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舞蹈文化发展思考

2021-07-12 07:25
大众文艺 2021年2期
关键词:彝族舞蹈民族

(凉山彝族自治州歌舞团,四川西昌 615000)

在当前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我国传统民间艺术普遍面临着“断代”之痛,其所造成的后果不禁令人扼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离不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持续浸润与滋养,发展彝族舞蹈文化势在必行。

一、彝族舞蹈文化

彝族文化自发端至今,历经近8000年的文明涤荡,在漫长的岁月演进中,哲学、艺术、天文、生活技艺等诸多方面均取得了辉煌的发展成就,独特的创造寓于其中。在此过程中,彝族人民经历了几次大范围的迁徙,足迹布满了云、贵、川、渝等地域,甚至涉及了缅甸、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并由此形成了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符号,舞蹈文化就是其中最璀璨的部分之一,象征着彝族人的智慧,充斥着对美好的追求、逝者的思念等。纵观彝族舞蹈文化发展,与“火”有着紧密的牵连,承载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形成了多样化的表达结构,粗犷豪放的舞风、热烈奔放的律动、精美别致的服饰、手脚并舞的语言,带来了一场场独特的审美“盛宴”。彝族舞蹈文化的形成,根源于民间传说、民情习俗、生产生活等,伴有一定的宗教性色彩,主要分为战争舞、礼仪舞、宗教舞、教育舞以及宴饮舞等几种类型。以彝族传统舞蹈“打歌”为例, 此舞蹈原为当地居民大型礼仪和日辰时候开展的一种大型庆祝活动,舞蹈者旋转身体勾起脚步、左摇右摆,起步弹跳、深蹲、翻转身体,以丰富的肢体动作来表达高涨的情绪。彝族舞蹈文化丰富的内涵,产生了巨大的精神凝聚力,促进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其本身政治、文化方面的意义非凡。同时,彝族舞蹈文化显著的特色,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是发展地区旅游的重要资本,丰富的元素构成亦运用到包装设计、广告宣传等活动当中,并由此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因此,彝族舞蹈文化发展十分重要。

二、彝族舞蹈文化发展现状

《辞海》中,关于民族舞蹈的定义有这样的阐述:“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舞蹈形式。”作为彝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构成,彝族舞蹈的艺术特色鲜明,自战国时期诞生之初,经过不断的发展,彝族舞蹈于两汉时期达到鼎盛时期,从我国出土的大量青铜舞俑中能够看出这一盛况,期间以铃舞、通鼓舞、羽舞和徒手舞为代表。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又衍生出了踏歌、葫芦笙、通鼓舞等种类,有着十分悠久的发展历史,展现出了民族学、社会学等多重方面的研究价值。但就彝族舞蹈文化的整体发展而言,现如今面临着重重困境和挑战。具体而言,彝族舞蹈文化的传播力度不足,不少优秀作品并未被人们知晓,部分本土艺术仍处于原始状态,难登大雅之堂,在未有充足的创新性元素汇入之后,与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背离,发展没有了着力点。甚至有人认为彝族舞蹈传承单一、枯燥,没有发展前景,加之政府方面的投入支持不足,导致去开发利用滞后。现实中,虽然地方做了大量工作,但存有不按民间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办事的现象,功利主义倾向明显,强加一些民间文化活动,使得彝族舞蹈文化的基本走调变了味,反而加剧了其流失。同时,自改革开放以来,世界多元化带来了许多新的文化理念,加之互联网应用影响,彝族人民对外交互越发频繁,冲击着其原有生态结构。一方面,多元文化生态,影响着彝族人的审美价值追求,本民族舞蹈不再是唯一的娱乐方式,压制了彝族舞蹈文化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彝族舞蹈文化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被破坏,为了迎合经济市场需求,日益成为一种戏剧化、仪式化、观赏性的文化商品,内涵缺失,生命力被剥离。

三、彝族舞蹈文化发展策略

彝族舞蹈文化发展,是培育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的肥沃土壤,并伴随着巨大的学术研究、经济增长价值,因而十分重要和必要。作者基于上述分析,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提出了如下几种彝族舞蹈文化发展策略:

(一)加强保护

某种维度意义上讲,传统作为每一种文化类型存在的精华,深厚了其内涵积淀,并为之附着上了独特的魅力色彩。根植于民族文化之中的彝族舞蹈,正是基于传统的继承才获得发展,并体现了自身的唯一性,在当前多元文化共存的格局下至关重要。事实上,彝族舞蹈文化在漫长的岁月演化中,丰富多样、皓若星辰,不可能全盘继承,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精华亦有糟粕,要精准厘清之间的便捷,剔除落后的文化,选择性地加以保护,把握其核心内涵,凸显彝民族的精神气质和价值取向,使之成长为对人类文明发展有所借鉴的文化体系。在精准定位了保护目标之后,强化地区能动意识,以政府为主导,通过立项的方式引导社会 各界的广泛参与,并注重完善相关立法建设,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申办流程,从而获得更多的有效支持,将之散播出去。同时,组建专业团队对彝族舞蹈文化做进一步深化研究,挖掘、收集、整理和加工其构成要素,拯救濒临遗传、分散的彝族民间舞蹈,提炼成完整且得到广泛认可的彝族舞蹈“语言”,生成庞大的资料数据库系统,支持其他事业的展开,如教育、创意等。另外,以民族自豪、文化自信为基底,充分依托广大劳动人民群体,实现彝族舞蹈文化的自然传承,增强其中的人文意味。

