有两桩可以说说:一,从我1982年任小说编辑室主任起,至1984年止,利用吃大锅饭之机,由我提出,组织室内编辑,以出32开本形式,系列推出了湖北文学新人方方、沈虹光、李叔德、楚良、王振武、姜天民、映泉、葉明山、赵致真、黄大荣等的第一本小说集。至于半新半旧的刘富道的第一本小说集《南湖月》则是我自己责编的,也用的是长32开本。二,1983、1984两年,由我独力编选出版《湖北短篇小说年刊》。另,编选了一期《湖北中篇小说年刊》。

祝阖家安好快乐!问陈老师好。田中全

田中全,原长江文艺出版社总编。

猜你喜欢
文学界老田嫁衣
春的嫁衣谁裁剪
政治与文学之间
《咔嚓!老田就爱高丽丽》
特殊准妈妈生产时的守护神
An Analysis of Literary Language in The Old Man and the Sea
开镰
时尚嫁衣,新娘们过来看
你嫁衣如火,开出倾世桃花
老田与他的“甜蜜事业”
90年代以来文学界出现过的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