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合作办学机构中雕塑工作室的教学实践探索*

2021-07-12 07:25
大众文艺 2021年2期
关键词:雕塑创作专业

(哈尔滨师范大学国际美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2017年中俄美术学院成立后,立即指派雕塑工作室专业教师前往莫斯科苏里科夫美术学院进行国际交流,经过详细的工作室流程学习,将苏里科夫美术学院雕塑工作室的授课章程与中国艺术市场现况相结合。基础教学以雕塑艺术语言的分类作为教学框架,通过工作室全体教师对学生课程的完成度,进行艺术语言的定向培养,雕塑工作制度要求全体教师共同完成学生的基础教学,经过长期的教学活动,学生能够明确教师的艺术语言及自身的艺术发展方向。学生需要完成3年基础教学,由教研室和学生共同完成工作室分配,教师以自身的艺术语言和名字进行工作室命名,工作室的命名代表教师的个人艺术语言方向,雕塑作为造型艺术,艺术方向主要分为:传统雕塑、抽象艺术、建筑艺术与雕塑的融合等。

一、传统雕塑艺术语言方向

传统雕塑的艺术形式知识框架庞大,延伸性强,苏里科夫美术学院作为俄罗斯资深国立美术学院,其雕塑专业进行了强有力的基本专业知识学习,通过稳固的基础知识学习与专业技法的掌控等教学方式,学生需在基础工作室进行长期学习。工作室基础教书设立:解剖学、泥塑肖像、泥塑人体、浮雕等雕塑专业课程,是传统雕塑艺术语言工作室的专业必修课程,是高年级学生艺术语言分类的评定基础。

1.解剖学是雕塑学科的核心必修课程,通过教师系统地讲解人体解剖学及动物解剖学,培养学生雕塑专业的基本技能,学生能够在第一学期进行有效的掌握学科知识,通过长期的专业讲授与实践,培养学生以雕塑空间的视角,以及主客观造型分析能力与归纳总结能力,雕塑教研室对解剖学课程的要求,教师以循环式讲授解剖学的教学模式,巩固学生对学科基础知识的掌握,并加以灵活运用到雕塑实践之中,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雕塑专业思维模式。

2.泥塑肖像是雕塑学科的必修课程,通过教师对人体解剖系统地讲解与长期地临摹学习训练,学生已具备基本的雕塑造型技能,学生能够在一学期进行有效的雕塑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够理解并运用雕塑的基础知识进行泥塑肖像写生,培养学生熟悉艺术材料、泥塑技法,以及艺术制作过程中独立思考的能力。中方教师严格遵守苏里科夫美术学院的教学要求,以循环式教学模式进行大量的泥塑肖像教学实践,通过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反复示范,指导学生跨越专业难点,有效地将专业知识结合实践。泥塑肖像作为雕塑专业的必修课程,其艺术实践的完整度涉及多种行业,包括城市雕塑设计创作、园林祭奠雕塑烈士肖像、特效影视造型师等工作岗位均需要具有一定人物肖像写实能力的优秀雕塑专业人才。

3.浮雕是雕塑学科的选修课程,也是传统雕塑基础课程,通过教师系统地讲解人体解剖与空间的压缩,学生能够在第四学期进行复杂的雕塑写生,以复杂的空间关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难度较高的课程,使学生体验所学的理论转换为艺术的过程,同时也培养了雕塑专业特色的学科思维。雕塑专业的行业发展,如城市规划、舞台美术布置、电影场景设计、建筑物装饰、装饰雕塑模型设计等工作岗位均需要具有一定空间造型能力的优秀雕塑专业人才。

4.重大历史题材雕塑是国内综合类大学艺术学院忽略的一门专业课,该课程的添加具有重大的学科价值,不仅着重培养学生雕塑构图的创造能力,同时也完善了三维空间的叙事能力。创作实践期间,教师通过经典雕塑赏析及课堂示范,学生能够通过客观历史重大事件为雕塑创作基础,进行主观归纳总结,以雕塑的叙述语言还原历史,并能够熟练掌握圆雕与浮雕的基本制作规律,熟练运用人体规律、人类肢体语言、人类面部表情等专业知识,在教师专业的指导与参与下完成具有艺术整体性的雕塑创作,培养了学生客观分析能力与创造能力,就雕塑行业发展来看,城市雕塑设计师岗位、雕塑放大师岗位、雕塑专业教师岗位等均需要优秀雕塑专业人才。

二、抽象雕塑艺术语言方向

抽象雕塑艺术语言方向是艺术学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概念,抽象雕塑在现代艺术发展过程中具有艺术学科的支撑作用,存在良好的发展趋势及学术地位,抽象雕塑的课程在学生本科学习期间的课程设计中是重要的选修课程,其中美学转化的过程中,抽象雕塑艺术具有较高的专业价值及学术价值。国际美术学院将抽象雕塑艺术课程明确设计为雕塑创作表现、材料与观念表现、现代建筑艺术下的雕塑、现代公园雕塑等专业课程,课程安排按照明确的知识框架进行梳理,由材料特性研究、抽象艺术语言表达、雕塑造型空间比例鉴赏及抽象雕塑与建筑物的融合进行合理的教学安排。

