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乐团音乐季运营的思考

2021-07-12 07:25
大众文艺 2021年2期
关键词:民乐乐团民族音乐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东莞校区),广东东莞 523133]

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是由原中国电影乐团民族乐团与原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整合而成的大型民族交响乐团。历史悠久,拥有百人编制,声部整齐,演奏技艺超群。有过傲人的成绩,也经历过低谷,但乐团一直努力在传承中寻求发展,找寻将民乐传承与发展更好地方式。

一、平衡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

从社会功能角度看,剧院团承担着文化再生产与传承的公民属性;从经济运行角度看,优秀的剧院团需要具备独立生存的能力。作为文化产业的一部分,市场化运作是每个剧院团都应考虑的问题。[1]在市场经济繁荣的时期,越来越多的演艺团体把追求商业价值置于首要地位,忽略了艺术的本质,导致市场上三俗文化频现,这对于文化的发展,对于演艺市场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如何能够协调好艺术作品的商业价值与艺术价值是我们需要考量的问题。彭佳鹏先生在接受笔者采访的时候说“商演是必要的,但民族音乐季才是乐团发展的关键,搞好音乐季才是乐团的本职。”通观广播乐团音乐季期间每场音乐会的曲目及表现形式方知:自广播乐团2005年开创民族音乐季至今,在曲目和形式上始终不违“民族”二字。从最初的大量使用彭修文先生编创的经典古曲曲目,到今天使用乐团创作研究室和社会作曲家创编的新版古曲;从单一的使用民族器乐演奏到今天使用管弦乐为民乐增色;从仅仅演奏国内经典曲目到以民族乐器演奏大量的国外经典曲目以及影视作品中出现的曲目等等,我们看出了广播乐团多年来在面对商业演出时,始终坚持打造高水准、高质量的民族音乐会。如此之举,不仅为广播乐团树立了极好的社会形象,并且有力地推动民族音乐的发展,为民族音乐走向世界做出了重要贡献。各演艺团体如果能够正确协调艺术品的商业价值与艺术价值,面对和浮躁的社会环境仍能够不失本心,以创造“高水准、高质量”的艺术作品要求自己,将会有越来越多优秀的艺术品呈现在社会大众面前,掀起演艺市场的新一轮改革之风。

二、拓宽民族音乐市场

通过数据统计对比发现,民族音乐在国内的发展较国外更为艰难。在国内是什么影响了民族音乐的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任何精神文化发展都需要物质载体,民族音乐的发展也需要有一种极宽广的社会必须性为背景条件。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日,快餐文化的盛行,使得本就有自身发展局限的民族音乐生存在更加狭小的空间内。社会缺少了对民族音乐的普遍认可与追随的氛围,民乐发展自然艰难。若要使民族音乐获得更广阔的市场,必需要由政府、演艺团体与社会公众共同努力。

1.以宏观调控助力市场发展

在民乐的发展,需要政府助力。教育对于民族音乐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了解民族音乐是传承与发展民族音乐的先决条件。针对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的缺少对于民族音乐了解的问题。首先政府可以加大民乐素质教育的投入力度。针对不同年龄层的人群进行不同的民乐普及方式。对于中小学生则可以通过增设民乐欣赏课、改变传统音乐课的内容、创办多种民乐大赛,定期给予学生以免费观看国内民族乐团音乐会的机会等等来丰富中小学生对于民乐的了解,增强学习民乐的热情。对于大学生,在增设民乐欣赏课的基础上,可以鼓励大学生于本校创办民乐大赛、提供给大学生作为音乐会志愿者的实践平台。对于社会人群,要定期开设免费的民乐普及讲座。其次政府应加大对各大民族乐团的资金投入,以宏观调控,将音乐会票价保持在能够让普通群众接受的范围内,让大多数普通人能够走进音乐厅,领略民族音乐。

