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品质的培养在教学中的渗透

2021-07-11 07:15王雪莹
新课程·上旬 2021年14期
关键词:两难英语课程素养

王雪莹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英语课程不仅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而且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任务。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还是思维的工具。

一、思维品质的内涵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思维品质是指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创造性等方面所表达的水平和特点。程晓堂教授在《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及其测评》中提出:“思维品质是学生通过英语学科的学习而得到的心智发展。思维品质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跨文化的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对事物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

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的提升主要包含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和敏捷性这五个方面。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可以让其思维品质得到极大的发展,进一步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分析、比较、推理等方式,辩证地看待问题,理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做出合理的判断或正确的决定。下面以人教版《新目标》(Go for it!)八年级上册Unit 10 If you go to the party, youll have a great time!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1.在两难境地中,如何做出正确的抉择?

本单元的核心话题是“做决定”,并围绕这一主题讨论不同的决定可能会产生的一系列结果。那么在两难境地中,如何做出正确的抉择?本单元通过Section A 以及Section B中的三个两难抉择,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

两难抉择之一:To go to the party or study for the exam?Section A部分以学生感兴趣的party展开。大部分学生都对参加party兴致高昂,但作为学生,课外娱乐时间往往与课业压力形成冲突。因此在3a部分,教材借助Tina的困境,矛头直指学生会面临的现实问题:To go to the party or study for the exam?下周就是英语考试,Tina的父母希望Tina准备考试,而Tina内心实际是想去的,但又担心令父母失望,同时又发愁聚会没有合适的衣服,负担不起交通费用。这一真实又生动的情境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这时抛出问题:Should Tina go to the party or study for the exam?Why?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再各抒己见。一部分学生认为:Tina should go to the party. Because she can spend more time studying for the exam at the weekend. And she will have a great time with her friends.而对于父母的反对、衣服及交通问题,学生也给出了解决措施:Tina should talk to her parents and they will understand her. She can borrow some clothes from her friend. Taking the subway is a good choice for her.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Tina should study for the exam. If she goes to the party, she wont have enough time to prepare for the exam and she may get a terrible grade. She will not enjoy herself at the party if she is worried about her exam.

两难抉择之二:To join the Lions or go to college?在Section B的听力部分,主人公Michael热爱足球,并想加入著名足球队The Lions成为一名足球运动员,而Michael的父母希望Michael继续学业。Michael正处于人生十字路口,面临人生重要的抉择。相比于Tina的困境,Michael的抉择显然更难。因此在教材1a部分有个非常有趣的问题设置,给出了6个选项: be happy, travel around the world, go to college, make a lot of money, be famous, get an education让学生选择对自己最重要的三件事。这实质上给学生一个思考探索自己人生观、价值观的机会,教师不妨多留一点时间让学生畅所欲言。处理完课本听力内容,再让学生带入Michael的角色探讨: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ere Michael?To join the Lions or go to college?(为了减少语言障碍,激发大家的深度思考,这次讨论没有拘泥于英文。)学生的讨论热情以及答案都令人非常惊喜。有部分学生认为:有梦想就应该大胆追逐,全力以赴,有了好机会当然要牢牢把握,不要留下遗憾;也有一部分学生认为:go to college意味着人生会有更多的选择机会。梦想固然重要,但是万一过几年你的梦想变了呢,这时你可能会后悔错过上大学的机会。

两难抉择之三:To share your problems or keep them to yourself?在Section B 2 b阅读文本中,以Laura丢了钱包不敢告诉父母的事例,再抛给学生第三个抉择:If people have problems, should they share their problems or keep them to themselves?通过前面的两个抉择的铺垫,大部分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已经能够较全面地考虑问题,能较客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学生陈述观点时,教师不妨再多问一句:What will happen if we try to run away from our problems?通过合理推测,引导学生要正视困难,敢于面对困难,并善于借助父母及其他外界的智慧解决困难。

通过这三个两难抉择,教师逐步引导学生试着客观分析问题、合理推测、理性思考,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看待事物发展的多面性,在真正面临两难抉择时,能结合自身情况,做出最佳选择。

2.如何处理亲子关系?

思维品质的培养不仅仅在显性文本中,教师还需要结合实际生活及具体学情,有意挖掘文本留白的部分,使课堂更加灵动有温度。

学生在进入八年级后,身心发展都处于一个特殊时期,自我意识逐渐增强,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良好的亲子关系尤为重要。与父母意见不一时,如何妥善处理?本单元的几位主人公Tina、Michael以及Laura都面臨这一问题。在课堂上可以巧妙利用这一契机,探讨中西方文化中亲子关系的差异,鼓励学生分享一些自己与父母沟通的好方法,引导学生探讨如何更好地与父母相处。有学生说自己和父母沟通不畅时,会选择用书信的方式表达自己,有学生说到父母每周会举行一次家庭会议来解决遇到的问题。大家互相交流有效的方法,并试着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沟通方式。

教师通过英语学习为学生提供更广阔、更包容的思维空间,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两难英语课程素养
两难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两难的选择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