藁本内酯抑制RANKL诱导RAW264.7向破骨细胞分化及其与GPER相关机制

2021-07-14 06:58崔杰李梦雨刘雨彤毛洪运林紫微杨菲华永庆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骨细胞批号分化

崔杰,李梦雨,刘雨彤,毛洪运,林紫微,杨菲,华永庆,3

(1.江苏省中药资源产业化过程协同创新中心,江苏 南京 210023;2.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3.江苏省中药药效与安全性评价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23)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全身性骨代谢疾病,主要表现为骨量降低,进而导致骨折风险增加。我国65岁以上人群OP患病率达到32%,其中女性患病率高达51.6%[1]。骨代谢平衡是维持骨量的重要前提。在OP发生早期阶段,破骨细胞的过度激活干扰了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之间的动态平衡,是造成骨丢失并导致OP最关键的原因。目前靶向破骨细胞分化是预防OP的主要治疗策略[2],临床上的代表性药物主要是双磷酸盐类、雌激素类等,但长期使用易引起颌骨坏死、非典型骨折等严重副作用[3]。

中医药治疗OP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等独特优势[4]。当归是中医药治疗OP最常用的药物之一[5],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等功效。藁本内酯(LIG)是当归中最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在其挥发油中含量可达45%~70%[6]。我们前期研究发现,LIG可通过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PER)信号通路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发挥骨保护作用[7]。本文旨在观察LIG对破骨细胞形成及分化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其与GPER相关的作用机制。

1 材料

1.1 药品与试剂

RAW264.7细胞购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库;藁本内酯(上海源叶生物有限公司,批号:ZT-71536,纯度:98%);17β-雌二醇(E2,Sigma公司,批号:E8875);RANKL(近岸蛋白质科技有限公司,批号:CR06);G36[爱必信(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MA27];Trizol、逆转录试剂盒、扩增试剂盒(南京诺唯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R401-01,R223-01-AB,Q111-02-AA);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活性检测试剂盒(上海碧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批号:P0332);TRAP染色试剂盒(Sigma公司,批号:387A-1KT);FITC标记鬼笔环肽(上海翊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号:40735ES75);BCA蛋白定量试剂盒(上海碧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批号:P0011);GPER抗体(Abcam公司,批号:ab39742);GAPDH(武汉三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批号:10494-1-AP)。

1.2 主要仪器

酶标仪(型号:SyneRgy2,Bio-Tek公司)、定量病理成像分析系统(型号:Mantra,PerkinElmer公司)、活细胞工作站(型号:AXIO vert A1,ZEISS公司)、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型号:7500,Applied Biosystems公司)、体视荧光显微镜(型号:M205FA,Leica公司)、生化培养箱(型号:SPX-150,上海跃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数字化凝胶成像工作站(型号:ChmiDoc RS+,BIO-RAD公司)。

2 方法

2.1 细胞培养

RAW264.7细胞用含10%热灭活胎牛血清和1%双抗的DMEM培养基,在37 ℃、5%CO2饱和湿度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隔天换液,当细胞长至85%左右时,进行传代。

2.2 MTT法检测细胞活性

取生长状态良好的RAW264.7细胞按每孔4×103个接种到96孔板中,每孔含200 μL培养液。24 h后分组给药,每组给予50 ng/mL RANKL和不同浓度LIG(1、5、10、25、50、100、200 μmol/L),每组设置5个复孔。按分组情况加入含相应药物浓度的DMEM培养液200 μL,4 d后弃去孔内培养液,每孔加入10 μL(5 g/L)的MTT溶液和100 μL不含血清的DMEM培养基。继续培养4 h后,弃去培养上清,每孔加入150 μL DMSO,振荡器上振荡10 min。设定酶标仪波长为490 nm,记录吸光度值,计算细胞活性。

