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二人台《走西口》中“玉莲”的角色塑造

2021-07-12 07:25
大众文艺 2021年2期
关键词:台步唱词剧目

(河北北方学院,河北张家口 075000)

一、二人台传统戏《走西口》概况

1.《走西口》的背景和内容

“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大型的人口迁徙活动。清末民初,山西北部土地贫瘠,十年九不收,而且生活环境极其恶劣,在此情况下,为了生计,无数的晋、陕、冀人民不得不到口外谋生。自此,走西口的人们将本土的农耕文化与当地是游牧文化相结合,经过不断的演变和交融,形成了多元的文化,并且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走西口》这一剧目是当时社会现实下,千千万万走西口人们生活和情感的真实写照。剧中展现了在咸丰年间,家住太原且新婚不久的玉莲和太春,面对十年九不收且官宦逼迫的生活现状,太春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走西口,玉莲为了生存也不得不送哥哥走西口的故事。

2.《走西口》中玉莲的人物分析

(1)新婚欢喜的“玉莲”

在剧目《走西口》的第一阶段,太春和玉莲这对新婚夫妻,迫于社会黑暗和自然灾害,家中无钱无粮,哥哥为了生活外出借粮,妹妹在家等待。由于新婚不久,玉莲还沉浸在结婚的喜悦中,在等哥哥的过程中,她欢喜的搓麻绳、纳鞋底,想象哥哥穿上新鞋的样子,满脸洋溢着幸福与期待,是一个实实在在刚过门的小媳妇儿。

(2)难舍哥哥的“玉莲”

在剧目《走西口》的第二阶段,太春借粮未果,于是他下定决心要到口外谋生。还未从结婚喜悦中走出来的玉莲得知此消息后,还以为是哥哥跟她开玩笑,经过再三确认,玉莲一时震惊不知该如何是好。此时,玉莲已知道走西口是他们唯一的活路,但刚结婚,哥哥就要走,玉莲万般不舍,大声唱出“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难留”,在临行前,她为哥哥最后一次梳头,表达对哥哥的爱恋和不舍。

(3)坚强送哥的“玉莲”

在剧目《走西口》的第三阶段,玉莲决定送哥哥走西口,临行前对太春有一番嘱咐和安顿,表达对哥哥的担心和不舍。送行时,玉莲一路从大门口送到村口,她满怀期待地对哥哥说“等你秋后回家中”,表达了妹妹对哥哥的等待和期盼。

二、《走西口》中“玉莲”的人物塑造

1.唱词和唱腔的处理

唱词,是戏剧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戏曲表演艺术中,一个完整剧目所要交代的情节发展、内心情感、人物性格等,都要借助精心设计的唱词来表达,必须出自人物之口,符合人物形象,所以演员对唱腔的处理关乎角色的塑造。

(1)运用叠字和衬词

叠字和衬词本身没有特定的意思,但是通过合理运用能达到摹声、绘色和衬托的作用。在剧目的第一阶段,唱道“花见蜜蜂倒叫玉莲喜在心”时,运用“abab”式叠字,将“花见蜜蜂”重复叠唱为“花见蜜蜂,蜜蜂见花”,更形象生动地体现了“玉莲”与哥哥的恩爱之情,具有浓郁的乡土色彩。由此可见,灵活地运用叠字和衬词既能增加唱词的韵律性,又增强角色的形象性。

(2)气口设计

在戏曲表演中,气口的设计关乎表演节奏、关乎情绪表达。通过微小的气口能反应角色丰富的内心。在剧目的第一阶段,“玉莲”盼望哥哥回家时唱道:“只盼他早回家”,这一句交代了“玉莲”当时期盼的心理状态。唱完“只盼他早回”时,刻意闭口换气再唱“家”,突出了“家”字,也放大了“玉莲”对家的重视和对哥哥的期盼。由此可见,一个气口的巧妙设计,能放大角色的内心情绪,利于角色情感的表达。

(3)巧用停顿

停顿就是无声的语言,可以改变语言节奏和表演节奏,在表演中也有独特的作用。在剧目的第一阶段,“玉莲”见哥哥不高兴,唱道:“莫非是(那个)天冷衣裳单,哥哥你受了风寒;莫非是(那个)小妹妹,把哥哥你来得罪”,这两句唱词的旋律和节奏是一样的,最后一个字都是唱两拍。但此时刻意将第二句中的“妹”字改为唱为半拍,停顿一拍半,一方面避免观众对同一旋律的反感,另一方面可以让观众更加关注到“玉莲” 此时紧张不解的心情。再如,“玉莲”听到哥哥要走西口的消息后,接唱“哥哥你主意差,你尽听那别人的话”时,停顿了三秒才开始接唱,这个停顿一方面反映了“玉莲”听说消息后的震惊,另一方面反映了“玉莲”不相信这一消息是真的,停顿过后再接唱,给后面唱词内容做个铺垫,也给观众心里一个预期。由此可见,巧用停顿能表达台词之外的含义,表现角色丰富的内心。

(4)擅用清唱

清唱是戏曲唱腔的一种演唱形式,能有效地将人物的内心思想和情感状态无限放大,让观众更加投入到演唱内容和演唱情绪当中。在剧目的第二阶段,哥哥准备上路登程,“玉莲”唱出了核心唱句:“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也难留”,这是全剧唱腔最高的一句。高亢嘹亮的唱腔能瞬间抓住观众的注意力,也能体现“玉莲”当时难舍难分的悲痛心情。但唱完“小妹妹”后,将“也难留”进行了清唱处理,给人戛然而止但又娓娓道来的感觉。通过清唱和之前高亢的唱腔形成极大的反差,不仅表现了“玉莲”个人的难舍难分,更反映了当时千千万万妹妹们的无奈和无措。由此可见,巧用清唱,能强烈地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使人物形象更加清晰饱满。