(二)创新开发

“发展”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创新作为国家、民族进步的灵魂,亦是彝族舞蹈文化发展的必然走向。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一日千里”的发展生态下,日新月异,如若再停留于“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思维状态,终将被时代所淘汰。正如我国杰出的舞蹈家、教育家吴晓邦所述说的那样,“我想传统应该是一条民族生命的长河,正由于沿途不断有新的支流汇入,它才更宽、更深、更浩大和更有力量”。创造是文化的本质,赋予了彝族舞蹈文化源源不断的生命力,从而在新时代仍旧迸发出异样的光彩。如,傣族的《雀之灵》《水》等就是在秉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加入了其他民族元素,形成了优秀的新时代作品,类似经验值得借鉴。相比之下,彝族舞蹈文化的现代化进程缓慢,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并不多,堪称经典的作品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未来的彝族舞蹈文化发展,应当与时代进步亦步亦趋,在深刻把握其审美情绪、风格特点等原生态的基础上,以包容的姿态迎接其他民族文化,并强调创新性融入,可在服装、道具、音乐伴奏等方面下功夫,逐渐朝向变异形态发展,提升其观赏性,满足当代人的审美需求,从而迸发出强劲的生命力。面对多元文化生态的冲击,这无疑是彝族舞蹈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扩大宣传

随着科技进步,人类社会开始步入信息化发展时段,基于互联网络各民族之间的交往越发密切,打破了以往的时空界限,彝族舞蹈文化亦是由此迎来了莫大的发展机遇,创新拥有了无限可能。彝族舞蹈历经漫长的发展岁月,不断挖掘其中的民族文化审美新成分,赋予了其时代的意义,从而重获新生。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要充分依托“互联网+”发展的快车道,将彝族舞蹈文化寓于新的阵地环境,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支持,以视频录制的方式,悠久的传承下去,并面向更为广阔的受众市场,扩大其知名范围,充分展现其独特魅力的一面,从而吸引更多的资源资本投入,为之可持续发展筑基。同时,市场化结构下,推动彝族舞蹈文化与产业经济的耦合发展,如特色旅游、文化创意、包装设计等,衍生出系列新的发展载体平台,增强其影响力,并由此释放出多重方面的价值,包括文化价值、经济价值、教育价值等。例如,基于地方政府支持,加紧彝族特色旅游开发,沿着其历史发展的线路,组织多种形式的舞蹈演绎活动,与周边的景观融为一体,进行恰当的改编,突出原民族的风格韵律,带给受众异常的审美体验,并由此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价值,提升彝族居民传承舞蹈文化的热情,达成多向度共赢的局面。

(四)培育人才

彝族舞蹈文化源于人们的智慧,诞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对彝族人审美观念、思想情绪等的形象呈现,并不需要专门的人去教,而是在活动参与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容易受一些外来文化的侵入影响。根据马克思主义,人类历史是千千万万普通的人民大众创造的,不管是哪一历史阶段疑惑哪一种族,哪一国家概莫能外。璀璨的彝族舞蹈文化,穿越千年万载的文明光芒,是千万普通的彝民族百姓在生产生活劳作中孕育而成的。对于彝族舞蹈文化发展这项浩伟的事业,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在此过程中,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以彝族舞蹈文化发展为主线,组织别开生面的文化活动,提升民众参与热情,塑造新的精神面貌,为之培育丰厚的现实土壤。例如,创办老年大学、社区舞蹈社团等,派遣专门的老师进行指导,使得受众在愉悦身心之余,对彝族舞蹈文化产生强烈认同和深刻感知。同时,重视对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的关怀,解决他们生活方面的困境,由其代表彝族或团队到其他地方参加比赛,与其他民族进行舞蹈文化层次的交流,促进彝族舞蹈文化延续并发展。除此之外,将彝族舞蹈文化引入高等教育课堂,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支撑素材,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为彝族舞蹈文化发展注入活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彝族舞蹈文化特色突出、传承悠久、博大精深,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艺术的杰出代表。在倡导传统文化复苏的当今时代环境下,不断发掘彝族舞蹈文化,对其文化内涵、属性进行研究,也已经成了开拓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必然之选。作为一项庞杂的系统化工程,其在现实中面临着重重困境,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实际情况,从加强保护、创新开发、扩大宣传、培育人才等多方面入手,实现其生命力的延续和价值的再造。

猜你喜欢
彝族舞蹈民族
“荷国”走出的彝族列车长
学舞蹈的男孩子
彝族荞粑粑
云南彝族传统武术溯源
舞蹈课
MINORITY REPORT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