2.3 比色法检测TRAP活性

RAW264.7细胞按2.5×104cm-2接种到24孔板中,24 h后分组如下:对照组,RANKL组(50 ng/mL),LIG组(0.1、1、10、25、50 μmol/L)。每组设置6个复孔。隔天换液,4 d后收集细胞裂解液上清,依次加入酒石酸溶液和显色底物,37 ℃孵育30 min,每孔加入160 μL反应终止液终止反应,使用酶标仪检测405 nm波长处的吸光度值。

2.4 TRAP染色

取生长状态良好的RAW264.7细胞接种到24孔板中,每孔含500 μL DMEM培养液。24 h后分组如下:对照组,RANKL组(50 ng/mL),E2组(100 nmol/L),LIG组(0.1、1、10 μmol/L)。每组设置4个复孔。隔天换液,4 d后,弃去孔内培养液,PBS清洗2次,固定液室温固定5 min,三蒸水清洗,TRAP染液37 ℃水浴锅内孵育1 h,三蒸水洗涤,室温晾干,甘油封片,镜下观察,选取细胞核≥3个的TRAP阳性细胞视为破骨细胞,进行计数。

2.5 qPCR检测破骨标志基因水平

RAW264.7细胞按2×105cm-2接种到12孔板中,24 h后分组如下:对照组,RANKL组(50 ng/mL),E2组(100 nmol/L),LIG组(0.1、1、10 μmol/L)。连续给药干预4 d后检测。每孔加入Trizol,分离和纯化总RNA并测定各组RNA浓度。每组设3个复孔,以GAPDH为内参,计算复孔Ct平均值,按照2-ΔΔCt计算得到相对定量结果。序列如下表1。

2.6 Western blot分析

RAW264.7细胞按2×105cm-2接种到12孔板中,24 h后分组如下:对照组,RANKL组(50 ng/mL),E2组(100 nmol/L),LIG组(0.1、1、10 μmol/L)。连续给药干预4 d后检测。每孔PBS清洗2次,按照BCA法蛋白提取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处理。Western blot法在恒流40 mA的条件下电泳70 min,恒压100 V的条件下转膜90 min,5%BSA封闭1 h,4 ℃过夜孵育一抗,二抗室温孵育1 h,检测GPER的蛋白表达,并选取GAPDH作为内参。实验重复3次,Image J进行灰度值分析。

2.7 GPER拮抗剂G36对LIG效应的影响

2.7.1 TRAP活性检测、TRAP染色以及qPCR检测 RAW264.7细胞接种到孔板中。24 h后分组如下:对照组、RANKL组(50 ng/mL)、LIG(10 μmol/L)组、LIG(10 μmol/L)+G36(100 nmol/L)组。连续给药干预4 d后,进行TRAP活性检测、TRAP染色以及破骨标志基因的qPCR检测。

2.7.2 鬼笔环肽荧光染色 RAW264.7细胞按2.5×104cm-2接种到12孔板中。24 h后分组如下:对照组、RANKL组(50 ng/mL)、LIG(10 μmol/L)组、LIG(10 μmol/L)+G36(100 nmol/L)组。每组3个复孔,隔天换液。连续给药干预6 d后,吸去上清,用4%甲醛溶液固定10 min,PBS清洗,0.5%Triton X-100溶液透化处理5 min,用FITC-鬼笔环肽在室温下避光染色30 min,再用DAPI室温避光染色5 min,活细胞工作站下进行荧光拍照观察,并对具有完整F-actin环结构的破骨细胞进行计数。

2.8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LIG对RANKL诱导的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结果显示,LIG的IC50为120.8 μmol/L(113~129.8 μmol/L),LIG在浓度不高于10 μmol/L时,对RANKL诱导的RAW264.7细胞活性无影响。因此我们采用浓度不高于10 μmol/L的LIG进行后续研究。结果见图1。

