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鉴赏“实训”技法应用的个性诉求

2021-07-11 11:06于玲
小学教学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语序语段词句

于玲

【摘 要】学生语言鉴赏基础普遍不高,教师给学生提供更多学法支持,无疑能够带来全新的教学面貌。调整语序、替换词句、增删语段、判断色彩,都可以形成不可多得的鉴赏体验,让学生顺利进入鉴赏核心,在体验感知中形成鉴赏认知。教师要做出针对性设计,以提升语言鉴赏教学的适配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 鉴赏 技法

语言鉴赏方法储备多寡,对教师执教会造成重要影响,学生在语言鉴赏方面的表现可谓是参差不齐,教师需要对学生鉴赏基础有比较清晰的认知,这样才能适时做出针对性调整,为学生准备更多合适的学法。调整语序,让学生感受文本的经典性;替换词句,让学生体验文本的精确性;增删语段,让学生体会文本的逻辑性;判断色彩,让学生体悟语言的情感性。教师从不同角度、不同维度展开教学应对,能够生成丰富的教学成长点。

一、调整语序,体察文本语言经典性

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大多具有经典性特征,其文学鉴赏价值極高,是语言鉴赏学习的重要素材。教师在具体学法传授环节,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直观的操作方法,而不是讲述道理,这样才能让学生明确鉴赏操作路线,并在实践操作中形成鉴赏认知。调整语序,这是比较容易操作的鉴赏活动,就是对文本内容进行语序的调整,然后对比其前后表达上的变化,感受原文语序设计的经典性。

调整语序的目的是让学生对表述逻辑有一定认识,教师在具体引导时,需要选择一些逻辑感比较强的内容进行操作。如教学《桂花雨》,教师选择这样一段话:“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可将其中的语序进行调整,通过对比阅读,感受原文语序的逻辑感,并对调整前后进行对比分析。这个语序带有很强的逻辑性,如果先说“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后说“不说香飘十里”,就会让人感觉递进关系不存在了,表述也变得比较模糊了。再如“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这个句子中间加逗号,形成了分句,设计的目的也很明确,就是要强调“迷人”,如果去掉中间的逗号,这个句子是通顺的,但其表达的意思却相对弱了。教师应对学生文本语序调整情况分析做出积极评价,肯定学生的个性见解。

从学生语序调整感知情况能够体察到,因为语序调整带来的鉴赏体验是建立在逻辑梳理关系基础上的,而学生自身对表达逻辑不是特别敏感,如果教师引导学生从这个角度展开阅读思考,可以成功引发学生深入探究,形成重要学习成长点。表述语言本身对逻辑性的要求很高,而学生平时表述大多凭借语感展开操作,从专业角度展开这样的训练,给学生带来的体验呈理性化,其助学效果会更为突出。

二、替换词句,体验文本语言精确性

替换词句是比较常见的鉴赏操作方式,教师不妨先让学生找出文本中一些经典的词句,然后要求学生对其进行替换处理,对替换前后的语句展开对比分析,进而感受原文语言的精确性。替换词句简单易行,鉴赏效果也会立竿见影,教师要适时做出一些指导,要求学生学会对比分析,找到经典词句的经典所在,在反复诵读比较中建立鉴赏认知。学生语用积累还比较有限,教师不妨组织学生进行集体操作,这样能够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

教材文本语言经典性是毋庸置疑的,教师在引导学生感知学习时,要从更多角度展开操作。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时,教师先让学生主动阅读文本内容,画出一些典型词语,体会这些词语的表达效果,尝试进行替换操作,然后对比替换前后效果。学生依照教师指导进行相关操作,展开特殊的阅读学习和思考;教师深入课堂之中,对学生操作情况进行全面指导。在词语替换过程中,学生阅读个性得以释放出来。如“不可估量”这个词,是用在圆明园毁灭对中国文化带来的损失这个地方。有学生找到了一些词语进行替代,如“巨大”“无可挽回”“难以想象”等。在对比分析时,学生从词语的程度、范围、语气等方向做出比较,感觉都有些逊色。再如“饱览”这个词语,用在中外风景名胜游览这个地方,写出了人们有极为丰富的游览经历。学生尝试进行替换操作。如“游历”“参观”“游览”等,在程度上都难以和“饱览”相媲美。

课堂上,教师应引导学生展开词语替换操作,给学生提供学习体验的机会。从具体操作情况能够看出,替换对比分析,给学生创造了获得清晰认知的机会。因为有了对比,词语的经典性完全呈现出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为深刻。替换不是机械性操作,需要对其表达效果展开深入研究,唯有比较才能形成认知。

