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美学视角下的艺术创作

2021-07-12 07:25
大众文艺 2021年2期
关键词:共生艺术创作美学

(菏泽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山东菏泽 274000)

“狭义的生态美学着眼于人与自然环境的生态审美关系,提出特殊的生态美范畴。而广义的生态美学则包括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的生态审美关系,是一种符合生态规律的存在论美学观。”生态美学的思想符合当前“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种和谐共生的世界观指导艺术家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审美的创作,以艺术的形式去影响、呼吁更多人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关注。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体现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譬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这些先人的思想在艺术创作中影响深远,影响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艺术形式。

生态美学视角下的艺术创作,体现出艺术作品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这个共生以“生命、生活、生存”为根本指向。这种共生,打破了“人类中心主义”固有地位,艺术的表现视角更为客观,由对“人”的观测延展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乃至精神文化的表现。

一、艺术创作中的自然之美

艺术创作是文化形态的一种展现形式,作为全新人类文明形态的生态文明是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展示内容。所谓生态文明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成果的总和,是人与自然交流融通的状态”,其核心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共生,和“天人合一”的传统天人观高度契合。《庄子·知北游》“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主张与天地并游与自然合一。日升月落、绿树红花,人正是通过对自然的认识逐步认识自己。

中西方对自然之美都有不同程度的关注,对自然之美的认知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自然包括“自然界”和“人的内在天性”两个层面。西方美学的关注点是自然事物为意象生成的自然审美活动;东方审美特别是我国的传统审美更看重于自在天成的内在本性。艺术创作中,受大自然的感召,创作者把自己对生命的感悟灌输于自然审美对象中,自我的精神与自然万物共鸣,特别是中国传统绘画,不拘泥艺术创作中的具体形,追求与自然的和谐,达到一种超脱、空灵之美。

“天人合一”的传统审美,影响并形成了中国独特的艺术形式。山水、花鸟、人物,无论何种类别,水墨的表现上虚实、进退对比意蕴无穷。艺术家通过对自然和人自身的醒悟,提炼汇聚为作品中的“意境”。将人眼所及的自然之物,无论远山近水在创作中融为一体,虚实对比的处理犹如在画中创造了烟气缥缈的仙境,和谐空灵,给观者以无限回味的意境之美。这种人、物、景的意境处理带有一种东方韵味的生命张力,这就是传统艺术作品所体现的人与自然共生的生命之美,以其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和哲学基础,彰显出中国独特的古典美学精神。这种美学精神对当下的各类艺术创作影响依旧深远。

这种天人合一美学思想在文化的传承中被无形的继承,艺术创作者受此文化的影响在各类创作中都会有意无意的表现“自在天成”,体现出这种虚实相生的东方韵味。在譬如油画这一舶来艺术种类,受到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影响,用传统的虚实进退表现手法来进行油画的艺术创作,体现出蕴含东方的古典美学。大家吴冠中的作品就深刻的体现出其对自然的“顿悟”,笔下一切自然之物,不论花草山石还是小桥流水,既体现出油画材质的色彩美感,又体现出传统水墨的意境,清新文雅、气韵生动,正是这种对自然的关照,让其作品展现出蓬勃向上的生命力。脱离了过多人为修饰的艺术作品更容易被人认可和接收,这源于人内心对自然的追求和向往。而这种追求以其远离人工的特征成为审美超越现实劳动的自由代表。

二、艺术创作中的社会之美

社会美指现实生活中社会事物、社会生活的美。社会之美体现在生产活动及产品、日常生活、作为社会中的人在生态环境下的美。景观设计、产品设计、展现社会生态的艺术创作作品等都体现出社会之美。在生产发展的某些阶段中人们逐渐忽视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关系,过于强调“人类中心主义”,从而造成一系列的生态问题。生态美学下的社会美,以人类“优存”为前提,共存为基础,直面现下人的生存问题及生态问题,最终目标是去构建美好的生态家园。

社会之美源自人的社会实践,是人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追求美好生活的实践体现。这种实践是多方面的,包括人对自然的征服、改造,也包括具体的社会实践成果和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人在实践活动中与自然产生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也要通过实践来解除,如此才能在社会实践中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

艺术创作中的劳动题材可以体现出生态文明之下的社会之美。劳动是人在征服自然、达到自身目的的实践行动,生态美学下的社会之美的建设需要在观念和实践中同时进行。在艺术创作中,指明生态社会的建设方向:以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发展生产,以保护生态的前提下追求经济的增长,以艺术创作的角度看待生态文化的发展,同时促进生态美学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这种艺术创作实践过程充满智慧和创作力,所带来的肯定产生出愉悦的情感,实践本身获得了审美的价值。

