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艺术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研究*

2021-07-12 07:25
大众文艺 2021年2期
关键词:剪纸理想信念艺术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桂林 541000)

剪纸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出来的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其中蕴含的伦理道德和精神追求符合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求。因此,将剪纸艺术引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积极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途径,创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方法,有助于传承和保护民间剪纸艺术,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营造良好的理想信念培育氛围。

一、剪纸艺术与理想信念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阐述理想信念的重要性。2014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由此可见,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任重而道远。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国传统文化是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必要融入因素,也是其重要实践载体。青年学生要深入探索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和民族信仰,汲取磅礴力量,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人生信念。

剪纸艺术作为优秀传统文化,满足维系了中国漫长农耕时代的社会需求及生存信仰和文化的传递发展。剪纸多采用寓意较好的造型元素,运用写意、象征、意象等艺术处理手法来表达百姓对国家繁荣富强、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向往与追求。因此,剪纸艺术中蕴含着丰富的理想信念教育资源,两者在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在内涵上具有相融性、在实践上具有契合性。

二、剪纸艺术传承与发展面临的困境

剪纸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与发展面临诸多困境。首先,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普通民众尤其是青少年对新兴事物的接受能力不断加快,而对传统剪纸艺术则缺乏兴趣,甚至对剪纸从业人员认识偏颇,认为剪纸是“小脚老太太”的专属产物。因此,剪纸传承人越来越少或出现断层。其次,传统剪纸艺术创作是“由心而生”且需要长年累月的摸索,剪纸作品没有丝毫矫揉造作。而现代年轻人对待剪纸艺术难以潜心研究、静心创作,却总想着利用剪纸艺术求名求利。最后,剪纸艺术自古以来一直是以副业的形式存在,剪纸艺术的兴衰源于百姓生活的实际需要。从目前情况来看,剪纸已不再是家庭装饰必需品,若不创新剪纸存在形式,这一民间艺术终将走向消亡。

三、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

1.理想信念教育整体向好,部分存在不足

绝大部分大学生在主流媒体的宣传影响下,经历各阶段思政教育后,能够具有清晰明确的人生目标,政治信仰坚定,能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当前,随着“三全育人”和“课程思政”的提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逐步转变,内容愈发丰富,效果愈发显著,氛围愈发浓厚。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大学生勇于充当社区志愿者,参与联防联控,不畏牺牲,充分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由此可见,大学生整体素质较高,理想信念教育状况良好。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大学生思维广阔,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强,且随着网络信息传输量及传输速度加快,外来文化和享乐文化不断充斥着大学生的头脑,网络文化鱼龙混杂,使得部分大学生不能明辨是非曲折,逐渐被腐蚀或同化,以至于树立错误的理想信念。

2.理想信念教育内容脱离实际,教学效果一般

思政课依旧是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途径,教学手段及内容枯燥单一,重理论轻实践现象时有发生,教学目标与育人效果相脱节。部分高校为丰富教学形式,采取听讲座、观影片、参观主题展览、开展党日团日活动等措施提升教育效果。从某种程度来讲,这确实是行之有效的策略,但由于受到活动次数以及其他条件的限制,该教育措施的时效性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3.理想信念教育主体良莠不齐

“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思想政治状况及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对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教师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的主体,首先应该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湛的业务能力。

当前高校教师整体政治素质较高,具有良好的师德师风。但由于部分教师耐不住诱惑,坐不住“冷板凳”,进而逐渐被拉拢腐蚀,丢失理想信念。还有一部分教师只注重学生的专业学习,业务能力精湛,但常常忽视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未扎实推进课程思政,导致大学生理想信念错位。

四、剪纸艺术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意义

1.赋予剪纸艺术新生命,让理想信念教育真正“入脑入心”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内容可以引入到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对于丰富理想信念教育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实效性具有推动作用。剪纸艺术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各族人民在长期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的精神文化表现形式,饱含着浓厚的家国情怀。剪纸创作主要通过自行摸索或家族传承的途径得以延续,因其遗传形式单一,且已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已迫切需要行之有效的方法来使其延续与发展。

基于此,将剪纸艺术中蕴含的精神追求深植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一方面继承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剪纸艺术重新焕发生机,另一方面也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开辟新的途径。

2.营造育人氛围,提升校园文化软实力

校园文化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审美趣味及道德情操。大学阶段是学生的思维、认知方式、人格及价值观形式的关键时期,高校在重视专业教育的同时,也要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剪纸所传达的寓意较好,制作工艺上又可以与多种材料相结合,环境适应性强。因此,剪纸可以很好地作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载体。我们不仅要借助剪纸艺术的表现形式宣传主题教育,而且要深挖剪纸艺术所承载的伦理道德和民族精神,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

五、剪纸艺术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与策略

理想信念的培育模式影响着理想信念的培育效果。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积极寻找资源,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才能更好地增强教育实效性。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要从剪纸文化内涵对人影响的角度出发,探寻剪纸艺术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途径与策略。

1.开设剪纸艺术公选课,丰富理想信念教育内容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不能只依靠思政课来解决,而是要从多元文化中发现和提取有价值的元素进行教育。剪纸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高校通过开设剪纸艺术公选课,有利于推进传统文化教育,丰富教育教学内容。在剪纸教学中,要逐步将剪纸艺术中所蕴含的家国情怀、风俗民情、道德内涵、价值追求等精神文化传递给学生,从而形成长效、完整的理想信念培育机制。

2.成立剪纸社团,丰富校园文化

大学生社团作为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第二课堂,是学生参与学校活动、延伸求知领域、扩大交友范围、培养兴趣爱好、丰富内心世界的重要平台。因此,剪纸艺术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需要充分利用好社团组织。

高校应鼓励学生成立剪纸社团,聘请剪纸艺术传承人作为指导老师,广泛吸纳离退休教职工参与,定期开展剪纸教学培训,创作剪纸作品。剪纸社团要抓住中国传统节日和重要时间节点,举办主题剪纸展览,扩大影响力。其次,利用好校内公告栏等平台,用剪纸艺术的表现形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流文化,营造良好的理想信念教育氛围。

3.创新剪纸题材,做好新媒体宣传

剪纸艺术传承与发展不能仅仅依靠保护来实现,而是要发掘剪纸本身存在的意义,寻找剪纸艺术与时代发展需求相契合的途径。高校应鼓励师生创作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题材、民族团结题材、法制题材、反腐倡廉题材等系列剪纸作品,定期进行剪纸比赛。此外,还要做好宣传展览工作,充分利用新媒体、互联网、公众号、微博、短视频等平台进行全方位展示。

六、结语

剪纸艺术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符合发展要求,既丰富了理想信念教育的内容,又增强了理想信念教育的感染力,是坚持用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大学生的有效途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任何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都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我们所倡导的剪纸艺术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也要根据发展情况,适时调整策略,进一步探讨深度融合的途径。

猜你喜欢
剪纸理想信念艺术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剪纸
纸的艺术
丰富和规范党内仪式是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四个意识”的重要途径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剪纸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