2.身段表演的设计

(1)融入剪纸艺术

剪纸艺术是我国民间常见的艺术手法,它利用镂空的艺术特点,结合光的运用,能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的享受,剪纸艺术能表达不同的情绪,讲述不同的故事。把这种艺术与表演相结合运用到舞台表演中,更能放大剪纸艺术的魅力,也能使舞台呈现更加丰富。在剧目的开场中,需要展现一个新婚不久且欣喜害羞的“玉莲”,运用了静态的剪纸式表演,怀抱梳头匣坐在桌子前,摆出一个戴耳环的雕塑动作,静静地看着镜子中的自己,给观众呈现出一个唯美的剪纸画面;随着音乐的不断推进和变化,又运用了动态的剪纸式表演,对着梳头匣有节奏地做着整理容妆的动作,有时还低头害羞捂脸,这个表演过程中的每个动作都能定格为剪纸作品,在视觉上给观众呈现出精致的画面,同时又能让观众体会到“玉莲”新婚的心情。

(2)采用虚实结合

在戏曲表演中,虚实结合是很重要的表现手法。通过这些手法可以使舞台呈现更加丰富灵活。在剧目的第三阶段,“玉莲”要送哥哥走西口,临行对哥哥有一段嘱咐,采用以虚拟实的手法将嘱咐内容及情境再现出来。其中“走路你要走大路,大路上人儿多,好给哥哥解忧愁”这一句,用几个较大步伐的台步从舞台后区走到前区,表现“走大路”,用一圈小圆场比拟“人儿多”;其中“坐船你要坐船舱,恐怕是老天爷爷风摆浪,摆在哥哥河里头”这一句,用踏步蹲,头顶撑掌,比拟“坐船舱”,两只手随着身韵左右摇摆,表现“风摆浪”。这一段唱词陈述了不同的情境内容,用几个身段动作,给观众真实地再现了走路、过河、坐船等情境。除此之外,在剧目第二阶段,“玉莲”得知哥哥要走西口,为他最后一次梳头。其中帮哥哥解开绕在脖子上的辫子,加以整理是实,唱道:“大梳梳了个通,篦梳刮了个匀”,大梳和篦梳都是虚拟,通过绕腕表现梳头;唱道:“我给哥哥编上个松三麻”,手拿辫子是实,将头发分为三股及编发的过程都是虚拟,在表演编发时,为了让观众直观地体会到编发的过程,表演时特别注重编发的细节动作,三股头发分得清清楚楚,编发的过程中要不断理顺头发,给人以真实编发的感受;唱道:“再给哥哥扎呀么扎头绳”,编好的辫子是实,扎头绳是虚拟。这段以虚拟实的身段表演,既让观众直观地感受到场景的变换,又表现了“玉莲”对哥哥的关心。

(3)运用台步的变化

台步是演员在舞台上表演的基础,通过台步的变化可展现不同的时空,表现不同的人物性格,表达不同的内心情绪等。在剧目的第一阶段,“玉莲”独自一人在家,听到有人敲门时,她仔细伸耳倾听,在听到叫“玉莲”后,立刻判断是哥哥回来了,这时张玉兰运用了小跳步,突出表现“玉莲”欢喜迫切的心情;在剧目的第二阶段,“玉莲”得知哥哥要走西口的消息,一时惊愕,手足无措,张玉兰运用了后退蹉步,表现“玉莲”当时震惊和害怕的心情;在一番劝说后,哥哥让“玉莲”收拾行李,这时她运用了慢速移步,表现“玉莲”当时不情愿和不舍的心情;在剧目的第三阶段,“玉莲”想给哥哥最后梳一次头,被哥哥拒绝后,运用了踱步,表现“玉莲”此时难过和着急的心情。这些角色内心情绪的表达,都是通过台步的变化体现的。

(4)运用道具的变化

在戏剧舞台表演中,道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它可以营造剧情环境,另一方面它可以帮助塑造人物形象。不同的道具有着不同的作用与影响,同一道具的变化在不同的情境中也能体现不一样的作用。在剧目的第一阶段,其中“玉莲”开门去寻看哥哥,第一次运用手绢腕花看向舞台左前方向,表现“玉莲”当时兴奋等哥的情绪;第二次双手拉直手绢看向舞台右前方向,表现“玉莲”当时急切盼哥的情绪;第三次单手甩手绢,表现“玉莲”等哥未果失望的情绪;其后“玉莲”唱道:“左猜猜不对,右猜也不对”,这时又运用双手绕手绢来表现“玉莲”猜想的状态和不安的情绪。以上这些情绪和精神状态的表达,都是通过同一道具的变化体现的。

综上所述《走西口》作为二人台的传统代表剧目,在一定程度上,《走西口》表演的发展也带动了二人台表演的发展。通过对《走西口》“玉莲”角色塑造的分析,探究了二人台小戏中塑造角色的方法和技巧,希望通过这个典型的角色,为更多的二人台学习者提供塑造角色的思路和参考。同时,也希望“玉莲”这一人物能活在当下,更多地挖掘人物背后的精神,结合现在的社会环境和思想变化,进一步丰富角色,使得这一经典剧目能与时俱进,有更长久的发展,让更多的人关注到二人台艺术。

猜你喜欢
台步唱词剧目
唱词(外一首)
舞台剧目
程砚秋说功名
程砚秋说功名
程砚秋说功名
五大卫视2020年待播剧目预览
那唱词本上,满是回忆
浅谈戏曲表演中花旦角色应具有的基功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
优秀剧目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