2.提升群众民族文化认同

社会大众是社会的主体,社会大众音乐素质的提高,对于民乐发展有着推动作用。我们应深刻认识到我们同是炎黄子孙,同根相生,血脉相连,而民族音乐正是民族文化传承的纽带。民族音乐是经过了千万年的风霜雨雪刀斤虫雀,才得以发展至今的。在这样各国文化交流融合的时期,民众对于流行音乐的狂热追求远胜于传统的民族音乐。其他民族音乐的巨大社会冲击力,警示我们应该巩固民族价值观,增强民族意识,树立民族观念,为民族音乐的发展创造社会普遍认同的氛围。

3.演艺团体当与时俱进

作曲家刘长元说“听众的口味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值得还在遵循‘啃老’思路的民乐界反思。 ”对于演艺团体而言,曲目的创作与编排十分重要。民乐市场“啃老”现象十分严重,一些经典古曲反复出现在国内演出市场。由于新创曲目少,反复咀嚼一部作品,令观众出现审美疲劳。

不可否认经典实有其独特的魅力。然而不同历史阶段人们的口味并非一成不变。“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水活便得水清,若要使民族音乐常褒青春活力,曲目创新首当其冲。所以演艺团体应反思,是否能将经典古曲新弹,这“新”,可以是表现形式上的新,亦可以是编排上的新。

以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作例:

(1)编曲

A.古曲新弹

余亮茹说,目前,园区以石油和天然气化工为重点,发展合成新材料、精细化工等石油深加工产品,构建乙烯、异氰酸酯、聚碳酸酯等产品系列。园区产业链条不断延伸、配套服务日臻完善,循环经济发展超前,国际化程度和经济效益全国领先,已经成为中国化工园区的优秀典范。2017年,销售收入和工业总产值首次双破千亿,劳动人均生产率、土地产出比等各项指标领跑于全国化工园区。9月28日,上海化工区召开了上海国际化工新材料创新中心建设推进会,一批科创项目落地签约,园区还出台了专项扶持政策,力争成为吸引集聚国内外一流化工科创人才的最好平台,也凸显了上海化工区从制造向研发创新延伸的信心和决心。

2006年音乐季3月5日首场演出曲目入围作品,徐坚强作曲的《天仙配》扬琴协奏曲;2006年音乐季第三期《四季畅想》当中有由刘文金、赵咏山作曲的《十面埋伏》民族交响诗以及刘文金作曲的京胡、女高音与乐队作品《戏彩》;2007年音乐季4月2日——赴《布拉格之春》音乐节及莫斯科,圣彼得堡之行前预演的京胡与乐队《夜深沉》。

《十面埋伏》本是琵琶独奏曲目,现在乐团以民族交响乐演绎,更加能够表现出两军交战时声动天地的境况。而打击乐与西洋乐大提琴贝斯的加入可突出表现‘四面楚歌’时的金鼓声和人马声。让听众身临其境感受到胜利者恢宏的气势与项羽这一悲剧人物非凡的力量以及不屈不挠的精神。

学习优秀的传统版本是继承,通过对比可表现不同流派不同历史时期技术与音乐上对于传统的继承与发展。那么如此一来,既能让对于古曲陌生的观众了解古曲,又能避免观众审美疲劳这一状况的发生。古曲新弹能够使经典的曲目顺应社会潮流的发展,符合当代的审美品位。

B.西曲中乐

2007年音乐季(第七期)10月28日《来自布拉格的回旋》音乐会上半场以演奏《达勃河随想曲》《拨弦波尔卡》《行星组曲——木星》《新世界交响曲(第四乐章)》《G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沃尔塔瓦河》等世界名曲为主,借民族音乐的表现形式演奏国外观众熟悉的世界名曲,能够令国外观众清楚的分辨中国民族音乐与其他民族音乐的区别,并从中领略中华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待观众渐渐熟悉了民乐的演奏风格与特点后,下半场引入中国民乐的传统曲目《阿细跳月》《龙舞》《抒情变奏曲》《花好月圆》等,更增添了国外观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在2011年 花朝月夕·春天的旋律音乐会(首场)上半场演奏《春江花月夜》《春到沂河》《花朝月夕》《彩云追月》《春闺梦》具有浓厚的传统民乐风味的乐曲,统称为丝竹之音。下半场开始便连续引入《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摘苹果的姑娘》《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叶塞尼亚》四首观众熟悉的老电影中的经典音乐片段,这就极大地提升了观众的兴趣,加深观众对于民族音乐的了解。丰富了整场音乐会曲目的形式,使整场音乐会在保证较高艺术水准的同时,兼顾了大部分观众的审美需求,因此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C.百家争鸣