社会之美还体现在人类劳动的产品上,产品作为人的劳动成果的物化,同时物化了人的审美心理因素。人按照美的规律设计与制造产品,产品的美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外在美和内在美。外在美主要是形式韵律和谐之美;内在美包括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修养等在产品上的凝聚。美是本质上社会实践的生活,根源于社会实践,产品的美是引导人“应当如此生活”和使人“想起生活”的生活。

与鬼斧神工的自然美相比,在内容和形式的关系上,反映社会美的艺术创作更偏重于内容,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出特定历史阶段、宗教和政治影响下的审美理想和追求。在美学范畴中,美与善密切相关,但美不具有直接的功利性,因而不能把它和善完全等同。审美作品因人在高度自觉自由的艺术创作中所体现出的审美理想和审美追求,从而引起人们的审美愉悦。

与自然之美相比社会美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活动,与社会实践的关系更为直接紧密,人类在自由自觉的生产劳动中感受自我提升与超越,体现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时生产出“美”的劳动产品。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美,体现于人们在各种社会交往活动中的思想、言语和行为举止是善的、美的,还是恶的、丑的。艺术作品中对“真、善、美”的倡导,规范和引导了人们的观念和行为,建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及价值观。这些内容形式都是艺术创作的来源。

三、艺术创作中的精神之美

艺术创作构建的是非现实的虚幻世界,这个世界建立在生态审美的经验之上,是艺术家在创作中运用自己的生态审美经验使审美客体呈现出活灵活现的生态完美状态。它可以是由生态审美客体转化而来,也可以是生态审美经验的集成。生态审美客体与生态审美经验,在艺术创作中构成了生态美学中的意象美。艺术美源于现实而超越现实,艺术创作者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将现实存在加以抽取提炼,再通过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高超艺术技巧将之重现,为观者呈现一个非现实同时又是超越现实的真实世界。可以让人直面精彩绝伦的艺术作品的同时感受到创作者在艺术作品后所隐藏的哲学思维和丰富精神世界。

在艺术创作中表现出精神之美,首先艺术创作者需要深入的理解生态美学,从生态审美角度来省审自身、社会、环境,从客观的角度去观察人与社会、人与环境,拥有丰富的自我经验体验。这种审美经验支撑了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是生态审美意象的来源。生态审美的意象是艺术家通过生态审美经验融入艺术创作,艺术作品的观赏者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产生审美意象。这一反复的过程,是艺术创作者对自己审美意象的表现、审视过程,也是艺术创作者对自我审美意象实现的过程。

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表现出精神之美的生态审美意象需要生态审美经验的支撑,而生态审美经验最终表现为生态审美意象。艺术创作通过艺术家的绘画语言及表现方法,把生态审美经验通过色料、造型等媒介进行物态化,让艺术创作作品成为生态审美客体,成为客观存在。让艺术创作者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作品与受众实现生态审美经验的精神交流。

以上从艺术创作的自然之美,社会之美,精神之美三个方面阐述了艺术创作在生态美学上的表现方式。在创作过程中三个方面是互相影响的,表现出自然之美的艺术创作作品同时镌刻着艺术家的生态审美意象;社会之美的实践表现也是人与自然的不断交融的过程。艺术创作本身就是某种精神的传递载体,作为精神文化的传播者,当以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去普及引导更多的人来关注生态问题,关注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共生关系。

生态美学,与其说是一门学科,不如说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展现的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一种和谐共生。艺术创作中服装设计、景观设计、产品设计、绘画创作等等多种方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引导了大众的生态审美观念。无论在艺术创作中展现的是社会之美还是自然之美,基于生态美学的艺术创作重点就是“要把生态的精神、真髓真正融化进人格性情生成的过程之中,把理论的最终趣味指向人的建构,指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共生”。生态美学对于艺术创作的指导具有一定的普及性及宏观性。基于生态美学的艺术创作无论是对于生态美学自身的发展,还是对于态审美素质的提升而言,都有重要的意义。生态审美将有益于人类在今后的社会实践和艺术创作中与自然达到长期的和谐共生,福及子孙后代。

猜你喜欢
共生艺术创作美学
一世哲布尊丹巴艺术创作考叙
《榜样》:艺术创作的一次“出圈”表达
盘中的意式美学
外婆的美学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在体验中走向共生
纯白美学
艺术创作全面繁荣
丰富艺术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