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模式的插画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2021-07-12 07:25
大众文艺 2021年2期
关键词:插画竞赛作业

(辽东学院,辽宁丹东 118000)

插画历史悠久,从远古时期的岩画到现在电脑CG插画的流行。插画以其特有的叙事性、超时空性、交互性和艺术价值、商业价值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青睐。2015年由教育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创新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专注培养学习者的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全面推行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为教学模式、教学改革的探究指明了新的方向。以此意见为指导,辽东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插画设计》课程进行了系列的教学改革探索。

一、插画设计教学现状分析

辽东学院《插画设计》课程,是艺术与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专业课,是与专业发展结合较为紧密的应用型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插画认知能力和创作实践能力。课堂教学以插画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为主,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经过几轮的教学发现其中的些许问题:首先,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相对容易,但如何有效地将专业知识更好地应用到项目实践中,则需要较长时间的过度才能达成。其次,实践作业综合能力训练性不强,只能达到单项技能的运用。再次,学生对传统文化观念的缺失,导致作业制作过程中无画面内涵,作品平淡无奇。在此基础上,团队成员在进一步研究课程内容、专业技术型大学办学理念及“指导意见”等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探寻途径。试图通过教学探索,再适当结合项目教学,最终形成“教-学-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探究。

二、插画设计课程“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可行性

1.课堂教学

辽东学院《插画设计》课程,共48学时,其中实践24学时。在24学时的时间里,需要学生在掌握插画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行分类插画的实践练习。由于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能力长短不一,所以在课堂实践环节,便形成了无目的性、无针对性的插画设计作业实践。最终导致,作业效果良莠不齐,学生个人能力提升缓慢的情况。学生反馈的作业,往往使教师陷入“进退两难”的情况。一方面希望打开知识面,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插画设计内容,另一方面,碍于学时和学生对专业技能吸收、消化的能力,希望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从实践中体会。

2.作业设置

《插画设计》课程传统的作业设置,是围绕插画的分类及设计形式,进行作业制作。实践内容只停留在课堂讲授知识的层面,学生能发挥的方面较少。有些时候,学生有较好的创意,但鉴于作业的命题规定,只能停摆、放弃。

3.专业素养

对于一门课程的学习效果,往往体现在该门课程的成绩方面。而成绩是评价一位学生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然而现行考评体系下无法从成绩单上的数值判断一位同学的专业素养的高低。这不仅影响到用人单位的选拔判断,也使得成绩单成为衡量一切的标准。

因此,在《插画设计》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方式是可行的。此种教学方式,可以为课堂教学指明一定的方向,并且能够在作业制作、能力训练方面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最终形成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三、插画设计“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课程设计

以“能力培养”为出发点,培养视觉传达专业所需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培养目标。插画设计课程针对辽宁省内举办的相关省级比赛进行有针对性的筛选及实践指导。在辽宁省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辽宁省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辽宁省大学生动漫游设计竞赛等相关赛事中作精心挑选,从任务设计、学习方式、能力诉求、作品成绩方面形成能力与知识构架。

1.赛事选择

近年来全国范围内举办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已然成为艺术设计相关专业展现各自风采的“表现舞台”。以辽宁省为例,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新比赛产生,2020年辽宁省举办的创新创业竞赛有近百余项。在如此多的竞赛中,插画设计课程结合专业及课程需要,进行相应的筛选。最终选择,辽宁省大学生计算机设计竞赛、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两项已经参加过的省级竞赛和辽宁省大学生动漫游设计竞赛一项新举办的比赛为主要对象。从不同竞赛中选择能与插画设计课程相结合的命题方向,进行分析,并与课程内容形成有效连接。

2.课程任务设计——以辽宁省大学生计算机设计竞赛为例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模式下的工作任务,则来自竞赛项目。不同的竞赛命题方向各不相同,辽宁省大学生计算机设计竞赛,每年会有一个新的竞赛主题,个别单元的主题方向相对固定。具体竞赛单元分:信息可视化设计、数媒中华优秀民族文化元素、数媒游戏与交互设计等14个分项,与插画设计课程相关联的有数媒中华优秀民族文化元素、信息可视化设计两个单元。结合命题内容,在授课之初,以介绍插画设计相关知识为主,前期作业以知识点对应的插画设计相关内容的实践对象为主。课程后期的大作业结合竞赛的相关内容进行准备与制作。这样即可避免课程前期引入竞赛相关内容带来的迷茫,也可经过单项作业的训练,在提升学生自身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竞赛内容的制作。对于不同的竞赛内容,可由学生自行分组进行。这样即可避免同一比赛设计制作方向的重叠,也能以团队的形式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领导能力,发挥团队成员不同的优势。

