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教父》三部曲中电影音乐的作用

2021-07-12 07:25
大众文艺 2021年2期
关键词:康妮教父麦克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济南 250300)

科波拉《教父》三部曲,脱胎于马里奥·普佐的畅销小说,是一部表现20世纪40年代,美国纽约几个黑帮家族之间明争暗斗的经典之作。导演并没有脸谱化的将黑帮人物描写成杀气腾腾的恶霸家族,而是从人性的角度重新审视黑社会家族。《教父》三部曲中的音乐作为电影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影的造型性表现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电影音乐包括了电影配乐、周围的声音、对话、音效以及无声。这些构成要素的功能经常相互叠加或相互作用,形成推动叙事发展具有结构意义的声音,在电影艺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教父》三部曲的音乐极具浓郁古典音乐风格,每一部在音乐方面都极为讲究,较好的体现出了音乐在电影中的功能性作用。

《教父》三部曲以《柔声倾诉》和《教父华尔兹》为主题音乐,每一段音乐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各段落之间清晰明了,蕴含主题音乐的元素,体现了音乐的完整性。在《柔声倾诉》与《教父的华尔兹》在主题旋律基础上,配乐大师尼诺·罗塔运用多种变奏形式来表达不同的情绪与影片内涵,两者以各种形式在电影中频繁出现,起到了抒发情感和深化主题的效果。

一、音乐在《教父》三部曲中的情感抒发作用

音乐的抒情作用主要体现在用音乐表达人物感情,刻画人物心理活动,传达人物内心潜台词,使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同时,用音乐来表达导演对人物和事件的主观态度,或歌颂,或愤慨,或哀悼,从而使音乐带有一定的评价意义。《教父》三部曲中对于角色内心的表达,情感抒发,很多都是利用音乐具有的感情煽动功能来实现的。三部影片中《柔声倾诉》主题音乐出现了多次,使用过程中无时无刻不透露着导演对影片拍摄的理念和精密的电影结构布局。根据不同剧情需要,同一音乐呈现出不同的艺术特点,在特定的情景中烘托出教父迥异的内心世界,成为教父独特的音乐标签。

比如在《教父I》的开始部分,老教父维托来参加女儿婚礼时,看着女儿在婚礼上翩翩起舞时,纯美的音乐《柔声倾诉》主旋律首次响起,预示着美妙而纯洁的爱情,这段旋律贯穿始终,教父维托那份淡淡的父爱柔情通过音乐淋漓尽致的表露出来。同样在《教父I》中,在老教父维托被刺杀受伤从医院回家静养的场景中,《柔声倾诉》音乐再次响起,此时教父的小儿子麦克在西西里被仇家追杀,这时音乐以一段单簧管演奏出现,这段音乐表达出一种让人欲罢不能,紧张的情感,突出了教父维托心中的百般纠结以及对小儿子怜惜与思念。

之后画面转换到了小儿子麦克在西西里的场面,音乐由纠结情绪转换为舒缓形式,虽仍是这首《柔声倾诉》音乐,但旋律通过变奏形式,将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父子情激发出来,表达出主人公相较之前不同的内心世界,也是对老教父维托历经风雨后内心真实情感的烘托。正是这种音乐轻重缓急的对比的处理方式,恰如其分的表达出人物心理和性格差异,将一个隐藏在正常生活之下血腥家族中心人物的复杂、纠结的心境展现出来。

二、音乐在《教父》三部曲中的气氛渲染作用

电影音乐拥有自身的特性与表意功能,它通过旋律向观众传达特定内涵, 在与动感画面配合之下,让影片体现出一种动态情感,从而对电影环境气氛塑造起到较强的渲染作用。这种音乐的气氛渲染功能很大程度上调动了观众的听觉神经,对观众形成强大的代入感。比如紧张而快节奏的音乐配合奔驰火车、紧张的追杀场面,同时配合上自然界带有的风暴、雷霆等音响效果,就会带给观众一种危机感、急迫感与恐怖感。相反,如果用慢节奏、和谐音调的轻柔音乐配合静态的唯美画面,就会形成一种安静、平和之感。

比如《教父》三部曲大部分的场景都拍摄于美国的纽约,每次在展现纽约场景时,配乐都以百老汇轻快、浓郁的形式出现,这是一个时间的代表,在向观众清楚交代电影作品发生的年代。

影片中的另外一个主题曲《教父的华尔兹》,曲子压抑而略带悲伤、深邃而引人沉思,仿佛是无边的空寂中回荡的一丝不灭的孤独和忧伤,恰如其分地体现了教父有力、孤独、温情的气质。它在整部电影中出现数次,但每次达到的效果不尽相同。比如,在电影《教父I》一开始,《教父华尔兹》的旋律让人印象深刻,黑色的画面,阴暗的基调下,小号作为主奏乐器,整个曲调凄凉透着孤冷,加上殡仪馆老板那些说辞使得整个影片都呈现出一种肃穆压抑环境氛围。

而《教父的华尔兹》第二次出现是在老教父维托女儿康尼的婚礼上。与一开始的压抑氛围有所不同,在维托教父和女儿跳舞时,主旋律运用了变奏技巧,旋律转变的活跃而温馨,变奏音乐渲染出了煽情温婉的氛围,音乐不断变化且形式多样,有宾客美声独唱,有乐器的旋律,凸显了现场的浪漫和愉悦之感,也正是因为音乐的存在,使得每一个婚礼现场角落里的情形都得到显现,伴随音乐的多方位的展现,更加突出了热闹的场景氛围,同时,烘托出了这位凶狠毒辣的教父温情的另一面。

