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中消化道疾病的防治

2021-07-16 15:24谢嘉林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动物卫生服务所462000
兽医导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猪只消化道母猪

谢嘉林/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动物卫生服务所 462000

生猪养殖中导致消化道疾病出现的因素包括很多方面,如生猪养殖环境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的感染,饲料出现发霉变质以及饲料饲喂方式不当等均有可能导致生猪出现消化道疾病。生猪养殖中消化道疾病的出现会显著降低生猪养殖的机体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同时降低猪肉产品的质量和品质,限制了生猪养殖产业的科学发展,做好生猪养殖中消化道疾病的防治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生猪养殖的饲养管理措施

做好生猪养殖的饲养管理措施是避免出现消化道疾病的有效措施。对于妊娠母猪,要做好分娩室和仔猪保育室的养殖管理,全面贯彻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原则,对临近分娩的妊娠母猪做好全面的消毒杀菌处理,临产前将母猪的机体使用温水进行冲洗,保障机体的清洁卫生。生猪养殖过程中保障栏舍中的通风换气,每天定时清理生猪养殖栏舍中的粪便、积水、多余饲料以及垃圾等物质,营造一个干燥舒适的养殖环境。生猪养殖过程中严格避免采食发霉变质的饲料原料,防止生猪消化道出现病原菌感染的情况。生猪养殖中需要提供充足的水源,同时保障水源的质量,定期对饮水的品质进行检测。生猪养殖中还需要做好饲养密度的控制,避免密度过高而导致生猪机体出现应激的情况。在实际养殖生产中发现疑似患病或者表现异常的生猪及时进行隔离处理,避免疾病的扩散以及交叉感染的情况。隔离猪只需要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避免猪只疾病的恶化而导致死亡的情况,降低生猪养殖的经济损失。对于生猪养殖中导致消化道疾病出现的不同病原需要采取不同的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例如常见的猪痢疾型肠道传染性疾病,在治疗过程中通过使用痢菌净内服治疗,剂量5mg/kg,每天使用2 次,连续使用3d 即可。还可以通过使用0.5%浓度的痢菌净溶液按照0.5mL/kg 的剂量进行肌肉注射治疗。生猪养殖中养殖密度的合理控制也是预防消化道疾病的有效措施,饲养密度过大容易导致生猪养殖栏舍中空气质量的下降,导致各种病原菌和病毒在空气中密度增加,同时舍内二氧化碳、氨气、硫化氢等有毒有害气体浓度的增加也会导致猪只呼吸道疾病的出现,导致猪只机体出现应激,对于外界抵抗能力下降,进而引起消化道疾病的出现。通常建议生猪养殖密度控制在每10m2面积养殖8~10 头左右的生猪为宜。生猪饲养密度的适宜可以有效的保障猪只采食到充足的饲料,获得充足的阳光和饮水等,良好的活动也可以改善生猪生产性能和机体健康状况。

2 药物防治的优化措施

在生猪养殖中,消化道疾病的药物防治措施需要从母猪开始,积极采取母子综合治疗的措施,通过生猪机体的消毒、抗毒以及机体补液等措施进行。妊娠母猪在分娩前需要及时饲喂适量的轻泻药物,避免妊娠母猪出现便秘的情况。对于出现消化道疾病的仔猪,饲养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使用新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以及恩诺沙星等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控制治疗。少量仔猪出现患病时需要针对仔猪的疾病症状选取合理的治疗措施。患病猪只出现消化道疾病后需要注意及时进行体液的补充,通过使用电解质溶液,如5%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和微量元素等。猪场的疾病防疫工作人员需要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加强实际生猪养殖中疾病防治的实践工作,在消化道疾病防治工作中做到规范化操作,使得生猪养殖的安全获得保障。

3 完善生猪养殖中疫苗接种工作

在生猪养殖中,部分消化道疾病的出现与细菌和病毒感染有关,通过合理的免疫疫苗注射可以有效避免部分消化道疾病的出现。生猪养殖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根据当地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状况,制定合理的免疫防治措施,通过选取猪场提纯疫苗和灭活疫苗进行针对性的免疫防治。母猪养殖中在分娩前每隔4 周左右进行疫苗免疫1 次,进而保障后代仔猪获得良好的免疫能力,对常见的消化道疾病进行良好的控制。对于初生仔猪而言,需要做好疫苗的免疫注射,疫苗的选择需要保障安全高效。生猪养殖中的免疫防治措施需要保障免疫操作全面按照规范化要求进行,严格禁止私自使用药物对猪只进行注射。仔猪在出生后出现病毒性腹泻疾病问题时,生猪养殖场需要采取针对性的弱毒疫苗注射,同时对妊娠母猪养殖阶段以及临产前母猪进行科学的免疫措施,以提高仔猪的机体免疫能力,避免消化道疾病的出现。

4 生猪养殖饲料的控制

饲料营养水平和品质对于生猪生产性能和消化道健康有非常关键的影响,良好的饲料品质可以有效提高饲料的消化利用率,同时降低消化道疾病出现的概率。生猪在不同的养殖阶段对于饲料的营养需求有所不同,需要根据猪只在不同养殖阶段制定合理的饲料配方。通常在养殖的前期阶段需要采取以玉米、面粉等粗粮为主的饲料原料,中期阶段适量补充糠饼、蚕蛹等能量含量丰富的饲料,提高饲料中营养水平,促进生猪在这个阶段的快速生长发育。在生猪养殖的后期阶段需要将饲料中玉米和糠饼的比例适量增加,以有助于后期生猪养殖中体脂的沉积,提高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生猪养殖中饲养管理人员需要对饲料的品质进行良好的把控,严格禁止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原料,对于出现异味或者形态结构异常的饲料也需要及时进行更换,避免猪只采食后出现消化道疾病。

5 结语

生猪养殖中消化道疾病的出现会显著降低生猪养殖的生产性能,进而影响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改善生猪的机体状况,促进生猪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猪只消化道母猪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猪呼吸道疫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控方法研究
大面积烧伤并发消化道溃疡大出血及胸腹腔感染1例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母猪补血的必要性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提高装猪坡道装载效率的研究
猪舍富集的环境对猪只的影响?
观察消化内镜新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断治疗中的应用