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廉泉穴配合利咽合剂治疗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临床观察

2021-07-14 08:47李文涛秦合伟赵平丽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廉泉洼田咽下

李文涛,秦合伟,赵平丽

(1.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医院老年病科,河南 驻马店 463000;2.河南省中医院1号病房3楼,河南 郑州 450002)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主要是因为舌咽、迷走、舌下神经核或核下损伤或双侧大脑皮质、皮质脑干损伤所致,以吞咽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可进一步引起患者营养不良、脱水、吸入性肺炎及窒息等并发症[1]。近年来,随着脑卒中发病率上升并趋于年轻化,51%~78%的患者会出现吞咽障碍。吞咽障碍已成为影响脑卒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2],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吞咽功能的早期评估和早期诊断,并进行积极的治疗和康复训练是重建吞咽功能的重点。本研究取廉泉穴为主要针刺穴位,配合利咽合剂用于治疗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共100例,均为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33~69岁,平均(48.17±5.19)岁;病程5天~60天,平均病程(20.66±4.19)天。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32~68岁;平均(47.99±7.11)岁;病程7天~55天,平均病程(21.06±5.89)天。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3]和中医《中风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4]脑卒中诊断标准,并经洼田饮水实验证实有吞咽障碍。②吞咽障碍诊断标准参照《摄食-吞咽障碍康复实用技术》[5]:吞咽困难,饮水反呛,咽反射减弱或消失。③年龄18~75岁,初次发病,发病在3个月以内,且为单发病灶,能理解和执行治疗人员的简单指令。④意识清晰,生命体征平稳;⑤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大于17分,能理解并听从指令;⑥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基础吞咽功能训练,咽部冷刺激与空吞咽,声门闭锁训练,舌肌训练,摄食训练等。另针刺廉泉穴。患者取仰靠坐位,常规消毒后,取0.30mm×50mm毫针,选取廉泉穴,位于颈前区,喉结上方,舌骨上缘凹陷处,前正中线上,针尖向舌根部进针1~1.5寸,采用小幅度捻转手法,得气后留针30 min,每日1次。

观察组加用利咽合剂。生地20g,熟地黄15g,当归12g,丹参15g,桔梗12g,石菖蒲10g,全蝎10g,红花10g,僵蚕10g,五味子50g,远志5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2次,煎成200mL,早晚各服100mL。严重吞咽障碍采用鼻饲管服药。

两组均治疗8周。

3 观察指标

采用吞咽X线电视透视检查[6](videofluoroscopic swallowing study,VFSS)评定吞咽障碍程度,0分为重度,2~3分为中度,7~9分为轻度,10分为正常,总分为10分。

洼田俊夫饮水试验[7]:观察所需时间喝呛咳情况:让患者喝下一茶匙水,如无问题,嘱患者取坐位,将30mL温水一口咽下,记录饮水情况。Ⅰ为能顺利1次咽下,无呛咳;Ⅱ为分2次以上咽下,无呛咳;Ⅲ为能1次咽下,但有呛咳;Ⅳ为分2次以上咽下,且有呛咳;Ⅴ为频繁呛咳,难以全部咽下。

改良吞咽能力评价表(Modified mann assessment of swallowing ability,MMASA):Antonios N等[8]修订的MMASA量表内容包括警觉、合作、呼吸、表达性失语症、听理解、构音障碍、唾液、舌运动、舌力量、呕吐反射、咳嗽反射、软腭,共12项,满分100分,得分越低,提示吞咽障碍越重。

4 疗效标准

痊愈:VFSS评分10分。显效:VFSS评分较治疗前提高6~8分。有效:VFSS评分较治疗前提高3~5分。无效:VFSS评分较治疗前提高1~2分。

5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VFSS、MMASA及洼田饮水试验评分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FSS、MMASA及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比较 (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FSS、MMASA及洼田饮水试验评分比较 (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 别 例 时间 VFSS MMASA 洼田饮水对照组 50 治疗前 5.05±1.43 73.46±15.14 4.43±0.84治疗后 8.05±0.36* 79.87±27.67* 3.84±0.76*观察组 50 治疗前 5.08±1.36 73.78±23.73 4.42±0.73治疗后 9.72±0.81*△ 90.84±26.02*△ 1.45±0.62*△

两组临床疗效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6 讨 论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是由发自延髓的舌咽、迷走和舌下神经的核性或核下性损害导致的真性延髓麻痹和双侧大脑皮质或皮质脑干束损害导致的假性延髓麻痹[9]。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属于中医“喉痹”和“喑痱”范畴,中医认为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病因病机在于痰浊、瘀血互结,上扰髓海,元神受扰,风火痰瘀闭阻咽关,气机闭塞不通,病位本在大脑、标在舌咽部。治以调理髓海、通经活络、开关启闭为法则。

目前临床上促进吞咽功能恢复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①口腔感觉训练;②口腔运动训练技术;③气道保护方法;④低频电刺激疗法;⑤表面肌电生物反馈训练;⑥食管扩张术;⑦针刺治疗;⑧通气吞咽说话瓣膜;⑨神经调控技术[10]。临床上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将现代康复医学技术与传统针刺技术相结合[11],廉泉为任脉和阴维脉的交会穴,可治疗中风失语、暴喑、喉痹、聋哑等口咽部相关的疾病。“廉泉主舌下肿难言……舌根缩急,下食难。现代研究发现,廉泉深刺可刺激舌神经、舌下神经的神经纤维,通过神经传导兴奋延髓周围麻痹的神经纤维,有助于舌咽部肌群随意运动和感觉的恢复[12]。利咽合剂是在古方地黄饮子基础上化裁而成。方中生地、熟地、五味子滋养肺肾,当归、丹参、红花、全蝎行气活血通络,桔梗、石菖蒲、僵蚕、五味子、远志化痰,利咽,开窍,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通络化痰、行气活血、开窍利言。

针刺廉泉穴配合利咽合剂治疗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能够改善症状,恢复吞咽能力。

猜你喜欢
廉泉洼田咽下
探议廉泉穴※
咽下肚的泡泡糖
咽下
早期应用洼田实验对脑卒中伴吞咽困难患者的效果观察
贪泉与廉泉的启示
洼田饮水试验在老年呼吸疾病患者中筛查应用
廉泉与故宫文物保护
针刺治疗单纯鼾症1例*
唱一首歌
圈里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