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肺功能检查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2021-07-12 05:44吴仲平郑劲平沈北兰吴巧慧钟丽萍高怡
中国全科医学 2021年23期
关键词:基层医院广东省医疗机构

吴仲平,郑劲平,沈北兰,吴巧慧,钟丽萍,高怡

肺功能检查是临床上对呼吸系统疾病诊断、严重程度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评估的重要检查手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防治创议(GOLD)[1]、支气管哮喘全球防治创议(GINA)[2],以及我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临床诊治指南[3-4]、支气管扩张症诊治专家共识[5]等均强调了肺功能检查对疾病诊断和评估的重要性。2014—2015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发布了我国首部肺功能检查系列指南[6-8],肺功能专家在全国各地进行指南宣讲和解读。为了解广东省肺功能检查技术普及推广的效果及在发展过程中亟需改进的问题,本课题组对广东省肺功能检查的应用现状进行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抽取2016年广东省内21个地级市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771家,其中三级、二级、一级、未定级医院分别有141、327、137、166家,每家医疗机构派出1名工作人员接受采访和答题。

1.2 调查内容及方法 由课题科研助理和医学顾问助理组成的研究人员经过统一培训合格后亲自前往调查地点,对医务人员进行面对面访问,现场在线填写网络问卷,771家医疗机构均完成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共设置31道题目,其中5道关于受访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和职称等;26道关于医院肺功能检查情况,内容包括肺功能检查开展情况(开展项目、开展年限、检查工作量、检查使用仪器情况、申请肺功能检查部门、检查感染防控情况、肺功能检查人员培训情况、未开展肺功能检查医院情况),肺功能检查质量控制情况(仪器定标情况、呼气动作、次数、报告判断等)。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相对数表示。

2 结果

2.1 总体情况 771家医疗机构均完成有效问卷调查,受访者平均年龄(40.4±7.0)岁;男412例、女359例;初、中、高级职称分别有104例、298例、369例。已开展肺功能检查的医疗机构共有234家,调查具体情况详见表1。

表1 不同级别医院调查总体情况Table 1 General situation of hospitals of different levels investigated in Guangdong Province

2.2 肺功能检查开展情况 检查开展的项目主要包括肺通气功能检查、支气管舒张试验、支气管激发试验,分别占100.0%、76.5%、50.0%;开展肺功能检查年限5年以上的医院占33.0%;检查工作量主要集中在<5人/d(51.3%)和5~10人/d(24.8%);肺功能检查使用仪器大部分来源于进口品牌(94.4%);申请肺功能检查部门包括呼吸科门诊、内科或大内科、心胸外科、儿科、体检中心、其他部门;76.1%的医院在肺功能检查时使用呼吸过滤器,以一次性使用过滤器为主,详见表2。43.3%(334/771)的医院的工作人员参与过与肺功能相关的短期培训(1~5 d)包括相关学术会议、专题培训班等或长期培训(1~3个月),详见表3。未开展肺功能检查医院以缺乏检查仪器为主要原因(58.5%),其次为对肺功能检查不熟悉(39.7%),详见表4。

表2 不同级别医院开展肺功能检查情况〔n(%)〕Table 2 Pulmonary function tests implemented in hospitals of different levels in Guangdong Province

表3 不同级别医院肺功能检查人员培训情况〔n(%)〕Table 3 Training of pulmonary function examiners in different level hospitals

表4 不同级别医院未开展肺功能检查原因〔n(%)〕Table 4 The situation of hospitals without pulmonary function test at different levels

2.3 广东省开展肺通气功能检查质量控制情况 在已开展肺功能检查的234家医疗机构中,认为需定标的有151家(64.5%);49.7%的医院是1次/d定标;85.5%的医院肺功能检查动作是同时做呼气和吸气动作,呼气动作主要集中在3~8次;74.8%的医院肺功能测试结果图形同时显示流量-容积曲线和时间-容积曲线;61.1%的医院打印肺功能结果2次及以上;23.5%的医院使用正常值下限作为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判断标准;58.1%的医院使用五分法作为肺功能检查结果的分度,详见表5。

表5 广东省肺功能检查质量控制情况Table 5 Quality control of pulmonary function tests in Guangdong Province

3 讨论

本次调查研究的771家医院分布在广东省内21个地级市,包括省内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本研究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已开展肺功能检查的医院有234家,仅占总调查医院的30.4%,说明肺功能检查在广东省内的普及率较低,特别是在基层医院更少(占开展肺功能检查医院的7.8%)。尚未开展肺功能检查的医院表示无法开展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无检查仪器和无操作人员。近年来,肺功能检查作为面向农村和城市社区医院的十年百项适宜技术之一,逐步在我国的基层医院推广应用。2016年底,国务院《“十三五”卫生与健康规划》[9]也首次把肺功能检查纳入35岁以上人群的常规检测项目,同年,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印发《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明确要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提供简易肺功能测定等服务,同时辖区根据区域慢性病主要负担情况,应用推广成熟的适宜技术开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筛查和早期诊断[10]。2019年7月,国务院制定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11],建议40岁及以上人群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高危人群每年检查肺功能一次,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肺功能检查能力。可见,国家越来越重视肺功能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建议应继续加大肺功能检查向基层医院的推广力度,增加对基层医院人员与设备的支持,真正实现“像量血压一样检查肺功能”[12]。

