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表演技巧的培养策略探究

2021-07-12 07:25
大众文艺 2021年2期
关键词:表演者手势音乐作品

(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

歌唱始终是声乐艺术中最为核心的表现形式。在这一过程中,表演者作为作品情感表达的载体,需要通过自身的表演来将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思想传递给观众。从这一角度来说,声乐艺术中的表演者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堪称是声乐艺术中的灵魂。因此,只有表演者熟练地掌握声乐表演技巧,才能够更好地在舞台上将作品的魅力展现出来,加强作品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为观众带来美的享受。事实上,表演者通过各种技巧以展现作品的内涵和外延,正是声乐作品能够成为艺术的关键所在,如果仅仅是将乐谱符号简单地展现出来,那么声乐作品将失去其艺术价值,甚至不能被称之为艺术。从这一角度来说,声乐表演技巧尤为重要,加强对表演者声乐技巧的培养和强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声乐艺术实践中表演技巧的运用原则

在声乐艺术实践中,运用表演技巧,需要遵循真实性原则、时代性原则。

1.遵循真实性原则

这里我们所重点强调的真实性原则,主要是指对于声乐作品的把握和理解。也就是说,无论采用何种技巧,都必须保证表演艺术遵从于原作品的思想情感,所以表演者必须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即较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和外延,具有良好的作品感悟能力。也就是说,表演者必须深入了解和掌握作品的曲子、歌词,并以此为基础去正确揣摩创作者的思想意图,然后凭借成熟的技巧将其思想意图真实地再现出来。事实上,将原作品思想情感真实地表达出来,不仅要求表演者要善于利用旋律、语气、结构高潮等技巧凸显作品的情思,同时还要配合眼神、肢体语言、表情等,强化表达效果,让观众更好地接收到作品所要传达的情感。

2.遵循时代性原则

虽然无论是在哪个时代,优秀的音乐作品都能触动人心,但是在音乐作品的表演过程中,却不能不考虑时代性的原则。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作为一种艺术作品,声乐作品在创作风格、作曲特点等方面,都有着所在历史时代的鲜明特点。第一,不同作品均有着自身的创作背景,不仅深受创作者个人情感的影响,同时也直接受到当时所处社会背景的影响,因此作品具有典型的历史性特征;第二,时代的发展过程中,不同时代的表演者都会从所在时代的特点出发,以音乐作品办本身为出发点,重新表达自己的情感,因此音乐作品也同样会带有表演者本身的时代特征;第三,音乐作品的表演形式也同样是随时发展、进步的,不同时代的表演形式、表演技巧,甚至观众的喜好都是不同的,所以必须尊重历史的基础上,在表演的过程中紧密结合当下的时代特征,并将其作为表演和再创作的基础,为作品内涵的表达提供更为强大的支持。

二、声乐演唱者如何培养声乐表演技巧

良好的声乐表演技巧的培养,需要从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与背景、训练眼神与面部表情、训练心理素质、培养情感、训练形体动作等多个方面加以努力。

1.在声乐演唱之前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及其创作背景

自身的浓厚情感以及所处时代的特定背景,始终是创作者在开展艺术创作过程中的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用音符记录自己的人生,承载艺术。对艺术作品加以深入地鉴赏,始终是强化受众艺术感受、激发更为强烈的共鸣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以此为基础而融入创作背景中来,仔细揣摩作者的情感和心境,从中领悟他们艺术作品的多元特征。情感共鸣的有效激发,是保证表演成功的核心所在,而只有正确而深刻地赏析、解读艺术作品,才能够有效地将听众带入到情感演绎中来。

2.注意眼神、面部表情的训练

神似始终是声乐表演过程中,表演者所追求的一种状态。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声乐表演离不开表演者眼神、面部表情的支持,是赋予作品立体感、真实感的重要方面,同时也是全面突出作品内涵的关键所在。因此,深入钻研和掌握眼神技巧、掌控面部表情,是全面强化表演效果的重要方面,值得我们给予应有的关注和重视。此外,角色的转变和兼容过程中,也同样对表演者的眼神表达、面部表情有一定的要求,观众可以通过观察表演者的眼睛来探索其内心世界。同样的,表演者也同样可以通过自己的眼睛,和观众之间形成更为深刻的沟通和交流。所以,加强眼睛、眼神的锻炼尤为重要,是舞台上表达人物情感的重要途径。

3.强化心理素质训练

声乐表演者需要面对众多观众,如何轻松自如地驾驭舞台非常关键。与此同时,声乐表演者在舞台上可能会面临一些突发状况,处理不当就会造成负面影响。因此需要有足够强大的心理素质。具体来说,强化心理素质训练,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强化自身的记忆、认知、推理能力