在今年的首场音乐会中,谭盾先生以《奥运序曲2008》、弹拨音诗《金木水火土》、声乐协奏曲《花鸟狂草:与12只鸟的即兴》、弦乐音诗《天影》、二胡协奏曲《卧虎藏龙》集弹拨乐、弦乐、声乐等表现形式于一场音乐会,并加入了小鸟这一生物,使得整场音乐会给人以灵秀之感。

好的作品有赖于作曲家与演奏者所交付的个人情感和思考。艺术创作不必刻意追求高姿态,却要有一种对于自然与生活深切而诚恳的热爱。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拥有自己独立的创作研究室,彭佳鹏先生曾坦言“我们有很多优秀的作曲家,有很棒的创作曲目,但是如何能够将其打造成适应当季音乐季的曲目,还需努力尝试”。为乐团编创音乐会曲目既能够给广大观众带来新的作品,使观众不至于审美疲劳;又能够表现出乐团自身的特点,不失为良策。例如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指挥张列先生为2011年《花朝月夕·春天的旋律》音乐会首场量身编创《暖风》与《九百九十九朵玫瑰》两首曲目,得到一致好评。

(三)对艺术管理者的启发

1.顺时而为,应对挑战

狄德罗曾言:“知道事物应该如何是聪明人;知道事物实际如何是有经验之人;知道怎样使事物变得更好才是有才能之人。”

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成立已久,具有丰厚的历史积淀,享誉乐界。其管理者却并未安于现状,沉溺于过往取得的辉煌成绩,而是果断抓住时机,率先引进音乐季制度以顺应社会潮流发展。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推出《卧虎藏龙》《玫瑰玫瑰我爱你》等音乐会,适当的转变视角,以迎合当前观众的审美需求。 就当前信息化飞速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作为一名优秀的艺术管理者既要果断抓住变革时机,又要积极迎接挑战,勇于突破变革道路上的阻碍,从而实现演艺团体的飞跃与发展。

2.统合综效,增强实力

艺术管理者的责任是将艺术活动的艺术效益最大化,并努力使其公民社会属性与商品属性达成一致。因此艺术管理者要对艺术的内容及整体吸引力进行严格把握,这就要求艺术管理者首先要懂艺术,从而具有对于艺术作品较高的欣赏水品与鉴别能力。其次要有对于艺术市场敏锐的嗅觉。一方面要为艺术考虑,一方面要为市场考虑,如大部分新晋音乐家在演奏会上通常会选演比较普及的作品。原因是新晋音乐家对一般观众没有知名度上的吸引,因此需要选择一些对观众有吸引力的作品,引来更多观众。反之,知名度高的艺术家在选择节目时自由度就比较大。此外,选择节目应考虑多元性和对比性。如果一场演出包括超过一首的作品,不同作品应有一定的分别并形成一定的对比,否则就容易显得枯燥。[2]

此外艺术管理者还应设法提升观众的欣赏水平,以便更好地扩大艺术市场,因此不妨在演出前后安排一些讲座、艺人访谈等教育性辅助活动来深化演出带来的体验,让有兴趣的观众进一步提升欣赏水平。

3.承担责任,与时俱进

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建立之初就承担着社会的责任。因此,它推出的新作建立在“弘扬传统民族音乐,推动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基础上。

因此作为一名艺术管理者,应时刻铭记肩负推动社会文化进步的职责。在国际文化交流频繁与我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时期,艺术管理者应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从而中华民族音乐才能与其他各民族音乐美美与共,努力将我们的民族文化推向世界舞台!

猜你喜欢
民乐乐团民族音乐
在高一年级音乐教学中深化民族音乐教学的实践
想和你们聊聊民乐
草原风 中华情 内蒙古民乐新作品音乐会
民乐国祥
民族音乐处在“低谷”
论高校音乐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
民族音乐教育的传承与创新
滚烫的交响灵魂
管乐团的高兴事儿
我,民乐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