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法治文本案例 提升学生法治素养

2021-07-11 06:16张童明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法治素养道德与法治课

张童明

[摘   要]法治文本案例是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教学资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充分有效地使用法治文本案例,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的趣味性,加深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从而使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法治教育目标落到实处。

[关键词]法治文本案例;法治素养;道德与法治课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13-0038-03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提出,在法治教育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将真实法治案例引入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能力。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法治案例多以文本的形式出现。所谓文本,从狭义的角度来看,是指书面语言材料。法治文本案例成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教学资源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从教师角度来看,法治文本案例比较容易收集,教材、网络、报纸杂志中都有着非常丰富的法治案例资源。在使用过程中,教师也比较容易将文本案例与教材知识有机融合,操作起来简易便捷。从学生角度来看,学生在解读、分析法治文本案例的过程中,能够提高自身的理解力、想象力和思维力。在教学过程中,音像视频类材料虽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较为被动,学生在观看后,思维往往会因受到材料的影响,而显得片面且不够深入。而文本案例可以供学生反复研究查看,便于学生观察发现问题,促进学生深度思考。

法治文本案例的使用有其优势,但是一些教师在使用时,也存在一些不足:所选择的案例脱离学生生活;案例的表述过于生硬,缺少生活气息;分析案例时主观性过强,不符合法治教育的要求;案例研讨浮于表面,缺少思维的碰撞和深度思考。围绕上述几个常见的问题,笔者结合课堂教学实践对如何巧用法治文本案例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一、以生为本,巧选案例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生活课程,法律和道德一样,都是人们在生活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法律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与生活密切相关。在生活中,许多情境和事件都蕴含了法律要求。如家庭生活中有孝敬父母长辈的法律要求,公共生活中有遵守公共秩序、不得妨碍公共安全等法律要求。因此,法律不是脱离现实生活的抽象的法律条文,而是蕴含在生活中的鲜活的感悟和规则。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引入各种生活案件可以引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通过对案件中的人和事进行思考,进一步理解法律规范的含义及其存在的意义。这要求教师要始终记得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只有从学生的角度去寻找案例和素材,才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也才会显得有活力。如果我们一味地从成人的角度去选择案例,脱离了学生的生活范围,学生接受和理解起来就会显得被动吃力,更谈不上情感上的认同。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一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准确把握犯罪行为的概念,表述其基本特征和刑罚的种类;引导学生通过理性分析、辨别案例,全面认识违法犯罪的危害;培养学生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为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符合学生需求的案例,课前,笔者对授课班级的学生进行了以校园欺凌为主题的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发现,有43%的学生被欺凌过,8%的学生经常被欺凌。欺凌的方式多种多样,其中被取笑戏弄、被打、被故意弄坏东西的比例较高。遇到欺凌后会选择告诉老师或父母的学生占到52%,而选择报复、默不作声的有12%。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笔者了解到,被调查班级有不少学生并不懂得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在自己受到侮辱甚至欺凌时往往不知所措,或者会通过错误的途径解决问题。

针对调查中反映出来的问题,笔者选取了一个关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真实案例:初中生赵某与李某因在学校里互起“绰号”而打了一架,后来两名学生又各自找来社会上的朋友,在学校门口群殴,造成一人重伤、一人轻伤的严重后果。案发后,承办该案的某区检察院侦监处经调查取证,认为犯罪嫌疑人故意伤害他人身体,造成一人重伤一人轻伤的严重后果,其行为已经构成故意伤害罪。

案例展示后,笔者设计了罪之义、罪之害、罪之因三个环节。环节一,围绕赵某与李某打架和两人找来社会上的朋友进行群殴两种行为的区别,提出探究问题:同样是打人,同样是违法行为,两种行为有何区别?环节二围绕“罪之害”,提出探究问题:聚众斗殴有何危害?环节三围绕“罪之因”,提出探究问题:两名同学走上犯罪道路,谁应该对此承担责任?问题展示出来后,多数学生都表现出较高的探究欲望。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充分发表了对案例中人物行为的看法,也提出了自己的困惑,讨论热烈而且深入。上述法治案例源于真实的生活,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并解决案例中涉及的问题,提升学生的法治素养。课后,不少学生表示自己对犯罪行为的特征和刑罚的种类有了清晰的认识,将来遇到类似问题时,就能理智维权、依法维权。

二、创新形式,巧现案例

法治文本案例往往以严谨生硬的表述呈现,对于初中生来说,这样的案例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教师在引用一些法治文本案例时,可以转换呈现方式,如以讲故事或者情境创设的方式与学生分享探讨。

如在教学八年级下册《依法履行义务》一课中“法定义务必须履行”这个知识时,可以选择以下两种方式呈现课本中的法治案例:

方式一   直接講述或用PPT展示教材中的文本案例。小斌等几个15岁的学生多次纠集在一起,使用暴力、言语威胁等手段,抢劫其他未成年人的财物,后被公安机关抓获。经法院审理,小斌等人的行为构成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

方式二    将法治案例改编成法治故事。16 岁的小斌,自打接触网络游戏英雄联盟后,就着了迷,经常往网吧里钻。因家里管得严,小斌想出了这么一招:每天一大早打着上学的旗号, 背着书包直奔网吧,下午到放学时间了再回家。就这样持续了半年多的时间,小斌不仅把父亲给的学费都送进了网吧,还因为钱不够,不断向父亲索要补习费等各种费用。到了期末,因小斌拿不回成绩单,父亲起疑找到学校,才知道儿子竟然已经半年没有上学,学校也没有和家长沟通! 就在小斌父亲深受打击的时候,又传来另一个“噩耗”:小斌因为上网缺钱,从家里拿水果刀去打劫一名女中学生,非法获得20 元钱,结果被少年法庭判处缓刑。

两种方式比较起来,方式二的情境性更强,更易于引导学生从案例中人物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能做,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

三、制造矛盾,巧设问题

法治文本案例的解读离不开问题的引导。教学中教师设计的有价值的问题或是学生自主提出的问题,有助于学生找到解读法治文本案例的突破口和方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认真考虑设计什么样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四课《依法履行义务》的教学中,笔者选用了教材中的案例:小颖和妈妈到一家百货商店购物,在试背一款书包时,不小心将车钥匙落在包里。她们返回商店寻找,捡到钥匙的店员要求买一杯饮料“请客”。本来对店员心存感激的小颖,转而感觉心情不悦,但还是照办了。

针对此材料,可以设计以下三个问题。

设问1:店员捡到钥匙应该主动归还吗?为什么?

设问2:归还失物能否索要报酬?请谈谈你的看法。

设问3:若店员拒绝归还钥匙,小颖的妈妈用暴力或言语来威胁店员,你认为谁对谁错?为什么?

第一问,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过于浅显,没有找准学生的困惑点,难以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第二问难度更大,对学生的要求更高,其结论更具开放性,符合真实生活的要求,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第三问比第二问更具思辨性,进一步激化了矛盾冲突,此时学生愿意主动地深入地进行思考,并在交流碰撞中,丰富了法律知识,培养了法治思维。我们在围绕案例设计问题时,应尽可能地考虑到真实生活的复杂性。将单一的问题矛盾化、复杂化,往往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关键能力。

四、立足法律,巧析案例

法治教育不是机械地背诵条文,但是树立法治观念离不开法律条文。一个具有法律素养的人一定是一个善于运用法律知识的人。法律知识主要包括法律条文和法理认知。部分教师习惯于让学生用自身的主观想法去解决法治问题,如他们会在课上问学生:“假如你是法官,你会怎么判决?”这种依靠主观判断思考解决问题的做法,并不适用于法治教育。因为,从罪刑法定的角度来看,所有的行为都可以分为合法和非法,而判断的依据就是法律条文。一个具有法治意识的人,应该是一个了解法律、善用法律的人。因此,要从法律角度分析案件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查找相关的法律条文,这是法治思维的体现,也是客观法治精神的体现。

如在小颖丢失钥匙的案例中,全班学生在探讨归还失物能否索要报酬时,没有取得统一意见,此时,教师并没有直接给出参考答案,而是引导学生知晓,我们在判断一件事情是合法还是非法时,不能依据自己的主观判断下结论,而是应该主动查阅有关法律法规,将事件与法规一一对应后,才能得出结论。学生自主查阅法律法规后,找到了法律依据,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零九条:拾得遗失物,应当返还权利人。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在课后作业中,教师提出了“若拾得人拒绝归还遗失物,失主使用暴力和言语来威胁拾得人,你认为谁对谁错?为什么?”的问题,并提示学生查阅宪法、刑法和行政处罚法等法律。在第二节课伊始,请学生结合自己的查阅结果回答此题。

在以上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查阅法律法规去解决问题,既增长了学生的法律常识,又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理性意识。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我们应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查找法律条文等权威性资料的机会,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自主提升法治意识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学生的生活逻辑选择法治文本案例,并通过思辨性的问题引導学生深入解读案例,帮助学生理解法律知识、提升法治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胡丽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对学生法治意识素养培养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8.

[2]  孙文婧.公民法制教育内容的文本分析[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4.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法治素养道德与法治课
利用道德与法治课对农村初中后进生进行心理教育的探讨
新课标下的道德与法治课对学生成长的作用
基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提升初中生公共参与意识的路径选择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研究
日本国民法治素养培养体系研究及启示
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大学生法治素养提升路径探析
司法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法治素养现状分析
浅析高职院校法治意识素养的培育和养成
完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