1.材料与观念表现课程是指导学生了解雕塑实践过程中材料性质的重要课程,材料的使用与造型塑造作为抽象雕塑的基础课程,以循序渐进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能力,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结合已有专业知识框架进行抽象雕塑的创作,探索已知雕塑创作材料的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材料的不同性质状态下形成的艺术形式,作为学习过程中的珍贵资料,西方抽象雕塑发展演变的百年历史存在脱胎于模仿、参照自然姿态的阶段,抽象雕塑以各种创新材料的模式介入造型艺术之中,抽象雕塑艺术作为一种不表现具体物体、情景的空间艺术,通过塑造形体的概括与感受,材料的色彩与性质来传输一种具象形态的抽象理念。经过教师的课程讲解与框架梳理,部分学生得以更深层面地学习及运用抽象雕塑及综合材料,进一步明确个人艺术语言方向及工作室的选择。

2.雕塑创作表现课程是指导学生创作抽象雕塑的设计理念和构思的专业选修课,教师通过对经典抽象雕塑派别作品赏析进行研究和探讨,让具有一定造型能力的学生能够感受到不同材料的抽象雕塑所表达的感受。教师以课程引导为切入点,以多种艺术的表达方式为基础,鼓励学生大胆进行造型概括和色彩构成。以学生个体为单位,对每一位学生作品进行分析与探讨,并对每位学生进行单独的定向指导。抽象雕塑的基础教学过程中并未完全脱离传统具象雕塑的艺术表达框架,在观察学生专业实践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由学生自由选择艺术表达方式,通过色彩构成的强烈对比、概括的具象形体、材料的特性、压缩的形体与空间等学术支撑,与学生进行具有强烈主观意识的雕塑创作,通过多次实践授课,将中国画、中国书法的造诣与西方色彩构成、形体的概括有效地进行融合,培养学生具有宽阔的国际文化视野及良好的国际艺术审美素质。

三、建筑艺术与雕塑的融合

雕塑课程不同于抽象创作课程,现代建筑雕塑受空间建筑环境、社会历史、地域文化等综合性条件影响,课程过程中将学生的专业思维进行商业转换,该课程是将艺术创作观念与城市生活空间相结合的雕塑创作。

1.现代建筑艺术下课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城市文化学习、成熟建筑环境分析。这一阶段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学生将不再受单一材料与形体思维模式的束缚,而是扩展思路以科学现代艺术进行创作,如动态艺术、电子科技、视觉艺术、影音艺术等多种艺术的表达方式引用于教学实践之中。本科基础教学的过程中以架上雕塑为主要教学内容,此教学实践主旨将封闭空间内架上雕塑转为室外广阔空间中,现代环境雕塑与建筑空间存在深刻联系,此教学为学生普及建筑空间节奏性与大空间构成规律,将现代建筑艺术与雕塑概念相融合,整体空间表达出庄严肃穆、稳定的意境,或表达出轻松愉悦、激励人心的情感。学生在实践中作为创作的主观创作者,由无到有的学习过程中,学习并掌握了创新表达模式,将生活环境与雕塑艺术塑造为一个整体的教学实践课程,不仅完善了学科学习,也达到学科进行商业转换。

2.现代公园雕塑课程将抽象雕塑创作与现代建筑艺术下雕塑加以总结,雕塑材料的性质稳定,具有一定的抗腐蚀性,以及雕塑体积巨大,更利于公园雕塑设立于公共环境之中。本课程的开设,从不同角度将公园雕塑主题加以分类,以圆雕、浮雕、半浮雕的叙事性进行讲解,教师通过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及对经典现代公园雕塑的详细分析,以雕塑发展历史为时间轴,学生通过观察和临摹的学习方式进行课程总结。该课程是学科进行商业转换的重要专业选修课程,课程设计景观雕塑、建筑艺术下的雕塑、城市文化、公共环境影响下的空间比例等重要知识点,经过教师课堂理论讲授与理论实践示范的教学方式。雕塑教研室对现代公园雕塑的课程要求,以城市文化、地域文化、公共环境空间比例为主要设计因素,教师对雕塑创作的艺术语言表、主题,没有明确的约束,要求学生遵循园林雕塑进行分类创作与实践,以纪念性雕塑、主题性雕塑、装饰性雕塑、陈设性雕塑、功能性雕塑等为创作方向。通过这一阶段实践教学的探索,学生能够利用已掌握的雕塑具象写实技法进行形体的概括,对公园雕塑的创作框架有明确的文化支撑,明确表达圆雕的主雕作用,适度运用浮雕独有的叙事性,利用组群雕的空间衔接性进行设计与创作,实践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个人艺术语言。学习通过此阶段课程能够合理运用雕塑艺术语言的表达模式,将生活环境与雕塑艺术塑造为一个整体的教学实践课程,进一步完善了学科,有效进行了学科的商业转换。

猜你喜欢
雕塑创作专业
巨型雕塑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我的破烂雕塑
部分专业介绍
写实雕塑
《一墙之隔》创作谈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