TRAP是破骨细胞分化和活化的标志物,TRAP活性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RANKL组TRAP活性升高(P<0.05),而LIG在10 μmol/L时可显著降低破骨细胞TRAP活性(P<0.01),结果见图2。TRAP染色结果显示,RAW264.7细胞在RANKL诱导下,TRAP阳性细胞率显著增多(P<0.001),与RANKL组相比,10 μmol/L LIG组TRAP阳性细胞率显著减少(P<0.001),结果见图3。以上结果均表明10 μmol/L LIG能抑制RANKL诱导的破骨细胞分化。

图1 LIG对RANKL诱导的破骨细胞活性的影响

3.2 LIG对RANKL诱导的破骨细胞特异性标志基因表达的影响

与对照组相比,RAW264.7细胞在RANKL诱导下,破骨细胞特异性标志基因DC-STAMP、NFATc1、CTSK、RANK mRNA表达均上升(P<0.001);给予LIG后,以上各基因的表达均降低(P<0.05,P<0.001),结果见图4。上述研究结果表明,LIG可抑制破骨细胞特异性基因的表达。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01;与RANKL组比较,*P<0.05,**P<0.01,***P<0.001。¯图4 LIG对RANKL诱导的破骨细胞标志性基因DC-STAMP、NFATc1、CTSK、RANK mRNA表达的影响

3.3 LIG促进破骨细胞GPER的表达

与对照组相比,RAW264.7细胞在RANKL诱导下,GPER的蛋白表达和mRN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P<0.001)。与RANKL组相比,给予不同浓度LIG后,GPER的蛋白表达和mRNA水平均升高,且LIG在10 μmol/L时有显著差异(P<0.001),结果见图5~6。上述研究表明,LIG抑制破骨细胞形成作用可能是通过提高GPER水平引起的。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01;与RANKL组比较,***P<0.00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与RANKL组比较,***P<0.001。¯

3.4 G36逆转LIG抑制RANKL诱导的TRAP阳性细胞形成

为证实GPER与LIG抑制破骨细胞生成的相关性,我们观察了GPER特异性拮抗剂G36干预后LIG效应的变化。TRAP染色结果显示,与LIG组相比,LIG+G36组TRAP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P<0.01),结果见图7。TRAP活性检测显示,与LIG组相比,LIG+G36组破骨细胞TRAP活性显著升高(P<0.05),结果见图8。上述研究表明,LIG抑制破骨细胞形成作用与GPER有关。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01;与RANKL组比较,***P<0.001;与LIG组比较,&&P<0.01。¯比例尺=100 μm。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01;与RANKL组比较,**P<0.01;与LIG组比较,&P<0.05。¯图8 G36干预下LIG对RANKL诱导的破骨细胞TRAP活性表达的影响

3.5 G36逆转LIG抑制破骨细胞特异性标志基因的表达

与LIG组相比,给予G36后,破骨细胞特异性标志基因DC-STAMP、NFATc1、CTSK、RANK mRNA的表达均升高(P<0.05),结果见图9。上述研究表明,LIG降低破骨细胞相关基因DC-STAMP、NFATc1、CTSK、RANK mRNA表达的作用与GPER有关。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P<0.001;与RANKL组比较,*P<0.05,**P<0.01;与LIG组比较,&P<0.05。¯图9 G36干预下LIG对RANKL诱导的破骨细胞标志性基因表达的影响

3.6 G36逆转LIG抑制破骨细胞F-actin环的形成

F-actin环的形成是成熟破骨细胞特有标志,对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至关重要。鬼笔环肽荧光染色结果显示,RAW264.7细胞在RANKL诱导下向破骨细胞分化,可见完整清晰的F-actin环结构(P<0.001);与RANKL组相比,10 μmol/L LIG可显著抑制破骨细胞F-actin环的形成(P<0.01);给予G36后破骨细胞F-actin环形成明显增多(P<0.05),结果见图10。上述研究表明,LIG抑制破骨细胞F-actin环形成,减弱破骨细胞骨吸收功能的作用与GPER有关。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01;与RANKL组比较,**P<0.01;与LIG组比较,&P<0.05。比例尺=100 μm。图10 G36干预下LIG对RANKL诱导的破骨细胞F-actin环形成的影响

