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误区及对策探讨

2021-07-11 06:42王成昇
新课程·上旬 2021年14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在不断进步,这一点在教育上表现得非常明显。现如今,在教育中,道德与法治教育是教学的一大重点内容,人们不仅仅重视学生的学科成绩,而且对学生思想的培养也开始注重,教育者经过系统化的研究,提出了生活化教学这一新的教学方式。但是常常有教师因为对这种教学方式的不熟悉,在教学中出现一些问题,走进教学误区,降低了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的质量。对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进行生活化教学的利弊进行了分析,研究了教学误区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课堂生活化;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也就更大。课堂效率能否有效地提升已经成为目前教育改革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中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一阶段的教学将直接影响对中学生政治思想的培养,对其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一、中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现状

现如今,人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随之而来出现了各种中学教育机构,而全日制中学对学生的教育创新也开始重视。但是目前仍存在一些弊端,更多的家长和教育机构对孩子的中学道德与法治学习过于重视,但是却忽视道德与法治学习的基础,如果没有道德与法治学习的基础,那么孩子是无法独立完成道德与法治学习的,这样对于孩子学习兴趣的培养可能只是事半功倍,更有可能使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学习难度大而对道德与法治学习产生抵触心理。

二、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误区

(一)教学思想、方式及模式落后

受教学模式影响,很多道德与法治老师的教学思想还是更偏向于应试,他们认为学科成绩是第一位的,并不是很在乎生活化教育。更多道德与法治老师对学生的课堂授课方式依然采用非常传统的教学方式,使课堂的教学氛围枯燥乏味。在这种环境下,学生无法提起学习兴趣,导致师生之间出现隔阂;班级管理松散,学生之间缺乏团结性,不能有效地提升教学的效率。

(二)忽视互联网技术和生活化教学

随着当今科学和网络的快速发展,网络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网络能够更加快捷地把信息传递给使用者,并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在网络技术发展应用下,越来越多的老师开始尝试缩短课堂与生活之间的距离,以此来实现生活化教学,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部分老师忽视了互联网技术和生活化教学,这导致课堂内容枯燥死板,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兴趣,也很难实现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生活化应用。

三、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实施策略

(一)提升学生学科素养

道德与法治老师在很大程度上是起一个指导的作用,并且这样的指导工作会直接影响教学结果。所以这就要求道德与法治老师在进行教育的时候要给予学生更多的独立思考空间,充分培养他们的学科素养。

(二)调整生活化教学环境

在实际教学中,课堂环境对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教育家认为道德与法治课堂生活化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这是学生道德与法治思想全面发展的基础,道德与法治老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生活化学习环境,立足于学生真实情况,对教育环境进行改革。[1]此外,作为道德与法治學科老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时,首先需要以身作则,端正自己的品行,在言行举止方面时刻要求自己,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行为素养形象,如此可以在教学中逐步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思想水平。

(三)优化教学内容

通过上文的叙述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当前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存在的一大问题就是教学内容古板枯燥,这样的问题也使很多学生丧失道德与法治学习的兴趣,面对这样的问题,在实际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优化教学内容,使中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更加专业化,让学生在上完课后不仅感觉自己的精神素质提高了,而且还丰富了知识[2]。

(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传统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老师是占据主导地位的一方,他们决定着课堂教学内容和课堂走向,但新课标要求在实际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将课堂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旁进行教学引导。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减少教师的讲课时间,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中学到新知识。

(五)关注学生兴趣,满足其心理需求

在为中学阶段学生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老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喜好,以此来拉近师生距离并满足其心理需求。从道德与法治教学角度来看,其中包括很多方面,这就要求老师做好课前准备工作,立足课堂重难点,结合学生兴趣点和日常生活案例来激活课堂氛围,并提高班级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和道德修养的关注程度,从而更好地将课堂理念应用到生活中,以此来提高课堂教学活动效率[3]。

四、结语

生活化教学作为一种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玩中学,还可以使整个教育模式的教育水平得以提高,而且对于中学生提高精神素质都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李源.浅析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存在的误区及对策[J].现代教育科学,2007(10):97-98.

[2]郑爱月.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生活化[J].考试周刊,2013(92):123-124.

[3]王春梅.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生活化[J].学周刊(B),2011(11):179.

作者简介:王成昇(1981—),男,藏族,甘肃临潭人,本科, 职称:中一,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