在众多的肺功能检查项目中,肺通气检查和支气管舒张试验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诊治最为常用的检查项目,是面向广大基层医院普及推广的适宜技术,本次调查发现省内医院开展项目主要也是肺通气功能检查(100.0%)、支气管舒张试验(79.1%),较郑劲平[13]2002年报道的开展率有所提高,但支气管激发试验的开展率略有下降,主要是受到支气管激发试剂缺乏认证的影响,许多医院暂停开展支气管激发试验;弥散功能、气道阻力、心肺运动试验等其他检查项目开展率仍较低,亟待在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中推广应用,为慢性呼吸疾病患者提供更全面的呼吸功能评估。

肺功能检查中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使用呼吸过滤器是简单而有效的防控措施,尤其是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14],必须使用一次性过滤器,以降低疾病传播风险。本次调查中,过滤器的使用情况,与2010年高怡等[15]的研究结果相比有所提高(76.9% vs 41.9%,P<0.05),一次性使用过滤器较之前也有很大提高(80.4%vs 30.8%,P<0.05)。

肺功能检查的生命线是质量控制。2010 年高怡等[15]分析了我国 36 家大型综合性医院肺功能室的肺量计检查报告,符合美国胸科协会(ATS)/欧洲呼吸协会(ERS)标准的报告仅为7.2%。经过多年的肺功能规范化培训和肺功能检查系列指南的发布与推广,省内肺功能检查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64.5%的医院表示需要定标,且绝大部分医疗机构每天至少定标一次,这将有效的保障肺功能仪检测的准确性。各式各样的肺功能报告以及对指标表达的不一致,一方面增加了结果解读的复杂性,容易使解读者产生困惑甚至错误解读;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不同检查室或不同研究间数据信息的交流与共享,不利于迎接即将到来的肺功能大数据分析时代,本次调查发现部分医院在打印报告的图形[16]和数据、打印次数等肺功能检查质量控制要点中,仍未按照肺功能检查报告规范简易版和标准版执行[17],应继续加强检查质量控制在肺功能报告中的体现,形成统一标准化的肺功能检查报告,促进我国肺功能检查的规范化进程,并在全国推广及应用。FEV1/FVC是判断气道阻塞的主要指标,同时也是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重要指标,判读指标结果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诊断和用药方向。本调查发现仅23.50%的医院正确的使用LLN[18]进行结果判读,与使用LNN相比,只用FEV1/FVC固定比率来限定气流受限可能导致老年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过度诊断和小于45岁成年人诊断频率偏低的问题,尤其是轻度患者。肺通气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按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进行分度,国内外的指南均推荐按五分法进行报告解读,以上提示应积极推广肺功能检查系列指南,继续严格规范肺通气检查的操作及报告,提高质控水平。

肺功能仪器品牌和型号,大部分已配备肺功能仪的受访单位均使用进口品牌的仪器,便携式小肺功能仪居多,国产品牌的肺功能仪仅占5.6%,这应引起有关部门深切关注,积极发展国产肺功能仪器和提高其产品的质量,质优价廉的国产化仪器其性价比对于基层医院更易被接受,这对促进基层肺功能的开展及所带来的收益是不可小觑的。

本研究发现,申请肺功能检查的科室以内科(呼吸内科为主)和外科(胸外科为主)居多,三级医院和二级医院无显著差异,其他的科室相对较少。虽然本次调查显示30.4%的体检中心开展肺功能检查,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研究者发现许多体检中心并未将其纳入常规体检项目。应继续加大对肺功能检查的宣传,以提高知晓率,倡议像测量血压一样检查肺功能。

规范化培训是肺功能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和手段,其培训水平是呼吸与危重症学科亚专业建设和呼吸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关注的重点[19]。本次调查发现将近一半的医院工作人员参加过肺功能的相关培训,培训的形式主要是学术会议和专题培训班的方式,肺功能是以实际操作演练为重要基础的检查手段[20],实操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综上所述,肺功能检查是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综合防治的关键技术,广东省肺功能检查质控水平有待提高。本调查主要从肺功能检查开展的总体情况、方法、质控等方面研究,分析广东省肺功能检查主要存在问题,从而促进广东省肺功能检查的普及与推广,进一步推进肺功能检查技术的规范化,更好地发挥对临床疾病诊治的指导作用,从而提高广东省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水平。

本次调查研究是广东省首次就肺功能检查开展情况进行的大规模调查,覆盖省内所有地级市和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为搭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大数据平台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来源,为人工智能分析提供了重要的技术要点和参数。本次调查研究局限于大部分调查对象为二级或以上医疗机构,基层医院和社区医疗机构接受调查数量有限,且调查内容较多,造成部分受访者接受调查时间较长,部分答题出现逻辑性错误。

作者贡献:吴仲平进行研究设计、资料收集整理、撰写论文并对文章负责;郑劲平、沈北兰、吴巧慧、钟丽萍进行研究实施、评估、资料收集及统计分析;高怡进行质量控制及审校。

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基层医院广东省医疗机构
微生物检验在基层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广东省铸造行业协会十周年会庆暨第四届理事会就职典礼成功举行
广东省海域使用统计分析
医生集团为什么不是医疗机构?
基层医院腹腔镜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附52例报告)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
医疗机构面临“二孩”生育高峰大考
探索大医院帮扶基层医院新路
基层医疗机构到底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