4 讨论

雌激素在骨代谢中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绝经后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大幅下降,骨吸收明显增加,导致骨量大量流失[8]。临床上曾用雌激素替代疗法有效防治OP[9],但同时也引发了乳腺及子宫内膜增生,甚至引发肿瘤,如卵巢癌[10]等不良反应。如何在防治OP的同时,减少对其它组织器官的不良影响成为目前研究热点。GPER作为新型膜雌激素受体,广泛表达于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及生殖系统、免疫系统、循环系统等[11]。与经典的核雌激素受体不同,GPER作为膜雌激素受体可直接与E2结合,产生快速效应,绝大多数情况下不通过影响细胞核发挥作用,因此又被称为非基因组信号通路[12-13]。GPER在骨组织中高表达,推测其可能介导了雌激素维持骨密度的作用[14]。GPER敲除后大鼠骨小梁显著减少,破骨细胞数量明显增多[15],骨骼生长被显著抑制,且大鼠子宫质量未受影响[16]。高选择性的GPER激动剂G1激活GPER后可抑制破骨细胞分化[17],同时显著增加去势大鼠骨矿含量及骨密度,并可避免雌二醇对子宫产生不良影响[18]。上述研究均表明激活GPER在骨保护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并且对生殖系统刺激较小,可能具有较少的不良反应。

研究发现LIG可抑制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该作用可能与RANK受体有关[19]。RANK是调节破骨细胞分化和骨吸收功能的关键因子,通过与RANKL结合,促进下游转录因子NFATc1的表达,从而影响骨吸收相关酶如TRAP和CTSK的表达[20]。本研究通过RANKL诱导RAW264.7细胞分化模型,经TRAP染色,TRAP活性及DC-STAMP、NFATc1、CTSK、RANK mRNA表达水平的检测,验证了LIG对破骨细胞分化的干预作用,并证实LIG抑制破骨细胞分化作用与RANK有关。

近年来,GPER在骨稳态中的调控日益受到重视,而基于GPER探讨中医药调控破骨细胞分化的机制研究仍然较少。本研究发现LIG可促进GPER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提示LIG抑制破骨细胞分化作用可能与上调GPER有关。加入G36阻断GPER后可显著逆转LIG的作用。上述研究证实,LIG可通过促进GPER表达,减少RANK表达,从而影响下游转录因子NFATc1的表达及骨吸收相关酶的活性,抑制破骨细胞分化。LIG通过GPER发挥抗骨吸收作用可能是其产生骨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来源于植物中的植物雌激素(PE),具有弱雌激素样活性,被证实具有骨保护作用,并不会产生对乳腺和子宫内膜的过度刺激,在防治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骨保护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21-22]。PE种类繁多,按化学结构主要分为异黄酮类,木脂素类,香豆素类,二苯乙烯类及其他类(如人参皂苷、丹参酮ⅡA等)。最新研究表明,PE代表性成分淫羊藿苷被证实为有效的GPER激动剂[23]。而LIG为苯酞类化合物,具有不同于传统认识的PE类结构类型,其是否通过类似于PE的途径发挥作用值得关注。前期研究表明,LIG对成骨细胞的保护作用仅与GPER有关,而不是nER或ER-α36[7]。因此,无论在成骨细胞还是破骨细胞中,LIG均有利于骨质疏松病理改变时骨代谢平衡的修复,其独特的结构及活性特点可为寻找新的OP治疗药物提供线索。

猜你喜欢
骨细胞批号分化
LncRNA在骨质疏松中对破骨细胞作用的研究进展
一种JTIDS 信号批号的离线合批方法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破骨细胞能量代谢的研究进展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骨细胞与牙周炎相关研究进展
鲁政委:房地产同城市场初现分化
新兴市场货币:内部分化持续
医学科技期刊中药品生产批号标注探析
气相色谱法测定速效心痛滴丸主要成分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