3.学习方式

课程实践部分,通过明确竞赛项目、参赛内容,结合课堂教学进一步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学生依据各自所长,自由组合成设计小组。依据课堂人数及竞赛项目要求,规定小组成员人数。以小组形式展开头脑风暴,提出设计方案,形成组内自评。通过方案讲解,结合分组互评,教师点评的形式,形成不同小组方案间的取长补短。将课程知识点有效的融入自评、互评、点评的不同环节中。使学生形成课堂的有效参与性与不同程度的互动性。同时,结合不同组内的作品对比,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参与热情。在自评、点评、互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能力诉求

插画设计课程通过实践练习,训练学生建立符合视觉传达专业所需的视觉思维机制和与之相应的插画设计表达能力。这其中包括对图形图像的处理能力、色彩的搭配能力、文字的组合能力、主题元素的创意构思能力、图像软件的运用能力、团队的协作能力等。这些能力共同构成了设计从业人员所需的基础能力诉求。而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模式下从竞赛主题出发,一步一步引导学生结合主题方向,进行团队分工,选择元素、配色,完善设计,使学生在此过程中明确如何结合竞赛需求,完成目标,并寻找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在后续课程中有目的的学习。

5.作品成绩认定与总结

作业制作完成后,组成教师评选团队,对作品进行筛选、点评。依据每组作品的成品样式,给出相应的分值。依据每组作业特点,选择较有代表性的推送竞赛。应该说,此部分是检验课程实践成果的最终环节。学生可以通过参赛获得专业制作经验,结合自身参赛所得,体会参与的乐趣、创作的心得。教师可通过课程总结,进一步完善课程内容的设置,总结经验,为后续课程的展开做好充足的准备。

四、插画设计“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的实施

1.合理地制定课程内容

以“指导意见”、地方应用型大学的办学理念为指导,合理地制定课程指导纲要。以纲要为依托,形成课程内容的有效拓展。在具体课程内容安排上,可分为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和设计实践及应用两大部分。同时,可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其中,在讲授课程的同时,形成对学生三观及民族情怀的培养。

(1)基础理论与实践

此部分内容以课程纲要规定的插画基础知识为主,通过插画分类和应用、插画设计形式和手法、插画表现样式等内容的介绍,使学生系统了解插画的相关内容。同时可适当结合网络平台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充分利用翻转课堂,让学生形成自学-预习-答疑-交流的良性循环。

(2)设计实践及应用

此部分内容是在前期内容的基础上,形成的素质能力拓展。课程内容主要围绕选定的赛事命题进行解析与设计指导。结合“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单项技能,在此部分进行综合运用。同时,结合公司对设计从业人员的能力诉求,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设计实践能力及总结归纳能力。

(3)课程思政内容的融入

结合竞赛命题,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课堂实践环节。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根基,现代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少,情感越来越淡薄。故此,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插画设计实践相结合,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更可以从民族文化传播的角度,以设计作品的形式进行传播。辽宁省大学生计算机设计竞赛中的数媒中华优秀民族文化元素单元,正是通过此种形式,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以更具现代审美与设计形式的方式进行传播。

2.结合专业平台为实践提供有效服务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的展开,不仅需要较为详细的教学内容,还需结合竞赛主题进行具体实践方案的制定。在此基础上,可有效地利用校外实践基地的设备和制作方式为学生顺利展开竞赛项目的制作提供帮助。除此之外,可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的校内工作室及每年展开的创新创业讲座,帮助学生实现设计成果、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专业视野。

3.组建高素质教学团队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的展开,需要建设一支指导经验丰富的高素质双师双能教学团队。可有效地利用不同教师在各自专业领域之所长,形成协同发展。双师双能型教师具有较为系统的专业知识,其中不乏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竞赛具有丰富指导经验的教师。高素质教学团队的组建,能够更好地推行“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的实行。

五、总结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模式的插画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插画设计》课程为依托,获得国家级三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0项,优秀奖7项。这些奖项是对“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教学改革探索成果的最好证明。通过近几年的调查、反馈还发现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的省级以上竞赛,是用人单位面试考评的参考条件之一。所以,对“以赛促教、以赛促学”这种教学形式的探索,不仅有助于学生提升对自身能力素养的认识和肯定,更可以为后续步入社会提供一项良好的条件。

猜你喜欢
插画竞赛作业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治愈系插画:艺术中的幽默
创新思维竞赛(3)
作业
创新思维竞赛(6)
何籽❘插画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
预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