声乐表演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记忆、认知、推理能力,这有利于表演者自信心的建立。如,基于演唱记忆为例。这是声乐演唱者必须掌握的技能,对旋律、歌词、呼吸、情感的细致处理,需要良好的记忆力作为根基。如果歌者记忆力欠佳的话,演唱时就很容易怯场,缺乏自信,所呈现的作品很难进行完美的二次创作,也难以将创作者的创作意图展现出来。

(2)强化自身的意志力

声乐是一个非常复杂、艰辛的学习过程,需要演唱者不断地练习,因此意志力对于声乐表演者非常重要,其决定了声乐表演者能否坚持不懈地练习与提升专业素质。

(3)强化自身遇事冷静的能力

演唱实践过程中,可能会突发各种各样的事件,声乐表演者只有具备冷静的头脑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提高自己的表演技巧,克服演唱实践中出现的诸多状况。

4.注重声乐表演的情感培养

本文中所重点研究的声乐表演,主要是指表演者按照对音乐作品的个人理解,重新诠释并演绎,呈现给广大观众的系统化过程。情感投入无疑是舞台表演过程中,影响整体艺术感染力的重要因素,只有表演者全身心地投入情感,才能够使得观众产生共鸣,从而体会到作品独特的魅力。不过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情感的表达是需要有一定的技巧的,不仅要深入揣摩作品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同时还需要在表演之前进行充分的酝酿。显然,情感的体现离不开歌唱技巧的支持。不同作品在声乐技巧方面的要求各不相同,只有深入而熟练地掌握表演技巧,才能够为声乐作品内涵的展现提供足够的支持,例如,高音把控能力是保证舞台表演过程中,高音不破的基础所在。同时,表演者自身深入地了解作品的内涵、思想以及情感,才能够在舞台上将他们呈现给观众。

5.训练形体动作的协调性

声乐演唱者应该不断强化站姿训练和手势动作训练,这对于形体动作的协调性有益。

(1)强化站姿训练

歌唱姿势也同样是声乐表演过程中必须重点强调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从一位表演者的站姿上判断出其日常训练的强度以及所具有的舞台经验,这是因为只有经过专门培训的专业表演者,才会无时无刻不注重自己在舞台上的站姿。按照现有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来看,表演者在舞台上的发声效果,通常和其站姿的标准程度呈现出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保证站姿的标准,是保证发声效果的重要基础。表演过程中,如果表演者昂首挺胸,那么胸口显然会更为开阔,有利于发出更为流畅的气息;反之,则会出现胸口沉闷、气息不畅的问题,不仅会导致发生准确性受到极大的影响,甚至还会出现破音。显然,发声技巧、站姿始终是影响表演者舞台表演效果的关键因素,值得我们给予应有的重视和关注。

(2)强化手势动作训练

肢体语言也同样是舞台表演过程中,向观众深度传达作品情感的重要方面。所以,表演者一般将肢体语言称之为外部语言。在舞台上,表演者的手势因为聚光灯的照射而变得纤毫毕现,任何一个微小的动作都会对舞台效果带来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所以,声乐艺术的表演者,必须保证肢体动作的连贯性、协调性,并且保证动作和表演的内容的一致性,才能够有效提升舞台的整体表演效果。一般情况下,声乐表演的手势主要有:首先是指示性手势,即传递指令、指明方向为主要用途的手势;其次,具有情绪特征的手势,即通过手势来展现舞台人物的情感变化;第三,象征性的手势,即通过手势以象征强烈的情感;最后,模仿性的手势,即以声乐作品中某些事物所具有的基本特征为出发点,结合情感而做出的虚拟呈现类型的手势。

三、结语

以上,笔者对声乐艺术实践中表演技巧的运用原则以及声乐演唱者如何培养声乐表演技巧这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究。声乐表演是需要一定技巧的,在声乐训练的过程中,演唱者应该不断强化自身对于声乐表演技巧的掌握,不断提升自身心理素质,融入情感,使受众真正地对音乐有着强烈的认同感,进而达到演唱的过程中,把精神和灵魂进行交融的目的。

猜你喜欢
表演者手势音乐作品
音乐作品赏析模式研究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图力古尔及其音乐作品浅析
音乐作品
挑战!神秘手势
钢琴表演艺术中审美素养能力提升
胜利的手势
手称扑克
2012年龙年网络春晚节目单
认手势说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