《教父》三部曲中有关电影音乐对其气氛渲染作用体现,还有一种特殊的音乐形式不容忽视—宗教音乐。宗教音乐是欧洲音乐艺术的源头,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就形成宗教音乐沉重、肃穆的特点。由于《教父》三部曲电影中不少故事场景发生于教堂,所以宗教音乐映衬着这部影片的感情主基调。例如《教父Ⅲ》中一开始,教父中在教堂里举行神圣的洗礼仪式,此时庄重肃穆的圣咏旋律响起,凸显出教堂的神圣氛围。在描述环境背景的同时,也给观影者交代主人公教父的身份。

另外在屠杀其他西西里黑帮头目时,天主教的宗教音乐响起,残忍的屠杀场景用圣洁的宗教音乐做渲染,有其特殊的含义。通过音乐与画面的对立表现,将凶残的屠杀氛围展现得淋漓尽致,另外宗教音乐也让观众品悟出救赎灵魂的更深层次寓意,表达出一种人性善与恶的纠结情绪。更进一步说,二代教父麦克作为康妮儿子的教父,但他却选择杀死康妮的丈夫,这些行为看起来十分果断,其实内心却无比痛苦,宗教成了掩饰麦克内心世界苦楚的一剂心灵麻药。

三、音乐在《教父》三部曲中剧情推动作用

电影音乐能够通过声音调动人的潜意识,将来自听觉的审美经验自动向视觉方向进行转化,使我们看到的画面更加生动可感。在电影剧情的造型性表现过程中常以此类潜意识的转化来实现剧情的推动。通过音乐的烘托和渲染,让电影的情节更加扑朔迷离,让矛盾更加鲜明突出,让影片更具有可看性。比如电影《教父I》中,教父维托面对不肯合作电影大亨,私下里让人杀死好莱坞国际影片导演沃尔兹的坐骑,不仅如此,他还让把马脑袋塞进了导演的被窝里。在这一场戏中,《教父华尔兹》响起,最开始沃尔兹熟睡中,音乐轻柔,让人置身于轻松欲睡的环境中,不过当镜头推进时,镜头中出现被角处的鲜血,此时,乐曲声不再委婉,不再恬静,而是形成了由小到大、由低沉到尖锐的风格,而且音乐变得激昂而不和谐,乐曲的节奏也由慢逐渐变快,给观众一种诡异、紧张、恐怖。剧情伴随着音乐逐渐推进,当电影导演醒来之时,发现被子下面血淋淋的马头,不由发出惊恐的喊叫声,音乐就此发展到高潮,营造出一种毛骨悚然的环境氛围,同时也将这一段的剧情推至最高点。

《教父》中电影音乐运用的另一大显著特点就是歌剧的出现。歌剧演唱,旋律与剧情交相呼应,互相衬托,起到极强的剧情推动作用。例如在《教父Ⅲ》中,二代教父麦克的小儿子安东尼在西西里开歌剧演唱会,在歌剧演出过程中,一场谋杀也在后台上演。影片中音乐的跌宕起伏与剧情的步步推进完美结合。比如在谋杀开始前,为配合剧情特意营造出一种的紧张焦躁的气氛,歌剧音乐采用了极不和谐的音乐表现手法,呈现出悬疑与紧张的特点,因为音乐的渲染,剧情的推进也更为扣人心弦。接下来,镜头转到了康妮的教父安泰贝罗身上,他应邀来观看安东尼的歌剧表演,因为康妮得知安泰贝罗要除掉自己的兄弟麦克,为了保护自己的兄弟,康妮送给安泰贝罗一盒有毒蛋卷作为生日礼物,计划将其毒死。在接下来剧情推进过程中,现场歌剧音乐起到了较好的烘托作用。

四、音乐在《教父》三部曲中的人物塑造作用

电影音乐作为一种专门的音乐类型,几乎在每一部影片中都发挥着人物性格塑造的作用。电影通过人物来表达情感,通过情感来升华主题,因此电影音乐在烘托人物时需要与人物性格,人物形象,人物气质紧密贴合。另外还需要结合时代、文化等客观因素,注重真实性的还原等等。《教父》三部曲在人物塑造方面较为经典,因电影音乐的合理运用而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人物性格特点更为显著。

比如在《教父Ⅱ》中,第二代教父麦克得的妻子到其面前询问姐姐康妮的丈夫是否由他所杀,此时麦克的内心是复杂的,这种复杂的情绪在小号独奏的背景音乐中更加凸显出来,之后麦克不慌不忙地回答并非自己杀,随后让妻子在办公室外面等一下。在渐渐响起来的小号协奏曲中,麦克的手下亲吻了他手上的戒指,并轻轻地、谦卑地将办公室的房门关掉,这一段场景音乐完美的刻画出麦克教父的内心情感,也更加形象地塑造出了麦克教父对家人无比疼爱与心细,但在维护家族利益上有勇有谋,隐忍又不失坚决的性格特征。

五、结语

可见,电影音乐在《教父》三部曲中有着重要地位和值得思考的内涵价值,在电影艺术造型表现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电影配乐作为电影艺术的“第二台词”理应具有高度的艺术性与欣赏性,这就需要电影配乐者在未来的电影音乐创作过程中,提高自身音乐修养与创新精神,开拓出新的艺术手法,将画面与音乐高度融合,达到更高的艺术新境界。

猜你喜欢
康妮教父麦克
《教父》上映50年:科波拉这部影片以20世纪40年代美国黑手党为背景,表现的无疑是幻想破灭的70年代
1/2的魔法
小王子
生活很艰难,但你被爱着
罗福兴:“杀马特教父”的回归
沉默的友谊
脑袋上“长”头盔
爱的“歧途”是深爱
爱的“歧途”是深爱
《教父》45年一直被致敬,从未被翻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