三、增删语段,体会文本语言逻辑性

在语言鉴赏中,教师引导学生增删语段,是语言鉴赏的一种操作方法。增删语段后,需要前后对比分析,教师需要在角度选择、分析方法运用等方面做出一些指导,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逐渐建立语言逻辑思维。课文语言构建有鲜明的逻辑性,而且与文本内容高度契合,教师在具体引导时,需要进行拓展性启示,让学生在更为广泛的阅读思考中形成语言逻辑关系。增删语段幅度不可太大,以免造成混乱。

增删语段操作,教师需要做出更精准的引导,什么样的语段可以增删,这是比较敏感的问题。学生表达基础还比较薄弱,对这样的问题缺少理性认识,教师要做出针对性引导,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形成阅读体验。在教学《珍珠鸟》时,教师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内容,梳理其主要情节。在阅读提示时,专门找出一些简短的语段。如第二段,只有一句话:“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这个段落能否删去呢?学生开始梳理思考,自然给出否定的回答。在陈述理由时,学生的见解呈现差异性。有学生说,这是过渡段,主要起到启下的作用,如果删除了,就不能形成自然衔接,下面的故事也没有了引子。也有学生说,作者之所以要写这句话,不仅仅是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还是一个重要的伏笔设计,因为后文中,这只珍珠鸟不仅不怕人,还特别亲近人,与此形成鲜明对比,写出了信任的重要性。教师对学生的个性化理解给予专业点评。

在这个教学设计中,教师列举相关内容,要求学生进行删除评议活动。学生从自身阅读理解角度展开对应讨论,给出了不同的阅读见解。无论是哪一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说明学生对一些文段的作用认知比较清晰。学生分析比较专业,个性讲解也很到位,这足以说明教师教学设计和引导是比较成功的,将学生阅读思维引入特定情境之中,其训练效果是比较显著的。

四、判断色彩,体悟文本语言情感性

语言是有色彩的、有温度的,但学生对此还不是很清楚,教师需要从情感角度展开诱导,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文本的色彩,体验语言的情感性。语言本身被作者赋予了丰富情感因素,学生进入语言鉴赏环节后,大多会从修辞等展开关注和分析,很少从语体色彩、情感色彩等角度进行解读。因此,教师需要广开鉴赏视角,让学生找到更多鉴赏的切口,并在反复诵读感知体验中形成鉴赏认知。

在教学《慈母情深》这篇课文时,教师先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梳理性阅读,要求学生找出文本中使用频率最多的词语。学生进入阅读环节,很快就找到了这些词语,“立刻”“供”“我的母亲”等。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词语进行深入解读,从情感角度进行分析体会,感受这些词语的温度。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展开阅读思考,对这些词语进行推敲。有学生说:“‘立刻一词是用在‘母亲回到工作岗位上的具体表现,这个词语本身是中性的,在这里却包含丰富的色彩。首先是写出‘母亲对工作的责任心是很强的;其次是说‘母亲要争分夺秒地挣钱,好养活一家人;最后是写作者的内疚心理,看到‘母亲这样辛苦,内心很痛苦。”也有学生说,“供”这个词语用在其他人的对话之中,从侧面写出母亲的辛苦,要赚钱“供”子女吃、“供”子女穿、“供”他们上学,还要“供”他们读闲书,这句话在作者听来是多么的难受。

教师要求学生对使用频率极高的几个关键词进行重点解析,对其表达语言的色彩和温度进行对应体验,成功激发学生深入思考的热情。从学生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教师选择角度是比较适合的,其情感构建也是比较顺利的。从语言的色彩和温度的角度引导学生展开阅读学习,同样能够获得丰富调度效果。

语言鉴赏教学方法众多,教师需要对方法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处理,为学生提供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让学生在实际体验中形成鉴赏认知。调整语序、替换词句、增删语段、判断色彩,都是比較容易操作的方法,其鉴赏效果也更为丰富,学生都能够顺利进入鉴赏操作环节,这样的教学设计有更强的可操作性,教师要针对学生学习需要做出设计,让语言鉴赏真正发生。

【参考文献】

[1]敖海荣.浅析小学语文语言鉴赏教学创新实践[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3).

[2]刘莉娟.小学语文阅读鉴赏方法的创新探索[J].新教育,2019(35).

猜你喜欢
语序语段词句
浅谈中年级“语段学习”实践策略
《富贵不能淫》阅读题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字词句训练
语段教学,语文教学之“纲”
如何压缩新闻语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